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顶盖焊接全方位浮动工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3511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汽车顶盖焊接全方位浮动工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顶盖焊接全方位浮动工装结构,包括装配车身顶盖的顶盖工装,顶盖工装包括工装骨架,工装骨架上固定有顶盖吸附装置、车身锁紧装置和工装抓取装置,所述工装骨架的中部两侧对称设有多个万向球,尾部两侧对称设有与车身顶盖和车身后横梁配合的定位销。通过万向球的结构保证顶盖在车身纵向和高度方向上的准确定位,通过定位销的结构保证了车身顶盖在横向方向上的定位,减少了车身顶盖与车身后横梁的间隙面差,有效降低了激光焊接的缺陷率,满足了美学和结构上的要求,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装配方便,成本较低,实用性好,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专利说明】 汽车顶盖焊接全方位浮动工装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装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顶盖焊接全方位浮动工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车身顶盖的预成型焊接工艺中,使用的是固定工装,即顶盖先在工装上定位,工装再在车身上被锁死,然后对顶盖进行预成型点焊焊接。这样焊接的弊端是:当车身开度发生波动时,顶盖与侧围无法良好贴合,激光焊接时会产生缺陷,如果顶盖在横向方向上发生波动,顶盖会与后背门之间会产生间隙缺陷,从而导致大量的返修,耗费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汽车顶盖焊接全方位浮动工装结构,该结构能很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保证顶盖的装配定位准确,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装配合格率。
[0004]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汽车顶盖焊接全方位浮动工装结构,包括装配车身顶盖的顶盖工装,顶盖工装包括工装骨架,工装骨架上固定有顶盖吸附装置、车身锁紧装置和工装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骨架的中部两侧对称设有多个万向球,尾部两侧对称设有与车身顶盖和车身后横梁配合的定位销。
[0005]进一步地,所述工装骨架的中部固定有浮动工装底板,浮动工装底板的两侧对称设有三个万向球支架,所述万向球设置于万向球支架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万向球支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有一万向球定位孔,所述万向球设置于万向球定位孔中。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万向球支架在其底部的万向球定位孔的对应位置处固定有万向球支撑套,所述万向球设置于万向球支撑套中。
[0008]进一步地,所述工装抓取装置的底部的抓取支撑板卡设固定于两侧的万向球支架内,抓取支撑板的两侧设置于万向球支架上下两个万向球之间。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车身顶盖的后部开有与定位销对应的顶盖定位孔,车身后横梁上开有与顶盖定位孔对应的后横梁定位孔。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万向球的结构保证顶盖在车身纵向和高度方向上的准确定位,通过定位销的结构保证了车身顶盖在横向方向上的定位,减少了车身顶盖与车身后横梁的间隙面差,有效降低了激光焊接的缺陷率,满足了美学和结构上的要求,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装配方便,成本较低,实用性好,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顶盖工装安装于车身顶盖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顶盖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顶盖工装的侧视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工装骨架上设置万向球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前后两侧的万向球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中部的万向球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万向球支撑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车身顶盖和车身后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车身顶盖与车身侧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I一车身顶盖,2一顶盖工装,3一工装骨架,4一万向球,5一车身后横梁,6—定位销,7—浮动工装底板,8—万向球支架,9一万向球定位孔,10—万向球支撑套,11 一抓取支撑板,12一顶盖定位孔,13一后横梁定位孔,14一吸盘,15一压块,16一车身侧围,17一抓取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0022]如图1一4所示的汽车顶盖焊接全方位浮动工装结构,包括装配车身顶盖I的顶盖工装2,顶盖工装2包括工装骨架3,工装骨架3上固定有顶盖吸附装置、车身锁紧装置和工装抓取装置,所述工装骨架3的中部两侧对称设有多个万向球4,尾部两侧对称设有与车身顶盖I和车身后横梁5配合的定位销6。通过定位销6确定了车身顶盖I在横向上的位置,通过万向球4的结构使车身顶盖I与车身侧围16自然贴合,确定车身顶盖I的焊接位置,保证车身顶盖I的装配间隙。
