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焊机及其铜丝切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6857阅读:735来源:国知局
点焊机及其铜丝切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仪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点焊机及其铜丝切除装置。



背景技术:

点焊机,是采用双面双点过流焊接的原理,工作时两个电极加压工件使两层金属在两电极的压力下形成一定的接触电阻,而焊接电流从一电极流经另一电极时在两接触电阻点形成瞬间的热熔接,且焊接电流瞬间从另一电极沿两工件流至此电极形成回路,并且不会伤及被焊工件的内部结构。

目前,手机喇叭的焊接也都是使用点焊机来进行焊接,在对手机喇叭进行焊接时,需要将手机喇叭焊接在规定形状的焊接板上,通过将焊接板与手机其他的零部件进行安装连接,使得手机喇叭安装至手机内,手机喇叭在与焊接板焊接时,需从手机喇叭内引出两条铜丝,再将两条铜丝焊接在焊接板上,正常为了焊接方便,铜丝一般都较长,所以在焊接完成后需要将多余的铜丝进行切除,而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通过人工方法对铜丝进行切除,这种方式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铜丝切除装置,其具有对多余铜丝进行自动切除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铜丝切除装置,包括供手机喇叭与焊接板焊接的安装板,还包括供安装板传输的运输带、置于运输台带上的底座,底座上设有用于切除铜丝的工作台以及用于抓取安装板的自动抓取装置,自动抓取装置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安装板是否到达运输带的指定位置,当到达指定位置时输出放入位置信号;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工作台是否到达指定位置,当工作台到达指定位置时输出取出位置信号;

控制模块,分别连接于第一检测模块和第二检测模块,响应于放入位置信号输出放入信号,响应于取出位置信号输出取出信号;

第一机械臂,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响应于放入信号将安装板从运输带放入至工作台上;

第二机械臂,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响应于取出信号将安装板从工作台取出至运输带上;

驱动模块,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当安装板放置于工作台上时,驱动工作台移至切除位置;当切除完成时,驱动工作台复位至放入位置。

如此设置,使得安装板在运输带上传输至指定位置时,第一机械臂自动将安装板放至工作台上,从而便于安装板上已经点焊好的的手机喇叭在工作台上进行多余的铜丝切除操作,当切除完成后,工作台移至另一指定位置,此时第二机械臂自动将工作台上的安装板再次放至另一侧的运输带上进行传输,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重复此操作,从而对运输带上的安装板依次进行铜丝切除操作,使得整个铜丝切除装置对于手机喇叭的切除效率更高,具有对对多余铜丝进行自动切除的优点。

进一步设置:工作台包括沿垂直于运输带运输方向设置的导轨、滑移连接于导轨上的工作板、置于导轨上方用于切除铜丝的刀片,工作板上设有与安装板形状相契合的楔形槽。

如此设置,使得工作板的活动更加灵活方便,工作板上的楔形槽使得安装板放置于工作板上进行铜丝切除时,安装板的位置更加稳定,不易受到外力产生偏移,从而保证了安装板位置的准确性,使得刀片对多余铜丝的切除更加精准,保证了铜丝切除装置的切除效果更加优秀。

进一步设置:第一检测模块为设置于底座靠第一机械手臂一端的第一红外线传感器。

如此设置,通过第一红外线传感器对运输带上安装板的位置进行更加精准的检测,当安装板传输至指定位置时与挡板相抵触,从而遮挡住第一红外线传感器,此时第一红外线传感器向控制模块发出放入位置信号,使得第一检测模块的检测精确性更加优秀,提高了铜丝切除装置的切除效率。

进一步设置:第二检测模块为与工作板相抵触的第二红外线传感器。

如此设置,通过第二红外线传感器对导轨上工作板的位置进行更加精准的检测,当工作板传输至指定位置时与导轨的一端相抵触,从而遮挡住第二红外线传感器,此时第二红外线传感器向控制模块发出取出位置信号,使得第二检测模块的检测精确性更加优秀,提高了铜丝切除装置的切除效率。

进一步设置:第一机械臂包括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一滑块、设于滑块下端用于夹持安装板的第一夹板。

如此设置,使得第一机械臂的运动范围以及角度更大,从而使得第一机械臂的运动更加灵活,对于安装板的夹持效果也更好,通过第一夹板使得第一机械手臂对于安装板的夹持更加牢固,不易掉落,增加了铜丝切除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第二机械臂包括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二滑块、设于滑块下端用于夹持安装板的第二夹板。

如此设置,使得第二机械臂的运动范围以及角度更大,从而使得第二机械臂的运动更加灵活,对于安装板的夹持效果也更好,通过第二夹板使得第二机械手臂对于安装板的夹持更加牢固,不易掉落,增加了铜丝切除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工作台还包括用于夹持刀片的夹具。

