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一种丝锥平面车削装置,涉及的是螺纹工具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应用于车削丝锥平面。
背景技术:
现在螺纹工具生产行业,通过冲压制造丝锥坯料。坯料经冲压落料后两端面会产生凹凸不平的现象,为了下道工序的质量,必须对两端面进行车削。现有的工艺是在车床上进行平面的车削。但是,速度很慢,因为一次装夹所化费的时间远远大于车削的时间,据统计日产只有2000支/人,效率很低,而且难以保征长度达到一致,影响了丝锥的总体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设计一种丝锥平面车削装置,有效提高单班的产量的同时,有效保证了长度的一致,提高丝锥总体质量的一种丝锥平面车削装置。
其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底板、液压缸、固定板、活塞杆、下拖板、上拖板、车刀、滚轮机构、套筒、车头、导套、皮带轮、传动带、电机、支座、滚轮,其特征在于:底板右侧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下拖板,下拖板通过燕尾槽与底板活动连接,下拖板上端通过燕尾槽与上拖板连接,上拖板上倒向固定有车刀,上拖板后侧同样设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上拖 板,下拖板的另一侧固定有支座,支座上设有滚轮机构,车头固定在底板上,车头孔内通过轴承与导套连接,导套孔内依靠锥度固定连接有套筒;
所述的导套外侧固定有皮带轮,皮带轮通过传动带与电机连接;
所述的液压缸外接有脚踏开关;
所述的套筒一侧端面内设有60°锥孔,60°锥孔的锥面均布有槽,
所述的支座上的滚轮机构的二支固定轴通过轴承分别连接滚轮。
实施该技术后的明显优点和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用以解决丝锥平面车削效率很低的缺陷,有效提高单班的产量的同时,有效保证了长度的一致性,丝锥总体质量得到提升,生产效率提高到75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B-B向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板、2-液压缸、3-固定板、4-活塞杆、5-下拖板、6-上拖板、7-车刀、8-滚轮机构、8-1-固定轴、8-2-滚轮、9-套筒、10-车头、11-导套、12-皮带轮、13-传动带、14-电机、15-支座、16-丝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用6mm丝锥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见附图1,整个装置固定在底板1上。底板1右侧固定有固定板3,固定板3上设有液压缸2,液压缸2的活塞杆4连接下拖板5,下拖板5通过燕尾槽与底板1活动连接,下拖板5上端通过燕尾槽与上 拖板6连接,上拖板6上倒向固定有车刀7,上拖板6后侧同样设有液压缸2,液压缸2的活塞杆4连接上拖板6,下拖板5的另一侧固定有支座15,支座15上设有滚轮机构8,车头10固定在底板1上,车头10孔内通过轴承与导套11连接,导套11孔内依靠锥度固定连接有套筒9;
所述的导套11外侧固定有皮带轮12,皮带轮12通过传动带13与电机14连接;
所述的液压缸2外接有脚踏开关,
所述的套筒9一侧的端面内设有60°锥孔,60°锥孔的锥面均布有槽,
所述的支座15上的滚轮机构8的二支固定轴8-1通过轴承分别连接滚轮8-2,
见附图1,车削时,启动电机,车头旋转,丝锥16的一端放入套筒9的60°锥孔内,另一端搁置在二滚轮8-3间,使丝锥16旋转,启动脚踏开关,液压缸2推动下拖板5进给,带动车刀7开始切削丝锥16端面停止进给,上拖板6后侧设有的液压缸2启动,横向动作,切削完成丝锥16端面,放开脚踏开关,取下已经加工完毕的丝锥16,下拖板5和上拖板6同时回到起始位置,进入下一个丝锥16端面的车削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