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液装置和液体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05986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供液装置和液体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液体盒和供液装置,该液体盒供应其中所储存的液体,该供液装置设有液体盒。
【背景技术】
[0002]本领域众所周知的喷墨记录装置通过经记录头中形成的喷嘴将墨盒中储存的墨喷射到纸上而在纸上记录图像。当由喷墨记录装置执行的图像记录过程消耗了墨盒中的墨时,就移除空墨盒,并且以装有墨的新墨盒替换空墨盒。
[0003]传统的墨盒具有:供墨单元,用于供墨;和空气连通单元,该空气连通单元提供在储存墨的墨室中的空气层和装置外部之间的连通。当储存墨盒时,空气连通单元闭合,使得墨室保持封闭。当墨盒被安装在喷墨记录装置中时,空气连通单元开启,使得墨室能够与周围空气连通。
[0004]优选地,当墨盒被安装在喷墨记录装置中时,空气连通单元在供墨单元之前对外部空气开启。如果供墨单元在空气连通单元之前开启,同时墨室处于负压状态下,则墨就可能从被连接至供墨单元的记录头流动至低压墨室。这种动作将破坏记录头喷嘴中的墨的弯月面。即使墨室中的压力还未降低至低于大气压力,当在大气压力低于墨室的内部压力的高海拔地区或区域中时,也可能从墨室供应过量墨至记录头。这种现象也能够破坏记录头喷嘴中的墨的弯月面。
[0005]一种安装在喷墨记录装置中的墨盒实例包括用于开启墨通道和空气通道两者的单阀机构(例如,参见日本专利文献特许4506301)。通过这种墨盒,被插入到管状构件中形成的通孔中的墨输送管通过在两者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移动管状构件,以开启空气通道。继而,墨输送管抵抗螺旋弹簧的推动力而移动阀元件,以开启墨通道。
[0006]然而,上述传统墨盒需要:将在管状构件和限定大直径孔的壁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以及在墨输送管和管状构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设置成使得,用于墨输送管在抵靠管状构件滑动的同时穿过通孔所需的力大于用于管状构件抵靠限定大直径孔的壁表面滑动的同时穿过大直径孔所需的力,使得在不移动管状构件的情况下,墨输送管就不穿过通孔,并且不移动阀元件。此外,在移动管状构件之后,墨输送管在抵靠管状构件滑动的同时移动阀元件。这需要相对大的力,并且因此需要大的力以将墨盒安装在喷墨记录装置中。此外,由于管状构件和阀元件是独立移动的单独构件,所以这种构造增大了组成墨盒的零件数目,使得难以产生紧凑墨盒。

【发明内容】

[0007]考虑到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简单结构的液体盒和供液装置,液体盒和供液装置能够降低安装液体盒所需的力,同时确保在供液装置处于能够供液的状态之前,在盒的内部和周围空气之间可靠地建立连通。
[0008]为了实现上述和其它目的,提供一种供液装置,该供液装置可包括液体盒和盒安装单元,该盒安装单元被构造成在盒安装单元中可拆卸地容纳液体盒。盒安装单元可包括抽液管,该抽液管被构造成在安装期间以及在液体盒处于盒安装单元中的安装状态下插入到液体盒中,该抽液管中限定内部空间并且包括连通孔,该连通孔被构造成允许在抽液管的内部空间和外部之间的连通。该液体盒可包括:液体室,该液体室被构造成在液体室中储存液体;阀室,该阀室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离开液体室;第一空气通道;第二空气通道;密封构件;阀元件;第一密封部;第二密封部;和液体通道。阀室由壁表面限定,该壁表面包括侧壁表面和近壁表面,侧壁表面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沿与第一方向正交的平面截取的环形横截面,侧壁表面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二端位于第一端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下游,近壁表面被设置在侧壁表面的第一端上,壁表面形成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中的至少一个在侧壁表面中形成。第一空气通道被构造成允许空气通过第一开口在阀室和周围空气之间流动。第二空气通道被构造成允许空气通过第二开口在液体室和阀室之间流动。密封构件被设置在侧壁表面的第二端上,密封构件形成有通孔,该通孔用于允许抽液管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穿透通孔,通孔由周表面限定。阀元件被设置在阀室内并且具有外表面,阀元件包括闭合部,该闭合部被构造成接触密封构件以闭合通孔,阀元件的闭合部和抽液管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第三密封部,第三密封部被构造成与通孔的周表面紧密接触并且相对于周表面滑动。第一密封部具有环形形状,并且第一密封部被设置在阀元件的外表面上,第一密封部与侧壁表面紧密接触并且被构造成在第二方向上移动。第二密封部具有环形形状,并且第二密封部被设置在阀元件的外表面上且被设置在从第一密封部朝向侧壁表面第二端的位置处,第二密封部与侧壁表面紧密接触并且被构造成在第二方向上移动,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在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之间在阀室中限定封闭空间。液体通道被构造成允许液体在液体室和阀室的从第二密封部朝向侧壁表面的第二端的一部分之间流动。抽液管被构造成在第二方向上通过密封构件的通孔进入阀室,并且接触闭合部,以在第二方向上将阀元件从第一状态移动到第二状态并且然后移动到第三状态,第三密封部被设置在被插入到阀室中的抽液管的连通孔的在第二方向上的下游处。在第一状态下,闭合部闭合密封构件的通孔,第一密封部阻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的空气流动,并且第二密封部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朝向侧壁表面的第二端定位。在第二状态下,抽液管穿透通孔,并且接触闭合部,以在第二方向上移动闭合部离开通孔,第三密封部与通孔的周表面紧密接触,以密封连通孔,允许空气通过封闭空间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流动。在第三状态下,第三密封部与通孔的周表面分离,抽液管的连通孔进入到阀室中,以建立在阀室和抽液管的内部空间之间的连通。
[0009]优选:该供液装置还包括偏压构件,该偏压构件被设置在阀室内,且被设置在阀元件和近壁表面之间,偏压构件被构造成在第一方向上偏压阀元件;并且阀元件被构造成在阀室内在第一方向上和在第二方向上移动。
[0010]优选:密封构件包括与第一方向交叉的接触表面;并且闭合部与被在第一方向上偏压的密封构件的接触表面接触,以将阀元件维持在第一状态下。
[0011]优选:在第一状态下,第一密封部被设置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以阻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的空气流动。
