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流体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1963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打印流体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括接入部的打印流体盒。



背景技术:

传统地,已知被构造成利用通过喷嘴喷射存储在墨盒中的墨而在记录介质上打印图像的喷墨记录装置。每当存储在墨盒中的墨用完,新墨盒被可拆卸地安装在这种喷墨记录装置中。

这种墨盒可以设有存储诸如剩余墨量或盒的使用历史的信息的电路板。一旦墨盒被附接到图像记录装置,则电路板被电连接到图像记录装置的连接端子,从而使得检索被存储的信息成为可能。

日本专利申请公布特开2011-167966公开了一种墨盒,其包括可移动构件和安装于该墨盒上的电路板。墨盒能够被附接到图像记录装置和从其拆卸。在将墨盒附接到图像记录装置期间,可移动构件被设置在图像记录装置中的引导销朝向连接端子引导,从而防止电路板和连接端子之间的电连接故障。

在墨盒被附接到图像记录装置的状态下,接入部例如电路板能够接入图像记录装置。由于例如接入部表面的污染,可能引起图像记录装置到接入部的接入故障(诸如图像记录装置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故障)。例如,在将墨盒附接到图像记录装置期间,被构造成电连接到图像记录装置的接入部(诸如电路板)滑动地接触图像记录装置的端子。与端子的这种滑动接触引起接入部的表面被刮擦从而产生削片。该削片可能沉积在接入部上并且在接入部和端子之间堆积。因此,可能出现端子到接入部的接入故障。类似地,在灰尘或墨附着到接入部的表面的情况下,可能发生接入故障。在包括接入部的传统墨盒中,接入部面向墨盒的外部。通过该构造,灰尘或墨有附着到接入部的表面的倾向。此外,一旦削片沉积到接入部的表面上,削片不易于从接入部的表面去除。



技术实现要素:

考虑到前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打印流体盒,该打印流体盒能够防止灰尘、墨或削片附着到接入部。

为了实现以上和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印流体盒,所述打印流体盒包括:盒本体、供应部、可移动构件和接入部。所述盒本体被构造成在所述盒本体中存储打印流体。所述盒本体包括前表面和在指定方向上离开所述前表面定位的后表面。所述打印流体被存储在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后表面之间。所述供应部在所述指定方向上突出,并且所述供应部被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处。所述供应部被构造成允许所述打印流体流出所述盒本体。所述可移动构件被设置在所述盒本体处,并且所述可移动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盒本体绕轴线在第一姿势和第二姿势之间枢转地移动。所述可移动构件具有被定位得离所述轴线最远的最远部。在所述第二姿势中的所述可移动构件的所述最远部位于所述第一姿势中的所述可移动构件的所述最远部的上方和后方。所述接入部被设置在所述可移动构件处。在所述可移动构件在所述第一姿势中的状态下,所述接入部位于所述轴线的下方和后方。所述接入部被构造成在所述可移动构件在所述第二姿势中的状态下被从所述打印流体盒的外部接入。

优选地,所述盒本体进一步包括被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后表面之间的上表面。在所述可移动构件在所述第一姿势中的状态下,所述接入部位于所述上表面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盒本体形成有从所述前表面向后凹进且从所述上表面向下凹进的凹部。所述可移动构件被设置在所述凹部中。

优选地,所述可移动构件包括在所述可移动构件在所述第一姿势中的状态下面向前方的表面。所述可移动构件被构造成由于在所述可移动构件的所述表面和外部部件之间的接触而被所述外部部件挤压,以便从所述第一姿势朝向所述第二姿势枢转地移动。

优选地,所述可移动构件的所述表面包括平表面和相对于所述平表面倾斜的倾斜表面。在所述可移动构件在所述第一姿势中的状态下,所述平表面垂直于向前方向延伸。在所述可移动构件在所述第二姿势中的状态下,所述平表面由所述外部部件支撑。

优选地,所述可移动构件呈板形状。所述打印流体盒被构造成在所述前表面面向插入方向的情况下在所述插入方向上插入盒附接部中。所述插入方向与所述指定方向重合,并且所述插入方向与重力方向交叉。所述外部部件包括被设置在所述盒附接部处的杆。所述杆在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突出。在所述打印流体盒在所述插入方向上被插入所述盒附接部中的同时,所述可移动构件被构造成由于在所述可移动构件的所述表面和所述杆之间的接触而被所述杆挤压,以便从所述第一姿势朝向所述第二姿势枢转地移动。

优选地,所述打印流体盒进一步包括被设置在所述可移动构件处的电接口。所述接入部包括电极,以所述电极面向与所述可移动构件的所述轴线垂直的方向的取向将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电接口上。所述电极被构造成在所述可移动构件在所述第一姿势中的状态下面向后方。

优选地,所述打印流体盒进一步包括电路板。所述可移动构件是板形的,并且所述可移动构件绕在与所述指定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所述轴线可枢转地支撑到所述盒本体。所述接入部包括被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多个电极。所述电路板被设置在所述可移动构件上。在所述可移动构件在所述第一姿势中的状态下,所述电路板面向后方。在所述可移动构件在所述第二姿势中的状态下,所述电路板面向上方。

优选地,在所述可移动构件在所述第一姿势中的状态下,所述电极在电极延伸方向上延伸,使得在所述电极延伸方向和水平方向之间限定的角度大于零度且等于或小于90度。

优选地,所述打印流体盒进一步包括被设置在所述盒本体处的电接口。所述接入部包括挡光板,所述挡光板被构造成接收已经在与所述可移动构件的所述轴线平行的方向上行进的光,并且所述挡光板被构造成取决于所述打印流体盒的类型使接收到的所述光衰减。在所述可移动构件在所述第二姿势中的状态下,所述接入部位于所述电接口的后方和上方。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明显,其中:

图1是概念地示出设有盒附接部的打印机的内部构造的示意剖视图,所述盒附接部被构造成可拆卸地容纳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墨盒;

图2是示出盒附接部的外观的视图;

图3A是示出当从墨盒的前上方视角观察时根据实施例的墨盒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3B是示出当从墨盒的前下方视角观察时根据实施例的墨盒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4A是示出当从墨盒的后方和上方视角观察时根据实施例的墨盒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4B是示出当从墨盒的后下方视角观察时根据实施例的墨盒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5是根据实施例的墨盒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墨盒的内部构造的纵向剖视图;

图7是示出在墨盒开始插入盒附接部中的状态下根据实施例的墨盒和盒附接部的纵向剖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墨盒和盒附接部的纵向剖视图,并且示出如下状态:其中墨盒的供墨部开始进入盒附接部的引导部中并且盒附接部的杆开始进入墨盒的凹部中;

图9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墨盒和盒附接部的纵向剖视图,并且示出如下状态:其中墨附接部的墨针已经进入供墨部的供墨口中并且墨盒的接合部位于盒附接部的凹部的竖直上方;并且

