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608498阅读:来源:国知局
以及分离的张力调节部10,从而能够对由输送部9引起的介质P的变形18进行抑制。
[0094]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方式中,张力调节部10被构成为,与介质P抵接并压入的压入量为可变。
[0095]根据本方式,通过与介质P抵接并压入的压入量可变的张力调节部10,从而能够对由输送部9引起的介质P的变形18进行抑制。
[0096]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张力调节部10从非记录面17侧向介质P施加张力。
[0097]根据本方式,张力调节部10从非记录面17侧向介质P施加张力。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张力调节部10与记录面16接触而对记录面16造成损坏的情况,并且能够抑制由输送部9引起的介质P的变形18。
[0098]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五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张力调节部10在输送方向A上被设置于输送部9的上游侧。
[0099]当在输送方向A上,于输送部9的下游侧设置有张力调节部10时,存在随着通过张力调节部10向被记录介质P施加张力而使被记录介质P上翘等,从而使PG产生变动的可能,但根据本方式,张力调节部10在输送方向A上被设置于输送部9的上游侧。因此,能够由输送部9对介质P的上翘进行按压等而对PG的变动进行抑制,并且能够抑制由输送部9引起的介质P的变形18。
[0100]本发明的第七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六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在输送方向A上,于输送部9的下游侧且记录部12的上游侧具备对介质P的变形18进行检测的检测部13。
[0101]根据本方式,在输送方向A上,于输送部9的下游侧且记录部12的上游侧具备对介质P的变形18进行检测的检测部13。因此,通过由该检测部13对介质P的变形18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在该变形部分行进至记录部12之前,在无需用户的目视观察等的条件下,自动地对介质P的变形位置进行确定。
[0102]本发明的第八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七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张力调节部10能够向介质P施加多个强度的张力。
[0103]根据本方式,张力调节部10能够向介质P施加多个强度的张力。因此,例如,在介质P上产生变形18,并且即使通过张力调节部10对张力进行调节也无法充分地消除介质P的变形18的情况下,能够施加更强的张力,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由输送部9而引起的介质P的变形18。
[0104]本发明的第九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中,具备对张力调节部10向介质P施加的张力进行控制控制部23,并且在输送方向A上,于输送部9的下游侧且记录部12的上游侧具备对介质P的变形18进行检测的检测部13,张力调节部10能够向介质P施加多个强度的张力,控制部23根据检测部13的检测结果而对张力调节部10向介质P施加的张力的强度进行控制。
[0105]根据本方式,控制部23根据检测部13的检测结果而对张力调节部10向介质P施加的张力的强度进行控制。因此,在介质P上产生变形18,并且即使通过张力调节部10对张力进行调节也无法充分地消除介质P的变形18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地实施施加更强的张力等的动作。
[0106]本发明的第十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方式中,输送部9能够进行以反复实施介质P的移动以及停止的方式实施输送的介质P的间歇输送,控制部23以在所述间歇输送中的介质P的停止时使张力调节部10向介质P施加张力的方式来进行控制。
[0107]根据本方式,控制部23以在所述间歇输送中的介质P的停止时使张力调节部10向介质P施加张力的方式来进行控制。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在所述间歇输送中的介质P的移动时向介质P施加张力而使输送精度降低的情况。
[0108]本发明的第十一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十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介质P以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被施加了张力的状态而被输送。
[0109]根据本方式,介质P以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被施加了张力的状态而被输送。在介质P以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被施加了张力的状态而被输送的结构中,由张力调节部10实施的向介质P的张力施加而发挥的变形18的消除效果较强。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由输送部9引起的介质P的变形18。
[0110]符号说明
[0111]1记录装置;2压印板;3压印板;4压印板;5驱动辊;6张紧辊;7从动辊;8移动支承部;9输送部;10张力调节部;11滑架;12记录头(记录部);13传感器(检测部);14设置部;15收卷部;16记录面;17记录面的相反侧的面(非记录面);18褶皱(变形);19旋转检测部;20张力调节电机;21偏心凸轮;22旋转轴;23控制部;24CPU ;25系统总线;26R0M ;27RAM ;28头驱动部;29电机驱动部;30滑架电机;31送出电机;32输送电机;33收卷电机;34输入输出部;35PC ;36旋转部;37辊支承部;38张力调节部驱动部;39孔部丨喷嘴形成面;P被记录介质(介质)。
【主权项】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记录部,其能够于在输送方向上被输送的介质上实施记录; 输送部,其对所述介质进行输送,并且在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被设置于所述记录部的上游侧; 张力调节部,其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并且能够从所述介质的记录面侧以及该记录面的相反侧的非记录面侧中的至少一侧向所述介质施加张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张力调节部向所述介质的张力的施加进行控制。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力调节部被构成为,能够与所述介质接触以及分离。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力调节部被构成为,与所述介质抵接并压入的压入量可变。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力调节部从所述非记录面侧向所述介质施加张力。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力调节部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被设置于所述输送部的上游侧。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于所述输送部的下游侧且所述记录部的上游侧,具备对所述介质的变形进行检测的检测部。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力调节部能够向所述介质施加多个强度的张力。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所述张力调节部向所述介质的张力的施加进行控制的控制部, 并且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于所述输送部的下游侧且所述记录部的上游侧,具备对所述介质的变形进行检测的检测部, 所述张力调节部能够向所述介质施加多个强度的张力,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而对所述张力调节部向所述介质施加的张力的强度进行控制。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部能够进行以反复实施所述介质的移动以及停止的方式实施输送的所述介质的间歇输送, 所述控制部以在所述间歇输送中的所述介质的停止时使所述张力调节部向所述介质施加张力的方式来进行控制。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以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被施加了张力的状态而被输送。
【专利摘要】一种记录装置,其抑制由与介质接触而输送介质的输送部而引起的介质的变形。所述记录装置具备:记录部(12),其能够实施记录;输送部(9),其与介质(P)接触而输送介质(P),并且在介质(P)的输送方向(A)上被设置于记录部(12)的上游侧;张力调节部(10),其在与输送方向(A)交叉的交叉方向(B)上设置有多个,并且能够从介质(P)的记录面(16)侧以及该记录面(16)的相反侧的非记录面侧(17)中的至少一侧向介质(P)施加张力。
【IPC分类】B41J29/38, B41J15/04
【公开号】CN105365412
【申请号】CN201510475818
【发明人】加藤准也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8月5日
【公告号】US20160039231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