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机芯承托装置的自动压痕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461545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机芯承托装置的自动压痕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机芯承托装置的自动压痕机,包括进纸单元、压痕单元及机头箱;进纸单元设在机头箱的一侧,压痕单元设在机头箱内;在机头箱内位于压痕单元的下方设有机芯承托装置,所述的机芯承托装置包括承托支架及设在承托支架的滚轴,滚轴的上表面高于承托支架的上表面,压痕单元的下表面与滚轴相接触;机头箱外设有与压痕单元连接的调节单元。该结构,由于设置了调节单元,因此,在机头箱外则可以调节压痕单元。由于压痕单元是通过机芯衬托装置承托,因此,在调节压痕单元时,压痕单元的运动促使滚轴滚动,形成滚动摩擦,因此,对压痕单元的调节更加省力,同时还能将压痕单元承托起来,使得压痕单元的安装更加的稳靠。
【专利说明】一种带机芯承托装置的自动压痕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压痕机。

【背景技术】
[0002]压痕机是将纸张压出痕的设备。现有的压痕机主要由手动压痕机和自动化压痕机两种。手动压痕机的送纸主要通过人工来实现,而自动化压痕机的送纸通过自动化来实现。
[0003]在申请公布号为CN102336053A申请日为2011.7.22
【公开日】为2012.2.1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自动进纸数码压痕机,并具体公开了其包括进纸单元、收纸单元、压痕单元、风机单元和操作控制单元,所述进纸单元输送纸张到压痕单元,所述压痕单元压痕纸张后进入收纸单元,所述压痕单元主要包括进纸胶辊、压痕刀具、出纸胶辊、压痕驱动电机和纸张传感器,传感器与进出纸胶辊将纸张精确定位后,压痕驱动电机驱动压痕刀具进行压痕工作;压痕单元一般是通过枢接的形式安装在箱体内,但由于枢接的形式容易使压痕单元偏斜,而一旦压痕单元出现偏斜的情况,则纸张进入到压痕单元内比较困难,压痕的效果也不好,另外,由于压痕单元的重量比较重,因此,调节起来也不方便,且费力。


【发明内容】

[0004]为了便于调节压痕单元,且在调节压痕单元时省力,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机芯承托装置的自动压痕机。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带机芯承托装置的自动压痕机,包括进纸单元、压痕单元及机头箱;进纸单元设在机头箱的一侧,压痕单元设在机头箱内;在机头箱内位于压痕单元的下方设有机芯承托装置,所述的机芯承托装置包括承托支架及设在承托支架的滚轴,滚轴的上表面高于承托支架的上表面,压痕单元的下表面与滚轴相接触;机头箱外设有与压痕单元连接的调节单元。
[0006]上述结构,由于设置了调节单元,因此,在机头箱外则可以调节压痕单元。由于压痕单元是通过机芯衬托装置承托,因此,在调节压痕单元时,压痕单元的运动促使滚轴滚动,形成滚动摩擦,因此,对压痕单元的调节更加省力,同时还能将压痕单元承托起来,使得压痕单元的安装更加的稳靠。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机头箱包括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在后侧板上开有U形槽。通过设置U形槽,则便于安装固定机芯承托装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承托支架包括固定板、U形板及承托板,在U形板的两端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固定在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承托板设在U形板的左右两边缘上,在承托板上设有容置槽;所述的滚轴包括中间部和连接在中间部两端的承托部,承托部设在容置槽内。上述结构的承托支架,不仅用材少,而且强度高。通过设置容置槽,则能对滚轴进行安装定位,且又能保证滚轴可以相对于承托支架旋转。
[0009]进一步的,调节单元包括控制电机、调节板,调节板上设有转动轴和限位轴,转动轴一端与压痕单元固定连接,转动轴另一端与控制电机连接,机头箱上设有供限位轴一端插入的弯曲孔。该结构,当启动控制电机时,控制电机带动调节板转动,调节板进而带动压痕单元摆动,同时使得限位轴在弯曲孔内摆动,起到了对调节板进行限位的作用,这样,就能方便、快捷的调节压痕单元。
