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流水线工作的打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6161发布日期:2019-06-14 22:12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流水线工作的打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流水线工作的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打印机(Printer)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之一,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结果打印在相关介质上。传统的打印机的打印速度快,打印效果好,但传统的打印机通常是定点工作,将纸张送入打印机进行打印,不具备移动工作功能,也不能直接对外部运动物体进行打印。随着二维码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产品或产品包装上都印刻有二维码等图文信息,在传统的加工生产过程中,先将这一类图文信息通过激光刻码于标签上,再将标签贴于产品或产品包装上,生产效率低,不能直接将图文信息印刻于产品或产品包装上,而传统的打印机也无法解决该问题。并且,由于不同产品的尺寸规格不同,因此市面上亟需一种简便的、可移动而进行打印或对外部运动物体直接进行打印、同时打印端可根据产品尺寸进行调节的打印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便的、可对外部物体直接进行打印、同时打印端可根据产品尺寸进行调节的打印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流水线工作的打印设备,其包括:

机架;

装载机构,所述装载机构设置于机架上,用于固定工件;

架设机构,所述架设机构设置于机架上,所述架设机构上对应装载机构安装有打印机构,所述打印机构可对装载机构上的工件进行打印;

运动机构,所述运动机构设置于机架上并作用于装载机构,以用于控制工件相对于打印机构运动;或设置于机架上并作用于架设机构,以用于控制打印机构相对于工件运动;或设置于架设机构上并作用于打印机构,以用于控制打印机构相对于工件运动。

优选的,所述装载机构包括一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两侧沿输送方向设置有导向条,两个所述的导向条之间的间距可调节设置,所述输送带承载工件底部并通过两侧的导向条从工件的两侧进行夹紧限位。

优选的,所述架设机构包括至少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连接机架、上端延伸于装载机构上方,所述打印机构安装于支撑杆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打印机构包括:

打印机盒体,所述打印机盒体内设有可开闭的容置腔和控制电路板,打印机盒体靠近工件的一端为打印工作端;

墨盒,所述墨盒可拆卸地安装于容置腔内,其内盛装有墨汁,墨盒对应打印工作端设有出墨口,该出墨口设置有打印喷头,所述打印喷头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

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板上集成有控制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打印信息,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存储模块和打印喷头。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对应打印机构设置有微调机构,所述微调机构作用于打印机构上,用于调节打印机构与工件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打印机构可滑动并相对固定地安装于支撑杆上,以用于调节高度。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安装于输送带一侧的导向条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可滑动并可相对固定地安装于机架上,以调节与输送带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运动机构作用于输送带上,以控制工件在导向条的限位下相对于打印机构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打印设备可直接对工件表面进行打印,并且打印工作端相对于工件的位置可调节,适用于工业生产,适用于不同产品尺寸规格的打印,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打印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微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导向条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打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打印机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滚轮的工作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滚轮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用于流水线工作的打印设备,其包括:

机架1;

装载机构,所述装载机构设置于机架1上,用于固定工件;

架设机构,所述架设机构设置于机架1上,所述架设机构上对应装载机构安装有打印机构5,所述打印机构5可对装载机构上的工件进行打印;

运动机构,所述运动机构设置于机架1上并作用于装载机构,以用于控制工件相对于打印机构5运动;或设置于机架1上并作用于架设机构,以用于控制打印机构5相对于工件运动;或设置于架设机构上并作用于打印机构5,以用于控制打印机构5相对于工件运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于机架1上设置一水平输送带2,该输送带2由若干平行的辊轴形成,机架1上于输送带2下方沿辊轴轴向设置有多根宽度调节丝杆6,输送带2的两侧各设置一导向条3,导向条3的长度方向与输送带2的输送方向一致,其下端沿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有可穿过相邻的两辊轴的撑脚7,撑脚7穿过辊轴并配装于宽度调节丝杆6上,其中两侧的导向条3与丝杆的传动方向相反,通过转动丝杆实现两个导向条3同步靠近或远离。由于通常只需对工件的一个面进行打印,通过输送带2和导向条3形成的装载机构,固定了工件的上端面、下端面和与导向条3配合的两个侧面,工作时只需摆放工件而将需要进行打印的一面位于上端面、下端面和与导向条3配合的两个侧面之一即可。如此既可实现工件打印面的位置固定,又能实现工件的输送,便于工业流水线生产。