如此设置,使得刀片更加稳定的固定于工作台上,当刀片对手机喇叭上多余的铜丝进行切除时,刀片更加不易产生偏移,从而对铜丝的切除力更加集中、更加稳定,有效地保证了刀片对铜丝的切除效果,使得铜丝切除装置的切除效果更好,切除效率更高。

进一步设置:夹具包括相互螺栓连接的两个夹持板。

如此设置,使得两个夹持板之间可拆卸设置,从而便于刀片的更换,当由于长时间使用而导致刀片变钝或者由于意外导致刀片损坏时,通过将两夹持板松开即可快速便捷地对刀片进行更换,从而大大加强了铜丝切除装置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点焊机,其具有对多余铜丝进行自动切除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点焊机,带有上述铜丝切除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工作板上设有与安装板形状相契合的楔形槽,如此设置不仅使得安装板放置于工作板上进行铜丝切除时,安装板的位置更加稳定,而且可以将楔形槽与工作板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设置,从而使得工作班上可安装不同形状的楔形槽,以便于对不同规格的安装板进行有效的固定,极大地增加了铜丝切除装置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铜丝切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1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第一机械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第二机械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板;2、运输带;3、底座;4、工作台;41、导轨;42、工作板;43、刀片;44、楔形槽;5、第一红外线传感器;6、第二红外线传感器;7、第一机械臂;71、第一滑块;72、第一夹板;8、第二机械臂;81、第二滑块;82、第二夹板;9、夹具;91、夹持板;10、手机喇叭。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铜丝切除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运输带2,运输带2的上方设有底座3,底座3上设有与运输带2传输方向垂直的导轨41,靠运输带2输入端一侧的底座3上设有第一红外线传感器5,导轨41靠运输带2的一端设有第二红外线传感器6,导轨41上还滑移连接有工作板42,工作板42上设有与安装板1形状相匹配的楔形槽44。工作板42的上方设有由两个夹持板91组成的夹具9,两个夹持板91之间夹持有用于切除多余铜丝的刀片43。

如图4所示,导轨41靠运输带2输入端的一侧设有第一机械臂7,第一机械臂7包括即可沿水平方向移动也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一滑块71,第一滑块71的下端设有用于夹持安装板1的第一夹板72。

如图5所示,导轨41靠运输带2输出端的一侧设有第二机械臂8,第二机械臂8包括即可沿水平方向移动也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二滑块81,第二滑块81的下端设有用于夹持安装板1的第二夹板82。

当铜丝切除装置进行工作时,如图6所示,经过自动点焊装置进行点焊的手机喇叭10都安装至安装板1上,安装板1沿运输带2的方向进入到运输带2的输入端,安装板1随着运输带2的传输与底座3逐渐靠近,当安装板1与底座3相抵触时,安装板1遮挡住第一红外线传感器5,此时第一红外线传感器5向控制模块发出放入位置信号,控制模块响应于放入位置信号向第一机械臂7发出放入信号。

第一机械臂7响应于放入信号,第一滑块71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直至安装板1至于第一夹板72之间,接着第一夹板72收缩将安装板1夹持住,安装板1被夹持后第一滑块71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到达原始位置之后再沿水平方向运动至工作板42上方,接着第一滑块71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直至安装板1嵌入至楔形槽44内,此时第一夹板72松开,第一滑块71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在沿水平方向向背离工作台4一侧运动,直至回到初始位置。

安装板1被嵌入至楔形槽44且第一滑块71移至工作板42上方之后,工作板42沿导轨41方向移至刀片43下方,安装板1到达切除位置,刀片43下降至指定位置之后沿运输带2运输方向往复运动一次,运动时刀片43与多余的铜丝相抵触,完成对多余铜丝的切除操作。

当手机喇叭10完成多余铜丝的切除之后,工作板42沿导轨41方向移至导轨41靠运输带2一侧,此时工作板42与导轨41的端部相抵触,且遮盖住第二红外线传感器6,此时第二红外线传感器6向控制模块发出取出位置信号,控制模块响应于取出位置信号向第二机械臂8发出取出信号。

第二机械臂8响应于取出信号,第二滑块81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直至安装板1至于第二夹板82之间,接着第二夹板82收缩将安装板1夹持住,安装板1被夹持后第二滑块81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到达工作板42上方之后再沿水平方向运动至原始位置,接着第二滑块81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直至安装板1与运输带2相抵触,此时第二夹板82松开,第二滑块81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然后第二滑块81再沿,水平方向运动直至回到初始位置,至此完成所有切除操作,安装板1在运输带2上传输至下一设备中。

实施例2:一种点焊机,包括实施例1。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