[0010]进一步的,调节单元包括调节板,调节板上设有转动轴和限位轴,转动轴一端与压痕单元固定连接,转动轴另一端与控制电机连接,机头箱上设有供限位轴一端插入的弯曲孔,在调节板上设有调节手柄。通过摆动调节手柄则能调节调节板,从而达到调节压痕单元的目的,该结构简单,成本低。
[0011]进一步的,压痕单元包括压痕刀装置、两侧立板、上压梁、下托梁、压痕驱动装置;压痕刀装置包括压痕刀、压痕刀座、销轴、张紧弹簧,张紧弹簧套在销轴外表面,压痕刀与压痕刀座之间穿有开合方向的销轴,压痕刀与压痕刀座通过张紧弹簧上下分离;上压梁横架于两个立板上,两立板内侧设有滑座,下托梁两端设于滑座内并能在滑座内上下滑动;压痕刀座与上压梁凹凸配合,压痕刀与下托梁凹凸配合;压痕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同步轮、凸轮轴、轴承,同步轮与轴承套在凸轮轴外表面,第一电机驱动同步轮转动,同步轮带动凸轮轴转动,凸轮轴带动轴承上下运动;下托梁下端设有对应轴承的螺栓,轴承上下运动时通过螺栓往上顶下托梁,下托梁进而往上顶压痕刀使压痕刀与压痕刀座嵌合完成压痕动作。下托梁支撑压痕刀的同时还顶着压痕刀往上运动,上压梁主要在压痕时抵销压痕刀对压痕刀座的冲击。
[0012]进一步的,至少一个立板上设有相对压痕刀装置的抽换孔,压痕刀装置能通过抽换孔整套装入、抽离,立板外侧设有抵挡压痕刀装置的压紧垫,压紧垫与立板枢接,枢接中心与压紧垫的中心偏离。当压痕刀装置装入抽换孔内,转动压紧垫盖住抽换孔,压紧垫挡住压痕刀装置;转动压紧垫至抽换孔外,压痕刀装置可以整套从抽换孔抽离。压痕刀装置可以方便地装入、抽离抽换孔,这样便于换刀和调刀。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带机芯承托装置的自动压痕机。
[0014]图2为带机芯承托装置的自动压痕机俯视图。
[0015]图3为带机芯承托装置的自动压痕机A-A剖视图。
[0016]图4吸风装置、吸风量调节装置的示意图。
[0017]图5吸风装置、吸风量调节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0018]图6为分纸装置的立体图。
[0019]图7为分纸装置的分解图。
[0020]图8为纠偏钢珠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9为压痕单元的示意图。
[0022]图10为压痕刀装置、上压梁、下托梁、横梁的装配爆炸视图。
[0023]图11为压痕单元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0024]图12为压痕单元第三视角的示意图。
[0025]图13为去掉机头箱的带机芯承托装置的自动压痕机示意图。
[0026]图14为机头箱、压痕单元、机芯承托装置的组合图。
[0027]图15为机头箱和机芯承托装置的示意图。
[0028]图16为机芯承托装置的立体图。
[0029]图17为机芯承托装置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带机芯承托装置的自动压痕机包括风机单元100、进纸单元200、压痕单元300、收纸单元400、控制单元500、电箱600、机头箱700、底柜800,风机单元100驱动进纸单元200使纸张送入压痕单元300,纸张在压痕单元300内压痕后进入收纸单元400 ;进纸单元200设于电箱600上方,机头箱700设于电箱600的一侧,压痕单元300设于机头箱700内,底柜800支撑电箱600和机头箱700,风机单元100设于底柜800内。
[0032]如图1至图3所示,进纸单元200包括供纸台侧板21、供纸台面板22、供纸台加长板23、面盖24、挡风滑板25、吸风装置及吸风量调节装置。供纸台侧板21的内侧面上设有出风孔,挡风滑板25滑动的设在出风孔处,当挡风滑板25上下移动时,可调节出风孔的大小,从而达到调节吹风量的要求,以便于控制纸张轻浮的程度。供纸台面板22设在两供纸台侧板21之间,供纸台侧板21的上表面高于供纸台面板22的上表面;在供纸台面板22的前端开有第一缺口 221,供纸台面板22用于堆放纸张。供纸台加长板23连接固定在供纸台面板22的后端,供纸台加长板23后端偏高于前端。面盖24设在两供纸台侧板之间且位于供纸台面板22前方,在面盖24上设有孔241 ;在盖板24的后端设有与第一缺口 221位置对应的第二缺口 242。如图1至图5所示,吸风装置包括供纸驱动电机、吸风轴26及吸风轮27 ;吸风轴26的一端安装在其中一供纸台侧板的内侧面上,并与该供纸台侧板的内腔相通,该供纸台侧板的内腔经电磁阀11与负压风泵10相通,吸风轴26为空心轴,在吸风轴26的圆周面上设有通风孔261。