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架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6041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射镜调节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镜架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功率激光器光学光路系统中,反射镜调节装置在调节时先松开镜座固定螺栓,然后利用镜座调整栓顶靠镜座而使得镜座沿底面转动,从而实现反射镜的转动,接着通过镜座固定螺栓顶靠固定而实现反射镜的一维调节,最后利用镜架调整螺栓和镜架弹簧调节镜架而实现反射镜的二维调节。但是,现有的调节方式有以下缺点:一维调节时只有一个调节螺栓,只能实现一个方向的精确调节,且弹簧在震动、受热的条件下会发生变形,从而影响光路稳定性;二维调节时虽然有两组调节螺栓,但每组调节螺栓中有两个调节螺栓,调节时需要将一个螺栓拧紧、另一个螺栓拧松才能实现调节,因此,调节时非常麻烦且很难做到定位准确。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反射镜调节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架调节装置,该镜架调节装置不仅能够实现二维方向上的调节,同时在调节后光路稳定性较好。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镜架调节装置,其包括固定座、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的第一调节支架、与所述第一调节支架相连且用于放置镜片的第二调节支架及与所述第二调节支架相连接以将镜片压紧固定在第二调节支架内的压盖,所述镜架调节装置还包括用以在X轴方向上调节所述第一调节支架的第一调节件和用以在Y轴方向上调节所述第二调节支架的第二调节件,以通过所述第一调节件对所述第一调节支架的调节和所述第二调节件对所述第二调节支架的调节实现镜片在二维方向上的调节。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调节支架上的第一蜗轮和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并可转动的第一蜗杆,以在转动所述第一蜗杆时通过所述第一蜗轮与所述第一蜗杆的相互啮合带动所述第一调节支架在X轴方向上转动。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调节件还包括中心转轴,所述中心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蜗轮固定,另一端收容于所述固定座并可在所述固定座内转动。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调节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调节支架上的第二蜗轮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支架上并可转动的第二蜗杆,以在转动所述第二蜗杆时通过所述第二蜗轮与所述第二蜗杆的相互啮合带动所述第二调节支架在Y轴方向上转动。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镜架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锁紧件及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并与所述第一锁紧件相对应的第一固定套,以在所述第一调节件对所述第一调节支架完成调节后,通过所述第一锁紧件与所述第一固定套的相互配合,锁紧固定所述第一调节支架与所述固定座。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调节支架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锁紧件穿过的穿槽,所述穿槽呈狭长状以满足所述第一调节支架在X轴方向上的转动范围。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镜架调节装置还包括一端嵌入所述第二调节支架、另一端嵌入所述第一调节支架的第二固定套及与所述第二固定套相对应的第二锁紧件,以在所述第二调节件对所述第二调节支架完成调节后,通过所述第二锁紧件与所述第二固定套的相互配合,锁紧固定所述第二调节支架与所述第一调节支架。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调节支架内凹陷有用于收容镜片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用于防止镜片受压变形的缓冲垫。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盖的一端突伸入所述凹槽以将镜片限位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压盖上与所述缓冲垫相对的一侧开设有贯穿所述压盖的通槽,以便于光线透过所述通槽照射在镜片上。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调节支架内设置有用以将所述压盖固定限位在所述凹槽内的顶丝。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镜架调节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一调节支架、与所述第一调节支架相连的第二调节支架、用以在X轴方向上调节所述第一调节支架的第一调节件及用以在Y轴方向上调节所述第二调节支架的第二调节件,从而可通过所述第一调节件对所述第一调节支架的调节和所述第二调节件对所述第二调节支架的调节实现镜片在二维方向上的调节,同时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均具有自锁的功能,可在镜片调节完成后保证光路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镜架调节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镜架调节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图2所示镜架调节装置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2所示镜架调节装置沿C-C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图1所示镜架调节装置的右侧视图。图6是图1所示镜架调节装置的俯视图。图7是图6所示镜架调节装置沿B-B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的镜架调节装置100包括固定座10、安装在所述固定座10上的第一调节支架20、与所述第一调节支架20相连且用于放置镜片1的第二调节支架30、与所述第二调节支架30相连接以将镜片1压紧固定在第二调节支架30内的压盖40、用以在X轴方向上调节所述第一调节支架20的第一调节件50及用以在Y轴方向上调节所述第二调节支架30的第二调节件60。所述固定座10包括底壁11、自底壁11的其中三个侧边缘沿垂直于底壁11方向向外突伸的前侧壁12、后侧壁13及左侧壁14,所述底壁11、前侧壁12、后侧壁13及左侧壁14共同围设形成第一收容空间15。