图10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墨盒和盒附接部的纵向剖视图,并且示出如下状态:其中墨针处于供墨部的供墨口中并且接合部与盒附接部的凹部接合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参考附图的同时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下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并且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下述实施例中作出变型和变体。

在以下描述中,向前方向51(插入方向和指定方向的示例)被定义为根据实施例的墨盒30被插入盒附接部110的方向,而向后方向52被定义为与向前方向51相反的方向,即,其中墨盒30从盒附接部110的抽出的方向。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向前方向51和向后方向52与垂直于重力方向的水平方向平行,向前方向51和向后方向52不需要与水平方向平行。

此外,向下方向53被定义为与重力方向重合的方向,而向上方向54被定义为与向下方向53相反的方向。此外,向右方向55和向左方向56被定义为与向前方向51和向下方向53垂直的方向。更具体地,在墨盒30已经被接收在盒附接部110中的状态下,即,墨盒30处于附接姿势的状态(墨盒30的附接状态)下,当使用者从墨盒30的前侧观察墨盒30时,向右方向55是朝右的方向,向左方向56是朝左的方向。

此外,在以下描述中,向前方向51和向后方向52可以被统称为前后方向51和52。向上方向54和向下方向53可以被统称为上下方向53和54。向右方向55和向左方向56可以被统称为左右方向55和56。

在该说明书中,“面向前方”包括朝向包括向前成分的方向,“面向后方”包括朝向包括向后成分的方向,“面向下方”包括朝向包括向下成分的方向,“面向上方”包括朝向包括向上成分的方向。例如,“前表面面向前方”表示前表面可以朝向向前方向,或前表面可以朝向相对于向前方向倾斜的方向。

<打印机10的概述>

首先,将参考图1描述根据实施例适于接收墨盒30的打印机10。

打印机10被构造成通过基于喷墨记录系统而将墨滴选择性地喷射到片材上来形成图像。如图1所示,打印机10包括记录头21、供墨装置100和将记录头21连接到供墨装置100的墨管20。供墨装置100包括盒附接部110。盒附接部110中能够可拆卸地容纳墨盒30(打印流体盒的示例)。

盒附接部110具有形成有开口112的表面。墨盒30可以通过开口112在向前方向51上被插入盒附接部110中以及通过开口112在向后方向52上从盒附接部110被抽出。

在墨盒30中存储打印机10所能够用于打印的墨。当墨盒30已经被完全安装在盒附接部110中时,墨盒30通过墨管20连接到记录头21。

记录头21包括副罐28,用于临时存储从墨盒30通过墨管20供应的墨。记录头21还包括多个喷嘴29,从副罐28供应的墨通过该喷嘴29根据喷墨记录系统而被选择性地喷射。更具体地,记录头21包括头控制板(未示出)和压电元件29A,该压电元件29A中的每一个均对应于喷嘴29的一个。头控制板被构造成对压电元件29A选择性地施加驱动电压以从喷嘴29选择性地喷射墨。以这种方式,记录头21被构造成消耗存储在已经被完全安装在盒附接部110中的墨盒30中的墨。

打印机10还包括片材盘15、片材馈送辊23、输送路径24、一对输送辊25、压板26、一对排出辊27和片材排出盘16。来自片材盘15的片材被片材馈送辊23馈送到输送路径24上,然后由输送辊25输送到压板26上。记录头21被构造成随着片材在压板26上移动而将墨选择性地喷射到片材上,由此在片材上记录图像。已经通过压板26的片材然后被排出辊27排出到设置在输送路径24的下游端处的片材排出盘16上。

<供墨装置100>

供墨装置100被设置在打印机10中,如图1所示。供墨装置100用于将墨供应到记录头21。如上所述,供墨装置100包括用于可拆卸地接收墨盒30的盒附接部110。图1示出墨盒30已经被完全接收在盒附接部110中的状态。换言之,在图1中,墨盒30在附接状态下。

<盒附接部110>

如图2和图7所示,盒附接部110包括外壳101、墨针102、余量传感器103、附接传感器113和触点106。在盒附接部110中,与四种颜色(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对应的四种墨盒30被可拆卸地安装。一个墨针102、一个余量传感器103、一个附接传感器113和四个触点106被设置成与四种墨盒30中的每一个对应。

<外壳101>

外壳101构成盒附接部110的壳体。外壳101具有箱状形状,该箱状形状中限定内部空间。具体地,外壳101包括限定内部空间的顶部的顶壁、限定内部空间的底部的底壁、连接顶壁和底壁的端壁和在前后方向51和52上与端壁相反的开口112。开口112能够暴露于用户当使用打印机10时能够面对的表面(用户接口表面)。

四种墨盒30可以通过开口112插入外壳101中和从外壳101移除。在外壳101中,顶壁和底壁中的每一个形成有用于引导墨盒30的插入/移除的引导槽109。具体地,当墨盒30通过开口112插入外壳101中和从外壳101移除时,墨盒30的上端、下端被接收在对应的上引导槽、下引导槽109中并且从而在前后方向51和52上被引导。此外,外壳101还包括将内部空间分隔成四个单独空间的三块板104,所述每一个空间在上下方向53和54上伸长。四种墨盒30中的每一个可以被安装在由板104限定的四个空间的对应的一个中。

下文中,为了简化说明,假定仅一个墨盒30被安装在盒接收部110的外壳101中。

<凹部91>

如图7所示,凹部91被形成在外壳101的底壁中的靠近构成外壳101的端壁的位置处。凹部91在外壳101的底壁中向下凹进。

具体地,参考图7,凹部91由表面92、93、94限定。表面92限定凹部91的前边缘,表面93限定后边缘,表面95限定底边缘。更具体地,表面92相对于前后方向51和52倾斜,使得表面92的顶边缘位于表面92的底边缘的前方,并且表面92面向后方和上方。表面93相对于前后方向51和52倾斜,使得表面93的顶边缘位于表面93的底边缘的后方,并且表面93面向前上方。表面94具有连接到表面92的底边缘的前边缘和连接到表面93的底边缘的后边缘。

顺便提及,表面92、93可以平行于上下方向53和54延伸。此外,凹部91可以被形成在外壳101的底壁中的不同于端壁附近的位置处。

在墨盒30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的状态下,墨盒30的接合部130(后面描述)被配合在凹部91中。此时,凹部91的表面93与接合部130的表面134(后面描述)接合。

<墨针102>

墨针102由树脂形成并且具有大体管状形状。如图7所示,墨针102被设置在构成外壳101的端壁的下端部。具体地,墨针102被设置在与安装在盒附接部110中的墨盒30的供墨部34(后面描述)对应的位置处。墨针102从外壳101的端壁向后突出。

