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钢辊道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2815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轧钢辊道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钢工序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轧钢辊道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轧钢厂的辊道设备负责运送高温板坯,出炉板坯温度最高达1250℃,因此与其接触的辊道温升很快,必须对其进行冷却,才能保证其辊面的强度和轴承座的安全温度。国内类似生产线的辊道,一部分采用带压力的净环水内冷的技术进行降温,进出水接头采用固定有压式,回水靠回路中1.5-2.0bar压力直接进入冷却塔钟,但是有压力的回水和辊道的轴承直接接触,容易被打入轴承里,稀释润滑油使润滑不良,且轴承旋转过程中泄露的润滑油也会进入净环水中,污染净环水;此外这种冷却装置在具体使用时,很容易因辊道短时间内停止转动后,辊身其中一部分直接接触高温轧件而受到局部不能冷却,造成变形卡阻或表面损坏的问题,为此,我们设计一种轧钢辊道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轧钢辊道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轧钢辊道冷却装置,包括:轧钢辊道组、滚动轴承、轴承座,所述轧钢辊道组的两端均转动连接在滚动轴承的内圈上,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圈过盈配合安装在轴承座内,所述轧钢辊道组的内部均设有通孔状的辊道冷却腔,所述辊道冷却腔的左右两端分别连通分水道、回水道,所述分水道、回水道分别连通轴承座外侧设有的第一主水道、第二主水道,所述第一主水道通过进水管连接进水箱,所述第二主水道通过回水管连接回水箱,所述第二主水道上相对应回水道的一侧壁上开设有放气孔,所述放气孔通过真空管连接负压罐。

优选的,所述轴承座内部设有轴承冷却腔,所述轴承冷却腔包覆设置在滚动轴承的外侧圆周方向上。

优选的,所述分水道与回水道上均设有分叉的出水孔,所述出水孔连通设置在轴承冷却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轴承冷却腔的底部插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分别与第一主水道、第二主水道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轴承座上设有与轴承冷却腔相隔离的排油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轧钢辊道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轧钢辊道冷却装置的左侧轴承座位置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轧钢辊道冷却装置的右侧轴承座位置局部示意图。

其中:1-轧钢辊道组;2-滚动轴承;3-轴承座;4-辊道冷却腔;5-分水道;6-第一主水道;7-进水管;8-进水箱;9-回水道;10-第二主水道;11-回水管;12-回水箱;13-放气孔;14-真空管;15-负压罐;16-轴承冷却腔;17-出水孔;18-溢流管;19-排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轧钢辊道冷却装置,包括:轧钢辊道组1、滚动轴承2、轴承座3,所述轧钢辊道组1的两端均转动连接在滚动轴承2的内圈上,所述滚动轴承2的外圈过盈配合安装在轴承座3内,使得轧钢辊道组1在轴承座内的滚动轴承2内转动,运送高温板坯。

所述轧钢辊道组1的内部均设有通孔状的辊道冷却腔4,所述辊道冷却腔4的左右两端分别连通分水道5、回水道9,所述分水道5、回水道9分别连通轴承座3外侧设有的第一主水道6、第二主水道10,所述第一主水道6通过进水管7连接进水箱8,所述第二主水道10通过回水管11连接回水箱12。

所述第二主水道10上相对应回水道的一侧壁上开设有放气孔13,所述放气孔13通过真空管14连接负压罐15,负压罐15通过真空管14与第二主水道10形成负压,从而使得第二主水道10连通的回水道9上产生回路上的负压,使得辊道冷却腔4内的冷却水可以快速回流至回水道9内。

所述轴承座3内部设有轴承冷却腔16,所述轴承冷却腔16包覆设置在滚动轴承2的外侧圆周方向上,用于对滚动轴承2进行冷却降温,所述分水道5与回水道9上均设有分叉的出水孔17,所述出水孔17连通设置在轴承冷却腔16的内部,所述轴承冷却腔16的底部插设有溢流管18,所述溢流管18分别与第一主水道6、第二主水道10相连通,溢流管18用于把轴承冷却腔16内冷却后的水溢流至第一主水道6、第二主水道10,实现循环冷却作用。

所述轴承座3上设有与轴承冷却腔16相隔离的排油口19,排油口19用于排出滚动轴承2内长时间使用后的润滑油,且排油口19与轴承冷却腔16隔离设置,避免了润滑油进入到轴承冷却腔16内,污染冷却水,同时减少了冷却处理工序。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通过进水箱8把冷却水打入到第一主水道6内,第一主水道6把冷却水分流至各个轴承座3内的分水道5内,分水道5与轧钢辊道内的辊道冷却腔4相连通,冷却水充满在辊道冷却腔4内部,进行对轧钢辊道组1进行冷却处理,冷却后的水通过右侧轴承座3内的回水道9流入第二主水道10内,再回流至回水箱12内,这样实现了对轧钢辊道组1循环冷却;在冷却水通过分水道5冲入辊道冷却腔4内时,负压罐15通过真空管14与第二主水道10形成负压,从而使得回水道9与辊道冷却腔4右侧连通的产生回路负压,加快冷却水充满辊道冷却腔4;此外轴承座3内设有轴承冷却腔16,可以对传递到滚动轴承2的高温热量进行冷却降温,再通过溢流管18循环溢流至第一主水道6、第二主水道10内,对滚动轴承2的降温,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采用本技术方案,分别通过辊道冷却腔、轴承冷却腔分别对轧钢辊道组、滚动轴承进行循环冷却水降温,解决了传统的内冷式辊道不能良好冷却的目的,提高了冷却效果,延长轴承座和辊道的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