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式立体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912594阅读:来源:国知局
效果:
1、将所述触摸屏集成在基板与封装盖板之间,不需要单独设置触摸屏盖板,能够降低触控式立体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厚度。
[0021]2、将R、G、B子像素沿像素的对角线排列。一方面,可以提高色阻区开口率;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显示装置在横屏放置和竖屏放置时分辨率相同。
[0022]3,OLED器件本身具有自发光性质,使用过程中无需配备额外的背光源及背光源的驱动电路,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降低了系统的厚度、功耗以及成本,且由于OLED本身的优势,使得系统具有视角宽、相应时间快、亮度高、节能、且工艺简单等优点。
[0023]4、3D分光器件采用液晶透镜,且液晶透镜的第一条形电极与第二条形电极之间形成夹角,可有效降低3D显示产生的摩尔纹。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触控式立体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像素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3D分光器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3D分光器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6]实施例一
参见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剖面图,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触控式立体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包括:2D显示模块1、3D分光器件2,所述2D显示模块I设置在所述3D分光器件2上面。还包括与所述2D显示模块I相连的2D显示驱动模块、与所述3D分光器件2相连的3D分光驱动模块,与所述2D显示驱动模块和3D分光驱动模块相连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2D显示驱动模块驱动所述2D显示模块I发光,并控制所述3D分光驱动模块驱动所述3D分光器件2显示遮挡状态。
[0027]所述2D显示模块I包括:基板11、与所述基板11相对设置的封装盖板12、所述基板11面向所述封装盖板12侧设有OLED器件13,所述OLED器件13上覆盖有封装层14,所述封装层14与所述封装盖板12之间设有触摸屏10。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摸屏10包括设置在所述封装层14上的第一导电层101,设置在所述封装盖板12面向基板11侧的防眩层102,设置在所述防眩层102下面的第二导电层103,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103下面的隔离点层104。本实施例将所述触摸屏10集成在基板11与封装盖板12之间,不需要单独设置触摸屏盖板,能够降低触控式立体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厚度。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OLED器件13包括:反射式阳极金属层、透明阴极金属层、及设于所述反射式阳极金属层与透明阴极金属层之间的有机材料层。进一步的,所述有机材料层又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及电子注入层。
[0029]所述封装层14包括:设于所述OLED器件13上的第一无机钝化层、设于所述第一无机钝化层上的有机平坦层、及设于所述有机平坦层上的第二无机钝化层。
[0030]进一步的,所述基板11上包括多个像素,像素可以以基本矩阵图案排列,但并不限于矩阵图案。像素可以以不同方式被控制,并且可以以不同方式发光,以在2D显示模块I的整个表面上显示图像。本发明中,每个像素包括R、G、B子像素,所述R、G、B子像素沿所述像素的对角线排列。其中,每个子像素包括有机发光层和薄膜晶体管(以下简称TFT),有机发光层可以通过自身发光,TFT可以响应于2D显示驱动模块发出扫描信号的扫描开启电压而控制子像素接收或不接收数据信号,从而控制有机发光层的亮度。
[0031]具体的,如图2所示,每个所述将像素包括大小相同,三行三列排布的九个子像素,所述R、G、B子像素为同一条对角线穿过的三个子像素。每个所述像素中除R、G、B子像素外的其他六个子像素为黑矩阵。其中,TFT-R、TFT-G、TFT-B分别为R、G、G子像素TFT开关放置位置。BM(Black Matrix)为黑矩阵,作用是遮挡没有色阻的区域及像素内传输数据和开关信号的金属线。本发明的TFT驱动开关位置可置于色阻覆盖区域,也可置于未被色阻覆盖区域。这样做带来的好处是可以提高色阻区的像素开口率。通常对于手机等小尺寸(例如3.5英寸至6.5英寸),如果PPI(Pixels per inch每英寸像素数)较高(如大于300PPI)像素开口率通常都较小(例如小于30%)。本发明虽然色阻区仅有现有技术的约1/3大小,但通过将TFT的放置位置设置在色阻区外可保证至少33%的开口率,开口率甚至优于高PPI情况下的现有技术像素设计方案。
[0032]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3D分光器件3是液晶透镜,如图3所示,所述液晶透镜包括上基板31、下基板32和填充于所述上基板31和所述下基板32之间的液晶层33,所述上基板31设有第一条形电极311,所述下基板32设有第二条形电极322,所述第一条形电极311与所述第二条形电极322之间形成夹角θ,0° < Θ < 90° ο
[0033]作为另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3D分光器件3是液晶透镜,所述液晶透镜包括上基板、下基板和填充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上基板设有第一条形电极,所述下基板设有第二条形电极,所述第一条形电极与X轴形成夹角θ:,。。<θ!<90°,所述第二条形电极与Y轴形成夹角θ2,0° <θ2< 90°。
[0034]当显示立体图像时,2D显示模块I的频率需达到120ΗΖ,在所述2D显示驱动模块发出垂直同步信号的两个相邻周期内,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2D显示驱动模块驱动所述2D显示模块I交替显示右眼/左眼画面和左眼/右眼画面;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3D分光驱动模块驱动相邻的所述第一条形电极311和相邻的第二条形电极322相互交替通电,且每次通电时间为与所述垂直同步信号对应的一个周期。
[003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式立体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将所述触摸屏集成在基板与封装盖板之间,不需要单独设置触摸屏盖板,能够降低触控式立体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厚度。
[0036]2、将R、G、B子像素沿像素的对角线排列。一方面,可以提高色阻区开口率;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显示装置在横屏放置和竖屏放置时分辨率相同。
[0037]3,OLED器件本身具有自发光性质,使用过程中无需配备额外的背光源及背光源的驱动电路,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降低了系统的厚度、功耗以及成本,且由于OLED本身的优势,使得系统具有视角宽、相应时间快、亮度高、节能、且工艺简单等优点。
[0038]4、3D分光器件采用液晶透镜,且液晶透镜的第一条形电极与第二条形电极之间形成夹角,可有效降低3D显示产生的摩尔纹。
[0039]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触控式立体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所述3D分光器件3是液晶狭缝光栅,所述狭缝光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下玻璃基板301,下基板COM电极302,下基板SEG电极303,液晶层33,上基板SEG电极304,上基板COM电极305,上玻璃基板306,所述下基板COM电极302和所述下基板SEG电极303之间有绝缘层隔开,所述上基板SEG电极304和所述上基板COM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