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材料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5425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感光材料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相片自动处理机中把感光材料从印相相件输送到冲洗组件的输送装置。
使用常规的此类输送装置,一导引装置把从印相组件输送来的一卷感光材料导引到冲洗组件中的一个中间传动滚轴上;在感光材料形成一个回转部分后,将它切割到某一预定长度;切割后,留下向下垂挂的感光材料尾端。
图8示出了一种常规的(感光材料)输送装置,它有一个能在印相组件中的滚轴84和冲洗组件中的滚轴85间来回摆动的摆杆81,还有一个由可动滚轴82和安装在摆杆81下端的压紧滚轴83组成的夹紧组件,两个滚轴能相互压紧。感光材料的首端14a被夹持在夹紧组件的两个滚轴间,来自印相组件的一卷感光材料14在摆杆81的摆动作用和可动滚轴82的转动下,将感光材料14的首端14a输送到冲洗组件上的中间传动滚轴85。此后,压紧滚轴83便移开,以使感光材料14的首端14a从夹紧组件上松开,并使摆杆81摆回印相组件。这种设在可以回摆的摆杆81上的夹紧组件,在来自印相组件的感光材料14被切割到给定长度后,一直夹紧感光材料14的尾端,直到将感光材料14完全输送到冲洗组件。摆杆81以与冲洗速度同步的速度缓慢地摆动。在可动滚轴82的转动下,感光材料14的尾端被输送至中间传动滚轴85后,压紧滚轴83便将感光材料的尾端从夹紧组件上松开。上述介绍说明了把一卷感光材料输送到冲洗组件的过程。因为在冲洗组件的各种处理箱中,冲洗一卷感光材料所需的时间比在印相组件中曝光所需的时间长,所以为了适应这种时间滞后,在输送感光材料时,感光材料会松弛地向下垂挂。形成一个回转部分。
在上述感光材料输送机构中,在切割下感光材料后,感光材料的尾端向下垂挂,处于等待状态,因而在将感光材料的尾端卷入中间传动滚轴中时,经常会引起诸如擦伤感光材料表面之类的事故,或使机构失灵。在摆杆型输送机构中,摆杆就象一个摆,用一个安装在摆杆下端的夹紧组件夹持一卷感光材料的两端,并将感光材料输送到冲洗组件。因为一卷感光材料是在摆杆往复运动的每两次撞击下于印相组件和冲洗组件间实施输送的,而且在前一卷感光材料输送完前不能从印相组件送入下一卷感光材料,所以输送效率甚低。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一套鼓轮机构,在一个相当大的圆柱面上安全、稳定而有效地输送感光材料的输送装置,因而能克服上述缺点。
根据本发明,将提供一种用于相片处理机的输送感光材料的输送装置,此装置包括一个具有圆柱形表面的输送鼓轮,和装在鼓轮表面上的、感光材料的首端和尾端压紧器杆,以便把一卷感光材料的首端和尾端分别压紧在鼓轮表面上。
在本发明中,采用一个鼓轮,在感光材料形成一个回转部分的情况下输送感光材料。两根压紧器杆装在鼓轮表面上,以便把一卷感光材料的首端和尾端压紧在鼓轮表面上,因此可以平稳、连续、可靠而无间断地往一个方向在鼓轮旋转表面上输送感光材料,从而避免了在常规的输送装置上造成的时间浪费。
此外,在鼓轮旋转的情况下输送感光材料,并把感光材料卷绕在鼓轮的平滑表面上,因此输送过程相当平稳,不用担心感光材料表面会造成褶皱和擦伤。因为感光材料是在鼓轮旋转的情况下,由平滑而弧度相当大的鼓轮表面来输送的,并且其首端和尾端被紧压在鼓轮表面上,所以可以避免感光材料的褶皱。这就能确保相片的完美洗印。
在本发明中,由于使用了回转部分形成机构,所以连续输送的感光材料在回转部分形成板上形成了一个弧度适当的回转部分,随着此板上的感光材料回转部分重量的增加,回转部分形成板便被推下。与此同时,感光材料也从板上滑落到适当的位置。因此,不可能在输送过程中造成感光材料的褶皱,不会在感光材料,特别是在感光材料的自动处理过程中形成回转部分时感光材料的弯颈部分处的感光乳剂和感光胶囊表面造成诸如死褶引起的裂纹之类的褶纹,因此在冲洗过程中不会在感光材料上出现褶纹,最终的相片将是冲印完美的。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目的在对下述附图的说明中将进一步显示出来。在这些附图中

