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转移膜及使用其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26318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7] 所述紫外线可硬化树脂可包括下列的至少一种:(甲基)丙烯酸酯类、酚类、聚乙 烯基缩丁醛树脂、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缩乙醛、聚偏二氯乙烯类、纤维素醚、纤维素酯、硝 基纤维素、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烷酯,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其类似物;环氧基 (甲基)丙烯酸酯类、环氧树脂、酯树脂、醚树脂、醇酸树脂、螺缩醛树脂、聚丁二烯树脂、聚 硫醇多烯树脂、多价醇及其类似物的多官能基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酯树脂、及丙烯酸 类,但不限于此。较佳的是,所述紫外线可硬化树脂包括环氧基(甲基)丙烯酸酯及上述紫 外线可硬化树脂的至少一种。
[0038] 所述紫外线可硬化树脂可以约50重量%至约80重量%的量存在于所述光热转 换层中,较佳为约60重量%至约70重量%,例如60,61,62,63,64,65,66,67,68,69, 70重 量%。
[0039] 所述多官能基单体可是二或较高官能基单体,较佳为三至六官能基单体。例如,所 述多官能基单体可包括下列的至少一种:多元醇的羟基衍生出的多官能基(甲基)丙烯酸 酯单体及经氟修改的多官能基(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特别是,该多官能基单体可包括选 自于多官能基(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及经氟修改的多官能基(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至少 一种,但不限于此。可选自于由下列所组成的群: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 丙烯酸二甘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三甘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4_ 丁二醇酯、二(甲 基)丙烯酸1,6_己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新戊四醇酯、 三(甲基)丙烯酸新戊四醇酯、四(甲基)丙烯酸新戊四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二新戊四 醇酯、三(甲基)丙烯酸二新戊四醇酯、五(甲基)丙烯酸二新戊四醇酯、六(甲基)丙烯 酸二新戊四醇酯、二(甲基)丙烯酸双酚A酯、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三(甲 基)丙烯酸双三羟甲基丙烷酯、四(甲基)丙烯酸双三羟甲基丙烷酯、及二(甲基)丙烯酸 丙二醇酯,但不限于此。所述经氟修改的多官能基(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可通过氟修改而 制备。
[0040] 所述多官能基单体可以约1重量%至约25重量%的量存在于所述光热转换层中, 较佳为约 10 重量 % 至约 25 重量%,例如约 10,11,12,13,14,15,16,17,18,19, 20, 21,22, 23,24,25 重量%。
[0041] 所述粘着剂可以约60重量%至约90重量%的量存在于所述光热转换层中,较佳 为约80重量%至约85重量%,例如约80,81,82,83,84,85重量%。在此范围内,可形成所 述光热转换层的稳定基质且可容易地达成能防止凹陷形成的模数。
[0042] 所述起始剂可是典型在技艺中使用的光聚合起始剂。例如,所述起始剂可是二苯 基酮化合物,诸如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但不限于此。
[0043] 所述起始剂是以约1重量%至约20重量%的量存在于所述光热转换层中,较佳为 约1重量%至约5重量%,例如约1,2, 3,4, 5重量%。在此范围内,所述光热转换层可具有 足够的硬度及未反应的起始剂不余留如为杂质。
[0044] 所述用于光热转换层的组成物可进一步包括溶剂。所述溶剂提供以形成光热转换 材料、粘着剂及其类似物的制备溶液。所述溶剂可是能形成光热转换层的任何溶剂而没有 限制。较佳的是,所述溶剂是甲基乙基酮、醋酸丙二醇单甲基醚酯、或其类似物。
[0045] 所述用于光热转换层的组成物可通过典型的方法制备,及可通过将所述起始剂及 光热转换材料加入至所述粘着剂,接着混合所述等组分来制备。所述组成物可包含约60重 量%至约90重量%的粘着剂,约1重量%至约10重量%的起始剂,及约1重量%至约30 重量%的光热转换材料,就固体成分而论。在此范围内,可达成能满足其模数对基础膜的比 率的光热转换层。
[0046] 在一个具体实例中,所述用于光热转换层的组成物可包含约30重量%至约50重 量%的环氧基(甲基)丙烯酸酯;约10重量%至约30重量%的聚(甲基)丙烯酸烷酯; 约1重量%至约25重量%的多官能基单体;约1重量%至约20重量%的起始剂;及约1重 量%至约30重量%的光热转换材料,就固体成分而论。较佳的是,所述组成物可包含约35 重量%至约45重量%的环氧基(甲基)丙烯酸酯、约20重量%至约30重量%的聚(甲 基)丙烯酸烷酯、约10重量%至约20重量%的多官能基单体、约1重量%至约5重量%的 起始剂、及约10重量%至约20重量%的光热转换材料,就固体成分而论。
