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404821阅读:来源:国知局
法求得的平均聚 合度。
[0073] 作为阳离子改性聚乙烯醇,例如,可使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S61-10483中所述的 聚乙烯醇。具体地,可使用在主链或侧链中具有伯至叔氨基或季铵基的聚乙烯醇。
[0074] 在形成第一和第二墨接收层时,聚乙烯醇可以以水溶液的状态使用。含聚乙烯醇 水溶液中聚乙烯醇的干燥固成分浓度优选为3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当浓度在该 范围内时,可有效防止通过第一和第二墨接收层用涂布液的浓度的过度降低引起的干燥速 度的大幅降低。另外,相反,可抑制由于涂布液的浓度提高使得涂布液的粘度大幅提高,从 而损害涂布面的平滑性的情况。
[0075] 粘结剂的含量,从墨吸收性的观点,基于100质量份无机颗粒的总含量优选为50 质量份以下,并且更优选30质量份以下。另外,为了粘结各第一和第二墨接收层,粘结剂的 含量基于100质量份无机颗粒优选为5. 0质量份以上且更优选8质量份以上。
[0076] (F)交联剂
[0077] 各第一和第二墨接收层可包含能够使粘结剂交联的交联剂,从而处于通过交联固 化的状态。当包含交联剂时,防止吸收墨时粘结剂溶胀和填充孔,由此,可获得良好的墨吸 收性。交联剂的实例包括硼酸、硼酸盐和水溶性锆化合物。其中,可适当地使用硼酸和硼酸 盐。除了这些交联剂以外,可使用如像乙二醛等醛类等任意各种交联剂。
[0078] 各第一和第二墨接收层中的交联剂的含量基于100质量份包含于墨接收层中的 粘结剂优选为1. 〇质量份以上且50质量份以下,并且更优选5质量份以上且40质量份以 下。
[0079] (G)添加剂
[0080] 各第一和第二墨接收层如果需要可包含各种添加剂。添加剂的实例包括如各种阳 离子树脂等固着剂,如多价金属盐等絮凝剂,表面活性剂,荧光增白剂,增稠剂,消泡剂,抑 泡剂,脱模剂,浸透剂,润滑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流平剂,防腐剂和PH调节剂。
[0081] 2.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
[0082] 在本实施方案的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在基材的一面上形成具有65%以上的 60°镜面光泽度的第一树脂层,并且在基材的另一面上形成具有65%以上的60°镜面光 泽度的第二树脂层。形成第二树脂层后前后,在第一树脂层上形成具有3 μ m以下的厚度的 多孔底涂层。接着,将具有设置在其上的第一和第二树脂层以及多孔底涂层的基材卷绕成 卷形物。随后,在将基材卷绕成卷形物后,在基材的多孔底涂层上形成第一墨接收层并且在 基材的第二树脂层上形成第二墨接收层。以该方式,制造记录介质。
[0083] 在形成第一和第二树脂层的工序中,例如,可将各树脂层的材料熔融从而挤出涂 布在基材的两面上。可选择地,预先形成的第一和第二树脂层可以用设置在它们之间的粘 合层粘合至基材的两面。将第一和第二树脂层的各面的60°镜面光泽度控制为65%以上 的方法没有特别地限定,并且60°镜面光泽度可通过例如,调苄基材与第一和第二树脂层 的表面性状来控制。更具体地,当通过表面处理使基材平滑化时,通过基材的表面性状反映 其上形成的第一和第二树脂层,因此,可容易地提高60°镜面光泽度。可选择地,形成第一 和第二树脂层后,这些树脂层可以用具有预定粗糙度的辊来按压,由此,可将60°镜面光泽 度控制为65%以上的期望值。在本实施方案中,由于第一和第二树脂层的表面的60°镜面 光泽度为65%以上,所以可以使记录介质的两面的光泽度高。
[0084] 接着,在第一树脂层上形成具有3 μ m以下的厚度的多孔底涂层。只要厚度为3 μ m 以下,则多孔底涂层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地限定。例如,可制备包含多孔底涂层的原料的涂 布液,并且可以在第一树脂层上施涂涂布液并干燥。具体地,可采用与施涂后述墨接收层用 涂布液的方法类似的方法。
[0085] 形成多孔底涂层后,将具有设置在其上的第一和第二树脂层以及多孔底涂层的基 材卷绕成卷形物。在制造记录介质时,为了改进生产性,将记录介质制造成长片状,然后将 片状记录介质切成期望的尺寸,从而获得制品。因此,为了可以以节省空间的方式制造记录 介质,在形成多孔底涂层后将基材卷绕成卷形物。所述卷绕工序为在形成第一和第二墨接 收层前,将基材卷绕成卷形物的工序。在卷绕工序中,通常使用卷芯,并且围绕卷芯将基材 卷绕成卷形物。通常使用具有约50mm以上且300mm以下的直径的卷芯。卷绕张力为50N/m 以上且500N/m以下,并且更优选100N/m以上且400N/m以下。由于卷绕张力为50N/m以上, 所以可防止卷绕偏差,并且由于卷绕张力为500N/m以下,所以可防止由于紧密卷绕引起的 粘连。另外,卷绕张力可以从卷绕工序的开始至结束为恒定的,或者可朝向卷绕工序结束逐 渐降低,以避免卷绕起始部的压力集中。另外,接触辊可用于在按压基材的同时卷绕基材。