[0012]优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两者都在组成阀室的侧壁表面中形成。
[0013]优选,该液体通道包括:第一液体通道,该第一液体通道被构造成允许液体通过在侧壁表面的第一端附近在阀室中形成的第三开口在阀室和液体室之间流动;和第二液体通道,该第二液体通道穿透阀元件,第二液体通道连接在第四开口和第五开口之间,第四开口在阀元件上朝向侧壁表面的第一端敞开,并且第五开口在阀元件上朝向侧壁表面的第二端敞开。
[0014]优选,第三开口在近壁表面中形成。
[0015]优选:侧壁表面和阀元件的外表面在沿与第一方向正交的平面截取的横截面中具有圆形形状;并且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具有凸缘状形状,该凸缘状形状从阀元件的外表面径向向外突出,并且该凸缘状形状在阀元件的周向方向上连续形成。
[001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液体盒,该液体盒可包括:液体室,该液体室被构造成在液体室中储存液体;阀室,该阀室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离开液体室;第一空气通道;第二空气通道;密封构件;阀元件;第一密封部;第二密封部;第三密封部;和液体通道。阀室由壁表面限定,该壁表面包括侧壁表面和近壁表面,侧壁表面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沿与第一方向正交的平面截取的环形横截面,侧壁表面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二端位于第一端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下游,近壁表面被设置在侧壁表面的第一端上,壁表面形成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中的至少一个在侧壁表面中形成。第一空气通道被构造成允许空气通过第一开口在阀室和周围空气之间流动。第二空气通道被构造成允许空气通过第二开口在液体室和阀室之间流动。密封构件被设置在侧壁表面的第二端上,密封构件形成有通孔,通孔由周表面限定。阀元件被设置在阀室内,并且阀元件包括闭合部,该闭合部被构造成接触密封构件以闭合通孔,阀元件具有外表面。第一密封部具有环形形状,并且第一密封部被设置在阀元件的外表面上,第一密封部与侧壁表面紧密接触并且被构造成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移动。第二密封部具有环形形状,并且第二密封部被设置在阀元件的外表面上且被设置在从第一密封部朝向侧壁表面的第二端的位置处,第二密封部与侧壁表面紧密接触并且被构造成在第二方向上移动,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在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之间在阀室中限定封闭空间。第三密封部被设置在闭合部上,并且第三密封部被构造成与通孔的周表面紧密接触,并且第三密封部相对于周表面滑动。液体通道被构造成允许液体在液体室和阀室的从第二密封部朝向侧壁表面的第二端的一部分之间流动。阀元件被构造成在第二方向上从第一状态移动到第二状态并且然后移动到第三状态。在第一状态下,闭合部闭合密封构件的通孔,第一密封部阻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的空气流动,并且第二密封部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朝向侧壁表面的第二端定位。在第二状态下,第三密封部与通孔的周表面紧密接触,允许空气通过封闭空间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流动。在第三状态下,第三密封部与通孔的周表面分离,并且液体通道与阀室的外部连通。
【附图说明】
[0017]在附图中:
[0018]图1是例示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该打印机设有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盒安装单元;
[0019]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盒安装单元内设置的墨针的剖视图;
[0020]图3A是从前上视角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盒的结构的右侧透视图;
[0021]图3B是从后下视角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盒的结构的右侧透视图;
[0022]图4是从前侧示出如下部件的分解透视图,该部件的功能在于开启和闭合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盒中的阀室,该部件包括阀元件;
[0023]图5是从后侧示出如下部件的分解透视图,该部件的功能在于开启和闭合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盒中的阀室;
[0024]图6是当阀元件处于第一状态下时从下方观察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盒的阀室的水平截面的放大剖视图;
[0025]图7是当阀元件处于第二状态下时从下方观察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盒的阀室的水平截面的放大剖视图;
[0026]图8是当阀元件处于第三状态下时从下方观察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盒的阀室的水平截面的放大剖视图;
[0027]图9是当阀元件处于第一状态下时从下方观察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墨盒的阀室的水平截面的放大剖视图;
[0028]图10是当阀元件处于第二状态下时从下方观察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墨盒的阀室的水平截面的放大剖视图;
[0029]图11是当阀元件处于第三状态下时从下方观察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墨盒的阀室的水平截面的放大剖视图;
[0030]图12是当阀元件处于第一状态下时从下方观察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变体的墨盒的阀室的水平截面的放大剖视图;
[0031]图13是示意性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墨盒的竖直剖视图;并且
[0032]图14是示意性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变体的墨盒的竖直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1.第一实施例
[0034]将参考图1至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墨盒30和被构造成容纳墨盒30的打印机10。
[0035]<打印机10的总体结构>
[0036]打印机10采用喷墨记录系统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