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消耗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99904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液体消耗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消耗装置,该液体消耗装置具有容器,该容器被构造成使得液体能够经由入口被补充或再填充到容器。
【背景技术】
[0002]传统地,已知有设有容器和液体消耗部的液体消耗装置,该容器被构造成使得液体能够经由入口被补充到容器,该液体消耗部被构造成消耗被存储在容器中的液体。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14-79909公开了一种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被构造成使得具有视觉确认窗(观察窗)的盖被打开,从而允许墨经由被设置在墨容器的上表面上的入口填充到墨存储腔室。

【发明内容】

[0003]在具有上述构造的记录装置的盖能绕在墨容器的下方的位置处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枢转轴线枢转的情况下,例如如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14-79909的图11和图12中描绘,存在从入口泄漏的墨可能附着到盖且因而可能降低观察窗的可视性的可能性。作为另一示例,如下情况也是可以想到的:墨附着到贴于盖的粘附物,继而降低在粘附物中指示或书写的任何信息的可视性。
[0004]已考虑到上述情况而作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消耗装置,该液体消耗装置能够抑制由于从容器的入口泄漏的液体而造成的传递部的可视性的下降,该传递部被设置在盖上,并且传递部被构造成对使用者光学地传递信息。
[000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液体消耗装置,所述液体消耗装置被构造成消耗液体,所述液体消耗装置包括:
[0006]容器,所述容器具有液体存储腔室和竖立壁,所述液体存储腔室被构造成在所述液体存储腔室中存储所述液体,所述竖立壁被直立设置,所述竖立壁限定所述液体存储腔室的在与竖直方向交叉的第一方向上的端部,并且通过所述竖立壁能够从所述容器的外部看到所述液体存储腔室的内部的所述液体,所述容器具有入口,所述入口被形成为贯穿所述竖立壁,并且经由所述入口将所述液体灌注到所述液体存储腔室中;
[0007]液体消耗部,所述液体消耗部被构造成消耗被存储在所述液体存储腔室中的所述液体;和
[0008]盖,所述盖被构造成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在覆盖位置和露出位置之间绕枢转轴线枢转,在所述覆盖位置处,所述盖覆盖所述竖立壁,在所述露出位置处,所述盖允许所述竖立壁露出,在所述容器在所述液体能够从所述入口灌注到所述容器的流入姿势中的条件下,在所述入口的下方的位置处,所述枢转轴线在与所述竖直方向及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
[0009]其中在所述盖的上表面中形成传递部和阻止部,在所述盖在所述露出位置中的条件下,所述传递部被构造成对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使用者光学地传递信息,并且所述阻止部被构造成防止在所述盖的所述上表面上移动的所述液体到达所述传递部。
[0010]根据上述构造,从所述入口泄漏且附着到所述盖的液体能够在阻止部处被阻止或停止。作为结果,能够抑制否则会由传递部被液体的任何污染引起的传递部的可视性的任何降低。
[0011]例如,所述阻止部是在所述盖在所述露出位置中的条件下被设置在所述盖的所述上表面上的肋、沟槽或阶梯部。
[0012]优选地,所述阻止部通过表面张力保持液体。
[0013]根据上述构造,能够有效地防止液体到达所述传递部。注意,取决于液体的种类(主要是液体的粘度)、盖的表面的可湿性等,适当地选择用于通过表面张力保持液体的阻止部的具体形状。
[0014]优选地,所述阻止部被形成为在沿所述传递部的外边缘的延伸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阻止部通过毛细作用在所述延伸方向上引导所述液体。
[0015]根据上述构造,能够减少可能流动越过阻止部的液体量,从而能够有效防止液体到达传递部。注意,取决于液体的种类(主要是液体的粘度)、盖的表面的可湿性等,适当地选择用于产生毛细作用的阻止部的具体形状。
