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轧带钢精轧机架间喷嘴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2904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轧带钢精轧机架间喷嘴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轧带钢精轧机架间冷却装置,属于冶金行业热轧带钢精轧机冷却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热轧带钢的控扎控冷工艺是在轧制过程中通过控制加热温度、轧制过程和冷却条件等工艺参数,改善钢材的强度、韧性和焊接性能。

热轧带钢在精轧机轧制过程中,因为带钢中部的冷却水从带钢的中部向两侧边部流走,这样易于造成边部过冷,甚至会因带钢宽向冷却不均而发生严重瓢曲,造成带钢冷后变形大,板型差。为解决上述带钢宽度方向上冷却不均匀的问题,目前都采取边布遮挡、集管分区阀门调节、头尾延时控制等技术,但效果很不理想,特别是边部遮挡不能消除带钢边部过冷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热轧带钢精轧机架间喷嘴冷却装置,能够使带钢沿宽度方向上冷却均匀,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轧带钢精轧机架间喷嘴冷却装置,包含冷却集管、双头螺栓、喷嘴和冷却水管,冷却集管设在精轧机机架间,所述冷却集管包含三段,相邻两段之间通过双头螺栓连接,每段分别和一根冷却水管连接,沿冷却集管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多个喷嘴,所述喷嘴从冷却集管的中间向两侧逐渐稀疏布置。

所述喷嘴通过可旋转球状连接阀固定在两根连接杆上,两根连接杆之间通过连杆旋转机构转动连接。

所述冷却集管沿带钢的宽度方向布置。

所述冷却水管上设有控制阀门。

采用本实用新型,冷却集管采用三段结构,使边部与中部完全隔离开,并通过控制阀门分别控制边部与中部的冷却水量。而且喷嘴从冷却集管的中间向两侧逐渐稀疏布置,使边部的冷却水流量少于中部,补偿边部与中部温降的不同,从而达到优化宽度方向上的冷却均匀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冷却集管采用三段结构,实现了带钢宽度方向可变流量的控制,并且通过喷嘴的布置和调整,补偿了带钢边部与中部温降的不同,从而达到优化带钢宽度方向上冷却均匀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嘴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头螺栓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头螺栓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双头螺栓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冷却集管1、双头螺栓2、喷嘴3、冷却水管4、控制阀门5、三通阀6、连接杆7、连杆旋转机构8、带钢10、工作辊11、支承辊12、测温仪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5,一种热轧带钢精轧机架间喷嘴冷却装置,包含冷却集管1、双头螺栓2、喷嘴和冷却水管,冷却集管1设在精轧机机架间,所述冷却集管1包含三段,相邻两段之间通过双头螺栓2连接,每段分别和一根冷却水管连接,沿冷却集管1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多个喷嘴,所述喷嘴从冷却集管1的中间向两侧逐渐稀疏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附图1-5,冷却集管1沿带钢的宽度方向两侧对称布置,冷却集管1采用三段式结构,相邻两段之间通过双头螺栓2连接,使边部与中部完全隔离开,每段分别和一根冷却水管连接,每根冷却水管上均安装一个控制阀门5,分别控制边部与中部的冷却水量。冷却集管1中部喷嘴的密度大于冷却集管1两边喷嘴的密度,使边部的冷却水流量少于中部,带钢中部的冷却水向带钢两侧流走时,可以补偿边部与中部温降的不同,从而达到优化宽度方向上的冷却均匀性的目的。

参照附图2,喷嘴通过在喷头与连接杆7之间安装一个可旋转球状连接阀,可实现喷嘴在带钢横向上自由旋转180度。喷头的旋转是由一个连杆旋转机构8带动,使喷头朝着设定的方向进行旋转,最终实现喷向带钢的冷却水角度的调整控制。喷头旋转的目的是实现带钢宽度方向上两侧喷嘴出水方向的调整与控制,并且两侧喷嘴调整方向延中点呈中心对称,即当一侧的喷头向外侧旋转时,另一侧喷头也向外侧旋转。

参照附图6,箭头方向为带钢轧制方向,在沿带钢轧制方向上精轧机架间设置冷却区,冷却区按照精轧输出侧温度与所期望的目标温度一致的方式控制冷却水量。测量带钢输入侧温度即精轧输入侧温度以及测量带钢输出侧即精轧输出侧温度,计算机控制系统对其进行处理,并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实时对控制阀门和喷嘴进行控制和调整,实现自动控制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