图1为实施本发明的感光材料输送装置的透视图;
图2为输送鼓轮的局部剖视图,用以说明感光材料首端压紧器杆是如何靠近和离开鼓轮的;
图3为图2所示装置的侧向示意图;
图4为输送鼓轮的局部透视图,用以说明尾端压紧器杆是如何转动的;
图5为图4所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6a至6l为用以依次说明本发明的输送装置是如何输送感光材料的一组侧向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输送装置上的中间传动滚轴的透视画;
图8为以前所用的输送装置的侧向示意图,用以说明这种装置是如何工作的;
图9为装有回转部分形成板的输送装置的透视图;
图10a至10d为用以依次说明回转部分形成组件工作原理的一组侧向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所用的支撑导引机构的透视图;
图12为装有防曲卷机构的输送装置的侧向示意图;
图13为说明防卷曲机构安装情况的透视图;
图14为图13所示装置的垂直剖视图;
图15为防卷曲机构的宽度方向导引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16a至16d为说明防卷曲机构工作过程的一组侧向示意图。
首先介绍图1至图7。输送鼓轮1的中间部分制成一个环形凹槽3,在凹槽3的两侧则形成两段鼓轮表面。在两端由两块支板20支撑的输送鼓轮1安装在轴2上,它可向一个方向旋转。输送鼓轮1位于印相组件和冲洗组件之间,两段鼓轮表面则面对上述两个组件。
每个鼓轮表面上装有一根尾端压紧器杆4,其外端4a由支杆5支撑,由一个弹簧使外端4a有垂直靠近鼓轮1轴的倾向。尾端压紧器杆4可以靠近或离开鼓轮表面,杆轴113与鼓轮轴平行。此外,尾端压紧器杆4还能以支杆5为支点使它的另一端4b在水平面内鼓轮1的旋转方向上转动;用一个弹簧或类似的构件可以使尾端压紧器杆4回到其原来的位置。
尾端压紧器杆4的一端装在其支杆5的顶端,支杆5有一个与凸轮8接触的支承6,凸轮8则安装在轴2上。尾端压紧器杆4的弯头部分有一个可转动的支承7,支承7与导板9相接触。导板9上有一个凸出部分,此凸出部有一凹形表面。在输送鼓轮1旋转过程中转到某一预定位置时,通过凸轮8克服弹簧使杆4压向鼓轮轴1的倾向,向上抬起尾端压紧器杆4而使杆4处于开启状态。然后,导板9顶在压紧器杆4的弯头部分,而使它的另一端4b在水平面内鼓轮1的旋转方向(输送方向)上旋转90°。
随着鼓轮1的旋转,尾端压紧器杆4脱开凸轮8和导板9,压紧器杆4又回到原来与鼓轮平行的位置,因而又压在鼓轮表面上。正是由于设置了这种能使尾端压紧器杆4靠近和离开鼓轮表面的机构,以及使它能以支杆5为支点进行旋转的机构,才使压紧器杆4越过感光材料14的尾端14b,随后把尾端14b压紧而又不损伤感光材料。
首端压紧器杆10紧靠在尾端压紧器杆4之后,两者相互平行。每根首端压紧器杆4都由一根支杆11支撑,并由一个弹簧12使杆10在导针11a的导引下趋于靠近鼓轮1的轴,因而杆10也能靠近或离开鼓轮表面。装在每块支板20上的压紧器支承13在鼓轮1的旋转过程中转到某一预定位置时,克服弹簧12使首端压紧器杆10靠近鼓轮1轴的倾向,而向上抬起首端压紧器杆10的外端10a,使杆10处于离开鼓轮1的状态。随着鼓轮1的转动,首端压紧器杆10的外端10a脱开压紧器支承13,使前端压紧器杆10又回到其原来的位置而紧压在鼓轮表面上。因此,与鼓轮轴平行的杆10能够压住并输送接连从印相组件输送来的感光材 4和15,而不间断。
在输送鼓轮1旋转期间转动到所希望的位置时,由诸如凸轮8、导板9或压紧器支承13之类的操纵机构向上抬起和转动尾端压紧器杆4和前端压紧器杆10,从而能自动压紧或松开绕在鼓轮1上的感光材料的首端和尾端,因此鼓轮1能平稳地输送感光材料。
图6a至6l更详细地说明了感光材料的输送过程。首先,由图6a可见,把从印相组件输送来的感光材料14的首端14a插入从鼓轮表面抬起的首端压紧器杆10下方。在图6b中,压紧器杆10把感光材料首端14a紧压在鼓轮表面上。图6c和6d分别示出了鼓轮1旋转和停止旋转时的情况。图6e示出了继续送入感光材料14,并在回转部分形成板上形成回转部分14c的情况。由图6f可见,随着回转部分14c长度的增加,在重力的作用下,回转部分形成板16向下偏斜,使回转部分14c滑下。