[0016]优选地,所述阻止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被布置在所述竖立壁和所述传递部之间,并且所述阻止部被形成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
[0017]根据该构造,能够切断液体主要在盖上移动或流动经由的路径。
[0018]优选地,所述阻止部包围所述传递部的周围。
[0019]根据该构造,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防止液体到达传递部。
[0020]作为示例,所述传递部是透明窗,在所述盖在所述覆盖位置中的条件下,经由所述透明窗能够从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外部视觉观察所述竖立壁。
[0021]作为另一示例,在所述传递部中绘制文字、图形或符号。
[0022]根据本发明,由于从入口泄漏且附着到盖的液体能够在阻止位置处被阻止或停止,所以能够抑制否则会由传递部被液体的任何污染引起的传递部的可视性的降低。
【附图说明】
[0023]图1A、1B和1C是多功能外设10的外部透视图,其中图1A描绘了盖70被关闭的状态,图1B描绘了盖70被打开的状态,并且图1C是盖70的枢转轴的附近的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0024]图2是示意性地描绘了打印机单元11的内部结构的竖直剖视图。
[0025]图3是描绘滑架23和墨容器100的布置的平面图。
[0026]图4是墨容器100的前视透视图。
[0027]图5是墨容器100的后视透视图。
[0028]图6A和6B是盖70的透视图,其中图6A是从主壁72的外表面侧看时盖70的透视图,并且图6B是从主壁72的内表面侧看时盖70的透视图。
[0029]图7是在覆盖位置处的盖70和墨容器100的竖直剖视图。
[0030]图8是在露出位置处的盖70和墨容器100的竖直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注意,然而,以下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示例,不用说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目的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进行任何适当改变。向上和向下每一个是上下方向7的成分且彼此相反;向左和向右每一个是左右方向9的成分且彼此相反,向前和向后每一个是前后方向8的成分且彼此相反。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上下方向7对应于竖直方向,前后方向8和左右方向9的每一个对应于水平方向。
[0032]而且,以多功能外设10被可使用地安装的状态或者多功能外设10被可使用地安装的姿势作为基准,定义上下方向7。注意,如图1A至1C中所描绘,多功能外设10被可使用地安装的状态将被称为“可使用状态”。而且,如图1A至1C中描绘的多功能外设10被可使用地安装的姿势将被称为“可使用姿势”。此外,前后方向8被定义为使得多功能外设10的开口 13被设置在的一侧被指定为前侧(前表面),并且在从前侧(前表面)观察多功能外设10时定义左右方向9。前后方向8是第一方向的示例,左右方向9是第二方向的示例。
[0033][多功能外设10的总体构造]
[0034]如图1A和图1B中描绘,多功能外设10被形成为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多功能外设10在多功能外设10的壳体的下部处包括通过喷墨记录方法将图像记录到纸12(见图2)上的打印机单元11。如图2中描绘,打印机单元11包括馈送部15、馈送盘20、排出盘21、输送辊部54、记录部24、排出辊部55、压盘42和墨容器100 (容器的示例)。此外,多功能外设10具有几个功能,例如传真功能和打印功能。多功能外设10是液体排出装置或液体消耗装置的示例。
[0035][馈送盘20、排出盘21]
[0036]如图1A和1B中描绘,馈送盘20通过使用者在前后方向8上经由开口 13插入多功能外设10中和从其拆除。开口 13被形成在多功能外设10的前表面的左右方向9上的中央部。馈送盘20能够支撑被堆叠在馈送盘20中的多张纸12。排出盘21被布置在馈送盘20上侧,且与馈送盘20 —起插入或拆除。排出盘21支撑由排出辊部55经由记录部24和压盘42之间的空间排出的纸12。
[0037][馈送部15]
[0038]馈送部15将由馈送盘20支撑的纸12馈送到输送路径65。如图2中描绘,馈送部15包括馈送辊25、馈送臂26和轴27。馈送辊25由馈送臂26可旋转地支撑在馈送臂26的前端。当输送马达(图中未描绘)相反旋转时馈送辊25在使得纸12在输送方向16上输送的方向上旋转。在以下描述中,馈送辊25、输送辊60和排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