所述底壁11上远离所述左侧壁14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固定套16,所述第一固定套16收容在第一收容空间15内,且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套16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底壁11上。所述第一调节支架20安装在所述固定座10上并与所述固定座10平面接触。所述第一调节支架20与所述固定座10结构相近,亦包括底部21、自底部21的其中三个侧边缘沿垂直于底部21方向向外突伸的前侧部22、后侧部23及左侧部24,所述底部21、前侧部22、后侧部23及左侧部24共同围设形成第二收容空间25。自所述前侧部22的顶壁向下凹陷有呈半圆形设置的弧形槽221。所述底部21上远离所述左侧部24的一侧开设有穿槽211,所述穿槽211呈狭长状设置以满足所述第一调节支架20在X轴方向上的转动范围。所述镜架调节装置100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套16相对应的第一锁紧件26,所述第一锁紧件26穿过所述穿槽211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套16相连接,以锁紧固定所述第一调节支架20与所述固定座10。所述第二调节支架30部分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空间25内,且所述第二调节支架30的一侧边凹陷有用于收容镜片1的凹槽31,所述凹槽31内设置有用于防止镜片1受压变形的缓冲垫32。所述压盖40大体呈圆环状设置,且一端突伸入所述凹槽31以将镜片1和缓冲垫32共同限位在所述凹槽31内,另一端突伸并收容在所述弧形槽221内。所述压盖40上与所述缓冲垫32相对的一侧开设有贯穿所述压盖40的通槽41,所述通槽41的直径小于镜片1的直径,从而一方面便于光线透过所述通槽41照射在镜片1上,另一方面可避免镜片1从所述通槽41掉出。所述第二调节支架30内设置有用以将所述压盖40固定限位在所述凹槽31内的顶丝33,所述顶丝33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支架30的上下两侧,以在上下方向上同时限制所述压盖40在所述凹槽31内发生位移,从而保证镜片1稳定收容在所述凹槽31内。所述第一调节件50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5内,且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调节支架20上的第一蜗轮51、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0上并可转动的第一蜗杆52及固定在所述第一蜗轮51上的中心转轴53。所述第一蜗轮51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一调节支架20的底部21上,所述第一蜗杆52的两端分别突伸入所述固定座10的前侧壁12和后侧壁13,且其中一端贯穿所述后侧壁13设置,所述中心转轴5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蜗轮51固定,另一端收容于所述固定座10的底壁11并可在所述底壁11内转动,从而在转动所述第一蜗杆52时,可通过所述第一蜗轮51与所述第一蜗杆52的相互啮合而带动所述第一调节支架20在中心转轴53上相对于固定座10沿X轴方向转动(即沿图1中箭头a的方向或与a相反的方向转动)。所述第一调节支架20在X轴方向上完成调节后,所述第一蜗轮51与第一蜗杆52还能够起到啮合自锁的作用,从而保证所述第一调节支架20在X轴方向上不会随意发生位移,稳定性较好。所述第二调节件60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调节支架30上的第二蜗轮6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支架20上并可转动的第二蜗杆62。所述第二蜗轮61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二调节支架30上,所述第二蜗杆62的两端分别突伸入所述第一调节支架20的前侧部22和后侧部23,且其中一端贯穿所述后侧部23设置,从而在转动所述第二蜗杆62时,可通过所述第二蜗轮61与所述第二蜗杆62的相互啮合而带动所述第二调节支架30沿Y轴方向转动(即沿图1中箭头b的方向或与b相反的方向转动)。所述第二调节支架30在Y轴方向上完成调节后,所述第二蜗轮61与第二蜗杆62还能够起到啮合自锁的作用,从而保证所述第二调节支架30在Y轴方向上不会随意发生位移,稳定性较好。所述镜架调节装置100还包括一端嵌入所述第二调节支架30、另一端嵌入所述第一调节支架20的第二固定套70及与所述第二固定套70相对应的第二锁紧件80。所述第二固定套70呈两端台阶状,且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第二调节支架30内,另一端收容在所述第一调节支架20内并可以在所述第一调节支架20内转动,所述第一调节支架20的左侧部24上开设有供收容所述第二固定套70一端的收容孔(未标号)。所述第二锁紧件80穿过所述收容孔并与所述第二固定套70相连接,以在所述第二调节件60对所述第二调节支架30完成调节后,锁紧固定所述第二调节支架30与所述第一调节支架2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紧件26和第二锁紧件80均为锁紧螺钉,所述第一固定套16和第二固定套70均类似于螺母结构。由于镜片1是固定在第二调节支架30内的,所以我们可通过调节第一调节支架20和第二调节支架30的空间位置和角度来满足镜片1的空间位置和角度要求。而在实际调节操作时,一般会在镜片1与下一光学元器件的光路中间设置可安装拆卸的光路校正十字架,从而观察光透过通槽41照射在镜片1后,由镜片1反射形成的光斑是否落在光路校正十字架的中间,若光斑未落在光路校正十字架的中间,那么可通过调节所述第一调节件50和所述第二调节件60直至光斑落在光路校正十字架的中间,所述第一调节件50和所述第二调节件60的具体调节方式如下。在使用本发明的镜架调节装置100时,先将镜片1放置到所述第二调节支架30的凹槽31内,然后将所述压盖40压紧镜片1并通过所述顶丝33固定限位,接着转动所述第二蜗杆62,所述第二蜗轮61与所述第二蜗杆62相互啮合而带动所述第二调节支架30和所述第二固定套70沿Y轴方向转动,待Y轴方向调节完成后,将所述第二锁紧件80与所述第二固定套70相互锁紧以锁紧固定所述第一调节支架20和第二调节支架30,从而实现Y轴方向上的一维调节;接下来,转动所述第一蜗杆52,所述第一蜗轮51与所述第一蜗杆52相互啮合而带动所述第一调节支架20在所述中心转轴53上相对于所述固定座10沿X轴方向转动,待X轴方向调节完成后,将所述第一锁紧件26穿过所述穿槽211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套16相连接以锁紧固定所述第一调节支架20与所述固定座10,从而实现X轴方向上的二维调节。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蜗轮51与第二蜗轮61也可替换为带有自锁功能的伺服电机,从而通过伺服电机与第一蜗杆52和第二蜗杆62的配合连接,可实现对镜片1的半自动化调节,更加简单、精确、稳定。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镜架调节装置100通过设置有第一调节支架20、与所述第一调节支架20相连的第二调节支架30、用以在X轴方向上调节所述第一调节支架20的第一调节件50及用以在Y轴方向上调节所述第二调节支架30的第二调节件60,从而可通过所述第一调节件50对所述第一调节支架20的调节和所述第二调节件60对所述第二调节支架30的调节实现镜片1在二维方向上的调节,同时第一调节件50和第二调节件60均具有自锁的功能,可在镜片1完成调节后保证光路的稳定性。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