为了便于安装及生产,本实施例中将打印机构5设置于工件侧面,从而对工件侧面进行打印。如图所示,所述架设机构包括一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下端固定于一侧的导向条3上,其上端竖直延伸于导向条3上方,所述打印机构5水平安装于支撑杆4的上方,打印机构5靠近另一导向条3的一端与导向条3的侧面平齐并构成打印工作端。

具体的,所述打印机构5包括:打印机盒体505,所述打印机盒体505内设有可开闭的容置腔507和控制电路板,打印机盒体505靠近工件的一端为打印工作端;墨盒,所述墨盒可拆卸地安装于容置腔507内,其内盛装有墨汁,墨盒对应打印工作端设有出墨口,该出墨口设置有打印喷头,所述打印喷头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在所述控制电路板上集成有控制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打印信息,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存储模块和打印喷头。本实施例中打印机构5可以在打印机盒体505内内置电源而提供工作电源,也可采用电源线连接电网而提供工作电源。

由于本实施例中采用对工件侧面进行打印的工作模式,墨水属于打印消耗品,随着工作时长的增加,墨盒中的墨水会耗尽而需更换墨盒。为了便于墨盒的安装和拆卸,打印机盒体505背离打印工作端的一端枢接设置一翻盖506,通过该翻盖506实现容置腔507的开闭。由于控制电路板需电性连接打印喷头,而打印喷头设置于墨盒上,即打印喷头随墨盒的安装、拆卸会与控制电路板实现连接、断开连接。有鉴于此,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板于靠近翻盖506的一端或于容置腔507的底部设置一连接座508,与之对应的,打印喷头于墨盒的尾端(即靠近容置腔507开口端的一端)或于墨盒的头部(即靠近容置腔507底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504,在墨盒被翻盖506压紧于容置腔507内时,连接头504被紧压于连接座508上而实现打印喷头与控制电路板的电性连接,同时不会阻碍墨盒的拆卸。

进一步的,墨盒在安装于容置腔507内时需要定位、固定,以保证打印位置的精确。传统的墨盒均是注塑成型的壳体结构,直接插入打印机中即可,考虑到若是在墨盒表面设置定位结构,则会增大注塑成型的难度,提高生产成本,而墨盒又属于打印消耗品,生产成本的提高势必造成使用成本的提高,提高销售价格,进而降低市场竞争力。为此,本实施例中,墨盒设置为芯盒502和芯盒壳体503,其中芯盒502用于盛装墨水,芯盒壳体503为对开式的壳体结构,芯盒壳体503外表面与容置腔507内对应设置定位结构。此结构类似于在传统的墨盒表面包覆一层外壳,使用过程中,该芯盒壳体503可重复使用,只需更换盛装墨水的芯盒502即可,既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减少了使用成本,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采用上述结构的打印机构5,墨盒可拆卸的安装在打印机盒体505内,而墨盒由芯盒壳体503和芯盒502组成,芯盒壳体503可有效地保护芯盒502,并可适配打印机盒体505进行设计、生产,而芯盒502结构则只需在传统的墨盒结构上稍加修改即可,较直接在容置腔507内安装盛装墨汁的墨盒,生产成本更低,生产质量更高;打印喷头通过控制电路板控制而进行打印工作,使用时只需控制打印机构5相对于工件移动即可进行打印,并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尺寸大小及打印控制方式;进一步的,可内置电源,为打印机构5提供工作电源,使用方便,填补了市场上移动打印机的空白,市场前景大。

与上述装载机构和架设机构对应的,运动机构作用于输送带2上以控制工件在导向条3的限位下相对于打印机构5运动。该运动机构可以为电机驱动并同时传动所有辊轴的皮带,也可以是设置于辊轴一端并可相互啮合的传动齿及相应的驱动电机,其只需能够实现输送带2的输送即可,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具体公开的结构。

如此,将工件放置于输送带2上,通过运动机构的驱动,工件在导向条3的导向下运动,经过打印机构5时,其表面即可被打印上图文信息。并且上述结构的打印机构5结构简单,精简了传统的打印机结构,并可满足打印需求,实用性强。

