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机挤压轮的废料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9198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挤压机挤压轮的废料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料清理装置,尤其是一种挤压机挤压轮的废料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铜杆挤压机在挤压铜杆的过程中会在挤压轮的凹槽中残留一些废料,而这些废料需要定期进行清理,否则当废料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造成挤压轮的损坏。目前,对挤压轮的清理方式大都为将挤压轮从挤压机中取下,然后利用特定的清理装备对挤压轮进行清理,但是现有的清理装备主要设置一个刮刀系统进行清理,这样清理的效率较低,而且还不容易将挤压 轮凹槽中的废料全部清理出去,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挤压机挤压轮的废料清理装置,不仅能够大大提闻挤压轮凹槽中残留废料的清理效率,而且还提闻了广品质量。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挤压机挤压轮的废料清理装置,该清理装置包括有至少一组切削机构,所述切削机构包括刀具和刀具进给驱动装置,所述刀具进给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刀具移动定位,所述刀具的刀尖形状与待清理挤压轮的凹槽的形状相匹配,且所述刀具的刀尖与待清理挤压轮的圆弧面相切。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清理装置由两组切削机构组成,且该两组切削机构呈相互独立设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位于其中一组切削机构中的刀具为铣刀,位于其中另一组切削机构中的刀具为车刀。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具进给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刀具移动定位的结构为:所述刀具进给驱动装置包括有驱动电机、减速器、丝杆和固定座,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丝杆的一轴端,所述丝杆的另一轴端螺纹配合转动螺接于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刀具铰接于所述固定座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两组呈相互独立的切削机构,每组切削机构各包括刀具和刀具进给驱动装置,所述刀具进给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刀具相对待清理挤压轮的凹槽移动定位,所述刀具的刀尖形状与待清理挤压轮的凹槽的形状相匹配,且所述刀具的刀尖与待清理挤压轮的圆弧面相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挤压轮凹槽中残留废料的清理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挤压机挤压轮的废料清理装置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挤压机挤压轮的废料清理装置包括有至少一组切削机构,所述切削机构包括刀具I和刀具进给驱动装置2,所述刀具进给驱动装置2能够带动所述刀具I相对待清理挤压轮3的凹槽移动定位,所述刀具I的刀尖形状与待清理挤压轮的凹槽的形状相匹配,且所述刀具I的刀尖与待清理挤压轮的圆弧面相切。在本实施例中,该清理装置由两组切削机构组成,该两组切削机构呈相互独立设置;且位于其中一组切削机构中的刀具为铣刀,位于其中另一组切削机构中的刀具为车刀。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刀具进给驱动装置2能够带动所述刀具I移动定位的结构为:所述刀具进给驱动装置2包括有驱动电机20、减速器21、丝杆22和固定座23,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丝杆的一轴端,所述丝杆的另一轴端螺纹配合转动螺接于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刀具铰接于所述固定 座上。
权利要求1.一种挤压机挤压轮的废料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清理装置包括有至少一组切削机构,所述切削机构包括刀具(I)和刀具进给驱动装置(2),所述刀具进给驱动装置(2)能够带动所述刀具(I)移动定位,所述刀具(I)的刀尖形状与待清理挤压轮的凹槽的形状相匹配,且所述刀具(I)的刀尖与待清理挤压轮的圆弧面相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机挤压轮的废料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清理装置由两组切削机构组成,且该两组切削机构呈相互独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压机挤压轮的废料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其中一组切削机构中的刀具为铣刀,位于其中另一组切削机构中的刀具为车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压机挤压轮的废料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进给驱动装置(2)能够带动所述刀具(I)移动定位的结构为:所述刀具进给驱动装置(2)包括有驱动电机(20)、减速器(21)、丝杆(22)和固定座(23),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丝杆的一轴端,所述丝杆的另一轴端螺纹配合转动螺接于 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刀具铰接于所述固定座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挤压机挤压轮的废料清理装置,该清理装置包括有至少一组切削机构,所述切削机构包括刀具和刀具进给驱动装置,所述刀具进给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刀具移动定位,所述刀具的刀尖形状与待清理挤压轮的凹槽的形状相匹配,且所述刀具的刀尖与待清理挤压轮的圆弧面相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挤压轮凹槽中残留废料的清理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B21C35/04GK203108969SQ20122072850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
发明者刘东杰, 刘嘉蕙 申请人:东又悦(苏州)电子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