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模具的缓冲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7963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模具缓冲组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模具的缓冲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板件模具的上模具在向下模具运动至贴合时会产生一个压力,例如修边模具和冲孔模具,并且上、下模具都是由硬质材料制成,长时间直接接触会造成由压力造成的磨损,因此需要设置一种缓冲组件来缓解上下模具之间的压力,减少模具的耗损。现有的缓冲组件寿命短、且安装面积大,锁紧方式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模具的缓冲组件,能够减少与模具之间的安装面积,简洁了与模具之间的锁紧方式。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模具的缓冲组件,能够延长缓冲组件的寿命,仅需更换部分零部件,即可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模具的缓冲组件,通过调节弹性件与套筒之间上下位置关系,能够适用于成型件大小不同的模具。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模具的缓冲组件,包括:

套筒,其内部具有容纳空间,且顶部为敞口结构;

弹性件,其设置于所述套筒内,且所述弹性件的顶面延伸出所述套筒的顶部;

其中,所述弹性件由海绵层和弹性体构成,所述弹性体的顶部向下开设有槽体,所述海绵层填充于所述弹性体的槽体中并覆盖所述弹性体的顶面,所述海绵层的顶面与所述弹性体顶面的距离为2-4cm。

优选的是,

所述套筒为中空圆柱状结构,其内壁设置有内螺纹;

所述弹性件为圆柱状结构,其外壁套设固定有不锈钢护管,不锈钢护管由所述弹性件的底端向上延伸至为所述套筒高度的1/2~2/3,所述不锈钢护管具有外螺纹;

所述不锈钢护管与所述套筒螺纹连接。

优选的是,还包括:

第一螺杆,其固定于套筒内的底端,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套筒同轴设置,

所述弹性件的底部具有与第一螺杆相匹配的螺孔;

其中,所述第一螺杆的直径为所述弹性件直径的1/4~1/2,所述第一螺杆的高度为所述套筒高度的1/3~3/5。

优选的是,还包括加强件,其呈井字形结构,所述加强件内嵌于所述弹性件的中下部且不与所述螺孔相干涉。

优选的是,所述套筒的底部固定有第二螺杆。

优选的是,所述弹性件由优力胶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加强件由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海绵层将弹性件的顶面覆盖,是为了避免上模具直接与弹性件接触造成弹性件的磨损,以及减小弹性件的压力、提高弹性件的缓冲,另外仅需定期更换海绵层即可,延长了缓冲组件的整体使用寿命。

2、通过不锈钢护管和套筒的螺纹连接实现了弹性件的上下移动,可针对不同高度产品对应的模具,来调节弹性件相对模具的位置,不用再针对不同的模具制作不同高度的弹性件了,简化了缓冲组件的型号,适用范围更广。另外由于弹性件材料的原因,直接在弹性件外部设置外螺纹,上模具长久的挤压会造成弹性件上外螺纹的磨损,因此采用不锈钢护管与套筒连接。不锈钢护管的设置也使得套筒与弹性件之间无间隙,防止灰尘落入了弹性件和套筒内难以清洁。

3、当弹性件需要向上移动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弹性件固定,通过第一螺杆和弹性件底部的螺孔实现螺纹固定,因此弹性件受到了来自套筒侧壁给予弹性件的力,以及第一螺杆给予弹性件的力,加强了弹性件在套筒中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模具的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模具的缓冲组件,包括:

套筒6,其内部具有容纳空间,且顶部为敞口结构,用于容置弹性件。

弹性件,其设置于所述套筒6内,且所述弹性件的顶面延伸出所述套筒6的顶部,弹性件顶面的高度一定要高于套筒6顶面的高度,避免上模具与套筒6接触,造成上模具和套筒6的磨损,以及整个缓冲组件无法实现缓冲的作用。

其中,所述弹性件由海绵层1和弹性体2构成,所述弹性体2的顶部向下开设有槽体,优选的是槽体的深度为1~2cm,所述海绵层1填充于所述弹性体2的槽体中并覆盖所述弹性体2的顶面,所述海绵层1的顶面与所述弹性体2顶面的距离为2-4cm。海绵层1和弹性体2之间通过粘合剂固定,海绵层1将弹性件的顶面覆盖,是为了避免上模具直接与弹性件接触造成弹性件的磨损,以及减小弹性件的压力、提高弹性件的缓冲,另外仅需定期更换海绵层1即可,延长了缓冲组件的整体使用寿命。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套筒6为中空圆柱状结构,其内壁设置有内螺纹;

所述弹性件为圆柱状结构,其外壁套设固定有不锈钢护管3,不锈钢护管3由所述弹性件的底端向上延伸至为所述套筒6高度的1/2~2/3,所述不锈钢护管3具有外螺纹;所述不锈钢护管3与所述套筒6螺纹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不锈钢护管3和套筒6的螺纹连接实现了弹性件的上下移动,可针对不同高度产品对应的模具,来调节弹性件相对模具的位置,不用再针对不同的模具制作不同高度的弹性件了,简化了缓冲组件的型号,适用范围更广。

另外由于弹性件材料的原因,直接在弹性件外部设置外螺纹,上模具长久的挤压会造成弹性件上外螺纹的磨损,因此采用不锈钢护管3与套筒6连接。不锈钢护管3的设置也使得套筒6与弹性件之间的间隙减小,易于清洁打理。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

第一螺杆7,其固定于套筒6内的底端,所述第一螺杆7与所述套筒6同轴设置,

所述弹性件的底部具有与第一螺杆7相匹配的螺孔5;

由于第一螺杆7起到的是加强固定的作用,上模具给予弹性件的压力大,因此其直径和高度应该相应设置大一些,因此,所述第一螺杆7的直径为所述弹性件直径的1/4~1/2,所述第一螺杆7的高度为所述套筒6高度的1/3~3/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弹性件需要向上移动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弹性件固定,通过第一螺杆7和弹性件底部的螺孔实现螺纹固定,因此弹性件受到了来自套筒6侧壁给予弹性件的力,以及第一螺杆7给予弹性件的力,加强了弹性件在套筒6中的固定。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加强件4,其呈井字形结构,所述加强件4内嵌于所述弹性件的中下部且不与所述螺孔相干涉。为了不影响弹性件的缓冲能力,将加强件4设置于弹性件的中下部,保证了弹性件的缓冲功能,且提高了弹性件的载压能力。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在套筒6的两侧设置安装耳,然后通过螺柱与下模具固定,本申请通过在套筒6的底部固定第二螺杆8,通过第二螺杆8与下模具固定,减少与模具之间的安装面积,简洁了与模具之间的锁紧方式。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件由优力胶制成,既有弹性且强度高。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加强件4由不锈钢制成。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