一种六轴机器人手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5796发布日期:2019-01-05 10:20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六轴机器人手臂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六轴机器人手臂。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生产已经逐渐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现有技术中的工业生产线采用人工作业,浪费了大量时间的同时还造成了工作效率低下,增加了工业生产成本;因此,工业逐渐由人工生产转向自动化生产,机器人的使用也逐渐普遍起来,现有技术中采用四轴或者五轴的机器人手臂作业,活动范围有限;因此,一种性能优良的六轴机器人手臂成为这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四轴或者五轴机器人手臂的活动范围有限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六轴机器人手臂,包括机器人一轴,所述机器人一轴的下方设有机器人一轴外壳,所述机器人一轴的上方设有机器人一轴盖板,所述机器人一轴的侧面设有信号电缆插座和动力电缆插座,所述机器人一轴盖板上设有机器人二轴,所述机器人二轴包括设置在底部的机器人二轴电机盒,所述机器人二轴电机盒的两侧设有机器人二轴力臂板和机器人二轴外壳,所述机器人二轴力臂板和机器人二轴外壳从内向外依次排列,所述机器人二轴电机盒上设有机器人三轴,所述机器人三轴与机器人二轴之间设有机器人三轴力臂,所述机器人三轴通过机器人三轴力臂与机器人二轴连接,所述机器人三轴力臂外侧设有机器人三轴力臂板和机器人三轴外壳,所述机器人三轴上设有机器人三四轴转接件,所述机器人三四轴转接件的上方设有机器人四轴输出法兰,所述机器人四轴输出法兰上设有机器人五轴,所述机器人五轴上设有机器人五轴电机盒,所述机器人五轴电机盒的两侧依次设有机器人五轴力臂板和机器人五轴外壳,所述机器人五轴的顶部设有机器人五六轴转接件,所述机器人五六轴转接件上设有机器人六轴输出法兰。

进一步地,所述机器人二轴力臂板和机器人二轴外壳均红设有两组,所述所述机器人二轴力臂板和机器人二轴外壳相对于机器人二轴电机盒呈对称结构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机器人三轴力臂板和机器人三轴外壳均设有两组,所述机器人三轴力臂板和机器人三轴外壳相对于机器人三轴力臂呈对称结构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机器人三轴力臂的底端两侧与机器人二轴力臂板连接,所述机器人三轴力臂板的顶端两侧与机器人三轴力臂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器人六轴输出法兰的截面呈圆形结构设置,所述机器人六轴输出法兰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圆孔。

进一步地,所述圆孔围绕机器人六轴法兰的圆心呈圆周状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电缆插座和动力电缆插座通过螺母与机器人一轴的侧面连接。

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一种六轴机器人手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具有快速安全、使用方法简单等问题;本发明通过编程,使每一轴的电机按照编程或者编程者的意愿以一定的规律运动,反应灵敏;本发明利用各关节运动模拟人体手臂,可实现多轴联动运动,替代人工作业,减少了人工作业可能产生的危险状况,保障了人们的安全;本发明可以完成高强度重复性的动作、灵活度较高、安装调整更加方便;本发明的制作经济合理,性能优良,适宜在社会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六轴机器人手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机器人三轴力臂板和机器人五轴力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机器人二轴力臂板和机器人一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机器人三轴力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机器人三四轴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机器人五六轴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机器人一轴,2、机器人一轴外壳,3、机器人一轴盖板,4、信号电缆插座,5、动力电缆插座,6、机器人二轴电机盒,7、机器人二轴力臂板,8、机器人二轴外壳,9、机器人三轴,10、机器人二轴,11、机器人三轴力臂,12、机器人三四轴转接件,13、机器人四轴输出法兰,14、机器人五轴,15、机器人五轴电机盒,16、机器人五轴力臂板,17、机器人五轴外壳,18、机器人五六轴转接件,19、机器人六轴输出法兰,20、机器人三轴力臂板,21、机器人三轴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6,对本发明进行详细介绍。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提供了一种六轴机器人手臂,包括机器人一轴1,所述机器人一轴1的下方设有机器人一轴外壳2,所述机器人一轴1的上方设有机器人一轴盖板3,所述机器人一轴1的侧面设有信号电缆插座4和动力电缆插座5,所述机器人一轴盖板3上设有机器人二轴10,所述机器人二轴10包括设置在底部的机器人二轴电机盒6,所述机器人二轴电机盒6的两侧设有机器人二轴力臂板7和机器人二轴外壳8,所述机器人二轴力臂板7和机器人二轴外壳8从内向外依次排列,所述机器人二轴电机盒6上设有机器人三轴9,所述机器人三轴9与机器人二轴10之间设有机器人三轴力臂11,所述机器人三轴9通过机器人三轴力臂11与机器人二轴10连接,所述机器人三轴力臂11外侧设有机器人三轴力臂板20和机器人三轴外壳21,所述机器人三轴9上设有机器人三四轴转接件12,所述机器人三四轴转接件12的上方设有机器人四轴输出法兰13,所述机器人四轴输出法兰13上设有机器人五轴14,所述机器人五轴14上设有机器人五轴电机盒15,所述机器人五轴电机盒15的两侧依次设有机器人五轴力臂板16和机器人五轴外壳17,所述机器人五轴14的顶部设有机器人五六轴转接件18,所述机器人五六轴转接件18上设有机器人六轴输出法兰19。

所述机器人二轴力臂板7和机器人二轴外壳8均红设有两组,所述所述机器人二轴力臂板7和机器人二轴外壳8相对于机器人二轴电机盒6呈对称结构设置。所述机器人三轴力臂板20和机器人三轴外壳21均设有两组,所述机器人三轴力臂板20和机器人三轴外壳21相对于机器人三轴力臂11呈对称结构设置。所述机器人三轴力臂11的底端两侧与机器人二轴力臂板7连接,所述机器人三轴力臂板11的顶端两侧与机器人三轴力臂板20连接。所述机器人六轴输出法兰19的截面呈圆形结构设置,所述机器人六轴输出法兰19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圆孔22。所述圆孔22围绕机器人六轴法兰19的圆心呈圆周状排列。所述信号电缆插座4和动力电缆插座5通过螺母与机器人一轴1的侧面连接。

本发明一种六轴机器人手臂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机器人控制系统给机器人手臂每一轴的电机发出精确的控制指令,使每一轴的电机按照预定程序或者编程人员的意愿以一定的规律转动,带动各轴的传动齿轮,最终使每个轴转动,达到程序化运动。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轴机器人手臂,包括机器人一轴,机器人一轴的下方设有机器人一轴外壳,机器人一轴的上方设有机器人一轴盖板,机器人一轴的侧面设有信号电缆插座和动力电缆插座,机器人一轴盖板上设有机器人二轴,机器人二轴包括设置在底部的机器人二轴电机盒,机器人二轴电机盒的两侧设有机器人二轴力臂板和机器人二轴外壳,机器人二轴力臂板和机器人二轴外壳从内向外依次排列,机器人二轴电机盒上设有机器人三轴,机器人三轴与机器人二轴之间设有机器人三轴力臂,机器人三轴通过机器人三轴力臂与机器人二轴连接,机器人三轴力臂外侧设有机器人三轴力臂板和机器人三轴外壳,本实用的性能优良、动作灵敏,适宜在社会上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哲;张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东哲;张焜
技术研发日:2018.09.07
技术公布日:2019.0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