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的门闩锁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97042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的门闩锁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用于将车辆的后门保持于关闭位置的门闩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图25为表示设置于小型客车等汽车中的后门的门闩锁(tail gate latch)装置的示意图。
[0003]另外,该图表示门闩锁装置卡合车身的撞针10而保持后门的关闭位置的状态。
[0004]上述门闩锁装置包括由叉体11和卡爪12构成的周知的闩锁机构13。
[0005]此外,叉体11通过轴14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基板(图示省略)上,另外该叉体11通过回位弹簧承受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力。
[0006]卡爪12通过轴15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基板上,另外该卡爪12通过回位弹簧承受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力,在叉体11卡合撞针10的状态下,按照阻止叉体11的回复运动的方式卡扣,由此保持后门的关闭位置。
[0007]另一方面,该门闩锁装置为电动解除式门闩锁装置,其包括电动促动器,该电动促动器进行从保持后门的关闭位置的闩锁状态到打开位置的非闩锁的闩锁解除。
[0008]即,门闩锁装置为下述结构,其包括电动驱动机构,该电动驱动机构由作为电动促动器的电动机16、设置于该电动机16的输出轴上的蜗杆17、与该蜗杆17啮合的蜗轮18和小形齿轮(连动齿轮)19构成,该小形齿轮19 一体地突出形成于蜗轮18的中间部,通过该电动驱动机构,使打开杆20旋转,从而解除闩锁。
[0009]另外,在蜗轮18上设置回位弹簧。
[0010]具体来说,电动驱动机构内置于电动机外壳21中,另外打开杆20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电动机外壳21内的轴22上。
[0011]在打开杆20中,在轴22的一侧形成圆弧状的齿轮部20a,该齿轮部20a与上述小形齿轮19啮合,另外其另一侧作为连动部20b,构成从电动机外壳21伸出,通过该连动部20b使卡爪12连动的连动部。
[0012]于是,如果在后门保持于关闭位置的图19所示的闩锁状态下,对电动机16进行供电,由于电动机16的旋转驱动力经由蜗杆17、蜗轮18、小形齿轮19传递给打开杆20,该打开杆20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故通过连动部20b推回卡爪12,抵抗回位弹簧的弹力而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0013]其结果是,由于解除叉体11的卡扣,叉体11通过回位弹簧的弹力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故如图26所示的那样,解除撞针10的卡合(非闩锁状态)。
[0014]由此,可打开后门。
[0015]在上述门闩锁装置中,如果解除闩锁,则停止电动机16的供电。
[0016]由此,由于蜗轮18通过回位弹簧的弹力沿相反方向旋转,故打开杆20和卡爪12如图27所示的那样进行回复运动。
[0017]另一方面,在上述门闩锁装置中,设置有紧急操作的手动打开杆23。
[0018]该手动打开杆23设置于位于车室侧的电动机外壳21之外,其基部支承于突出于电动机外壳21之外的轴22上,并且按照与打开杆20 —体旋转的方式连接。
[0019]因此,上述手动打开杆23无法从车外操作。
[0020]上述手动打开杆23在因电动机16、其供电电路等的电动驱动机构的故障、或电池的消耗等原因,电动驱动机构无法进行解除闩锁的异常时,从车室内部操作(紧急操作),从而解除闩锁。
[0021]S卩,在因电动驱动机构的故障,后门被固定于关闭位置而无法打开时,从车室内部接近后门,对手动打开杆23进行操作,从而解除闩锁。
[0022]S卩,在图25中,如果沿逆时针方向对手动打开杆23进行操作,由于打开杆20 —体地旋转,故与上述情况相同而解除闩锁,由此可打开后门。
[0023]现有技术文献
[0024]专利文献
[0025]专利文献1:JP特开2013-1853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26]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27]在上述现有的门闩锁装置中,由于在位于室内侧的电动机外壳21之外设置手动打开杆23,故使用从后门之外通过门的间隙的细线等,使手动打开杆23旋转而解除闩锁,这样,具有通过不正当行为而打开后门,盗窃车内物品的危险。
