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盘及具有其的机械手臂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70543阅读:来源:国知局
此,在本实施例中,凸出部本体164呈凸出的点状结构。凸出部本体164凸出地设置于连接部163的外壁上,凸出部162为至少两个且均匀的设置于连接部163的外壁上,在本实施例中,凸出部162为两个。凸出部162—般采用工程塑胶(或称工程塑料),其具有良好的紧固性和密封性。
[0033]凹槽166设置于吸附部121的上表面,凹槽166与第一通孔124连通,凹槽166的数量与凸出部本体164的数量相同,凹槽166设置的位置与凸出部本体164的位置相对应,凹槽166的大小及形状满足卡合凸出部本体164即可。凹槽166用于与凸出部本体164配合实现连接部122与吸附部121的卡合连接(即可拆卸连接)。
[0034]第一通孔124的孔壁上设置有沿第一通孔124轴向方向的滑槽167,滑槽167与凹槽166连通,滑槽167的数量与凸出部本体164的数量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滑槽167为两个且关于第一通孔124轴向对称设置。
[0035]吸盘10还包括垫圈18,垫圈18为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的圆环状垫圈。垫圈18套设于吸盘本体12的连接部122上,垫圈18位于连接部122与机械手臂20之间。
[0036]请参见图2至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吸盘10的组装步骤及拆卸步骤如下:
[0037]组装步骤:将垫圈18套设于吸盘本体12的连接部122上;将吸盘本体12的连接部122从机械手臂20的通孔21的一侧插入通孔21中,吸盘本体12的吸附部121于通孔21外;从通孔21的另一侧,将凸出部162的凸出部本体164插入滑槽167中,凸出部本体164沿滑槽167移动并移入凹槽166,同时卡杆14的杆部144插入吸盘本体12的第一通孔124中,轴向旋转凸出部本体164 (卡杆14)而将凸出部本体164卡合于凹槽166内,从而实现吸盘本体12与卡杆14的卡合连接同时将吸盘10可拆卸的固定于机械手臂20的通孔21上。
[0038]拆卸步骤:反向轴向旋转凸出部本体164 (卡杆14)而将凸出部本体164旋转至滑槽167的上端,将凸出部本体164下移进入滑槽167并继续移动而移出滑槽167,卡杆14从通孔21拆卸下来,然后移走吸盘本体12,完成吸盘10的拆卸。
[0039]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吸盘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VE -VE处的剖视图,图8是图6的吸盘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为方便描述,图6、7中除了吸盘10’之外还包括机械手臂20’,具体的,请参见图6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吸盘10 ’,其它结构均与前述实施例中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卡合结构16 ’不包括滑槽167和连接部163。由于凸出部162’不包括连接部163,凸出部本体164’即为凸出部162’,在本实施例中,凸出部本体164’为凸出的块状结构,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凸出部本体164’还可为凸出的点状结构,但不限于此。凸出部本体164’对称的设置于杆部144’的顶端,凸出部本体164’凸出于杆部144’的外壁,挤压凸出部162’时凸出部162’可向内收缩且释放后凸出部162’复原。
[0040]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吸盘的组装步骤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向内压缩凸出部162’,将凸出部162’从通孔21’的另一侧插入吸盘本体12’的第一通孔124’中,凸出部162’伸出第一通孔124’进入凹槽166’中,向内压缩的凸出部162’恢复自由状态而向外凸出,凸出部162’(凸出部本体164’ )卡合于凹槽166’中,从而实现吸盘本体12’与卡杆14’的卡合连接同时将吸盘10’可拆卸的固定于机械手臂20’的通孔21’上。
[0041]吸盘的拆卸步骤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通过压缩于凹槽166’内的凸出部162’,再将卡杆14’的杆部144’移出第一通孔124’。
[004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机械手臂20、20’,包括多个上述的吸盘10、10’,吸盘10、10’与机械手臂20、20’的通孔21、21’可拆卸连接,多个吸盘10、10’均匀设置于机械手臂20、20,上。
[0043]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吸盘10、10’,由于包括卡合结构16、16’,使得吸盘10、10’易于安装与拆卸,节省安装与拆卸的时间,避免因更换吸盘10、10’而使得机械手臂20、20’长时间停机的情况。
[0044]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0045]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0046]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004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吸盘,包括吸盘本体和卡杆,所述吸盘本体包括吸附部、与所述吸附部同轴连接的连接部、以及贯穿于所述吸附部和所述连接部的第一通孔,所述连接部穿设于机械手臂的通孔中,所述吸附部限位于所述通孔一侧外,所述卡杆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同轴连接的杆部,所述杆部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底板限位于所述通孔另一侧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合结构,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凸出部和凹槽,所述凸出部设置于所述杆部的顶端且凸出于所述杆部的外壁,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吸附部的上表面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凸出部伸入所述凹槽中并卡合于所述凹槽内,实现所述吸盘本体与所述卡杆的卡合连接并固定于机械手臂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杆的中心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贯穿于所述底板和所述杆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结构还包括滑槽,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上且沿所述第一通孔轴向方向,所述滑槽与所述凹槽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结构的连接部和凸出部本体,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杆部的顶端,所述连接部的外径与所述杆部的直径相同且同轴连接,所述凸出部本体凸出地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壁上,所述凸出部本体可插入所述滑槽中并沿所述滑槽移动而进入所述凹槽,旋转所述凸出部将所述凸出部本体卡合于所述凹槽内以实现所述吸盘本体与所述卡杆的卡合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本体为凸出的点状结构或凸出的块状结构。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为凸出的块状结构,所述凸出部对称的设置于所述杆部的顶端,所述凸出部凸出于所述杆部的外壁,挤压所述凸出部时所述凸出部向内收缩而释放所述凸出部后所述凸出部复原。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包覆有胶层。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杆部的外壁上包覆有胶层。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机械手臂之间。10.一种机械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臂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吸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盘,包括吸盘本体和卡杆,吸盘本体包括吸附部、与吸附部同轴连接的连接部、以及贯穿于吸附部和连接部的第一通孔,连接部穿设于机械手臂的通孔中,吸附部限位于通孔一侧外,卡杆包括底板和与底板同轴连接的杆部,杆部穿设于第一通孔中,底板限位于通孔另一侧外,还包括卡合结构,卡合结构包括凸出部和凹槽,凸出部设置于杆部的顶端且凸出于杆部的外壁,凹槽设置于吸附部的上表面且与第一通孔连通,凸出部伸入凹槽中并卡合于凹槽内,实现吸盘本体与卡杆的卡合连接并固定于机械手臂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机械手臂,机械手臂包括的吸盘,吸盘与机械手臂可拆卸连接。
【IPC分类】B25J15/06
【公开号】CN204622069
【申请号】CN201520073337
【发明人】刘小响, 汪伟伟, 曲迎娣, 张晓鹏, 刘明
【申请人】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2月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