由图6g可见,在首端压紧器杆10向上抬起处于松开状态时感光材料首端14a被送到中间传动滚轴17处。在图6h中,尾端压紧器滚轴19把紧靠感光材料14的尾端14a前的部分压在鼓轮表面上,随着鼓轮1的旋转,感光材料从印相组件不断地输送过来。与此同时,转到印相组件一侧的各尾端压紧器杆4向上抬起,而且其外端4b转向90°,通过感光材料14的下侧到达与感光材料外边平行的某一位置。随后,尾端压紧器杆4的另一端4b越过与鼓轮的弧形表面接触的感光材料的尾端14b,转回到使杆4轴与鼓轮轴平行的原来位置。最终,在尾端压紧器滚轴19松开时,把紧靠感光材料尾端14b前的部分压在鼓轮表面(见图4和图5)。
由图6i可见,随着鼓轮1的旋转紧随尾端压紧器杆4后的首端压紧器杆10被抬起,以使另一卷从印相组件输送来的感光材料15的首端15a进入杆10的下面。由图6j可见,首端15a被首端压紧器杆10压在鼓轮面上,此时鼓轮1停止旋转,使感光材料15形成一回转部分15b。与此同时,中间传动滚轴17仍然不间断地把感光材料14送入冲洗组件。
由图6k可见,随着感光材料被不断送入冲洗组件,回转部分14c的长度越来越短,鼓轮1又开始转动把尾端压紧器杆4抬起,松开感光材料14的尾端14b,最终由中间传动滚轴17把感光材料14送入冲洗组件。由图6l可见,随鼓轮1的旋转而输送来的下一卷感光材料15的首端15a被首端压紧器杆10压紧,并穿过中间传动滚轴17,此后又重复图6f及其后的各步骤,将感光材料不断输送出去。
下文介绍图9至图11。回转部分形成板16是一块金属板,它有一定的宽度和长度,其一端16a安装在轴40上,并可绕轴40旋转。弹簧41将板16托起,使之位于水平位置。板16的另一端16b位于由与轴40平行的另一根轴支持的鼓轮1中间部分的下方。
图10a至10d示出了回转部分形成组件的工作过程。由图10a可见,感光材料14的首端14a由首端压紧器杆10压紧在鼓轮1的表面上。输送鼓轮1一直旋转到图10b所示的预定位置才停止转动。由图10c可见,由压紧器杆10压住的感光材料14的首端14a后的弯颈部分14c紧靠在处于水平位置的回转部分形成板16的端部16b处。由印相组件输送来的感光材料14在板16的水平表面上逐渐卷曲形成一回转部分。随着板16上感光材料回转部分重量的增加,在回转部分重量的作用下,板16克服弹簧41的作用力而逐渐向下倾斜,最终使感光材料的回转部分垂下。然后,鼓轮1又重新转动,而压紧器杆10则在移到冲洗组件一边时,杆10抬起,将感光材料14的首端松开。因此,感光材料14被输送至中间传动滚轴17。
根据本发明,还可以把回转部分形成板16的端部16b设计成向下弯曲的光滑表面(未示出),或者如图11所示,可以在端部16b设计成一个弯头16c,并在弯头16c处加一根导引滚轴16d。在板16上感光材料形成回转部分而向下滑落时,由于在板16的端部16b处的光滑表面或由于导引滚轴16d的旋转,而使感光材料14上涂有感光乳剂的表面可以免受损伤。
现在参阅图12至图16。摆臂31位于冲洗组件一侧,其上端有一支点,所以摆臂31可以在垂直于鼓轮轴的方向摆动,而弹簧32的作用在于把摆臂31推向鼓轮轴。摆臂31在向外弯曲的弯头部分35的端头装有一个导引滚轴33,以减小作用在输送中的感光材料上的摩擦阻力。此外,在摆臂31的中部还装有一个与输送装置的推动器凸轮30接触的内导引滚轴34。
图15示出了一种宽度方向导引装置,它包括一对档边架37和一个空套滚轴38。空套滚轴38穿过档边架37上的一对孔37a松弛地安装在支 0上。
现参阅图16a至16d,以说明防卷曲机构的工作过程。如图16a所示,从印相组件输送来的感光材料14的首端14a由首端压紧器杆10压紧在鼓轮表面上。输送鼓轮1分别在预定位置旋转和停转,所以从印相组件连续输送来的感光材料14会松弛下来而形成一回转部分。在此状态下,凸轮形推动器30克服弹簧32使摆臂31靠近鼓轮1的倾向,将摆臂31推进。由图16b可见,在首端压紧杆10被抬起而松开感光材料14的首端14a时,输送鼓轮1又开始旋转,并将首端14a输送到设在冲洗组件中的中间传动滚轴17处。在此状态,摆臂31脱开凸轮形推动器30,而退入鼓轮1的凹槽3内,所以摆臂31不会妨碍感光材料的输送。