圆筒状引导部105被设置在端壁上以包围墨针102。引导部105从端壁向后突出。引导部105具有向后敞开的突出部。具体地,墨针102位于引导部105的直径中央。引导部105被成形为允许已安装的墨盒30的供墨部34被接收在引导部105中。

在将墨盒30在向前方向51上插入到盒附接部110中期间,即,在用于将墨盒30带到安装在盒附接部110中的安装位置中的动作的过程中,墨盒30的供墨部34进入引导部105中(见图8)。随着墨盒30被进一步向前插入,墨针102进入供墨部34的供墨口71(见图9)中。因此墨针102连接到供墨部34以允许彼此连通。因此,允许存储在形成在墨盒30中的墨腔室36中的墨流入通过限定在供墨部34中的内部空间和限定在墨针102中的内部空间连接到墨针102的墨管20。顺便提及,墨针102可以具有平坦形状的末端或尖锐末端。

<触点106>

如图2和图7所示,四个触点106被设置在外壳101的顶壁上的靠近外壳101的端壁的位置处。四个触点106从顶壁的下表面向下朝外壳101的内部空间突出。尽管附图中未详细示出,但四个触点106被布置成在左右方向55和56上彼此间隔开。四个触点106中的每一个被布置在与如将在后面描述的墨盒30的四个电极65中的每一个对应的位置处。每一个触点106由具有导电性和弹性的材料形成。因此,触点106能够弹性地向上变形。

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四组四个触点106与能够被安装在外壳101中的四个墨盒30对应地设置。然而,触点106的数目和电极65的数目可以是任意的。

每一个触点106通过电路电连接到算术逻辑单元(未示出)。算术逻辑单元可以包括例如CPU、ROM、RAM,或可以被构造为打印机10的控制器。当墨盒30被安装在外壳101中时,触点106与电极65接合。当与对应的电极65接合时,相应的触点106电连接到对应的电极65,使得电压Vc被施加到对应的电极65,对应的电极65接地,并且电力被供应到对应的电极65。由于触点106和电极65之间电连接的建立,使存储在墨盒30的IC中的数据能够电接入。来自电路的输出被构造成被输入到算术逻辑单元。

<杆125>

如图2和图7所示,杆125(外部部件的示例)被设置在外壳101的端壁处,且被设置在墨针102的上方的位置处。杆125从外壳101的端壁向后突出。杆125的形状类似圆柱的上半部。即,杆125在沿与前后方向51和52垂直的平面截取的剖面中具有倒U形。杆125具有从倒U形的最上部向上突出的肋。肋在前后方向51和52上延伸。在墨盒30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的状态下,即,当墨盒30处于安装位置时,杆125被接收在安装墨盒30的凹部96(后面描述)中。

<余量传感器103>

如图7所示,余量传感器103被设置在外壳101的顶壁处的位于触点106后方的位置处。余量传感器103包括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被布置成在左右方向55和56上对置并且彼此间隔开。当墨盒30已经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时,墨盒30的外罩62(后面描述)被设置在余量传感器103的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之间。换言之,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被布置成在附接的墨盒30的外罩62介于它们之间的情况下彼此相对。

光发射部被构造成在左右方向55和56上发出光,并且光接收部被构造成接收从光发射部发出的光。余量传感器103被构造成根据从光发射部发出的光是否被光接收部接收而输出不同检测信号。例如,当从光发射部发出的光未被光接收部接收时(即,当在光接收部处接收到的光的强度低于预定强度时),余量传感器103输出低电平信号(其电平低于阈值电平的信号)。另一方面,当从光发射部发出的光被光接收部接收时(即,当在光接收部处接收到的光的强度等于或大于预定强度时),余量传感器103输出高电平信号(其电平等于或大于阈值电平的信号)。

<附接传感器113>

如图7所示,附接传感器113也被设置在外壳101的顶壁处。具体地,附接传感器113被设置在余量传感器103的前方但在触点106的后方的位置。附接传感器113包括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光发射部被布置成在左右方向55和56上与光接收部对置并且与光接收部间隔开。当墨盒30已经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时,附接的墨盒30的第一挡光板67位于附接传感器113的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之间。换言之,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被布置成在安装的墨盒30的第一挡光板67介于它们之间的情况下彼此相对。

附接传感器113被构造成根据从光发射部在左右方向55和56上发出的光是否被光接收部接收而输出不同检测信号。例如,当在光接收部处未接收到从光发射部发出的光时(即,当在光接收部处接收到的光的强度低于预定强度时),附接传感器113输出低电平信号。另一方面,当从光发射部发出的光被光接收部接收到时(即,当接收到的光的强度等于或大于预定强度时),附接传感器113输出高电平信号。

<墨盒30>

图3A至图6中示出的墨盒30是被构造成其中存储墨的容器。墨盒30限定用作被构造成存储墨的墨腔室36的内部空间。墨腔室36由内部框架35形成。内部框架35是容纳在后盖31和前盖32中的框架。即,后盖31和前盖32构成墨盒30的外壳。内部框架35、后盖31和前盖32是盒本体的示例。

顺便提及,墨腔室36可以由后盖31和前盖32形成。即,墨盒30可以由后盖31和前盖32构造,而没有由后盖31和前盖32容纳的内部框架35。替换地,用于存储墨的墨袋可以被容纳在后盖31和前盖32中。在该情况中,墨袋可以具有与内部框架35相同的功能。

图3A至图6中示出的墨盒30的姿势是当墨盒30在附接状态下时的姿势。具体地,如将在后面描述的,墨盒30包括前壁140(前表面的示例)、后壁41(后表面的示例)、顶壁39、141(上表面的示例)和底壁42、142。当墨盒30处于图3A至图6中示出的姿势时(即,在附接状态下),从后壁41朝向前壁140的方向与向前方向51重合,从前壁140朝向后壁41的方向与向后方向52重合,从顶壁39、141朝向底壁42、142的方向与向下方向53重合,并且从底壁42、142朝向顶壁39、141的方向与向上方向54重合。

后壁41位于前壁140的后方且离开前壁140。顶壁39、141被定位在前壁140和后壁41之间。底壁42和142分别位于顶壁39和141的下方且离开顶壁39和141。底壁42、142被定位在前壁140和后壁41之间。

当墨盒30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时,前壁140面向前方,后壁41面向后方,底壁42、142面向下方,顶壁39、141面向上方。更具体地,在墨盒30的附接状态下,前壁140的前表面面向前方,后壁41的后表面面向后方,底壁42、142的底表面面向下方,顶壁39、141的顶表面面向上方。

如图3A至图6所示,墨盒30包括限定墨腔室36的后盖31、前盖32和内部框架35。后盖31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前盖32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后盖31包括后壁41。前盖32包括前壁140。前盖32被组装到后盖31以形成墨盒30的外壳。内部框架35被容纳在彼此组装的后盖31和前盖32中。

