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风插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0200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麦克风插针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器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麦克风插针机。



背景技术:

目前麦克风插针生产线上需要人工插针,劳动者需要长时间手工插装,生产效率低,而日益升高的人工费用将生产成本进一步升高。并且长时间快速重复性的工作也给劳动者带来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极大的增加了劳动者的健康隐患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麦克风插针机,能够取代目前的人工插装,实现麦克风插针的自动化,降低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极大的提高的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麦克风插针机,包括机台,所述的机台上设置有振动式圆盘上料器和

上料轨道,所述的上料轨道的上料口连接所述的振动式圆盘上料器的出料端口;

麦克风工位,靠近所述的上料轨道的出料口;

第一滑台,设置在所述的麦克风工位的上方,包括第一滑台本体、第一电机和第一滑块,所述的第一滑块上设置有夹具,由气缸控制其张合,所述的夹具由第三电机驱动其升降;

第二滑台,位于所述的第一滑台的下方,包括第二滑台本体、第二电机和第二滑块,所述的第二滑块上设置有插针工位。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滑台和第二滑台相互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上料轨道的上部沿所述的上料轨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凹沟,所述的凹沟的底部沿所述的凹沟的长度方向设置有针脚凹沟。

优选的,所述的麦克风工位的上部靠近所述的上料轨道的一侧设置有麦克风凹槽,所述的麦克风定位凹槽的底部设置有针脚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麦克风凹槽的开口处设置有圆倒角。

优选的,所述的麦克风凹槽的开口正冲向所述的凹沟的出口,所述的针脚凹槽的开口正冲向所述的针脚凹沟的出口。

优选的,所述的麦克风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光感探头。用于判断所述的麦克风凹槽内是否有麦克风。

进一步的,所述的针脚凹槽上下贯通,所述的光感探头设置在所述的针脚凹槽的下方。

优选的,还包括plc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整个设备的自动化生产。

优选的,所述的振动式圆盘上料器内设置有扭曲翻转通道。可以使麦克风上下翻转。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麦克风经过振动上料器依次进入上料轨道,由于上料轨道设置有凹沟和针脚凹沟,麦克风的两个针脚能够插入针脚凹沟沿凹沟进入麦克风工位,保证了麦克风的正确位置,夹具将其夹持后进行自动插针。能够取代目前的人工插装,实现耳机麦克风插针的自动化,降低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极大的提高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4为上料轨道的右视图;

图5为麦克风工位的左视图;

图6为麦克风工位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电气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麦克风插针机,包括机台1,机台1上设置有振动式圆盘上料器2和上料轨道4,其上料口41连接振动式圆盘上料器2的出料端口21,振动式圆盘上料器2内设置有螺旋上升的麦克风通道22,出料端口21之前的一段通道设计为扭曲状的翻转通道23,可以使麦克风由头下脚上翻转变为脚下头上;麦克风工位5,靠近上料轨道4的出料口42;第一滑台6,设置在麦克风工位5的上方,包括第一滑台本体63、第一伺服电机61和第一滑块62,第一滑台6为电机丝杠结构,通过第一伺服电机61和丝杠驱动第一滑块62移动,第一滑块62上设置有夹具8,由气缸7控制其张合;第二滑台3,位于第一滑台6的下方,包括第二滑台本体32、第二电机和第二滑块31,第二滑台3为同样为电机丝杠结构,通过第二伺服电机(图中未示出)和丝杠驱动第二滑块31移动,第二滑块31上设置有插针工位33。第一滑台(6)和第二滑台(3)相互垂直设置。夹具8加持麦克风后沿第一滑台移动至插针工位33的正上方,第三伺服电机64通过同步带滑台机构(图中未标注)驱动夹具8下降后完成麦克风插针工作。

如图4所示,上料轨道4的上部沿上料轨道4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凹沟43,凹沟43的底部沿凹沟43的长度方向设置有针脚凹沟44。多个麦克风经过振动式圆盘上料器2依次排列上料至上料轨道4,麦克风的两个针脚插入针脚凹沟44,沿凹沟43方向排列移动。

如图5和图6所示,麦克风凹槽52的开口正冲向凹沟43的出口,针脚凹槽53的开口正冲向针脚凹沟44的出口。麦克风沿凹沟43移动,进入麦克风凹槽53,麦克风凹槽52的开口处两端均设置有圆倒角,增加了麦克风进入麦克风凹槽52的宽度,防止了麦克风无法进入麦克风凹槽52的情况发生。本实施中的麦克风为圆形,因此麦克风凹槽52设计为半圆状,其弧度与麦克风的形状相匹配。针脚凹槽53上下贯通,光感探头9设置在所述的针脚凹槽53的下方。

如图7所示,本发明还包括plc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和与其相连接的数控屏以及设置在麦克风凹槽52底部的光感探头,plc控制器分别与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和气缸的电磁阀连接,通过数控屏调整各个工作参数完成整个装置的自动化生产。

麦克风插针过程简述:将多个麦克风放入振动式圆盘上料器,经上料器振动上料,振动式圆盘上料器内部的上料通道部分为扭曲,这样麦克风经过扭曲部分后上下翻转至上料轨道,麦克风的两个针脚插入针脚凹沟,沿凹沟方向排列移动,进入麦克风凹槽,光感探头感应到麦克风凹槽内光线变化将数据传输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夹具移动至麦克风凹槽上方,下降后加持麦克风,上升并移动至插针工位的正上方后,下降完成插装。第二伺服电机丝杠机构用于调整插针工位的位置。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一些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内容,此处不再赘述,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麦克风插针机,涉及电子元器件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振动式圆盘上料器、上料轨道、麦克风工位、第一滑台、第二滑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麦克风经过振动上料器依次进入上料轨道,由于上料轨道设置有凹沟和针脚凹沟,麦克风的两个针脚能够插入针脚凹沟沿凹沟进入麦克风工位,保证了麦克风的正确位置,夹具将其夹持后进行自动插针。能够取代目前的人工插装,实现麦克风插针的自动化,降低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极大的提高的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坊华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21
技术公布日:2017.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