现参阅图16c,在鼓轮1的旋转过程中,感光材料被输送到冲洗组件,并将感光材料切割到某一预定长度。然后,尾端压紧器杆4夹住感光材料的尾端14b,直至尾端压紧器杆4到达某一预定位置,鼓轮1才停止转动。中间传动滚轴17把感光材料14输送到冲洗组件时,凸轮形推动器30克服弹簧32使摆臂31靠近鼓轮1的倾向,将摆臂31推出凹槽3,同时位于摆臂31下端的导引滚轴33把靠近中间传动滚轴17的那部分向下垂挂的感光材料向外推出。
由弯转感光材料的回转部分而形成的弧形部分14d被推入面对导引滚轴33的宽度方向导引装置的一对档边架37之间。由于设在两侧的档边架37控制了感光材料的输送方向,还由于在被导引滚轴33推出的弧形部分14d之间的感光材料的垂挂部分靠在空套滚轴38上,所以中间传动滚轴17便将感光材料14的回转部分输送出去。因为空套滚轴38与它所穿过的档边架37上的孔37a之间存在间隙,轴38很容易转动,所以导引滚轴33和感光材料14的弧形部分14d之间的摩擦阻力自然控制到相当低的程度。因此,感光材料在防卷曲机构中能平稳地输送。与此同时,随着输送鼓轮1的旋转,首端压紧器杆10又转印相组件一侧,夹住下一卷感光材料15的首端15a,在鼓轮1之外形成另一回转部分。
由图16d可见,在输送鼓轮1旋转时,尾端压紧器杆4在中间传动滚轴17附近夹住了感光材料14的尾端14b,摆臂31脱开凸轮形推动器30而逐渐退入凹槽3内,同时摆臂31上的导引滚轴33也从两块档边架37间退出。与此同时尾端压紧器杆4抬起,将感光材料14的尾端14b从鼓轮1的表面上松开,通过中间传动滚轴17把感光材料14输送到冲洗组件。对于随后送来的感光材料,又重复上述从印相组件至冲洗组件的输送过程,从而防止了感光材料的卷曲。
权利要求
1.用于相片处理机的感光材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具有圆柱形表面的输送鼓轮,及装在所述输送鼓轮的所述圆柱形表面上、并用以把感光材料的首端和尾端分别压紧在所述输送鼓轮表面上的首端压紧器杆和尾端压紧器杆。
2.权利要求1所述输送装置中,所述首端压紧器杆安装在所述输送鼓轮的表面上,因此它们可以靠近和离开所述输送鼓轮的轴,并与所述输送鼓轮轴保持平行;所述尾端压紧器杆的一端支撑在所述输送鼓轮表面上,因而它们也可以靠近和离开所述输送鼓轮的轴,并与所述输送鼓轮轴保持平行,所述尾端压紧器杆的另一端可以转动,直至所述尾端压紧器杆与所述鼓轮的旋转方向平行;所述首端和尾端压紧器杆的垂直和绕支点的运动与所述输送鼓轮的旋转运动同步。
3.权利要求2所述输送装置中,利用一个弹簧使所述首端压紧器杆有靠近所述输送鼓轮轴的倾向;还用一个弹簧使所述尾端压紧器杆有靠近所述输送鼓轮轴的倾向,能在水平面内转动的所述尾端压紧器杆的所述另一端将转回到与所述鼓轮轴平行的原来位置,此外,设置了若干操纵机构使所述首端和尾端压紧器杆进入或退出与所述鼓轮的旋转同步的工作位置。
4.权利要求2或3所述输送装置中,所述尾端压紧器杆位于所述首端压紧器杆附近,并且相对于所述输送鼓轮的旋转方向位于所述首端压紧器杆的前方。
5.权利要求1至4所述任一种输送装置中,所述输送鼓轮在其中间部分被加工成一个环形凹槽,在凹槽两侧则形成两个鼓形段;在每个鼓形段上装置了所述首端压紧器杆和尾端压紧器杆。
全文摘要
从印相相件输送来的感光材料在间断转动的输送鼓轮的表面上平稳地传送,输送鼓轮的转速与冲洗组件的冲洗速度同步。由若干压紧器杆把感光材料的首端和尾端压紧在鼓轮表面上。在输送装置中设有一块回转部分形成板,随着此板上感光材料重量的不断增加,此板向下倾斜,使感光材料平稳地滑落下来。此装置中还装有一个防卷曲机构,利用这一机构能够可靠地输送感光材料而不致发生感光材料的卷曲。
文档编号G03B27/00GK1033324SQ8710784
公开日1989年6月7日 申请日期1987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1987年11月16日
发明者山本有治 申请人:株式会社诺日土研究中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