在附接状态下,墨盒30在前后方向51和52、上下方向53和54、左右方向55和56上延伸。墨盒30具有大体扁平形状,该大体扁平形状具有在上下方向53和54上的高度、在左右方向55和56上的宽度和在前后方向51和52上的长度,所述宽度小于所述高度和所述长度。当墨盒30被插入到盒附接部110中时,前盖32的面对插入方向(向前)的表面是前壁140的前表面。当墨盒30被从盒附接部110移除时,后盖31的面对移除方向(向后)的表面是后壁41的后表面。即,后壁41被设置成与前壁140相对,使得墨腔室36介于前壁140和后壁41之间。

<后盖31>

如图3A至图4B所示,后盖31包括后壁41、侧壁37、38、顶壁39和底壁42。侧壁37、38被设置成在左右方向55和56上彼此间隔开。顶壁39和底壁42被设置成在上下方向53和54上彼此间隔开。侧壁37、38、顶壁39和底壁42从后壁41向前延伸。即,后盖31具有形成有向前敞开的开口的箱状形状。内部框架35通过该开口插入后盖31中。换言之,后盖31覆盖内部框架35的后部。在内部框架35被插入后盖31中的状态下,底壁42被设置成与顶壁39相对,使得墨腔室36介于底壁42和顶壁39之间。

后壁41包括上部41U和下部41L。上部41U被布置在下部41L的上方。下部41L位于相对于上部41U而言的前方。具体地,上部41U和下部41L都是平面形状,彼此相交但是不彼此垂直。具体地,下部41L相对于上下方向53和54倾斜,使得下部41L随着朝向底壁42延伸而延伸得离前壁140越近。尽管图中未示出,但是促使使用者推压上部41U的片材被附接到上部41U。片材可包括文本例如“PUSH”、符号例如箭头或表示用手指推的图形。

顺便提及,后壁41可以不包括下部41L,并且可以仅由上部41U构造。即,上部41U的下端可以被连接到后盖31的底壁42的后端。

<前盖32>

如图3A至图4B所示,前盖32包括前壁140、侧壁143、144、顶壁141和底壁142。侧壁143、144在左右方向55和56上彼此间隔设置。顶壁141和底壁142在上下方向53和54上彼此间隔设置。侧壁143、144、顶壁141和底壁142从前壁140向后延伸。即,前盖32具有形成有向后敞开的开口的箱状形状。内部框架35通过开口插入前盖32中。即,前盖32覆盖内部框架35的未被后盖31覆盖的前部。

在前盖32和后盖31彼此组装的状态下,即,在墨盒30的组装完成的状态下,前盖32的顶壁141和后盖31的顶壁39构成墨盒30的顶壁;前盖32的底壁142和后盖31的底壁42构成墨盒30的底壁;并且前盖32的侧壁143、144以及后盖31的侧壁37、38构成墨盒30的侧壁。

即,在组装的墨盒30中,顶壁141的顶表面和顶壁39的顶表面构成墨盒30的顶表面;底壁142的底表面和底壁42的底表面构成墨盒30的底表面;并且侧壁143、144的外表面和侧壁37、38的外表面构成墨盒30的侧表面。

此外,在墨盒30被组装的状态下,前盖32的前壁140构成墨盒30的前壁,而后盖31的后壁41构成墨盒30的后壁。墨盒30的前壁(前盖32的前壁140)和墨盒30的后壁(后盖31的后壁41)被布置成在前后方向51和52上彼此间隔开。即,在附接姿势中,前壁140的前表面构成墨盒30的前壁的前表面,并且后壁41的后表面构成墨盒30的后壁的后表面。

顺便提及,构成墨盒30的前表面、后表面、顶表面、底表面和侧表面不需要被分别构造为一个平表面。即,墨盒30的前表面可以是当在墨盒30的附接姿势中的墨盒30被从墨盒30的前侧观察时能够看到且位于相对于墨盒30在前后方向51和52上的中心而言的前方的任何表面。墨盒30的后表面可以是当在墨盒30的附接姿势中的墨盒30被从墨盒30的后侧观察时能够看到且位于相对于墨盒30在前后方向51和52上的中心而言的后方的任何表面。墨盒30的上表面可以是当在墨盒30的附接姿势中的墨盒30被从上方观察时能够看到且位于相对于墨盒30在上下方向53和54上的中心而言的上方的任何表面。墨盒30的下表面可以是当在墨盒30的附接姿势中的墨盒30被从下方观察时能够看到且位于相对于墨盒30在上下方向53和54上的中心而言的下方的任何表面。这同样适用于侧表面。

前壁140包括第一突出部85和第二突出部86。第一突出部85从前盖32的上端部向前突出以构成前壁140的上端部。第一突出部85具有构成前壁140的前表面的一部分的前端。第二突出部86从前盖32的下端部向前突出以构成前壁140的下端部。第二突出部86位于供墨部34的下方。

凹部96被形成在第一突出部85的前端。即,凹部96被形成在前盖32的前壁140的上端部中。前壁140的上端部向后凹进,并且顶壁141的前端部向下凹进,由此形成单个凹部96。凹部96在其上端在前壁140中敞开以形成开口96A。凹部96也在其前端在顶壁141中敞开以形成开口96B。开口96A和开口96B彼此连通。当墨盒30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时,凹部96适于在该凹部96中接收杆125。因此,凹部96具有沿与前后方向51和52垂直的平面截取的与杆125的剖面形状完全相同的剖面形状。

通孔97被形成在前壁140的下端部中以在前后方向51和52上穿过前壁。当内部框架35被插入前盖32中时,设置在内部框架35处的供墨部34通过通孔97暴露到外部。因此,通孔97被形成在一位置,其具有与内部框架35的供墨部34的尺寸和形状对应的尺寸和形状。

此外,通孔98被形成在前盖32的顶壁141中。通孔98在上下方向53和54上穿过顶壁141。通孔98用作用于当内部框架35被容纳在前盖32中时将从内部框架35的上壁突出的外罩62暴露到外部的孔。因此,通孔98被形成在顶壁141中的一位置,其具有与外罩62的尺寸和形状对应的尺寸和形状。

第一挡光板67被设置在前盖32的顶壁141(顶壁141的顶表面)处以从该处向上突出。第一挡光板67在前后方向51和52上延伸。第一挡光板67被定位在从内部框架35的上壁突出的外罩62的前方。第一挡光板67被设置成在设置在顶壁141上的IC板64(后面描述)的后方和上方。

第一挡光板67的侧壁67A被构造成遮挡附接传感器113的在左右方向55和56上行进的光。更具体地,当墨盒30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时,从附接传感器113的光发射部发出的光在到达光接收部之前入射在第一挡光板67上。作为结果,在光接收部处接收到的光的强度小于预定强度,例如是零。注意第一挡光板67可以完全遮挡在左右方向55和56上行进的光,或可以部分衰减光,可以将光折射以改变其行进方向,或可以完全反射光。

