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矩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矩管冲孔模具。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在矩管型材上打孔,现有的处理方式是每种形状的冲孔制造一款模具,每种型材冲孔模具在不同的零件之间不能通用,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重新订制大量的模具,这将增加制造模具的材料成本及加工成本。如果能把多种相似的冲孔模具合并在一起的话,将极大地减少冲孔模具的材料成本及制造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矩管冲孔模具,通过将传统的固定模式冲孔模具改为活口模具,针对所要加工的矩管尺寸,调整矩形模具腔和冲孔模芯的尺寸以适应矩管内径,不但准确而且加工效率提高,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矩管冲孔模具,包括底座、下模具和上模具,所述下模具固定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为凹形结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下模具设置在凹槽内,所述下模具外侧设置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通过螺栓ⅰ固定在底座上;所述下模具内设置有冲孔模芯,所述冲孔模芯为c形结构,包括模芯本体和下固定板,所述模芯本体和下固定板的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模芯本体的自由端设置有截面向外变小的棱台结构,所述冲孔模芯上表面设置有冲孔槽;所述上模具为开口向下的u形模具,所述上模具通过螺栓ⅱ固定在下模具上,所述上模具顶部设置有预留孔。
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具凹形结构内设置有限位槽,所述下固定板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下模具底部设置有螺栓预留槽ⅰ,所述下固定板通过螺栓预留槽ⅰ内设置的螺栓ⅲ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u形上模具与凹形下模具连接后形成矩形模具腔,所述上模具内侧面设置有限位板ⅰ,所述限位板ⅰ的高度与矩形模具腔的高度相同,所述上模具外侧面设置有螺栓预留槽ⅱ,所述限位板ⅰ通过螺栓预留槽ⅱ内设置的螺栓ⅳ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模芯本体上还设置有限位板ⅱ,所述限位板ⅱ上设置有螺栓预留槽ⅲ,所述限位板ⅱ通过螺栓预留槽ⅲ内设置的螺栓ⅴ固定在模芯本体的侧边。
作为优选,所述模芯本体的宽度宽于预留孔的宽度,所述限位板ⅱ的高度小于模芯本体的高度。模芯本体的宽度宽于预留孔的宽度能够保证下压过程中受力的一致性,限位板ⅰ虽然能够起到支撑矩管内侧的作用,但是在下压的冲击力下不能够保证其强度,容易造成孔的尺寸偏差,因此模芯本体的宽度宽于预留孔的宽是有很大作用的。
该机构的安装过程:
冲孔模具在使用之前,首先根据矩管的尺寸安装模芯本体上的限位板ⅱ,限位板ⅱ安装完成后,通过下模具底部设置有螺栓预留槽ⅰ将下模具与下固定板固定。连接耳与下模具固定连接,下模具通过连接耳固定在底座上,底座凹槽设计使得模具与底座连接更加牢固,不易发生横向位移。下模具安装完成后将上模具与下模具对接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简单、易操作。
本技术:
将传统的固定模式冲孔模具改为活口模具,针对所要加工的矩管尺寸,调整矩形模具腔尺寸,调整冲孔模芯的尺寸以适应矩管内径,不但准确而且加工效率提高,降低了成本。预留孔的设计在安装的过程中既能保证固定强度,也能不干扰其他部件的安装,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冲孔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下模具,3-上模具,4-凹槽,5-连接耳,6-冲孔模芯,7-模芯本体,8-下固定板,9-连接板,10-限位槽,11-限位板ⅰ,12-矩形模具腔,13-限位板ⅱ,14-预留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新型矩管冲孔模具,包括底座1、下模具2和上模具3,下模具2固定在底座1上,下模具2为凹形结构,底座1上设置有凹槽4,下模具2设置在凹槽4内,下模具2外侧设置有连接耳5,连接耳5通过螺栓ⅰ固定在底座上;下模具2内设置有冲孔模芯6,冲孔模芯6为c形结构,包括模芯本体7和下固定板8,模芯本体7和下固定板8的一端通过连接板9连接为一个整体,模芯本体7的自由端设置有截面向外变小的棱台结构,冲孔模芯6上表面设置有冲孔槽;上模具3为开口向下的u形模具,上模具3通过螺栓ⅱ固定在下模具2上,上模具3顶部设置有预留孔。下模具2凹形结构内设置有限位槽10,下固定板8设置在限位槽10内,下模具2底部设置有螺栓预留槽ⅰ,下固定板8通过螺栓预留槽ⅰ内设置的螺栓ⅲ固定。u形上模具3与凹形下模具2连接后形成矩形模具腔12,上模具3内侧面设置有限位板ⅰ11,限位板ⅰ11的高度与矩形模具腔12的高度相同,上模具3外侧面设置有螺栓预留槽ⅱ,限位板ⅰ11通过螺栓预留槽ⅱ内设置的螺栓ⅳ固定。模芯本体7上还设置有限位板ⅱ13,限位板ⅱ13上设置有螺栓预留槽ⅲ,限位板ⅱ13通过螺栓预留槽ⅲ内设置的螺栓ⅴ固定在模芯本体7的侧边。模芯本体7的宽度宽于预留孔14的宽度,限位板ⅱ13的高度小于模芯本体的高度。
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1.一种新型矩管冲孔模具,包括底座、下模具和上模具,所述下模具固定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为凹形结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下模具设置在凹槽内,所述下模具外侧设置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通过螺栓ⅰ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下模具内设置有冲孔模芯,所述冲孔模芯为c形结构,包括模芯本体和下固定板,所述模芯本体和下固定板的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模芯本体的自由端设置有截面向外变小的棱台结构,所述冲孔模芯上表面设置有冲孔槽;
所述上模具为开口向下的u形模具,所述上模具通过螺栓ⅱ固定在下模具上,所述上模具顶部设置有预留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矩管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凹形结构内设置有限位槽,所述下固定板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下模具底部设置有螺栓预留槽ⅰ,所述下固定板通过螺栓预留槽ⅰ内设置的螺栓ⅲ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矩管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上模具与凹形下模具连接后形成矩形模具腔,所述上模具内侧面设置有限位板ⅰ,所述限位板ⅰ的高度与矩形模具腔的高度相同,所述上模具外侧面设置有螺栓预留槽ⅱ,所述限位板ⅰ通过螺栓预留槽ⅱ内设置的螺栓ⅳ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矩管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本体上还设置有限位板ⅱ,所述限位板ⅱ上设置有螺栓预留槽ⅲ,所述限位板ⅱ通过螺栓预留槽ⅲ内设置的螺栓ⅴ固定在模芯本体的侧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矩管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本体的宽度宽于预留孔的宽度,所述限位板ⅱ的高度小于模芯本体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