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夹具和钻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9421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钻夹具和钻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机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钻夹具和钻床。



背景技术:

钻夹具是在钻床上对工件进行加工的固定用具。

在一般钻床上对工件进行孔加工,多具有下述特点:

(1)刀具本身的刚性较差

钻床上所加工的孔多为中小尺寸的孔,其工序内容不外乎钻、扩、铰、锪或攻螺纹等加工,所以,刀具直径往往较小,而轴向尺寸较大,刀具的刚性均较差。

(2)多刀刃的不对称,易造成孔的形位误差。

钻、扩、铰等孔加工刀具,多为多刃刀具,当刀刃分布不对称,或刀刃长度不相等,会造成被加工孔的制造误差,尤其是采用普通麻花钻钻孔,手工刃磨钻头所造成的两侧刀刃的不对称,极易造成被加工孔的孔位偏移、孔径增大及孔轴线的弯曲和歪斜,严重影响孔的形状、位置精度。

(3)普通麻花钻头起钻时,孔位精度极差。

因此钻孔时需要使用钻套来提高钻孔的精度。

现有技术中,普通麻花钻轴向尺寸大,结构刚性差,加上钻芯结构所形成的横刃,破坏定心,使钻尖运动不稳,往往在起钴过程中造成较大的孔位误差。在单件、小批量生产中,往往要靠操作工在起钻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人工校正控制孔位精度,而在大批量高效生产中,则需依靠刀刃结构的改进和夹具对刀具的严格引导解决。

发明人发现,在加工直径小于1mm的孔的时候,使用现有的钻套基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钻出的孔的误差还是较大。由于钻套的直接影响钻套加工出的孔本身的精度和孔的位置的精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发现使用现有的钻夹具无法为直径小的钻套,以及专用钻套导向。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钻夹具,能够为直径较小的钻头精确导向,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钻夹具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夹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钻夹具对直径较小的钻头导向时加工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钻夹具,包括主体和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和钻床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所述底座的另一侧与所述主体固接;所述连接件为中空的柱体;所述主体为设置有内腔的柱体,所述主体的侧壁设置有排屑孔,所述排屑孔与所述内腔连通;

还包括第一钻套和第二钻套,所述第一钻套固接在所述主体的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第一钻套的钻头孔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第二钻套设置在定位组件上,通过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主体固定;所述第一钻套的钻头孔和所述第二钻套的钻头孔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钻套位于所述内腔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和固定块;

所述定位块包括阻挡部和第二钻套座,所述第二钻套座为柱体,所述阻挡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钻套座的一端;所述第二钻套设置在所述第二钻套座侧壁的通孔上;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第二钻套座的远离所述阻挡部的另一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平台面,所述平台面与所述主体的轴线平行,所述阻挡部抵接在所述平台面上。

可选的,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第二钻套座的远离所述阻挡部的另一端螺接;所述固定块的一侧为弧形,所述弧形和所述主体的侧壁匹配,螺钉由所述固定块的另一侧穿入。

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分别位于所述主体的两旁。

可选的,所述排屑孔为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和所述主体的轴线方向一致。

可选的,所述排屑孔为多个。

可选的,所述排屑孔为四个。

可选的,所述定位组件插装在两个相对的所述排屑孔内。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钻夹具,包括主体和底座。主体用于设置钻套,底座用于连接机床和钻套。主体为设置有内腔的柱体,钻头从主体内穿过。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钻夹具,包括两个钻套,两个钻套的固定位置不同,第一钻套固接在主体的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第二钻套在定位组件上,第一钻套的钻头孔和所述第二钻套的钻头孔的轴线重合,第二钻套可以相对于第一钻套沿两者钻头孔的轴线移动,第一钻套和第二钻套的外周设置有排屑孔。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钻夹具具有以下优点:首先、由于第二钻套可以相对于第一钻套沿两者钻头孔的轴线移动,可以适用于刚度低的钻头,调整第二钻套和第一钻套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钻夹具对钻头的支撑点的位置,从而提高钻头的刚度。其次、由于设置了第一钻套和第二钻套,在保证支撑力的同时,在钻夹具的侧面充分留出来开设排屑孔的空间,因此本申请钻夹具的排屑空间更大,能够有效的、迅速的降低钻头在加工中所产生的热量,从而从根本上减少了钻孔时误差产生的影响因素,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钻夹具的加工精度更高。最后、由于第二钻套相对于钻夹具可拆装,第二钻套和第一钻套的钻头孔直径可以不同,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钻夹具能够适用于前后直径不同的钻头,对钻头的适用性更强,尤其是适用于加工微小孔的细长钻头。

基于此,本发明较之原有技术,具有导向精度高、能够适用于加工小孔的细长钻头的优点。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钻床在加工直径较小的孔时,加工精度低、误差大、次品率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钻床包括主体和所述钻夹具,所述钻床主体的主轴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钻床,使用了所述钻夹具,能够充分发挥出所述钻夹具的所有优点,加工效率高。尤其是能够加工出高精度的微小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微小孔难以加工的技术难题。

基于此,本发明较之原有技术,具有能够加工高精度的小孔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钻夹具的正面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钻夹具的背面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钻夹具的示意图;

图4为第二钻套移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排屑孔;3-第一钻套;4-第二钻套;5-定位块;6-固定块;7-平台面;8-通孔;9-连接件;10-阻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钻夹具的正面图;图2为图1所示的钻夹具的背面图;图3为图1所示的钻夹具的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钻夹具,所述钻夹具包括主体和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和钻床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9,所述底座1的另一侧与所述主体固接;所述连接件9为中空的柱体;所述主体为设置有内腔的柱体,所述主体的侧壁设置有排屑孔2,所述排屑孔2与所述内腔连通;