<可移动构件80和IC板64>

如图3A、图4A和图6中所示,可移动构件80被设置在凹部96中。可移动构件80是从轴线82(见图6)在垂直于轴线82的方向上延伸的大致板形构件。轴线82是与左右方向55和56平行且通过突起81和将在后面描述的突起(未示出)的中心的假想线。可移动构件80包括一个表面83和与所述一个表面83相反的另一个表面84(表面的示例)。

如图6所示,IC板64(电接口的示例)被固定到可移动构件80的一个表面83。具体地,IC板64被利用公知方法(诸如粘合或配合)而固定到可移动构件80。IC板64是由玻璃环氧树脂制成的硬板形刚性板。在将墨盒30插入盒附接部110期间,以及当墨盒30被最终附接到盒附接部110时,IC板64与在左右方向55和56上布置的四个触点106(见图2)电连接。

如图4A所示,IC(未示出)和四个电极65(接入部的示例)被安装在IC板64上。在图4A中,四个电极65中的仅三个被示出,而另一个电极65被隐藏在右壁68之后(后面描述)。IC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并且可读地存储表示关于墨盒30的信息的数据,诸如批号、生产日期和墨的颜色。

电极65被电连接到IC。四个电极65在左右方向55和56上彼此间隔布置。电极65朝向与左右方向55和56垂直的方向。当可移动构件80处于将在后面描述的第二姿势时,每一个电极65在前后方向51、53上延伸。四个电极65被布置在IC板64的表面上,使得电极65暴露并且能够从上方电接入。

如图6所示,可移动构件80的另一个表面84包括第一平表面161(平表面的示例)、第二平表面162和倾斜表面163(倾斜表面的示例)。第一平表面161和第二平表面162垂直于前后方向51和52延伸并且当可移动构件80处于将在后面描述的第一姿势(由图6中的实线表示的姿势)时面向前方。第二平表面162被定位成离轴线82比第一平表面162离轴线82近。当可移动构件80处于第一姿势时,第一平表面161位于相对于第二平表面162而言的前方。倾斜表面163连接第一平表面161和第二平表面162。倾斜表面163相对于第一平表面161和第二平表面162倾斜。

注意,可移动构件80的另一个表面84可以不包括上述表面部,诸如第一平表面161、第二平表面162和倾斜表面163。例如,可移动构件84的另一个表面84可以被构造成仅单独的一个平表面。

如图3A、图4A和图6所示,可移动构件80被限定凹部96的右端的右壁68和限定凹部96的左端的左壁69可枢转地支撑。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可移动构件80如何被右壁68和左壁69可枢转地支撑。如图5所示,孔68A被形成在右壁68中。孔(未示出)被形成在左壁69中,使得左壁69中的孔68A在左右方向55和56上与右壁68中的孔68A对准。此外,如图6中所示,可移动构件80具有右表面和左表面,突起81从该右表面向右突出,突起(未示出)从该左表面向左突出。右表面的突起81和左表面的突起在左右方向55和56上彼此对准。可移动构件80被设置在凹部96中,其中右表面的突起81被插入右壁68的孔68A中,左表面的突起被插入左壁69的孔中。通过该构造,可移动构件80能够相对于墨盒30绕在左右方向55和56上延伸的轴线82枢转地移动。

如图6所示,可移动构件80能够在由箭头88和89表示的方向上在由图6中的实线表示的第一姿势和由图6中的虚线表示的第二姿势之间枢转地移动。

在可移动构件80的第一姿势中,可移动构件80在上下方向53和54上延伸。即,当可移动构件80处于第一姿势中时,IC板64的电极65中的每一个在上下方向53和54上延伸。此时,电极65延伸的方向(即,上下方向53和54)和前后方向51和52(即,水平方向)之间限定的角度等于90度。注意,在可移动构件80的第一姿势中,电极65延伸的方向和前后方向51和52之间定义的角度可以不等于90度,而是可以大于零度并且小于或等于90度。

当可移动构件80处于第一姿势中时,可移动构件80的一个表面83面向后方,而可移动构件80的另一个表面84面向前方。即,在可移动构件80的第一姿势中,IC板64的电极65面向后方。当可移动构件80处于第一姿势中时,IC板64的电极65被定位在可移动构件80的轴线82的下后方,并且该电极65被定位在前盖32的顶壁141和后盖31的顶壁39的下方。

在可移动构件80的第二姿势中,可移动构件80在前后方向51和52上延伸。当可移动构件80处于第二姿势中时,可移动构件80的一个表面83面向上方,而可移动构件80的另一个表面84面向下方。处于第二姿势中的可移动构件80的枢转端80A(最远部的示例)位于处于第一姿势中的可移动构件80的枢转端80A的上方。

处于第一姿势的可移动构件80可以在不同于上下方向53和54的方向上延伸,只要IC板64大致面向后方即可。这里,“大致面向后方”不仅表示IC板64的表面垂直于前后方向51和52并且当从其后侧观察IC板64时可视觉识别的状态,还表示IC板64的表面与前后方向51和52交叉并且当IC板64被从其后侧观察时能够视觉识别的状态。例如,当在左右方向55和56上观察时,处于第一姿势的可移动构件80可以在相对于上下方向53和54倾斜的方向上延伸。

处于第二姿势中的可移动构件80可以在不同于前后方向51和52的方向上延伸,只要作为离轴线82A最远的部分的枢转端80A被定位在处于第一姿势的可移动构件80的枢转端80A的上方并且向后即可。例如,当从左右方向55和56观察时,处于第二姿势的可移动构件80可以在相对于前后方向51和52倾斜的方向上倾斜。

<接合部130>

如图6所示,凹部129被形成在前盖32的底壁142中以从其向上凹进。在凹部129中,设置接合部130。接合部130位于相对于余量检测部58(后面描述)的外罩62而言的前方。注意,如果底壁42被形成为进一步向第二挡光板66(后面描述)前方延伸,则凹部129可以被形成在底壁42中,而不在底壁142中。

接合部130包括接触构件131和螺旋弹簧132。

接触构件131具有表面133和表面134。表面133相对于前后方向51和52倾斜,使得其上边缘位于相对于其下边缘而言的前方,并且表面133面向前方并且面向下方。表面134位于表面133的后方。表面134相对于前后方向51和52倾斜,使得其上边缘被定位在其下端的后方,并且表面134面向后方并且面向下方。

螺旋弹簧132被连接到限定凹部129的顶篷表面128和接触构件131。具体地,螺旋弹簧132具有连接到顶篷表面128的上端和连接到接触构件131的下端。

通过连接到螺旋弹簧132的接触构件131,接触构件131的表面133、134相对于凹部129向下突出,即,当没有外力施加到接触构件131时,表面133、134相对于前盖32的底壁142向下突出。