[0028]另外,为了防止上述那样的盗窃情况,具有下述的类型:在电动机外壳21上设置覆盖手动打开杆23的外盖,并且在该外盖上开设有使手动打开杆23的操作部23a露出的操作用窗孔。
[0029]但是,在设置这样的外盖的场合,为了防止盗窃而形成较小的操作用窗孔,手动打开杆23的操作性很差。
[0030]此外,在设置覆盖手动打开杆23的外盖的场合,在门闩锁装置的厚度方向的宽度,即位于轴22的轴心方向的宽度增加,并且由于手动打开杆23、外盖从而部件数量变多,由此,产生重量以及生产成本上升的问题。
[0031 ] 还有,人们还考虑,将手动打开杆23设置于电动机外壳21的内部,使该操作部23a露出的操作用窗孔形成于电动机外壳21中,但是在如此构成的场合,为了防盗,必须形成较小的操作用窗孔,使操作性变差,并且由于异物等从操作用窗孔进入,故具有内部的电动驱动机构的齿轮等动作不良的危险。
[0032]本发明是针对上述实际情况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的门闩锁装置,其为可进行紧急操作的电动解除式门闩锁装置,为了防止异物从用于使打开杆的操作部露出的操作用窗孔侵入以及防盗,设置使操作用窗孔开闭的外盖,并且减少结构部件,简化结构,谋求减少厚度方向的宽度和重量,更进一步谋求降低生产成本。
[0033]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34]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作为第I项发明而提供一种车辆用的门闩锁装置,该车辆用的门闩锁装置包括:闩锁机构,该闩锁机构具有叉体和卡爪,该叉体可与设置于车身或车门上的撞针卡扣、脱开,该卡爪将该叉体的移动限制于上述撞针的卡合位置和解除该卡合的解除位置;以及打开杆,该打开杆通过轴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装置外壳上,通过电动促动器而驱动,由其旋转运动而使上述卡爪动作,将上述叉体的移动限制于开放位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打开杆上设置可从车内操作的手动操作部,在内设有含上述电动促动器的电动驱动机构和上述打开杆的上述装置外壳中,形成使上述打开杆的手动操作部露出的操作用窗孔,并且在该操作用窗孔中设置可开放的外盖。
[0035]作为第2项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的门闩锁装置,其涉及上述第I项发明所述的门闩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装置外壳或外盖中的一者中,设置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上述外盖的一个端部的支承轴部,在该支承轴部的前端部上形成以与轴心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而突出的突状部,在装置外壳或外盖中的另一者中,设置轴孔和缺口孔,上述支承轴部嵌插于该轴孔中,该缺口孔按照与该轴孔连通的方式形成,并且使上述支承轴部的突状部通过,该门闩锁装置形成下述结构:在将上述突状部穿过缺口孔,将上述支承轴部嵌插于该轴孔中后,通过旋转外盖,外盖通过上述突状部而被卡扣,从而防止该外盖被取下,通过按照上述缺口孔和上述突状部对位的方式使外盖旋转,从而可从支承轴部或轴孔取下外盖。
[0036]作为第3项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的门闩锁装置,其涉及上述第I或第2项发明所述的门闩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盖的另一端部上一体地形成卡扣舌片,在上述装置外壳中设置:卡扣保持部,该卡扣保持部在上述外盖关闭时,卡扣上述卡扣舌片;突起,上述卡扣舌片越过该突起而与上述卡扣保持部卡扣;以及止动突部,该止动突部在上述外盖开放时,卡扣该外盖的一部分,并限制开放位置。
[0037]作为第4项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的门闩锁装置,其涉及上述第I?3项发明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门闩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盖中开设轴孔,该轴孔具有缺口孔,该缺口孔在外盖压靠于限制外盖的开放位置的上述止动突部的状态下,使上述支承轴部的突状部通过,该门闩锁装置形成下述结构:在将上述外盖压靠于止动突部上的同时,将支承轴部嵌合于轴孔中,在上述外盖的关闭位置和开放位置的旋转范围内,通过支承轴部的突状部而防止外盖的取下。
[0038]作为第5项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的门闩锁装置,其涉及上述第I?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