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供给装置以及液体容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37659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液体供给装置以及液体容纳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例如向喷墨式打印机等液体喷射装置供给墨水等液体的液体供给装置、以及设置在该液体供给装置上的液体容纳体。
【背景技术】
[0002]以往,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种,公知有从记录头向纸张等喷射墨水进行印刷的喷墨式打印机。在这样的打印机中,当进行较大量的印刷时,为了向记录头连续稳定地供给墨水,提出了连接有外部墨水供给装置(液体供给装置)的结构的方案(例如,参见专利文献I)
[0003]这样的外部墨水供给装置具有:墨水容纳量较大的外部墨水包;悬挂墨水包的悬挂机构;以及供墨管。并且,在将墨水包悬挂在悬挂机构上的状态下,一端侧连接在打印机侧的墨罐上的供墨管的另一端侧通过开闭阀连接在位于墨水包的铅垂方向的下侧的连接部上。由此,墨水包内的墨水通过供墨管被供给打印机侧的墨罐。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9-202346号公报
[0007]然而,在如上所述的外部墨水供给装置中,供墨管的另一端侧通过开闭阀连接的墨水包的连接部位于墨水包的铅垂方向的下侧。因此,当通过开闭阀将供墨管的另一端侧连接到墨水包的连接部上时,由于难以目视确认墨水包的连接部和开闭阀,因此存在通过开闭阀将供墨管的另一端侧向墨水包的连接部的连接操作较为困难的问题。
[0008]并且,这样的问题并不限于如上所述的外部墨水供给装置,也是液体供给装置中大致共通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是着眼于这样的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使液体导出部与液体导入部连接在一起的液体供给装置以及液体容纳体。
[0010]下面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方法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0011]解决上述问题的向液体喷射装置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装置具有:液体容纳体,其具有:液体容纳部,其至少一部分上具有挠性部;以及液体导出部,其与所述液体容纳部连通;支撑部,其支撑所述液体容纳体的至少一部分;液体导入部,其能够与所述液体导出部连接;以及流路部件,其连接所述液体导入部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其中,所述液体容纳体以所述液体导出部在重力方向上位于所述液体容纳部的上方的方式可装卸地支撑在所述支撑部上。
[0012]根据该结构,由于液体导出部在重力方向上位于液体容纳部的上方,因此能够在进行目视确认的同时,容易且切实地将液体导出部与液体导入部连接在一起。
[0013]并且,通常情况下,由于自重液体会蓄积在液体容纳体的下部,因此在液体导出部位于下部的情况下,当液体导出部与液体导入部发生连接故障时,有可能会增加液体的漏出量。在这一点上,根据该结构,由于液体导出部在重力方向上位于液体容纳部的上方,因此即使液体导出部与液体导入部发生连接故障,也能够抑制液体的漏出量。
[0014]在上述液体供给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液体容纳部为具有相对的挠性壁的袋体,并且形成为随着所述液体的消耗,所述相对的壁互相靠近。
[0015]根据该结构,通过目视确认由液体的消耗所引起的挠性壁的位移状态,能够容易地知晓液体的消耗状态。
[0016]在上述液体供给装置中,优选的是,还具有:外壳,其容纳所述液体容纳体,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外壳具有:底壁;开口部,其形成为与所述底壁相对,并且在重力方向上位于所述底壁的上方;以及盖体,其自由开闭地覆盖所述开口部,其中,所述液体容纳体通过所述开口部可装卸地容纳在所述外壳内。
[0017]根据该结构,由于通过形成于外壳的重力方向的上方的开口部相对于壳体进行液体容纳体的装卸,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相对于外壳的装卸操作。
[0018]并且,在将液体容纳体容纳在外壳内之后,由于能够用盖体覆盖开口部,因此能够防止液体容纳体或流路部件发生破损,以及液体导出部与液体导入部错误地脱离连接的情况。从而能够防止液体的供给不良和由液体所造成的污染。
[0019]另外,由于能够在具有底面的外壳上进行液体导出部与液体导入部的连接操作及拆卸操作,因此即使液体滴落,也能够将滴落的液体挡在外壳内。从而能够抑制外壳的外部被液体污染。
[0020]在上述液体供给装置中,优选的是,还具有:外壳,其容纳所述液体容纳体,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外壳具有目视确认部,其能够目视确认随着所述液体容纳体内的液体的消耗,所述液体容纳部的挠性部的位移状态。