考虑到工件的尺寸规格不一,有高低之分,有上下宽度不一之分,为了适用不同的工件的打印,所述打印机构5可滑动并相对固定地安装于支撑杆4上,以用于调节高度,并且所述支撑杆4的上端对应打印机构5设置有微调机构,所述微调机构作用于打印机构5上,用于调节打印机构5与工件之间的距离。具体的,支撑杆4上滑动套设一滑套401,滑套401上通过螺纹穿设一锁紧旋钮402而实现锁紧,打印机构5和微调机构安装于滑套401上,从而实现高度调节。微调机构包括沿辊轴轴向设置的一根调节丝杆405和一安装座403,安装座403竖直安装于滑套401侧面,其侧面中部具有一上下贯通的凹腔,调节丝杆405穿设于安装座403上,打印机盒体505上对应凹腔具有一头部501,打印机构5通过头部501穿设于调节丝杆405上,从而转动调节丝杆405即可控制打印机构5相对于导向条3左右运动。进一步的,在滑套401上设置两个沿输送带2输送方向的辅助丝杆404,安装座403穿设于两个辅助丝杆404上而实现于滑套401上的安装,并可通过辅助丝杆404来进行沿输送方向位置的调节。

如此,在所设定的工件的打印位置的宽度大于工件下端与导向条3配合的宽度时,可以通过调节丝杆405转动而使打印机构5向外侧(水平远离输送带2的方向)运动至刚好贴合工件;在所设定的工件的打印位置的宽度小于工件下端与导向条3配合的宽度时,调节打印机构5向内侧运动至刚好贴合工件,完成打印。并且,可通过滑套401实现高度调节,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进一步的,控制电路板上还集成有同步模块,所述同步模块用于检测工件的运动方向及运动速度,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同步模块,以根据运动轨迹控制打印喷头工作。同步模块为陀螺仪、光电编码器或磁编码器,用于将机械的几何位移量转换为控制模块可识别和读取的脉冲或数字量。此外,为了保护打印喷头,可于打印机盒体505上对应打印喷头设置外凸结构,通过该外凸结构来抵接工件表面,避免打印喷头贴合工件表面而在工件运动时摩擦受损。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于打印机盒体505的上方设置一可相对固定的摇臂8,摇臂8靠近工件的一端枢接有滚轮9,在摇臂8转动的过程中,该滚轮9可凸出于打印工作端一定距离。同时,在滚轮9轴心嵌入一磁铁,使之随滚轮9转动,摇臂8内对应磁铁设置有编码器电路板10,编码器电路板10电性连接打印机盒体505内的控制电路板,以此形成磁编码器功用,通过检测磁场变化而计算出滚轮9的转动方向和速度,进而得出工件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从而控制打印喷头工作。如此,在使用过程中先调节好打印机构5的位置和滚轮9的位置,使工件通过时,滚轮9刚好抵接工件表面并随工件的输送而转动,由于滚轮9突出打印工作端一定距离,可保证工件不会贴合于打印喷头上造成磨损,并且通过转动摇臂8可控制滚轮9的突出距离,从而调整安全距离,有利于延长打印机构5的使用寿命;并且在该滚轮9的基础上设置磁铁等结构形成磁编码器功用,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打印设备可直接对工件表面进行打印,并且打印工作端相对于工件的位置可调节,适用于工业生产,适用于不同产品尺寸规格的打印,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以实施例1为主体,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4的下端可滑动并可相对固定地安装于机架1上,以调节与输送带2之间的距离。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以实施例1为主体,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支撑杆4可沿输送带2的输送方向往复运动地安装于机架1上,运动机构既包括控制输送带2输送的驱动机构,也包括控制支撑杆4往复运动的控制机构,工件被输送带2送至打印机构5的打印工作端后停止,控制机构控制支撑杆4完成一次往复运动,进而带动打印机构5完成一次往复运动,完成打印并复位,之后工件被输送带2送出。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以实施例1为主体,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滑套401与安装座403之间设置一可控制安装座403沿输送带2输送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其工作模式与实施例3一致。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