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组件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485000阅读:来源:国知局
或相似的许多特征。为简洁起见,相同或相似的许多特征的详细描述可省略,且在这些图示及描述中被使用的类似标号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构件。
[0044]第四实施例的发光组件400与第一实施例的发光组件100的主要差异在于:在第四实施例中,凹部422在剖面视角上包括谷形凹部,谷形凹部包括以非共平面的方式互相连接的第一曲面422a与第二曲面422b。第一曲面422a与第二曲面422b朝向远离模造透镜420的底部426的方向凸起。出光面424的第一出光区以及第二出光区是以共平面的方式互相连接,且出光面424是对应于模造透镜420的底部426垂直。出光面424的第一出光区连接至凹部422的一端El与底部426中心Cl连成第一参考线,出光面424的第二出光区连接至模造透镜420的底部426的另一端E3与底部426中心Cl连成第二参考线,第一参考线与第二参考线的夹角Qtl可在40度至50度之间。通过模造透镜420的配置,参看图13所示的光路,发光组件400能够提供广角出光效果及高出光均匀度。
[0045]综上所述,基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发光组件,提供了多个不同的模造透镜,以嵌入发光组件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具体的,模造透镜的出光面包括凹部、围绕凹部的第一出光区以及围绕第一出光区的第二出光区,且第一出光区连接于凹部与第二出光区之间。凹部能够反射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出的光到第一出光区、二出光区。因此,通过模造透镜的配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发光组件具有能够提供广角度出光效果以及高出光均匀度的有益技术效果。
[0046]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0047]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光二极管芯片;以及 模造透镜,所述模造透镜直接形成在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上,所述模造透镜包括底部以及对应所述底部的出光面,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位于所述底部的中心线上; 其中,所述出光面包括凹部、围绕所述凹部的第一出光区以及围绕所述第一出光区的第二出光区,且所述第一出光区连接于所述凹部与所述第二出光区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包括圆锥形凹部,所述圆锥形凹部的顶点朝向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形凹部的顶角在45度至150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形凹部的所述顶角在70度至120度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包括第一V形凹部,所述第一V形凹部包括第一平面以及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以非共平面的方式互相连接,且在剖面视角上于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形成顶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角在45度至150度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角在70度至120度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角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平面与垂直面之间的第一顶角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垂直面之间的第二顶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对称于所述底部中心线,而所述第一顶角的角度等于所述第二顶角的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不对称于所述底部中心线,而所述第一顶角的角度与所述第二顶角的角度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角在20度至75度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角等于45度。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角在20度至75度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角等于70度。
15.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包括与所述第一V形凹部相交的第二 V形凹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V形凹部的形状与所述第二V形凹部的形状不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在剖面视角上包括谷形凹部,所述谷形凹部包括以非共平面的方式互相连接的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而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二曲面朝向远离底部的方向凸起。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17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的所述第一出光区以及所述第二出光区垂直于所述模造透镜的底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2、5、17任一项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出光区连接至所述凹部的一端到所述第一出光区连接至所述第二出光区的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底部的中心与所述出光面之间的距离递增。
20.根据权利要求1、2、5、17任一项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光区连接至所述凹部的一端与所述底部的中心连成第一参考线,所述第一出光区连接至所述第二出光区的另一端与所述底部的中心连成第二参考线,且所述第一参考线与所述第二参考线间的夹角在3度至70度之间。
21.根据权利要求1、2、5、17任一项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光区连接至所述凹部的一端与所述底部的中心连成第一参考线,所述第二出光区连接至所述模造透镜底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底部的中心连成第二参考线,且所述第一参考线与所述第二参考线间的夹角在40度至50度之间。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出光区连接至所述第二出光区的一端到所述第二出光区连接至所述模造透镜底部的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底部的中心与所述出光面之间的距离递增。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出光区连接至所述第二出光区的一端到所述第二出光区连接至所述模造透镜底部的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底部的中心与所述出光面之间的距离递减。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芯片;以及模造透镜,所述模造透镜直接形成在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上,所述模造透镜包括底部以及对应所述底部的出光面,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位于所述底部的中心线上;其中,所述出光面包括凹部、围绕所述凹部的第一出光区以及围绕所述第一出光区的第二出光区,且所述第一出光区连接于所述凹部与所述第二出光区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发光组件具有能够提供广角度出光效果以及高出光均匀度的有益技术效果。
【IPC分类】F21Y101-02, F21V5-04
【公开号】CN104806975
【申请号】CN201410792411
【发明人】叶志庭, 简奉任
【申请人】璨圆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9日
【公告号】US20150211690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