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式钢构件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829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构件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定位式钢构件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钢构件是指用钢板、角钢、槽钢、工字钢、焊接或热轧H型钢冷弯或焊接通过连接件连接而成的能承受和传递荷载的钢结构组合构件,其主要具有自重轻、工厂化制造、安装快捷、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投资回收快、环境污染少等优点。钢构件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更具有在“高、大、轻”三个方面发展的独特优势,因此其在建筑工程领域中有着合理、广泛的应用。

目前,在钢构件的生产车间中,经常会使用到焊接装置来对钢构管件进行切割作业,焊接装置即常用的焊机,由于钢构件的体量都比较大,在焊接装置的焊接作业时,往往会需要焊接进行可移动的操作,这样在焊接过程中,如果焊机出现偏移,那么焊接的精度就会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有效提高焊接精度的定位式钢构件焊接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位式钢构件焊接装置,其包括机架,机架具有连接的第一机架单元和第二机架单元,第一机架单元内安装有焊接部,第二机架单元内安装有焊丝部,第二机架单元外连接有连接部,连接部的横截面呈梯形,连接部上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导向条,导向条水平安装于墙面上,导向条上安装有多个凸块,导向槽内开设有多个与凸块滑动配合的槽体。

进一步地,上述连接部与第二机架单元之间设置有垫板。

进一步地,上述凸块上设置有多个方形凸包。

进一步地,上述导向槽为锥形槽,导向条的顶部为锥形面。

进一步地,上述导向条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导向槽内设置有向凹槽内延伸的T形凸柱。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定位式钢构件焊接装置,其包括机架,机架具有连接的第一机架单元和第二机架单元,第一机架单元内安装有焊接部,第二机架单元内安装有焊丝部,第二机架单元外连接有连接部,连接部的横截面呈梯形,连接部上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导向条,导向条水平安装于墙面上,导向条上安装有多个凸块,导向槽内开设有多个与凸块滑动配合的槽体;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进,特别是利用“连接部的横截面呈梯形,连接部上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导向条,导向条水平安装于墙面上,导向条上安装有多个凸块,导向槽内开设有多个与凸块滑动配合的槽体”的改进,可以保证滑动时焊接部不会发生偏移,提高对于钢构件的焊接精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式钢构件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式钢构件焊接装置,其包括机架1,机架1具有连接的第一机架单元11和第二机架单元12,第一机架单元11内安装有焊接部13,第二机架单元12内安装有焊丝部14,第二机架单元12外连接有连接部21,连接部21的横截面呈梯形,连接部21上开设有导向槽211,导向槽211内滑动连接有导向条22,导向条22水平安装于墙面上,导向条22上安装有多个凸块221,导向槽211内开设有多个与凸块221滑动配合的槽体212。其中,焊接部和焊丝部可从现有技术中获知,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定位式钢构件焊接装置,其包括机架,机架具有连接的第一机架单元和第二机架单元,第一机架单元内安装有焊接部,第二机架单元内安装有焊丝部,第二机架单元外连接有连接部,连接部的横截面呈梯形,连接部上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导向条,导向条水平安装于墙面上,导向条上安装有多个凸块,导向槽内开设有多个与凸块滑动配合的槽体;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进,特别是利用“连接部的横截面呈梯形,连接部上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导向条,导向条水平安装于墙面上,导向条上安装有多个凸块,导向槽内开设有多个与凸块滑动配合的槽体”的改进,可以保证滑动时焊接部不会发生偏移,提高对于钢构件的焊接精度。

继续参见图1,连接部21与第二机架单元12之间设置有垫板3,可以保证结构的稳固性。

继续参见图1,凸块221上设置有多个方形凸包222;导向槽211为锥形槽,导向条22的顶部为锥形面;导向条22的顶部开设有凹槽223,导向槽211内设置有向凹槽223内延伸的T形凸柱224。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进,可以进一步地保证焊机的不偏移。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