吸风轮27通过轴承28安装在吸风轴26上,在吸风轴上位于轴承的外端面设有卡环29,防止轴承向外轴向移动;在吸风轮27的圆周上设有吸风孔271 ;在吸风轮的一端设有皮带槽272,在供纸台面板22的下方安装有供纸驱动电机213,皮带套在供纸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皮带槽272之间,当供纸驱动电机213工作时,吸风轮27旋转,同时,风机单元100的吸风部分先经过打开的电磁阀11再通过管道经吸风轴的通风孔输送到吸风轮21内,从而实现纸张的向前输送;在吸风轮27两端的外圆周上设有胶圈槽274,胶圈槽内设有胶圈210,当吸风轮安装好后,吸风轮27露出第一缺口 221和第二缺口 242并高于供纸台面板,使得吸附纸张的效果好。在吸风轴26的另一端插设有吸风调节轴211,当吸风调节轴211插入后,通风孔的内外相通,即吸风调节轴211可封堵部分通风孔261或完全不封堵通风孔261 ;吸风调节轴211的另一端设在另一供纸台侧板上,在吸风调节轴211上设有调节杆212,所述的吸风调节轴211和调节杆212组成吸风量调节装置,调节杆212穿过另一供纸台侧板,并在另一供纸台侧板上设有长形槽。当扳动调节杆212时,吸风调节轴211旋转,吸风调节轴211带动吸风轴26旋转,从而可调节通风孔261偏离吸风轮27顶部的位置;而当纸张经过吸风轮27时,吸风轮27的顶面与纸张的接触面最大,在相同吸风量的前提下,吸风轮27顶部的吸附力最大,因此,当通风孔261正对吸风轮顶部时,则对纸张的吸附力大,当通风孔261偏离吸风轮顶部时,对纸张的吸附力相对减小,而本实用新型正是通过调节通风孔的位置来改变吸风量,从而达到改变纸张输送速度、吸附力的目的。为了提高密封性能,以提高吸风的效果,在吸风调节轴的插入端设有环形槽,环形槽上套有密封圈。在吸风装置的上方设有所述的分纸装置213,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的分纸装置213包括挡块调节轴2131、挡块调节座2132、调节柱2133、第一压簧2134、旋转轴2135、挡块2136、轴套2137、调节螺栓2138及第二压簧2139。挡块调节轴2131的一端安装在其中一供纸台侧板的内侧,在挡块调节轴2131上设有沉头孔21311 ;挡块调节座2132的一端铰接在与固定挡块调节轴的供纸台侧板的内侧,挡块调节座2132的截面呈U形,挡块调节轴2131位于挡块调节座2132内;调节柱2133的一端穿过挡块调节座2132和沉头孔21311与挡块调节轴2131螺纹连接;第一压簧2134套在位于挡块调节轴2131和挡块调节座2132之间的调节柱上,且一端伸入到沉头孔内,通过沉头孔21311对第一压簧2134进行限位;轴套2137安装在挡块调节座2132的一端;旋转轴2135的一端伸入到轴套2137内;在旋转轴2135与挡块调节座2132之间设有调节螺栓2138,调节螺栓2138上位于旋转轴与挡块调节座之间套有第二压簧2139 ;挡块2136设在旋转轴2135上。上述分纸装置的调节过程是--旋转调节柱2133时,在第一压簧2134的作用下,由于挡块调节轴2131是固定的,因此,挡块调节座2132以铰接点旋转,旋转轴2135和挡块2136跟随挡块调节座2132发生位移,从而达到调节挡块2136与吸风轮27之间间隙的目的,这样,根据过纸的张数数量要求可任意的调节挡块与吸风轮之间的间隙,防止少过纸、多过纸或纸张卡死的现象,而由于设置了调节柱2133和第一压簧2134,第一压簧2134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对挡块调节轴2131和挡块调节座2132具有向外的张紧力,而调节柱2133对挡块调节轴2131和挡块调节座2132具有限位的作用,因此,能保证挡块调节轴2131和挡块调节座2132的相对位置精确,从而保证挡块与吸风轮之间的间隙精确、稳定,可确保让所需要的纸张数量通过。另外,当旋转调节螺栓2138时,在第二压簧2139的作用下,旋转轴2135会向外轴向运动,从而带动挡块2136向外侧运动,达到调节挡块2136与吸风轮在送纸方向相对位置的目的,当反向旋转调节螺栓2138时,旋转轴2135和挡块2136会向内侧运动,而由于设置了第二压簧2139,因此,旋转轴2135始终会处于张紧状态,因此,挡块在送纸方向的位置精确度高。
[0033]如图1、图和图8所示,供纸台面板24上靠近压痕单元300处设有纠偏钢珠座215,纠偏钢珠座215包括钢珠座体215a、钢珠215b,钢珠座体215a为倒锥形,钢珠座体215a上设有球孔,钢珠215b设于球孔内。纸张通过纠偏钢珠座215下方时,钢珠215b压住纸张,这样就防止纸张往上翘,从而使纸张平整地前行,同时,在钢珠215b的导向作用下,能使纸张平直向前输送。