接触构件131的表面133、134可以通过螺旋弹簧132的压缩而被接收在凹部129中。此时,螺旋弹簧132向下推压接触构件131。当螺旋弹簧132具有自然长度时,接触构件131的表面133、134位于凹部129的下方。即,通过螺旋弹簧132的压缩和膨胀,接触构件131能够在上下方向53和54上移动。

<内部框架35>

尽管图中未示出,内部框架35被形成为大体环形形状,并且在左右方向55和56上的一对侧表面敞开。内部框架35的相应的敞开的表面用膜(未示出)密封以在内部框架35中形成用于存储墨的墨腔室36。内部框架35包括限定墨腔室36的一部分的前壁40。当内部框架35被容纳在前盖32中时,前壁40面对前盖32的前壁140。更具体地,当内部框架35被容纳在前盖32中时,前壁40的前表面面对前壁140的后表面(与前表面相对)。供墨部34被设置在前壁40处。

<供墨部34>

如图6所示,供墨部34(供应部的示例)从内部框架35的前壁40向前突出。供墨部34具有圆筒形外形,并且通过形成在前盖32的前壁140中的通孔97向外突出。即,供墨部34位于前壁140的下端部处。

供墨部34包括在该供墨部34中限定内部空间的圆筒形管状壁73、密封构件76和帽79。密封构件76和帽79被附接到管状壁73。

管状壁73延伸以连接墨腔室36的内部和外部。管状壁73具有在墨腔室36中敞开的后端。管状壁73具有对墨盒30的外部敞开的前端。因此,管状壁73通过该管状壁73的内部空间在墨腔室36和墨盒30的外部之间提供流体连通。因此,供墨部34能够将存储在墨腔室36中的墨通过管状壁73的内部空间供应到墨盒30的外部。密封构件76和帽79被附接到管状壁73的前端。

管状壁73的内部空间中容纳有阀77和螺旋弹簧78。阀77和螺旋弹簧78用作使供墨部34的状态在图9中示出的状态和图6中示出的状态之间选择性地切换。即,在图9中示出的状态下,允许墨通过管状壁73的内部空间流出墨腔室36到墨盒30的外部。在图6中示出的状态下,不允许墨流出管状壁73的内部空间到墨盒30的外部。

阀77能够在前后方向51和52上移动以打开和关闭形成在密封构件76的中心处的供墨口71。螺旋弹簧78将阀77向前偏置。因此,在没有施加外力的情况下,阀77关闭密封构件76的供墨口71。

密封构件76被附接到管状壁73的前端。密封构件76由弹性材料(诸如橡胶或弹性体)形成。密封构件76是盘状形状并且具有其中形成有通孔的中央部。通孔在前后方向51和52上穿过密封构件76的中央部以提供限定供墨口71的管状内周表面。供墨口71具有略小于墨针102的外径的直径。在密封构件76附接到管状壁73的前端的情况下,帽79外配合到管状壁73,使得密封构件76与管状壁73的前端液密接触。

在阀77关闭供墨口71的状态下,当墨盒30被插入盒附接部110中时,墨针102进入供墨口71中。在使密封构件76弹性地变形的同时,墨针102的外周表面与限定供墨口71的内周表面接触,以提供与限定供墨口71的内周表面的液密密封。当墨针102的末端部移动通过密封构件76并且进入管状壁73的内部空间中时,墨针102与阀77接触。随着墨盒30进一步插入盒附接部110中,墨针102使阀77克服螺旋弹簧78的偏置力而向后移动,从而打开供墨口71。因此,存储在墨腔室36中的墨能够通过管状壁73的内部空间流动到墨针102的末端部中。尽管图中未示出,墨从管状壁73的内部空间通过形成在墨针102的末端部中的通孔流动到墨针102的内部空间中。因此,存储在墨腔室36中的墨能够通过管状壁36的内部空间和墨针102流动到墨盒30的外部。

供墨部34可以不设有用于关闭供墨口71的阀77。替代地,例如,供墨口71可以用膜关闭。在该情况下,当墨盒30插入到盒附接部110中时,墨针102可以剌破该膜,由此允许墨针102的末端部通过供墨口71进入管状壁73的内部空间的内部。仍替换地,供墨口71可以通过密封构件76本身的弹性力关闭。在该情况下,仅当墨针102被插入供墨口71中时,供墨口71可以被墨针102推压和扩大。

<余量检测部58>

余量检测部58被构造成根据墨盒30的状态(即,墨盒30中剩余墨量)改变从墨盒30的外部(即,从盒附接部110的余量传感器103)发出的光的状态。

如图6所示,余量检测部58包括外罩62和传感器臂59。

外罩62从内部框架35的上壁向上突出。外罩62通过形成在前盖32中的通孔98暴露到外部,使得外罩62相对于前盖32的顶壁141向上突出。外罩62中限定与墨腔室36连通的内部空间。外罩62能够允许光在左右方向55和56上通过。即,外罩62具有透光性。

传感器臂59被设置在内部框架35的墨腔室36中。传感器臂59由在左右方向55和56上延伸的枢轴61支撑。传感器臂59能够绕枢轴61枢转地移动。传感器臂59包括浮子63和第二挡光板66。

浮子63具有比存储在墨腔室36中的墨的比重小的比重。因此,在墨腔室36中,只要浮子63处于墨中,在浮子63上就产生浮力。换言之,在墨腔室36几乎充满墨的状态下,传感器臂59由于在浮子63上产生的浮力而被推动以在图6中的逆时针方向上枢转地移动。下文中,假定墨腔室36充满墨,并且假定传感器臂59在由图6中的实线表示的姿势中。

第二挡光板66是板形的。第二挡光板66被设置在内部框架35的外罩62中。具体地,第二挡光板66位置相对于前盖32的顶壁141要高。由于传感器臂59被推动以在图6中逆时针枢转地移动,第二挡光板66与限定外罩62的前端的壁接触。由于该接触,传感器臂59被保持在由图6中的实线表示的姿势。在图6中示出的状态下,第二挡光板66阻挡来自余量传感器103的光在左右方向55和56上行进通过外罩62。此时第二挡光板66的位置被称为检测位置(由图6中的实线表示)。

更具体地,当从余量传感器103的光发射部发出的光在到达光接收部之前入射到第二挡光板66上时,在光接收部处接收到的光的强度小于预定强度,例如是零。注意第二挡光板66可以完全阻挡在左右方向55和56上行进的光,可以部分衰减光,可以折射光以改变其行进方向,或可以完全反射光。