[0023]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4所示,所述工装骨架3的中部固定有浮动工装底板7,浮动工装底板7的两侧对称设有三个万向球支架8,所述万向球4设置于万向球支架8上。通过万向球支架8的结构保证万向球4结构的稳定,保证装配效果。
[0024]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4一6所示,所述万向球支架8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有一万向球定位孔9,所述万向球4设置于万向球定位孔9中。万向球支架8的结构合理,万向球4装配简单,易于操作。
[0025]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4一7所示,所述万向球支架8在其底部的万向球定位孔9的对应位置处固定有万向球支撑套10,所述万向球4设置于万向球支撑套10中。通过万向球支撑套10的结构,进一步保证了底部万向球4的安装效果,增加了实用性。
[0026]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所述工装抓取装置的底部的抓取支撑板11的两侧卡设固定于两侧的万向球支架8内,抓取支撑板11的两侧设置于万向球支架8上下两个万向球4之间。通过将抓取支撑板11设置于上下两个万向球4之间,保证了抓取和放置顶盖工装2时的平衡。
[0027]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8所示,所述车身顶盖I的后部开有与定位销6对应的顶盖定位孔12,车身后横梁5上开有与顶盖定位孔12对应的后横梁定位孔13。车身顶盖I尾端与车身后横梁13贴合焊接,定位销6与顶盖定位孔12和后横梁定位孔13配合定位,配合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有效保证了车身顶盖I的横向位置。
[00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1、顶盖的抓取:通过顶盖工装2的吸盘14将车身顶盖I吸附,压块15保证车身顶盖I的平衡;2、机器人连接抓取底座17,顶盖工装2携带车身顶盖I被机器人放置在车身上,此时车身锁紧装置不与车身锁紧,车身顶盖I处于开放状态;
3、顶盖工装2后部通过定位销6插入车身后横梁5中,此时车身顶盖I的横向位置已确定,车身顶盖I与车身侧围16接触,并在万向球4的作用下自适应纵向和竖向的位置,这时车身顶盖I的位置已完全确定;4、车身锁紧装置锁紧,车身顶盖I实施预成型焊接;5、焊接完成后,顶盖工装2松开车身顶盖1,机器人携带顶盖工装2退回原位。车身顶盖2在车身侧围16上的定位由万向球4完成,在工装浮动部分和抓取部分的连接处设有六组万向球,当机器人连接顶盖工装2抓取车身顶盖I后与车身进行合装,这时车身锁紧装置断开与车身的连接,万向球4同工装定位部分之间的摩擦力已经很小,这时车身顶盖I同车身的轻微接触即可使顶盖工装2随车身位置的运动而运动,最终达成顶盖工装2自适应的浮动功能。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顶盖焊接全方位浮动工装结构,包括装配车身顶盖(I)的顶盖工装(2),顶盖工装(2)包括工装骨架(3),工装骨架(3)上固定有顶盖吸附装置、车身锁紧装置和工装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骨架(3)的中部两侧对称设有多个万向球(4),尾部两侧对称设有与车身顶盖(I)和车身后横梁(5)配合的定位销(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顶盖焊接全方位浮动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骨架(3)的中部固定有浮动工装底板(7),浮动工装底板(7)的两侧对称设有三个万向球支架(8),所述万向球⑷设置于万向球支架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顶盖焊接全方位浮动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球支架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有一万向球定位孔(9),所述万向球⑷设置于万向球定位孔(9)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顶盖焊接全方位浮动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球支架(8)在其底部的万向球定位孔(9)的对应位置处固定有万向球支撑套(10),所述万向球(4)设置于万向球支撑套(10)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顶盖焊接全方位浮动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抓取装置的底部的抓取支撑板(11)的两侧卡设固定于两侧的万向球支架(8)内,抓取支撑板(11)的两侧设置于万向球支架(8)上下两个万向球(4)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顶盖焊接全方位浮动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顶盖(I)的后部开有与定位销(6)对应的顶盖定位孔(12),车身后横梁(5)上开有与顶盖定位孔(12)对应的后横梁定位孔(13)。
【文档编号】B23K26/21GK204018965SQ201420517634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0日
【发明者】王巍, 张行波, 马鹏, 罗凤平, 于岛 申请人: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