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丝网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97391发布日期:2021-01-12 07:27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式丝网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旋转式丝网印刷机。



背景技术:

随着diy衣服的流行,使得diy衣物制作风靡起来,diy衣服制作中需要用到旋转式丝网印刷机,将衣物放到可旋转式的托板上,然后用有各种图案的丝网压住,上方的喷头喷墨,使得衣服上呈现出所想要的图案,十分受欢迎,所以旋转式丝网印刷机得到大量使用,现有的旋转式丝网印刷机已基本满足生产需要,但是在使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现有的托板多为固定在转头的周围,喷头始终保持一个角度喷洒墨,使得装置应对的衣物只能是同一型号,喷洒位置处于同一地点的衣服,大大降低了装置的适用范围,装置的适用性降低,导致不利于推广;

再有,现有的装置在使用中,因旋转过程中,喷头喷洒的墨汁会喷进每两个托板之间的位置处中,使得装置的外表十分的脏污,清理工作十分的困难,若容留墨汁长时间的残留在装置外壁上,墨汁会腐蚀装置,使得装置的寿命降低,所以亟需一种旋转式丝网印刷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丝网印刷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扶手在安装时,两个固定杆之间的距离不能进行相应的调节,使得遇到不同尺寸的轿厢电梯时,安装后受力不均匀,容易发生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式丝网印刷机,包括支架、转盘和托板,所述支架的顶端安装有转盘,且转盘的外端均匀铰接有托板,所述托板的底端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托板的底端安装有收集机构。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筒、移动环、铰接杆、环槽、弹簧、指针和高度标,所述转盘的外壁上螺纹啮合有转筒,且转筒的顶端轴承连接有移动环,所述移动环的顶端的外侧皆均匀铰接有铰接杆,且铰接杆的顶端皆对应铰接在托板的底端,所述转盘的前端开设有环槽,且环槽底端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焊接有指针,且指针的顶端与转筒的底端抵接。

优选的,所述指针两侧的环槽上刻有高度标,所述指针的两端皆设置为锥形。

优选的,所述铰接杆的长度大小大于转盘的高度大小,且铰接杆的顶端铰接在托板上侧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支架上侧的外端焊接要有底板,且底板顶端的外侧焊接有聚流板,所述聚流板的内部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底板底端的内侧焊接有导流板,且导流板的底端的支架上焊接有收集槽。

优选的,所述聚流板和导流板的形状皆设置为圆台形,且导流板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条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旋转式丝网印刷机设置有调节机构,其中调节机构包括转筒、移动环、铰接杆、环槽、弹簧、指针和高度标,通过在转盘上转动转筒,转筒的顶端托举移动环上下移动,移动环通过铰接杆对托板的张合角度进行调节,同时的转筒底端的弹簧弹力释放收缩,使得指针指向对应的高度标,使得调节精度更高,整体实现了对托板的角度调节,使得装置能应对的衣服类型更多,印刷位置更广,因此装置更利于推广。

2、该旋转式丝网印刷机设置有收集机构,其中收集机构包括底板、聚流板、通孔、导流板和收集槽,通过在托板底端的支架的外壁上焊接底板,并在底板顶端的外侧焊接聚流板,在底板底端的内侧焊接导流板,当托板流下的墨汁经聚流板聚拢到底板的底端,并通过通孔流到导流板上,经过导流板进收集槽内部,实现了多余喷出流散的墨汁进行收集,避免了墨汁直接变干附着在装置外壁上,既减轻了清理难度,同时降低了墨汁对装置外壁的腐蚀,使得装置更加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聚流板和通孔局部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中:1、支架;2、转盘;3、托板;411、转筒;412、移动环;413、铰接杆;414、环槽;415、弹簧;416、指针;417、高度标;511、底板;512、聚流板;513、通孔;514、导流板;515、收集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旋转式丝网印刷机,包括支架1、转盘2和托板3,支架1的顶端安装有转盘2,且转盘2的外端均匀铰接有托板3,托板3的底端安装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转筒411、移动环412、铰接杆413、环槽414、弹簧415、指针416和高度标417,转盘2的外壁上螺纹啮合有转筒411,且转筒411的顶端轴承连接有移动环412,移动环412的顶端的外侧皆均匀铰接有铰接杆413,铰接杆413的长度大小大于转盘2的高度大小,且铰接杆413的顶端铰接在托板3上侧的底端,其作用为能最大限度的撑起托板3,铰接杆413的顶端分布在托板3的顶端即托板3的外侧,使得铰接杆413对托板3的支撑效果更好,且铰接杆413的顶端皆对应铰接在托板3的底端,转盘2的前端开设有环槽414,且环槽414底端焊接有弹簧415,弹簧415的顶端焊接有指针416,且指针416的顶端与转筒411的底端抵接,指针416两侧的环槽414上刻有高度标417,指针416的两端皆设置为锥形,其作用为使得转筒411的上下移动距离更加的精准,使得装置的角度调节更加的精准,使得装置的适用性更好;

托板3的底端安装有收集机构,支架1上侧的外端焊接要有底板511,且底板511顶端的外侧焊接有聚流板512,聚流板512的内部均匀开设有通孔513,底板511底端的内侧焊接有导流板514,聚流板512和导流板514的形状皆设置为圆台形,且导流板514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条纹槽,其作用为圆台形的开口更大,且底端向中间聚拢,更好的收集水流,聚流板512和导流板514分别为一个粗口朝上,一个粗口朝下,导流板514上的条纹槽起到导流的作用,墨汁顺着条纹直下,不会四处流散,且导流板514的底端的支架1上焊接有收集槽515。

工作原理:使用时,在转盘2外壁上正向转动转筒411,转筒411在转盘2上转动上升,转筒411推着顶端的移动环412上升,移动环412上升的同时通过铰接杆413将托板3向中间聚合,同理反向转动转筒411,转筒411在转盘2上下降,移动环412跟着转筒411同时下降,同时移动环412通过铰接杆413将托板3拉着向四周散开,同时的当转筒411上下移动的时候,环槽414内部的弹簧415相应的挤压或弹开,使得指针416对应的指向两侧的高度标417,

当喷出的墨汁在托板3上流下时,墨汁顺着聚流板512流到底板511底部,并在底板511的底端经通孔513流到导流板514上,在导流板514上顺着导流板514流进收集槽515,操作就此结束。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