[0021]根据该结构,由于外壳具有目视确认部,因此能够从外壳的外部目视确认外壳内的液体容纳体的变形状态。因此,能够从外壳的外部目视确认液体的消耗情况。
[0022]在上述液体供给装置中,优选的是,还具有:外壳,其容纳所述液体容纳体,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外壳具有:第一侧壁,其为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相对的壁;第二侧壁,其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该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相交;底壁,其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以及所述第四侧壁相交;以及开口部,其设置在与所述底壁相对的一侧,其中,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液体容纳体的形成有所述液体导出部的一端侧的宽度。
[0023]根据该结构,由于外壳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液体容纳体的形成有液体导出部的一端侧的宽度,因此能够有助于外壳的小型化。
[0024]在上述液体供给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液体容纳体的所述液体导出部形成于所述液体容纳部的一端侧,在形成有所述液体导出部的一端侧,所述液体容纳体具有支撑在所述支撑部上的液体容纳体支撑部。
[0025]根据该结构,由于液体容纳体具有液体容纳体支撑部,因此操作者能够把持液体容纳体支撑部进行操作。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相对于液体容纳体支撑部的装卸操作。
[0026]在上述液体供给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液体容纳体支撑部具有与所述一端侧接合的支撑部件,所述液体容纳体通过所述支撑部件支撑在所述外壳的所述支撑部上。
[0027]根据该结构,由于形成有液体导出部的一端侧支持在支撑部上,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液体容纳体与液体导入部的连接。
[0028]并且,由于通过设置支撑部件,操作者能把持支撑部件对液体容纳体进行操作,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相对于液体容纳体的支撑部的装卸操作。
[0029]在上述液体供给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液体容纳体的形成有所述液体导出部的所述一端侧支撑并悬挂在所述支撑部上。
[0030]根据该结构,通过悬挂液体容纳体,由于自重液体会蓄积至液体容纳体的下部,并向液体容纳体的挠性部施加张力,因此随着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消耗,液体容纳体的挠性部能够在没有褶皱和扭转的状态下顺利地舒展,从而能够稳定地向液体喷射装置供给液体。
[0031]并且,当液体喷射装置为搭载了液体喷头的托架移动型装置时,液体喷射装置的振动传递给液体容纳体,液体容纳体的下部将发生摇动,例如当液体为含有颜料的容易沉降的墨水时,能够通过所述摇动进行搅拌从而抑制墨水的浓度差。
[0032]在上述液体供给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部件支撑所述液体导出部。
[0033]根据该结构,由于液体导出部被支撑部件支撑,因此随着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消耗,液体容纳部能够在没有褶皱和扭转的状态下顺利地舒展,液体容纳体能够稳定地向液体喷射装置供给液体。
[0034]在上述液体供给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部件在隔着所述液体导出部的两侧支撑所述液体容纳部。
[0035]根据该结构,由于支撑部件在液体容纳部的隔着液体导出部的两侧支撑液体容纳体,因此能够平衡并稳定地支撑液体容纳部。
[0036]在上述液体供给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液体容纳体具有流路,该流路与所述液体导出部连通,并且延伸至所述液体容纳部的重力方向的下部。
[0037]根据该结构,由于即使液体导出部位于上部,也能够从液体容纳部内的下部经由流路将液体吸上来,因此能够稳定地供给液体。