[0034]如图9至图11所示,压痕单元300包括压痕刀装置30、两侧立板31、上压梁32、下托梁33、压痕驱动装置34 ;压痕刀装置30包括压痕刀30a、压痕刀座30b、销轴30c、张紧弹簧30d,张紧弹簧30d套在销轴30c上,压痕刀30a与压痕刀座30b之间穿有压痕刀装置开合方向的销轴30c,压痕刀30a与压痕刀座30b通过张紧弹簧30d上下分离;上压梁32横架于两个立板31上,两立板31内侧设有滑座(未标示),下托梁33两端设于滑座内并能在滑座内上下滑动;压痕刀座30b与上压梁32凹凸配合,压痕刀30a与下托梁33凹凸配合;压痕驱动装置34包括第一电机34a、同步轮34b、凸轮轴34c、轴承34d,同步轮34b与轴承34d套在凸轮轴34c上,第一电机34a驱动同步轮34b转动,同步轮34b带动凸轮轴34c转动,凸轮轴34c带动轴承34d旋转;下托梁33下端设有对应轴承34d的螺栓33a,螺栓33a与下托梁33通过螺纹固定连接,轴承34d旋转运动时通过螺栓33a往上顶下托梁33,下托梁33进而往上顶压痕刀30a使压痕刀30a与压痕刀座30b嵌合完成压痕动作。下托梁33支撑压痕刀30a的同时还顶着压痕刀30a往上运动,上压梁32主要在压痕时抵销压痕刀30a对压痕刀座30b的冲击。
[0035]如图11、图12所示,两侧立板31底部通过前后两根连接杆31c连接,两侧立板31之间设有安装第一电机34a的电机安装板3000,电机安装板3000与第一电机34a —侧的立板31通过两根连接梁4000连接。
[0036]上压梁32上方设有横梁35,横梁35横架于两侧立板31上,横梁35与上压梁32之间设有弹性垫胶板36,横梁35主要作用还是进一步在抵销压痕时产生的冲击,弹性垫板36主要其缓冲的作用。
[0037]如图11和图12所示,两个立板31上设有相对压痕刀装置30的抽换孔31a,压痕刀装置30能通过抽换孔31a整套装入、抽离,立板31外侧设有抵挡压痕刀装置30的压紧垫31b,压紧垫31b与立板31枢接,枢接中心与压紧垫31b的中心偏离。当压痕刀装置30装入抽换孔31a内,转动压紧垫31b,压紧垫31b挡住压痕刀装置30 ;转动压紧垫31b至抽换孔31a外,压痕刀装置30可以整套从抽换孔31a抽离。压痕刀装置30可以方便地装入、抽离抽换孔31a,这样便于换刀和调刀。
[0038]如图11和图12所示,压痕单元300与进纸单元200之间设有成对的进纸辊210,进纸辊210横架于两个立板31上;压痕单元300与收纸单元400之间设有成对的出纸辊220,出纸辊220横架于两个立板31上;立板31外侧设有与进纸辊210、出纸辊220连接的传动带轮组230,立板31外侧传动带轮组230下方设有驱动带轮组240,立板31内侧设有第二电机250,第二电机250驱动驱动带轮组240转动,驱动带轮组240带动传动带轮组230转动,传动带轮组230带动进纸棍210和出纸棍220转动,纸张从进纸单元200通过进纸棍210进入压痕刀装置30,纸张进而从压痕刀装置30通过出纸辊220进入收纸单元400。进纸辊210和出纸辊220有利于纸张的平稳输送。
[0039]如图15所示,所述的机头箱700包括底板71、前侧板72、后侧板73、左侧板74及右侧板75,在后侧板上开有U形槽731。
[0040]如图13至图15所示,在机头箱700内位于压痕单元300两端的下方分别设有机芯承托装置900,如图16和图17所示,所述的机芯承托装置900包括承托支架91及设在承托支架的滚轴92。所述的承托支架91包括固定板911、U形板912及承托板913,在U形板912的两端固定有固定板911,固定板911通过螺钉固定在前侧板72和后侧板73之间,承托板913设在U形板的左右两边缘上,在承托板上设有容置槽9131 ;所述的滚轴92包括中间部921和连接在中间部两端的承托部922,承托部922设在容置槽内,滚轴的中间部921上表面高于承托支架91的上表面,压痕单元的立板的下表面与滚轴的中间部921相接触。
[0041]如图1、图9、图11和图12所示,立板31上位于传动带轮组230 —侧设有传感器安装座I,传感器安装座I与立板31通过螺栓连接,传感器安装座I上设有对应压痕单元300的位置传感器(未标示),位置传感器设于机头箱700内,机头箱700外设有对应位置传感器的调节单元2,调节单元2包括控制电机(未标示)、调节板3,调节板3上设有转动轴3a和限位轴(未标示),转动轴3a —端与压痕单元300固定连接,转动轴3a另一端与控制电机连接,机头箱700上设有对应限位轴的弯曲孔700a,控制电机带动调节板3转动,调节板3进而带动压痕单元300摆动,同时使得限位轴在弯曲孔700a内摆动。位置传感器检测压痕单元300的位置是否偏斜,压痕单元300如果存在偏斜,位置传感器产生控制信号并输入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控制电机进而自动调整压痕单元300至正位。
