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适配器全自动装配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138852阅读:来源:国知局
块9.1与第六横向气缸相连,插针安装在第五竖向气缸9.2自由端的上。
[0032]所述的内芯压紧装置包括第七竖向气缸10.1和压头10.2,所述的压头安装在第七竖向气缸10.1的自由端。
[0033]所述的水平往复运动组件6包括运动杆和驱动器,第一外壳夹持装置、第二外壳夹持装置均固定安装在驱动杆上。
[0034]所述的放管组件4.2包括大滑块4.2.1、小滑块4.2.2和第二气缸4.2.3,所述的小滑块4.2.2滑动置于大滑块4.2.1内,小滑块4.2.2与第二气缸4.2.3相连,大滑块4.2.1设有容纳套管的上第一竖向通孔4.2.1.1和下第一竖向通孔4.2.1.2,小滑块4.2.2设有容纳套管的第二竖向通孔4.2.2.1 ;上第一竖向通孔4.2.1.1与套管容纳管4.1的下端口重合,小滑块4.2.2的第二竖向通孔4.2.2.1的上端口与上第一竖向通孔4.2.1.1重合或分离,小滑块4.2.2的第二竖向通孔4.2.2.1的下端口与大滑块4.2.1的下第一竖向通孔4.2.1.2重合或分离;所述的外壳限位块1.3位于下第一竖向通孔4.2.1.2的下方。
[00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外壳供给装置将外壳12输送到加工导轨1.1的左端的外壳待推槽1.2处,然后经外壳推送装置上的第一顶块3.2将外壳12沿着加工导轨1.1推送被外壳限位块1.3挡住;此时陶瓷套管供给装置上的第二气缸4.2.3带动小滑块4.2.2运动,当小滑块4.2.2上的第二竖向通孔4.2.2.1与下第一竖向通孔4.2.1.2重合时,陶瓷套管11落入外壳12内;接着第一外壳夹持装置上的第三气缸5.1运动,第一夹头5.2夹住外壳12,同时第一夹头5.2将外壳限位块1.3往里推,外壳12不再受到限位;水平往复运动组件6带动第一外壳夹持装置向右侧运动,第一个外壳12就达到了第二外壳夹持装置所处的位置,第五竖向气缸9.2带动插针9.3插住一个内芯13,然后在第六横向气缸的作用下运送到第一外壳12的上方,此时第五竖向气缸9.2带动插针9.3将内芯13插到外壳内,然后回退;第四气缸7.1带动第二夹头7.2夹住陶瓷套管11、外壳12和内芯13三者的组合体,在水平往复运动组件6的带动下继续向右边运动,运动到内芯压紧装置的下方,第七竖向气缸10.1带动压头10.2将内芯13压紧在外壳12内。如此往复动作,实现了陶瓷套管
11、外壳12和内芯13三者的自动装配。
【主权项】
1.一种光纤适配器全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I)和安装在机架(I)上的外壳供给装置、陶瓷套管供给装置、内芯供给装置、加工导轨(1.1)、外壳推送装置、第一外壳夹持装置、第二外壳夹持装置、内芯输送装置、内芯压紧装置、水平往复运动组件(6),水平往复运动组件(6)带动第一外壳夹持装置、第二外壳夹持装置做往复运动,所述的外壳推送装置、第一外壳夹持装置、第二外壳夹持装置、内芯输送装置和内芯压紧装置五者沿着外壳在加工导轨(1.D上的运动方向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全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供给装置包括振动盘、第一输送导轨(2.1),所述的第一输送导轨(2.1)的前端与加工导轨(1.D的左端垂直相交,加工导轨(1.1)在与第一输送导轨(2.1)相交处形成外壳待推槽(1.2),所述的外壳待推槽(1.2)可容纳一个外壳;外壳推送装置位于外壳待推槽(1.2)的左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全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推送装置包括第一气缸(3.1)、第一顶杆和第一顶块(3.2),所述的第一气缸(3.1)、第一顶杆和第一顶块(3.2)沿着外壳运动方向设置,第一顶块(3.2)位于外壳的左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全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套管供给装置位于加工导轨(1.D上方且包括第二震动盘、套管容纳管(4.1)、放管组件(4.2),加工导轨(1.1)在放管组件(4.2)的正下方设有外壳限位块(1.3),所述的外壳限位块(1.