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轮减振系统内齿盘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4404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飞轮减振系统内齿盘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尤其涉及一种飞轮减振系统内齿盘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传动系的共振取决于传动系中所有旋转圆盘的惯性矩,临界转速越低惯性矩越大,共振也越大。在内齿盘上设置扭转减振器存在两个方面的局限性∶一不能使发动机到变速器之间的固有频率降低到怠速转速以下,即不能避免在怠速转速时产生共振的可能;二是由于内齿盘中弹簧转角受到限制,弹簧刚度无法降低,减振效果比较差。因此开发出一套高效的飞轮减振系统内齿盘冲压模具迫在眉睫。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103920812A公开了一种飞轮减振系统内齿盘冲压模具,其主要对冲头进行了改进,采用电脉冲加工处理,表面采用 TiCN-PVD 硬化处理。然而其功能单一、废料收集困难,不能满足日益紧张的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开发设计出一套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飞轮减振系统内齿盘冲压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飞轮减振系统内齿盘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矩形上模架板、连接于上模架板下方的圆盘形上模垫板、连接于上模垫板下方的圆盘形凸模固定板,连接于凸模固定板下方的圆盘形卸料板,卸料板与上模垫板之间设置有橡胶弹性件;下模包括矩形下模架板、连接于下模架板上方的圆盘形下模垫板、安装于下模垫板上方的下模板,下模板中心设置有凹模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固定板上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R角冲头和八个圆周布置的圆型冲头,以及四角排布的导向柱,所述R角冲头上下平行,上端通过螺栓与上模垫板连接固定,下端刀口为C型;所述圆型冲头设置在凸模固定板的沉孔中,圆型冲头的上端与上模垫板抵接,下端与凹模镶件工作配合;所述导向柱设置在凸模固定板的沉孔中,贯穿于卸料板与下模板导向配合。

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两头宽中间窄的R角刀块,其中外侧C型R角刀块与R角冲头配合,所述R角刀块外侧设置有三角形废料刀块,所述废料刀块通过螺栓与下模板连接固定。

所述的凹模镶件内设置有字头,所述字头通过螺栓与下模垫板连接固定。

所述上模架板与下模架板之间通过滚珠导套、滚珠导柱完成导向。

所述上模架板与下模架板之间通过上限位柱、下限位柱完成限位。

所述的下限位柱上设置有可以固定铜片的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集冲R角和刻字与一体,节约了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企业成本。

2、本实用新型R角刀块两头宽中间窄,强度高,不易磨损,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采用三角形废料刀块,将废料切割分段,一方面便于取出废料,另一方面也便于收集废料,增加了生产效率。

4、本实用新型上模架板与下模架板之间设置有滚珠导套、滚珠导柱,凸模固定板与下模板之间设置有导向柱,大大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导向精度,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质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限位柱、下限位柱完成限位,防止压力过载,损坏刀块,且下限位柱上可以通过增垫铜片进行微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模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R角冲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R角冲头刀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圆型冲头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字头示意图。

在图中:1、上模架板 2、上模垫板 3、凸模固定板 4、卸料板5、R角冲头 6、滚珠导套 7、R角刀块 8、字头 9、凹模镶件 10、圆孔凹模套 11、下模垫板 12下模板 13、下限位柱

14上限位柱 15橡胶弹性件 16下模架板 17圆形冲头 18导向柱 19废料刀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飞轮减振系统内齿盘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矩形上模架板1、连接于上模架板1下方的圆盘形上模垫板2、连接于上模垫板2下方的圆盘形凸模固定板3,连接于凸模固定板3下方的圆盘形卸料板4,卸料板4与上模垫板2之间设置有橡胶弹性件15;下模包括矩形下模架板16、连接于下模架板16上方的圆盘形下模垫板11、安装于下模垫板11上方的下模板12,下模板12中心设置有凹模镶件9,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固定板3上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R角冲头5和八个圆周布置的圆型冲头17,以及四角排布的导向柱18,所述R角冲头5上下平行,上端通过螺栓与上模垫板2连接固定,下端刀口为C型;所述圆型冲头17设置在凸模固定板3的沉孔中,圆型冲头17的上端与上模垫板2抵接,下端与凹模镶件9工作配合;所述导向柱18设置在凸模固定板3的沉孔中,贯穿于卸料板4与下模板12导向配合;所述下模板12上设置有两头宽中间窄的R角刀块7,其中外侧C型R角刀块7与R角冲头5配合,所述R角刀块7外侧设置有三角形废料刀块19,所述废料刀块19通过螺栓与下模板12连接固定。

所述的凹模镶件9内设置有字头8,所述字头8通过螺栓与下模垫板11连接固定。

所述上模架板1与下模架板16之间通过滚珠导套6、滚珠导柱完成导向。

所述上模架板1与下模架板16之间通过上限位柱14、下限位柱13完成限位。

所述的下限位柱13上设置有可以固定铜片的螺栓孔。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