当墨腔室36中的墨量减少并且墨的液面变得低于由图6中的实线表示的浮子63的位置(当传感器臂59处于第二挡光板66阻挡光行进穿过外罩62的姿势时的浮子63的位置)时,随着墨的液面下降,浮子63开始向下移动。随着浮子63的向下移动,传感器臂59在图6中顺时针枢转地移动,从而将外罩62内的第二挡光板66的一部分移出由从余量传感器103的光发射部行进到光接收部的光形成的光路。因此,在余量传感器103的光接收部处接收到的光的强度等于或大于预定强度。此时第二挡光板66的位置(由图6中的点线表示的位置)是与检测位置不同的非检测位置。

<墨盒30相对于盒附接部110的附接/拆卸>

接下来,将描述用于将墨盒30附接到盒附接部110的过程。

如图7所示,在墨盒30被插入盒附接部110之前,阀77关闭密封构件76的供墨口71。因此,此时,从墨腔室36到墨盒30的外部的墨流动被中断。

此外,如在图7中所示,在墨盒30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之前,没有东西处于余量传感器103的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之间。因此,余量传感器103向打印机10的控制器输出高电平信号。同样,由于没有东西处于附接传感器113的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之间,附接传感器113向打印机10的控制器输出高电平信号。

如图7所示,在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之前的墨盒30中,可移动构件80由于其自重在由箭头89表示的方向上枢转地移动。因此,可移动构件80处于第一姿势。

为了附接墨盒30,通过开口112将墨盒30插入盒附接部110的外壳101中,如图7中所示。此时,在前壁140(前壁140的前表面)面向前方的同时,将墨盒30插入到盒附接部110。由于后盖31的后壁41的上部41U位于相对于后壁41的下部41L而言的后方,即由于上部41U离使用者比下部41L离使用者近,使用者能够推压上部41U以将墨盒30向前插入到盒附接部110中。

如上所述,由于用于提示使用者推压上部41U的附接到上部41U的片材(例如,诸如“PUSH”的文本、诸如箭头的符号或说明用手指推压的图形),使用者被鼓励推压上部41U。在墨盒30被插入盒附接部110的外壳101中时,墨盒30的下部,即,前盖32和后盖32的下部被插入形成在外壳101中的对应的下引导槽109中。

此外,一旦墨盒30被插入到盒附接部110的外壳101中,接触构件131的表面133与外壳101的底壁的后端接触。因此,表面133被构成外壳101的底壁向上推压。因此,接触构件131克服螺旋弹簧132的偏置力向上移动以被接收在凹部129中。如图7所示,接触构件131被外壳101的底壁从下方支撑。

随着墨盒30从图7中示出的状态进一步向前插入,墨盒30到达图8中示出的状态。此时,如图8所示,供墨部34的帽79开始进入引导部105中。

此外,如图8所示,杆125面对前盖32的凹部96并且通过开口96A移动到凹部96中。已经进入凹部96中的杆125与处于第一姿势中的可移动构件80的另一个表面84从其前侧接触,从而向后挤压可移动构件80。因此,可移动构件80在箭头88表示的方向上被枢转地移动。即,可移动构件80从第一姿势朝向第二姿势枢转地移动。

具体地,首先,杆125接触第一平表面161。当墨盒30被进一步向前插入时,杆125与第一平表面161分离且与倾斜表面163接触,并且被沿倾斜表面163朝向第二平表面162引导。当墨盒30被进一步向前插入时,杆125与倾斜表面163分离并且与第二平表面162接触(图8中示出的状态)。当墨盒30被进一步向前插入时,杆125与第二平表面162分离,从而再次与倾斜表面163接触,并且被沿倾斜表面163朝向第一平表面161引导。当墨盒30又被进一步向前插入时,杆125与倾斜表面163分离并且从下方与第一平表面161接触以支撑第一平表面161(图9中示出的状态)。此时,可移动构件80处于第二姿势。

此外,在图8中示出的状态下,第一挡光板67位于余量传感器103的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之间。因此,余量传感器103向打印机10的控制器输出低电平信号而不是高电平信号。即,从余量传感器103输出的信号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另一方面,附接传感器113继续向打印机10的控制器输出高电平信号。

随着墨盒30从图8中示出的状态进一步向前插入,墨盒30到达图9所示的状态。如图9所示,供墨部34的帽79已经进入到引导部105中,墨针102已经克服螺旋弹簧78的偏置力移动通过供墨口71以将阀77从密封构件76分离。因此墨盒30被施加以螺旋弹簧78的偏置力,通过该偏置力将墨盒30向后推动。

此外,此时,第一突出部85的面向下方的底表面85A被构成盒附接部110的外壳101的表面170支撑,表面170面向上方并且位于引导部105的上方。由于底表面85A和表面170之间的这种接触,墨盒30在上下方向53和54上位置固定。顺便提及,底表面85A被布置成当从上方观察墨盒30时与IC板64重叠。即,底表面85A具有在上下方向53和54上与IC板64对准的部分。替换地,代替表面170,例如杆125可以用于支撑附接的墨盒30,以提供墨盒30在上下方向53和54上的定位。

如上所述,可移动构件80被杆125挤压并且枢转地移动到第二姿势。此时,杆125的顶表面125A从下方支撑可移动构件80(具体地,另一个表面84的第一平表面161)。此外,此时,IC板64已经到达触点106的下方并且从下方与触点106接触。以这种方式,电极65电连接到触点106同时使触点106向上弹性变形。即,当可移动构件80处于第二姿势时,墨盒30的电极65可以电接入到盒附接部110的触点106。此时,IC板64被弹性变形的触点106向下推压。然而,由于杆125从下方支撑可移动构件80,所以IC板64可以相对于触点106精确地定位。

此外,在图9示出的状态下,第二挡光板66位于余量传感器103的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之间。因此,从余量传感器103向打印机10的控制器输出的信号维持在低电平。此外,第一挡光板67位于附接传感器113的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之间。从附接传感器113向打印机10的控制器输出的信号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因此,打印机10的控制器确定墨盒30已经附接到盒附接部110。

此外,在图9示出的状态下,接合部130在纵向上位于对应的凹部91的上方。即,接触构件131不再被构成盒附接部110的外壳101的底壁支撑。因此,如图10所示,接触构件131通过螺旋弹簧132的偏置力向下移动并且被接收在凹部91中。这里,由于墨盒30被螺旋弹簧78向后偏置,所以接触构件131的表面134与凹部91的表面93从其前侧接触。即,接触构件131的表面134和限定凹部91的表面93彼此接合。表面134和表面93之间的接合能够限制墨盒30由于螺旋弹簧78的偏置力而向后移动。即,墨盒30相对于盒附接部110位置固定,由此完成将墨盒30附接到盒附接部110。此时,墨盒30在附接状态下。

随着墨从在附接状态下的墨盒30流出到记录头21并且由记录头21消耗,存储在墨腔室36中的墨量减少。随着墨腔室36中留下的墨量的减少,第二挡光板66的位于外罩62中的部分移动到与从余量传感器103的光发射部到光接收部的光形成的光路偏移的位置。因此,从余量传感器103输出的信号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打印机10的控制器由此确定墨腔室36中的墨余量变小。