3)水平垂直于外壳运动方向设置,外壳限位块(1.3)经弹性组件装配在加工导轨(1.1)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全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外壳夹持装置安装在外壳限位块(1.3)的前方,所述的第一外壳夹持装置包括第三气缸(5.1)、第一夹头(5.2),所述的第一夹头(5.2)上的夹口与外壳外形相配,所述的第一外壳夹持装置固定在水平往复运动组件(6)上,所述的水平往复运动组件(6)沿着外壳运动方向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全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外壳夹持装置安装在内芯供给装置的下方,所述的第二外壳夹持装置包括第四气缸(7.1)、第二夹头(7.2),所述的第二夹头(7.2)上的夹口与外壳外形相配,所述的第二外壳夹持装置固定在水平往复运动组件(6)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全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芯供给装置包括振动盘、第三输送导轨(8.1),所述的第三输送导轨(8.1)的前端设有内芯限位区域;所述的内芯输送装置位于限位区域的上方,所述的内芯输送装置包括第五竖向气缸(9.2)、第六横向气缸、运动块(9.1)和用于与内芯插接的插针(9.3),所述的第五竖向气缸(9.2)固定在运动块(9.1)上,运动块(9.1)与第六横向气缸相连,插针安装在第五竖向气缸(9.2)自由端的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全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芯压紧装置包括第七竖向气缸(10.1)和压头(10.2),所述的压头安装在第七竖向气缸(10.1)的自由端。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全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往复运动组件(6)包括运动杆和驱动器,第一外壳夹持装置、第二外壳夹持装置均固定安装在驱动杆上。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全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管组件(4.2)包括大滑块(4.2.1)、小滑块(4.2.2)和第二气缸(4.2.3),所述的小滑块(4.2.2)滑动置于大滑块(4.2.1)内,小滑块(4.2.2)与第二气缸(4.2.3)相连,大滑块(4.2.1)设有容纳套管的上第一竖向通孔(4.2.1.1)和下第一竖向通孔(4.2.1.2),小滑块(4.2.2)设有容纳套管的第二竖向通孔(4.2.2.1);上第一竖向通孔(4.2.1.1)与套管容纳管(4.1)的下端口重合,小滑块(4.2.2)的第二竖向通孔(4.2.2.1)的上端口与上第一竖向通孔(4.2.1.1)重合或分离,小滑块(4.2.2)的第二竖向通孔(4.2.2.1)的下端口与大滑块(4.2.1)的下第一竖向通孔(4.2.1.2)重合或分离;所述的外壳限位块(1.3)位于下第一竖向通孔(4.2.1.2)的下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纤适配器全自动装配设备,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外壳供给装置、陶瓷套管供给装置、内芯供给装置、加工导轨、外壳推送装置、第一外壳夹持装置、第二外壳夹持装置、内芯输送装置、内芯压紧装置、水平往复运动组件,水平往复运动组件带动第一外壳夹持装置、第二外壳夹持装置做往复运动,所述的外壳推送装置、第一外壳夹持装置、第二外壳夹持装置、内芯输送装置和内芯压紧装置五者沿着外壳在加工导轨上的运动方向设置。实现全自动完成外壳、陶瓷套管、内芯三者装配。大大的减少人力,降低的人工成本,也提升了加工效率。属于电子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IPC分类】G02B6/38
【公开号】CN204807764
【申请号】CN201520554859
【发明人】王巧巧
【申请人】宁海县盈峰光化仪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