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加工方法以及切削加工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353993阅读:来源:国知局
1的刻度尺112 ; 设置于基台111的支承柱113 ;可上下移动地支承于支承柱113的可动臂114 ;安装于可动 臂114的夹紧装置115 ;支承为能够以支承柱113的支承轴113a为中心旋转的振子116 ;以 及安装于振子116的支承部116a的配重117。
[0129] 在夹紧装置115安装有光学部件的样本Fs。
[0130] 以下,使用图12对样本Fs的制作方法进行说明。
[0131] 图12是样本Fs的说明图。
[0132] 如图12所示,样本Fs通过使用超级切断机(supercutter)等切断机切出端面切 削加工完毕且俯视时呈矩形的光学部件F的4个角而成。例如,样本Fs的俯视形状为等腰 三角形,从其底边至顶点的距离为22mm左右。此外,样本Fs的形状及尺寸是一个例子,并 不限定于此。
[0133] 以下,对使用测试器110对样本Fs施加冲击的方法进行说明。
[0134] (1)首先,在振子116的支承部116a安装200g的配重117(参照图10以及图11)。
[0135] (2)接下来,在夹紧装置115安装样本Fs。此时,使夹紧装置115保持等腰三角形 的样本Fs的底边部分(参照图10以及图11)。
[0136] (3)接下来,使振子116的末端与刻度尺112的刻度112a(参照图11) 一致地,使 振子116倾斜。接下来,使振子116离开该位置而通过自重旋转,并在振子116返回刻度尺 112的刻度112a侧时接住振子116。
[0137] (4)重复上述(3)的工序10次。即,使振子116往复10次。
[0138] 以下,使用图13对剥离试验进行说明。
[0139] 图13(a)是样本Fs的剖视图。图13(b)是表示样本Fs向作业台120的安装状态 的剖视图。图13(c)是表示样本Fs向作业台120的安装状态的俯视图。图13(d)是表示 胶带121向样本Fs的安装状态的俯视图。图13(e)是用于对胶带121相对于作业台120 的剥离方向进行说明的侧视图。
[0140] 如图13(a)所不,样本Fs具有:偏光板FlO;设置于偏光板FlO的一方的面(图 13(a)中为下表面)的第一粘着层Fll;设置于第一粘着层Fll的下表面的相位差板F12; 设置于相位差板F12的下表面的第二粘着层F13;隔着第二粘着层F13而可分离地层叠于 相位差板F12的下表面的分隔片F14;以及层叠于偏光板FlO的另一方的面(图13 (a)中 为上表面)的表面保护薄膜F15。
[0141] 首先,如图13(b)所示,剥去样本Fs的分隔片F14,将剥去分隔片F14的样本Fsl 从第二粘着层F13侧粘贴于作业台120。作业台120例如使用玻璃板。
[0142] 此时,样本Fsl的配置如图13(c)所示,包含样本Fsl的顶点(S卩,等腰三角形的 顶点)的部分朝向作业台120侧,且样本Fsl的底边(S卩,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部分从作业 台120的端缘稍微露出。
[0143] 接下来,如图13(d)所示,在包括样本Fsl的顶点的部分粘贴俯视时呈长方形的胶 带121的一端部121a(胶带粘贴工序)。此时,胶带121的配置以胶带121的中心线121c 将样本Fsl的顶角(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二等分的方式进行。
[0144] 接下来,如图13(e)所示,将胶带121从另一端部121b侧垂直于作业台120的上 表面地剥去(胶带剥离工序)。此时,胶带121不是缓慢地剥去,而是迅速地一下子剥去。
[0145] 接下来,重复上述胶带粘贴工序以及胶带剥离工序10次。然后,对在样本Fsl是 否产生层间剥离进行确认。而且,弄清层间剥离产生的条件,并将该结果反馈给切削加工方 法。
[0146] 然而,近些年,偏光板所要求的耐久性能变严格。例如,作为偏光板的耐久性能的 评价方法,存在由"JISC60068-2-14 :2011"标准化的"温度变化试验方法"。以下,有时将 JIS标准的温度变化试验方法称为正规方法。
[0147] 然而,在该方法中,需要反复进行规定循环次数的冷热冲击,因此至获得评价结果 为止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在制造条件变更时的效果确认、产品开发等中,无法采取迅速的 应对。
[0148] 本发明人深入研究的结果是,发现通过使样本浸渍于水而强制地制造结露状态, 既能够促进条件设置而缩短试验时间又能够获得与JIS标准的方法相同的结果,从而发明 了以下的切削加工方法。
[0149]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切削加工方法根据热冲击试验的结果来决定光学部件的切 削加工条件,在热冲击试验中,对切削加工后的光学部件进行压热(autoclave)处理,将光 学部件在60°C~90°C下加热1小时,将贴合体在常温下放置15分钟~30分钟,使贴合体 在23 °C~40 °C的水温下浸渍于水槽30分钟。