接下来,将描述从盒附接部100移除在附接状态下的墨盒30的过程。

当使用者抓握并且向后拉在附接状态下的墨盒30时,接合部130的接触构件131的表面134向后挤压盒附接部110的凹部91的表面93。因此,接触构件131通过来自表面93的反作用力克服螺旋弹簧132的偏置力沿表面93向上移动。因此,如图8所示,已经向上移动的接触构件131然后由构成盒附接部110的外壳101的底壁支撑。即,不再限制墨盒30的向后移动。因此随着使用者向后撤回墨盒30,允许墨盒30进一步向后移动。墨盒30最后从盒附接部110拆卸。

当在附接状态下的墨盒30向后移动时,第一挡光板67也向后移动以从附接传感器113的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之间的位置偏移。因此,从附接传感器113向打印机10的控制器输出的信号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由此使得控制器能够检测到墨盒30已经从盒附接部110拆卸。

当在附接状态下的墨盒30向后移动时,可移动构件80也移动从而被定位在杆125的后方。由于杆125不再支撑可移动构件80,如图7所示,所以可移动构件80由于其自重在箭头89的方向上枢转地移动。即,可移动构件80从第二姿势枢转地移动到第一姿势。

<实施例的操作和技术优势>

根据上述实施例,IC板64被固定到能够绕轴线82在第一姿势和第二姿势之间枢转地移动的可移动构件80。因此,IC板64能够与可移动构件80一起移动。当可移动构件80处于第二姿势时,电极65可以接入盒附接部110。在可移动构件80处于不同于第二姿势的第一姿势的状态下,能够防止灰尘、墨、削片附着到IC板64。

当可移动构件80处于第一姿势时,IC板64位于轴线82的下后方。与IC板64位于轴线82的前方的构造相比,能够限制从被定位在前表面140处的供墨口34流出的墨附着到IC板64。

当可移动构件80处于第一姿势时,IC板64位于顶壁141、39的下方。因此,能够抑制使用者意外触碰IC板64。

可移动构件80被设置在凹部96中。因此,当可移动构件80处于第一姿势时,能够进一步抑制使用者意外触碰IC板64。此外,即使墨盒30落到地板上,能够防止可移动构件80和IC板64被损坏。

当杆125挤压可移动构件80时,杆125被可移动构件80的倾斜表面163引导。因此,能够使可移动构件80平滑地枢转地移动。在可移动构件80的第二姿势中,可移动构件80在其第一平表面161处被杆125支撑。因此,可移动构件80能够被稳定地维持在第二姿势中。

在将墨盒30插入盒附接部110期间,可移动构件80由于可移动构件80和杆125之间的接触而从第一姿势枢转地移动到第二姿势。

供墨部34被设置在前盖32的前表面140处。因此,能够抑制供墨部34流出的墨附着到IC板64。

当可移动构件80处于第一姿势时,IC板64的电极65大致面向后方。该构造能够抑制灰尘、墨或削片附着到IC板64。

<变体和变型>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移动构件80被设置在凹部96中。然而,可移动构件80可以被设置在不同位置。例如,可以形成从顶壁141向上突出的凸部,可移动构件80可以被可枢转地支撑到凸部以便被定位得比顶壁141高。

在上述实施例中,盒附接部110的杆125接触和挤压可移动构件80以使可移动构件80枢转地移动。然而,可以采用其它结构来枢转地移动可移动构件80。例如,突出部可以被设置成从外壳101的顶壁向下突出。在将墨盒30附接到盒附接部110期间,突出部从其前侧与可移动构件80接触,然后可移动构件80枢转地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电极65是接入部的示例。电极65被设置在IC板64上,IC板64被固定到可移动构件80以便与可移动构件80一起移动。然而,接入部不限于电极65。代替直接接触盒附接部110的触点106的电极65,接入部可以是与盒附接部110中的部件不直接接触的光学可接入构件。在该情况下,作为接入部的示例的光学可接入构件被固定到可移动构件以便与可移动构件80一起移动。例如,被构造成阻挡从附接传感器113发出的光的第一挡光板67可以是接入部的示例。即,第一挡光板67可以不设置在顶壁141处,而是可以被固定到可移动构件80,使得第一挡光板67与可移动构件80一起移动。固定到可移动构件80的第一挡光板67也是挡光板的示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挡光板67被构造成阻挡从附接传感器113发出的光。即,第一挡光板67被设置用于检测墨盒30是否已经附接到盒附接部110的目的。然而,第一挡光板67可以被设置用于不同目的。例如,第一挡光板67可以被设置用于识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的墨盒30的类型(例如存储的墨的颜色)。即,第一挡光板67可以被用作用于检测墨盒30的类型的类型检测肋。在该情况下,第一挡光板67被构造成阻挡从类型检测传感器发出的光。类型检测肋可以被固定到可移动构件80并且可以与可移动构件80一起移动。在该情况下,类型检测肋是接入部的示例。

在这种变型中,除了电极65之外的部件(例如第一挡光部)被固定到作为接入部的示例的可移动构件80,IC板64和电极65不被固定到可移动构件80。电极65和IC板64可以被支撑到例如前盖32的顶壁141。

特别地,在作为接入部的示例的第一挡光板67被固定到可移动构件80的变型中,第一挡光板67被设置在可移动构件80上的如下位置,使得当可移动构件80处于第二姿势时,第一挡光板67将被设置在IC板64后方和上方。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墨盒30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之前,可移动构件80由于其自重而被保持在第一姿势。此外,当在附接状态下的墨盒30从盒附接部110卸拆时,可移动构件80由于其自重在由图7中示出的箭头89表示的方向上枢转地移动以便返回到第一姿势。然而,可移动构件80可由于不同于重力的其它力而朝向第一姿势枢转地移动。例如,可移动构件80可以被偏置构件例如螺旋弹簧朝向第一姿势偏置,由此移动到第一姿势。

此外,代替所述实施例的板形刚性IC板64,可以使用由塑料膜形成并且具有柔性的柔性基板。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供墨部34的螺旋弹簧78用于向后推压附接到盒附接部110的墨盒30。然而,可以采用与示出的构造不同的结构来向后推动附接到盒附接部110的墨盒30。

例如,用于向后偏置墨盒30的弹簧可以被设置在不同于供墨部34的位置。例如,这种弹簧可以被布置在前盖32的凹部96中。在该情况下,在将墨盒30插入盒附接部110期间,弹簧与盒附接部110的杆125压力接触,由此向后推动墨盒30。

此外,虽然在描述的实施例中,墨被用作打印流体的示例,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流体不限于墨。例如,在打印操作期间在墨之前喷射到片材上的预处理液可以被存储在打印流体盒中。替换地,用于清洁记录头21的清洁水可以被存储在打印流体盒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