[0047] 所述热转移膜可通过典型的方法制备。例如,将所述用于光热转换层的组成物涂 布到所述基础膜的一个表面上,然后干燥,接着经由在氮大气氛中以约300毫焦耳/平方公 分至约600毫焦耳/平方公分的紫外线照射来硬化所述组成物,因此制备一热转移膜。
[0048] 所述光热转换层具有厚度约1微米至约10微米,较佳为约2微米至约5微米。在 此范围内,所述光热转换层可施用至所述热转移膜。
[0049] 所述光热转换层可具有模数约3GPa至约lOGPa,较佳为约4GPa至约8GPa,例如约 4,4. 5, 5, 5. 5,6. 0,6. 5, 7. 0, 7. 5,8. OGPa。在此范围内,所述热转移膜可防止凹陷形成及可 减少转移失败。
[0050] 所述光热转换层可具有硬度约200MPa至约800MPa,较佳为约300MPa至约 550MPa。在此范围内,所述热转移膜可防止凹陷形成及可减少转移失败。
[0051] 所述光热转换层可具有表面粗糙度Rpv约5纳米至约36纳米,较佳为约30, 35, 35. 5, 36纳米及表面粗糙度Rq约0. 1纳米至约5纳米,较佳为约0. 1,0. 5,1. 0,1. 5, 2. 0, 2. 5, 3. 0, 3. 5,4. 0,4. 5, 5. 0纳米。在此范围内,所述热转移膜可减少转移失败。
[0052] 在此之后,将参照图2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例的热转移膜。图 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例的热转移膜的截面图。
[0053] 参照图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例的热转移膜(200)可包括:基础膜(110); 在所述基础膜(110)上形成的光热转换层(120);及在所述光热转换层(120)上形成的中 间层(130)。所述热转移膜是与根据一个具体实例的热转移膜相同,除了所述中间层(130) 是在所述光热转换层(120)上形成外。因此,在此之后将仅详细地描述所述中间层。
[0054] 所述中间层(130)是所述热转移膜(200)的最外层,及所述热转移膜具有中间层 (130)的弹性模数对基础膜(110)的弹性模数的比率是约1或更大,较佳为约I. 1至约2. 5, 更佳为约I. 1至约2. 2。因为所述中间层具有比所述基础膜高的模数,所述热转移膜可防止 由于滚筒的卷绕压力甚至当所述热转移膜是绕着滚筒卷绕时由所述基础膜的底材形成凹 陷。
[0055] 所述基础膜及光热转换层的细部是与上所述相同。
[0056] 所述光热转换层(120)可具有弹性模数约3GPa至约lOGPa,较佳为约4GPa至约 8GPa。在此范围内,所述热转移膜可防止由于基础膜的底材而形成凹陷及可减少转移失败。
[0057] 所述光热转换层可具有硬度约200MPa至约800MPa,较佳为约300MPa至约 550MPa。在此范围内,所述热转移膜可防止凹陷形成及可减少转移失败。
[0058] 所述中间层可使用来最小化转移层的转移材料的损伤及污染,及可减低转移层的 转移材料变形。此外,所述中间层可改良所述转移层对所述光热转换层的粘附力,及控制所 述转移膜的一部分的释放,其可或不可包括欲转移至接收器的图案。
[0059] 所述中间层可由下列组成物形成,包括:紫外线可硬化树脂、多官能基单体、紫外 线可硬化的以氟为基础的化合物、及光聚合起始剂。
[0060] 所述紫外线可硬化树脂形成所述中间层的基质及通过控制所述中间层的模数防 止在所述热转移膜上形成凹陷。
[0061] 所述紫外线可硬化树脂可包括多官能基树脂,例如,二或较高官能基以无氟为基 础的树脂,以改良所述中间层的模数。特别是,所述紫外线可硬化树脂可包括下列的至少一 种:环氧基(甲基)丙烯酸酯类,包括酚醛环氧(甲基)丙烯酸酯类及其类似物;胺基甲酸 酯(甲基)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酯类、酚类、聚乙烯基缩丁醛树脂、聚醋酸乙烯酯、 聚乙烯缩乙醛、聚偏二氯乙烯类、纤维素醚、纤维素酯、硝基纤维素、聚碳酸酯;聚(甲基)丙 烯酸烷酯,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其类似物;环氧基(甲基)丙烯酸酯类、环氧树脂、酯树 月旨、醚树脂、醇酸树脂、螺缩醛树脂、聚丁二烯树脂、聚硫醇多烯树脂;多官能基化合物,诸如 多元醇的(甲基)丙烯酸酯树脂;及丙烯酸树脂,但不限于此。
[0062] 较佳的是,所述紫外线可硬化树脂可包括二或较高官能基酚醛环氧(甲基)丙烯 酸酯、二或较高官能基酚醛环氧(甲基)丙烯酸酯与二或较高官能基胺基甲酸酯(甲基) 丙烯酸酯的混合物、或三或较高官能基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用语二或较高官能 基可意谓着二官能基至五官能基,及用语三或较高官能基可意谓着三官能基至五官能基。 [0063] 在所述二或较高官能基酚醛环氧(甲基)丙烯酸酯与二或较高官能基胺基甲酸酯 (甲基)丙烯酸酯的混合物中,所述二或较高官能基酚醛环氧(甲基)丙烯酸酯:二或较高 官能基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重量比率可是约1 : 0.5至约1 : 2.0。在此范围 内,所述热转移膜可具有想要的模数,如此不造成凹陷形成及可减少由于凹陷的转移失败。 较佳的是,所述重量比率范围是约1 : 0.5至约1 : 1.5,更佳为约1 : 0.9至约1 : 1.1。 [0064] 所述紫外线可硬化树脂可以约50重量%至约80重量%的量存在于所述中间层 中,较佳为约60重量%至约70重量%,较佳的是约60,1,62,63,64,65,66,67,68,69, 70重 量%,就固体成分而论。在此范围内,可容易地调整所述热转移的模数以防止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