还包括第一钻套3和第二钻套4,所述第一钻套3固接在所述主体的远离所述底座1的一端,所述第一钻套3的钻头孔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第二钻套4设置在定位组件上,通过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主体固定;所述第一钻套3和所述第二钻套4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钻套4位于所述内腔的内部。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钻夹具,包括主体和底座1。主体用于设置钻套,底座1用于连接机床和钻套。主体为设置有内腔的柱体,钻头从主体内穿过。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钻夹具,包括两个钻套,两个钻套的固定位置不同,第一钻套3固接在主体的远离所述底座1的一端,第二钻套4在定位组件上,第一钻套3的钻头孔和所述第二钻套4的钻头孔的轴线重合,第二钻套4可以相对于第一钻套3沿两者钻头孔的轴线移动,第一钻套3和第二钻套4的外周设置有排屑孔2。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钻夹具具有以下优点:首先、由于第二钻套4可以相对于第一钻套3沿两者钻头孔的轴线移动,可以适用于刚度低的钻头,调整第二钻套4和第一钻套3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钻夹具对钻头的支撑点的位置,从而提高钻头的刚度。其次、由于设置了第一钻套3和第二钻套4,在保证支撑力的同时,在钻夹具的侧面充分留出来开设排屑孔2的空间,因此本申请钻夹具的排屑空间更大,能够有效的、迅速的降低钻头在加工中所产生的热量,从而从根本上减少了钻孔时误差产生的影响因素,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钻夹具的加工精度更高。最后、由于第二钻套4相对于钻夹具可拆装,第二钻套4和第一钻套3的钻头孔直径可以不同,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钻夹具能够适用于前后直径不同的钻头,对钻头的适用性更强,尤其是适用于加工微小孔的细长钻头。

基于此,本发明较之原有技术,具有导向精度高、能够适用于加工小孔的细长钻头的优点。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5和固定块6;

所述定位块5包括阻挡部10和第二钻套4座,所述第二钻套4座为柱体,所述阻挡部10设置在所述第二钻套4座的一端;所述第二钻套4设置在所述第二钻套4座侧壁的通孔上;所述固定块6与所述第二钻套4座的远离所述阻挡部10的另一端连接。

定位组件用于设置第二钻套4,包括阻挡部10和第二钻套4座,阻挡部抵在主体的外侧,用于提供支撑力。第二钻套4座用于设置第二钻套4,第二钻套4座为柱体,第二钻套4座从主体的侧方插入,从另一侧穿出,穿出的一侧使用固定块6固定。

作为优选,第二钻套4铆接在第二钻套4座的侧壁上。

作为优选,第二钻套4固接在第二钻套4座的侧壁上。

作为优选,第二钻套4嵌装在第二钻套4座内。

作为优选,第二钻套4与第二钻套4座螺接。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平台面7,所述平台面7与所述主体的轴线平行,所述阻挡部抵接在所述平台面7上。

主体的为柱体,其截面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了使阻挡部抵在主体的外侧时接触面积更大,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平台面7。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固定块6与所述第二钻套4座的远离所述阻挡部的另一端螺接;所述固定块6的一侧为弧形,所述弧形和所述主体的侧壁匹配,螺钉由所述固定块6的另一侧穿入。

为了容易区分钻夹具的方向,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特意将主体的一侧设置了平台面7,而另一层为圆弧面,因此与阻挡块对称设置的固定块6一侧为弧形,所述弧形和主体的侧壁匹配,能够提供更大的接触面积,增加固定时的摩擦力。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两个通孔8,两个所述通孔8分别位于所述主体的两旁。两个通孔8用于和机床连接。

本申请所提供的钻夹具,与机床的连接方式至少有两种:一是通过连接件9与机床的主轴连接,连接件9为中空的柱体。二是通过底座1上设置的两个通孔8与机床连接。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排屑孔2为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和所述主体的轴线方向一致。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排屑孔2为多个。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排屑孔2为四个。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定位组件插装在两个相对的所述排屑孔2内。

本申请所提供的钻夹具,定位组件与主体的连接位置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利用排屑孔2,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中。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钻床,实施例一所描述的技术方案也属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一已经描述的技术方案不再重复描述。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钻床,包括主体和实施例一中所述的钻夹具,所述钻床主体的主轴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钻床,使用了所述钻夹具,能够充分发挥出所述钻夹具的所有优点,加工效率高。尤其是能够加工出高精度的微小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微小孔难以加工的技术难题。

基于此,本发明较之原有技术,具有能够加工高精度的小孔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钻床的用途之一是制造环模,能够制作出目前市面上很难制造的小孔环模。小孔环模用于生产小鱼小虾所需要的颗粒饲料。

制造小孔径环模所使用的钻头非常细,这样的钻头刚度低,易变形。一旦钻头出现了变形,不仅钻头的寿命折损,而且加工出的环模本身容易出现孔径不一致。环模在颗粒在饲料环模机上使用,其上有数万个小孔。

颗粒制造机构主要包括电机、传动机构、转子、环模、压辊、刮刀组、切刀等,其中两个压辊与环模组成压制区域,通过环模和压辊的相对旋转,将粉状原料挤压成型。其过程为:经调制后由刮刀组均匀的送入两个压辊与环模之间,经环模的模孔成型,向外端挤出,经切刀将上述挤出的条状饲料切成需要的长度,最终制成成型的颗粒饲料。

因此,环模在制作饲料过程中,其上的模孔受到很大的挤压力,如果环模本身出现孔径不一致,非常容易导致其出现断裂、折断的现象,导致环模失效。即使环模没有达到断裂失效,环模本身的孔径不一致,所生产出的小颗粒饲料也达不到质量标准,导致饲料原材料的浪费。

如果生产小孔径环模,钻头就比较细,因为交工时容易产生断裂、折断的现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