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盘上压紧气缸供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1968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回转盘上压紧气缸供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床,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工件夹紧的机床。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床回转盘上夹紧工件需要人工操作,严重影响了机器的生产效率,而且操作者面对大量的重复劳动,容易产生过度疲劳,导致事故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专用机床回转盘上工件夹紧气缸的配气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回转盘上压紧气缸供气装置,包括设置于装置最底层的回转盘,所述回转盘边沿设有压紧气缸,压紧气缸设有其对应的工位,所述回转盘中部设有螺杆,螺杆上设有弹簧,弹簧上面自下而上设有回转分气盘、配气盘,配气盘下平面设有三个孔,孔贯穿有气管, 其中两孔通过气管与电磁换向阀实现气源连接,回转分气盘上平面设有相等数目的复数个外圈孔和内圈孔,所述孔分别与外圈孔、内圈孔相对应贯通。包围在螺杆中部设有一托盘,所述回转分气盘固定在托盘上,所述回转盘中心处设有一定位轴,托盘由定位轴定心。所述回转分气盘的上方设有一支承管,所述配气盘安装于支承管内部,所述气管贯穿于支承管中,支承管上端设有一支架,支承管上端固定在支架上。所述外圈孔和内圈孔数量都为四个。所述螺杆还设有螺母。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回转盘上压紧气缸的自动压紧和松开,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防止了人员由于手工操作过度劳累而出现事故的发生。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3为配气盘下平面示意图。图4为回转分气盘上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配气盘7安装在支承管8上,支承管8上端固定在支架9上,配气盘7安装好后不可旋转,定位轴2和螺杆3安装在回转盘1上,螺杆3上装有弹簧4和螺母,托盘 5由定位轴2定心,螺杆3导向,弹簧4弹力推动,处于向上的浮动状态,回转分气盘6固定在托盘5上,在弹簧4的推力作用下,回转分气盘6的上平面与配气盘7的下平面形成密封面,定位轴2使配气盘7与回转分气盘6保持同心。[0015]图2为图1的A-A剖面,四个压紧气缸11安装在回转盘1上,回转盘1每次回转 90°,四个压紧气缸11总是对应四个工位的位置。图3为配气盘7下平面示意图,配气盘7在安装时,孔1、孔2对应I工位。孔1、 孔2气源连接经过电磁换向阀10,孔3气源连接不经过电磁换向阀。图4为回转分气盘6上平面示意图,回转分气盘6在安装时,各孔分别对应四个工位的位置,使各孔可以和配气盘7下平面相应的孔接通。工作时,回转盘1上的螺杆3带动回转分气盘6旋转,回转盘1回转到位后,电磁换向阀10失电,压力空气通过配气盘7下平面的孔2传送到回转分气盘6上平面对应I工位的内圈孔内,并通过气管连接到I工位气缸下部,使气缸升起,I工位更新工件后,电磁换向阀10得电,压力空气通过配气盘7下平面的孔1传送到回转分气盘6上平面对应I工位的外圈孔内,并通过气管连接到I工位气缸上部,使气缸压紧工件,而连接配气盘7下平面孔3的压力空气会传送到回转分气盘6上平面对应II、III、IV工位的外圈孔内,并通过气管连接到II、III、IV工位气缸上部,使气缸保持压紧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回转盘上压紧气缸供气装置,包括设置于装置最底层的回转盘,其特征是,所述回转盘边沿设有压紧气缸,压紧气缸设有其对应的工位,所述回转盘中部设有螺杆,螺杆上设有弹簧,弹簧上面自下而上设有回转分气盘、配气盘,配气盘下平面设有三个孔,孔贯穿有气管,其中两孔通过气管与电磁换向阀实现气源连接,回转分气盘上平面设有相等数目的复数个外圈孔和内圈孔,所述孔分别与外圈孔、内圈孔相对应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盘上压紧气缸供气装置,其特征是,包围在螺杆中部设有一托盘,所述回转分气盘固定在托盘上,所述回转盘中心处设有一定位轴,托盘由定位轴定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盘上压紧气缸供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回转分气盘的上方设有一支承管,所述配气盘安装于支承管内部,所述气管贯穿于支承管中,支承管上端设有一支架,支承管上端固定在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盘上压紧气缸供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圈孔和内圈孔数量都为四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盘上压紧气缸供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螺杆还设有螺母。
专利摘要一种回转盘上压紧气缸供气装置,包括设置于装置最底层的回转盘,所述回转盘边沿设有压紧气缸,压紧气缸设有其对应的工位,所述回转盘中部设有螺杆,螺杆上设有弹簧,弹簧上面自下而上设有回转分气盘、配气盘,配气盘下平面设有三个孔,孔贯穿有气管,其中两孔通过气管与电磁换向阀实现气源连接,回转分气盘上平面设有相等数目的复数个外圈孔和内圈孔,所述孔分别与外圈孔、内圈孔相对应贯通。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回转盘上压紧气缸的自动压紧和松开,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防止了人员由于手工操作过度劳累而出现事故的发生。
文档编号B23Q3/06GK202155720SQ20112021910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4日
发明者绫德福 申请人:奥科精机(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