[0038]解决上述问题的向液体喷射装置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装置具有:液体容纳体,其具有:液体容纳部,其至少一部分上具有挠性部;以及液体导出部,其与所述液体容纳部连通;支撑部,其支撑所述液体容纳体的至少一部分;液体导入部,其能够与所述液体导出部连接;流路部件,其连接所述液体导入部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以及外壳,其容纳所述液体容纳体,并设置有所述支撑部,其中,所述外壳具有:第一侧壁,其为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相对的壁;第二侧壁,其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该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交叉;底壁,其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以及所述第四侧壁相交;开口部,其设置在与所述底壁相对的一侧;以及目视确认部,其能够目视确认随着所述液体容纳体内的液体的消耗所述液体容纳部的挠性部的位移状态,其中,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液体容纳体的形成有所述液体导出部的一端侧的宽度。
[0039]根据该结构,由于外壳具有目视确认部,因此能够从外壳的外部目视确认外壳内的液体容纳体的变形状态。因此,能够从外壳的外部确认液体的消耗情况。除此之外,由于外壳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液体容纳体的形成有液体导出部的一端侧的宽度,因此当从开口部侧向底壁方向观察时,液体容纳体的一端侧相对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倾斜或平行地配置。特别是在多个液体容纳体倾斜配置,例如第三侧壁在与液体喷射装置的排纸口侧,即前面侧并排的前壁的部分上形成目视确认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第三侧壁从前方目视确认多个液体容纳体的变形状态,并且能够确认各个液体容纳体的消耗情况。
[0040]并且,在外壳上没有目视确认部的情况下,存在不能从外壳的外部目视确认外壳内的液体容纳体的变形状态,并且不能从外壳的外部确认液体容纳体的液体的消耗情况的问题。并且,当外壳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容纳体的形成有液体导出部的一端侧的宽度时,存在外壳变大的问题。
[0041]解决上述问题的液体容纳体,所述液体容纳体容纳在液体喷射装置上使用的液体,所述液体容纳体具有:液体导出部,其用于将所述液体导出到外部;液体容纳部,其具有挠性壁,并且在一端侧设置有所述液体导出部;以及吊挂部件,其与设置有所述液体导出部的所述一端侧接合。
[0042]根据该结构,由于液体容纳体具有与设置有液体导出部的一端侧接合的吊挂部件,因此能够将液体导出部以位于重力方向的上端侧的方式悬挂起来。其结果是,由于自重液体会蓄积在液体容纳体的下部,并且向液体容纳部的挠性壁上施加张力,因此随着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消耗,液体容纳部的挠性壁能够在没有褶皱和扭转的状态下顺利地舒展,当使液体导出部与液体喷射部连通时,能够稳定地向液体喷射装置供给液体。
[0043]并且,具有挠性壁的液体容纳体虽然存在较难操作的问题,但是由于操作者能够把持吊挂部件而容易操作。并且,由于可以不必把持挠性壁,因此能够防止挠性壁发生破损以及液体发生泄漏的情况。
[0044]在上述液体容纳体中,优选的是,所述吊挂部件支撑所述液体导出部。
[0045]根据该结构,由于吊挂部件支撑液体导出部,因此当将液体导出部与液体喷射部连通时,连接变得容易。
[0046]在上述液体容纳体中,优选的是,所述吊挂部件在隔着所述液体导出部的两侧支撑所述液体容纳部。
[0047]根据该结构,由于吊挂部件所接合的液体容纳部的一端侧被支撑在液体导出部的两侧,因此,一端侧能够以顺利舒展的状态被支撑,并且能够稳定地将液体导出到外部。
[0048]在上述液体容纳体中,优选的是,还具有:流路,其与所述液体导出部连通,并且延伸至所述液体容纳部的与所述一端侧相反的一侧。
[0049]根据该结构,当通过吊挂部件悬挂起液体容纳体时,能够从液体容纳部的底部内向液体导出部抽吸液体,并且能够稳定地将液体导出到外部。
【附图说明】
[0050]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立体图。
[0051]图2是表示同一图像形成系统上的自动文档进给装置打开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0052]图3是表示同一图像形成系统的内部的立体图。
[0053]图4是图3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0054]图5是图像形成系统的墨水供给装置外壳的容器本体的立体图。
[0055]图6是从左侧对同一容器本体内进行观察时的侧视图。
[0056]图7是从右侧对图像形成系统的喷墨式打印机的本体外壳内进行观察时的立体图。
[0057]图8是表示同一图像形成系统的墨水供给装置与喷墨式打印机的接合部分的截面示意图。
[0058]图9是从左侧对同一图像形成系统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观察时的立体图。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