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管件冲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3429阅读:1009来源:国知局
快速管件冲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管件冲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管件的孔加工,通常有两种,钻床钻孔与冲床冲孔。

关于钻床钻孔,这是目前最常见的工艺,这种方法钻出孔毛刺大,特别是针对孔径在25毫米以上,且大于管件半径的大孔而言,劳动强度高;钻孔生产效率低,以每班8小时计算,在42*2的管壁上钻32的孔, 产量为800个左右。

关于冲床冲孔,可分为无芯棒冲孔和有芯棒冲2种。无芯棒冲孔,冲孔后产品管壁完全变形,不能适用于要求管壁不变形的产品。常用的是有芯棒冲孔, 包括下模、与所述下模相配合的上模,芯棒和下模合为一体,见附图1所示。适合冲一些孔径比较小的孔,在冲大孔( 孔径>管材的半径)时,因为芯棒管壁余量小,壁厚比较薄,剪切力的作用下芯棒很容易断,因而生产效率大打折扣, 成本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管件冲孔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管件冲孔装置,包括下模、与所述下模相配合的上模,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开设在所述下模座水平向上的定位槽、沿铅垂方向开设在所述下模座上并与所述定位槽相连通的冲槽,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水平设置于位于所述上模座上的芯棒、位于所述芯棒上并向下凸出的冲头,所述上模座、所述芯棒与所述冲头一体成型,所述冲头与所述冲槽相对应,所述芯棒与所述定位槽相对应。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冲槽为上下穿透所述下模座的通孔。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模座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下模基座,所述底座与所述下模基座一体成型,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下模基座的上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冲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呈圆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芯棒中心线所在铅垂面上,所述冲头的一侧顶点至另一侧顶点至所述芯棒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渐变渐短。

进一步的,所述冲头的一侧顶点至另一侧顶点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存在夹角a,所述夹角a的范围为5°-10°。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芯棒中心线所在铅垂面穿过所述冲头在水平面上投影的直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模座包括顶盘、由顶盘中心向上伸出的连接杆、由顶盘一侧部向下伸出的上模基座,所述芯棒由所述上模基座的部分水平向外伸出,所述顶盘与所述芯棒之间存在能够收容管件管壁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芯棒与上模座合为一体,冲槽直接开设在下模座上,从而使得上、下模座的尺寸设计不受冲槽大小的限制,强度显著提高。并且生产产品操作简单,产品尺寸精度高,毛刺也很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其中:10、下模座;101、底座;102、下模基座;11、定位槽;12、冲槽;

20、上模座;201、连接杆;202、顶盘;203、上模基座;21、芯棒;22、冲头; 30、管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2、3所示,一种快速管件冲孔装置,包括下模、与下模相配合的上模。

下模包括下模座10、开设在下模座10水平向上的定位槽11、沿铅垂方向开设在下模座10上并与定位槽11相连通的冲槽12,下模座10包括底座101、位于底座101上方的下模基座102,底座101与下模基座102一体成型,定位槽11位于下模基座102的上部。冲槽12为上下穿透底座101、下模基座102的通孔。

上模包括上模座20、水平设置于位于上模座20上的芯棒21、位于芯棒21上并向下凸出的冲头22,上模座20、芯棒21与冲头22一体成型,冲头22与冲槽12相对应,芯棒21与定位槽11相对应。冲头2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呈圆形,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是其他几何形状。芯棒21中心线所在铅垂面穿过冲头22在水平面上投影圆的直径。在芯棒21中心线所在铅垂面上,冲头22的一侧顶点至另一侧顶点至芯棒21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渐变渐短,即采用的斜面刀口,让剪切力减小;显著提高模具的寿命。冲头22的一侧顶点至另一侧顶点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存在夹角a,夹角a的范围为5°-10°,即倾斜角度为5°-10°,为优选。

上模座20包括顶盘202、由顶盘202中心向上伸出能够与压力机相连接的连接杆201、由顶盘202一侧部向下伸出的上模基座203,芯棒21由上模基座203的部分水平向外伸出,顶盘202与芯棒21之间存在能够收容管件30管壁的空间。

通过上、下模的剪切力使得孔成型,本方案实施比较简单,如图2、3所示, 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压力机上面,操作时只需要把管件30套在芯棒21上。启动下压,剪切开管孔就可以了,比钻孔加工效率快4到5 倍。本设计使生产产品操作简单,比钻孔产品精度高,毛刺小,没有变形。本方案设计结构与常用设计相反,芯棒21、冲头22和上模座20一体成型,下方定位槽11与冲槽12直接开设在下模座10上,从而显著增加了上、下模的尺寸厚度,特别是下模,强度显著提高。并且生产效率高, 以每班8小时计算,在42*2的管壁上钻32的孔, 产量为4000个左右。比旧款有芯棒模具寿命长100倍,原来芯棒冲大口径的孔时, 一般只有500-1000个,现在可以达到50000-60000个。即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人员的技术要求,也降低了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