[0042]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由于设置了调节单元,因此,在机头箱外则可以调节压痕单元。由于压痕单元是通过机芯衬托装置承托,因此,在调节压痕单元时,压痕单元的运动促使滚轴滚动,形成滚动摩擦,因此,对压痕单元的调节更加省力,同时还能将压痕单元承托起来,使得压痕单元的安装更加的稳靠。
[0043]调节板3外侧设有与限位轴同轴线的调节手柄3b,限位通过调节手柄3b转动调节板3,进而调整压痕单元300的偏斜,这种手动调节方式可以替代通过控制电机控制的自动调节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机芯承托装置的自动压痕机,包括进纸单元、压痕单元及机头箱;进纸单元设在机头箱的一侧,压痕单元设在机头箱内;其特征在于:在机头箱内位于压痕单元的下方设有机芯承托装置,所述的机芯承托装置包括承托支架及设在承托支架的滚轴,滚轴的上表面高于承托支架的上表面,压痕单元的下表面与滚轴相接触;机头箱外设有与压痕单元连接的调节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机芯承托装置的自动压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头箱包括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在后侧板上开有U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机芯承托装置的自动压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托支架包括固定板、U形板及承托板,在U形板的两端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固定在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承托板设在U形板的左右两边缘上,在承托板上设有容置槽;所述的滚轴包括中间部和连接在中间部两端的承托部,承托部设在容置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机芯承托装置的自动压痕机,其特征在于:调节单元包括控制电机、调节板,调节板上设有转动轴和限位轴,转动轴一端与压痕单元固定连接,转动轴另一端与控制电机连接,机头箱上设有供限位轴一端插入的弯曲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机芯承托装置的自动压痕机,其特征在于:调节单元包括调节板,调节板上设有转动轴和限位轴,转动轴一端与压痕单元固定连接,转动轴另一端与控制电机连接,机头箱上设有供限位轴一端插入的弯曲孔,在调节板上设有调节手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机芯承托装置的自动压痕机,其特征在于:压痕单元包括压痕刀装置、两侧立板、上压梁、下托梁、压痕驱动装置;压痕刀装置包括压痕刀、压痕刀座、销轴、张紧弹簧,张紧弹簧套在销轴外表面,压痕刀与压痕刀座之间穿有开合方向的销轴,压痕刀与压痕刀座通过张紧弹簧上下分离;上压梁横架于两个立板上,两立板内侧设有滑座,下托梁两端设于滑座内并能在滑座内上下滑动;压痕刀座与上压梁凹凸配合,压痕刀与下托梁凹凸配合;压痕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同步轮、凸轮轴、轴承,同步轮与轴承套在凸轮轴外表面,第一电机驱动同步轮转动,同步轮带动凸轮轴转动,凸轮轴带动轴承上下运动;下托梁下端设有对应轴承的螺栓,轴承上下运动时通过螺栓往上顶下托梁,下托梁进而往上顶压痕刀使压痕刀与压痕刀座嵌合完成压痕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机芯承托装置的自动压痕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立板上设有相对压痕刀装置的抽换孔,压痕刀装置能通过抽换孔整套装入、抽离,立板外侧设有抵挡压痕刀装置的压紧垫,压紧垫与立板枢接,枢接中心与压紧垫的中心偏离。
【文档编号】B31F1/08GK203854257SQ201420229330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7日
【发明者】陈志宏 申请人:广州向盟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