[0086] 在本实施方案中,由于在卷绕工序中在基材上形成多孔底涂层,所以形成微细凹 凸和空隙。因此,可令人满意地释放在卷绕工序中卷入基材的前面与背面之间的空气,可降 低前面与背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并且可令人满意地保持通过卷绕获得的辊形状。结果,可获 得良好的卷绕性。另外,由于多孔底涂层的厚度为3μπι以下,可防止第一墨接收层中产生 缺陷。
[0087] 接着,在多孔底涂层上形成第一墨接收层,并且在基材的第二树脂层上形成第二 墨接收层。例如,可如下形成第一和第二墨接收层:制备通过根据需要将颜料、粘结剂、交联 剂、PH调节剂、各种添加剂和水等混合各自获得的各墨接收层的涂布液。将这些涂布液分 别施涂于多孔底涂层和第二树脂层上。对于施涂涂布液,例如,可使用各种帘式涂布机、挤 出式涂布机和滑动料斗式涂布机(slide hopper type coater)的任意一种,并且通过机上 涂布或离机涂布进行涂布。在涂布时,为了例如,控制涂布液的粘度的目的,可加热各涂布 液或者可加热使用的涂布机头。另外,涂布后,通过使用例如,如直线烘道、拱式干燥机、空 气循环干燥机或正弦曲线空气漂浮干燥机等热风干燥机干燥涂布液。可选择地,可使用红 外线、加热干燥机或使用微波的干燥机。
[0088] 实施例
[0089] 现在将参考实施例和比较例详细描述本发明,但要注意的是,本发明的内容不限 于以下实施例。另外,用于以下描述的"份"或" % "基于质量基准,除非另有说明。
[0090] 某材A的制诰
[0091] 如下制备基材A :首先,制备具有以下组成的纸料以通过使用水具有3.0%的固成 分浓度。
[0092] -纸浆 100 份
[0093] (包含具有 45〇mlCSF (加拿大标准游离度(Canadian Standard Freeness))的游 离度的阔叶树漂白牛皮纸浆(LBKP) (80份)和具有480mlCSF的游离度的针叶树漂白牛皮 纸浆(NBKP) (20 份))
[0094]
【主权项】
1. 一种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在基材的一面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树脂层、多孔底 涂层和第一墨接收层并且包括在所述基材的另一面上依次设置的第二树脂层和第二墨接 收层, 其中,所述第一树脂层的更接近所述第一墨接收层的面和所述第二树脂层的更接近所 述第二墨接收层的面的60°镜面光泽度各自为65%以上,和 其中,所述多孔底涂层具有3 以下的厚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所述多孔底涂层的孔容积Vs和所述第一墨接 收层的孔容积Vc满足以下表达式(1): 0. 7Vc<Vs<l. 3Vc (1), 其中所述Vs和所述Vc的单位为ml/g。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所述多孔底涂层以0. 1质量%以上且10质 量%以下的含量进一步包含具有〇. 5 y m以上的平均二次粒径的颗粒。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所述多孔底涂层具有15nm以上的平均孔半 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所述多孔底涂层的平均孔半径小于所述第一 墨接收层的平均孔半径。
6. -种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在基材的一面上形成具有65%以上的60°镜面光泽度的第一树脂层并且在所述基材 的另一面上形成具有65%以上的60°镜面光泽度的第二树脂层; 在所述第一树脂层上形成具有3 y m以下的厚度的多孔底涂层; 将设置有所述第一和第二树脂层以及所述多孔底涂层的基材卷绕成卷形物;和 将所述基材卷绕成卷形物后,在所述基材的所述多孔底涂层上形成第一墨接收层并且 在所述基材的所述第二树脂层上形成第二墨接收层。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一种记录介质,其包括在基材的一面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树脂层、多孔底涂层和第一墨接收层并且包括在基材的另一面上依次设置的第二树脂层和第二墨接收层,其中第一树脂层的更接近第一墨接收层的面和第二树脂层的更接近第二墨接收层的面的60°镜面光泽度各自为65%以上,并且多孔底涂层具有3μm以下的厚度。
【IPC分类】B41M5-52
【公开号】CN104723715
【申请号】CN201410815686
【发明人】小栗勲, 仁藤康弘, 荒木和彦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3日
【公告号】EP2889151A1, US20150174937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