[0150] 以下,使用图14对热冲击试验进行说明。
[0151] 图14是热冲击试验的流程图。
[0152] 首先,准备样本。样本可以使用与图13(a)所示的层构造相同的样本(具有偏光 板F10、设置于偏光板FlO的下表面的第一粘着层F11、设置于第一粘着层Fll的下表面的 相位差板F12、设置于相位差板F12的下表面的第二粘着层F13、隔着第二粘着层F13而可 分离地层叠于相位差板F12的下表面的分隔片F14、以及层叠于偏光板FlO的上表面的表面 保护薄膜F15的样本)。例如,样本的平面形状是8cmX6cm的长方形。此外,样本的形状及 尺寸仅是一个例子,并不限定于此。
[0153] 接下来,剥去样本的分隔片,将剥去分隔片的样本从第二粘着层侧粘贴于玻璃板。
[0154] 接下来,对粘贴于玻璃板的样本进行压热处理(图14所示的步骤SI)。压热处理 是将粘贴于玻璃板的样本放入压力容器之中进行加压的处理。压热处理是用于除去影响试 验结果的样本内部的气泡的处理。例如,压热装置使用栗原制作所制的压热装置,对于压热 处理的条件,将温度设为50°C、压力设为0. 5Mpa,处理时间设为30分钟。处理时间由增压 时间、保压时间以及减压时间构成。保压时间确保为2分钟以上。
[0155] 接下来,剥离样本的表面保护薄膜。接下来,将粘贴于玻璃板的样本放入烘干箱进 行加热处理(图14所示的步骤S2)。例如,加热装置使用爱斯佩克(ESPEC)公司制的型式 "PR-2KT",对于加热处理的条件,将温度设为80°C、湿度任意、加热时间设为1小时。
[0156] 接下来,将粘贴于玻璃板的样本从烘干箱取出,在常温下放置15分钟(图14所示 的步骤S3)。这里,放置时间(15分钟)是兼顾裂纹的再现性而决定的。若放置时间比15 分过短或过长,则成为与按照正规方法实施的结果不同的结果。
[0157] 接下来,使粘贴于玻璃板的样本浸渍于水槽(图14所示的步骤S4)。由此,能够强 制地使样本产生裂纹。例如,浸渍的条件为在使样本完全浸渍于温度为23°c±1°C的自来 水的状态下浸渍时间设为30分钟。
[0158] 接下来,将粘贴于玻璃板的样本从水槽取出,并拭去附着于样本的水分。接下来, 通过空气喷枪等将附着于样本的水分完全吹跑。然后,对在样本产生的裂纹的出现数量、大 小进行确认。例如,作为确认方法,可以使用荧光灯的反射或放大镜等。
[0159]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在正规方法下通常花费750小时左右的试验时间缩短至 2小时左右。并且,能够获得与正规方法的试验相同的结果。
[0160] (第三实施方式)
[0161] 接着,对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加工装置202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5是本实 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加工装置202的立体图。图16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加工装置 202的主视图。在图15以及图16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通用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 记,其详细的说明省略。此外,第二加工装置也为具有相同的结构的装置,其详细说明省略。
[0162] 如图15以及图16所示,第一加工装置202具备:切削部件20 ;罩203,其以包围 切削部件20的侧方的方式配置;吸引装置204,其通过吸引罩203的内侧部分203s来对因 切削而产生的切肩进行吸引;以及飞散防止刷205,其设置于罩203的一部分,并供切肩附 着。
[0163] 在罩203形成有使切削部件20露出的开口部203h。开口部203h呈矩形。
[0164] 飞散防止刷205沿着罩203的开口部203h的4边而配置。此外,飞散防止刷205 的配置位置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沿着从开口部的1边到3边配置,也可以配置于开口部的 各边的一部分。即,飞散防止刷配置于罩的开口部的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即可。
[0165] 飞散防止刷205例如使用马鬃毛。此外,飞散防止刷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各 种刷。
[0166] 如上所述,移动装置4使层叠体W相对于切削部件20沿与层叠体W的端面Wa的 长边方向平行的方向V移动(参照图1)。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通过移动装置4引起的 切削部件20与层叠体W的相对移动来使飞散防止刷205与层叠体W的端面Wa接触,由此 来剥离附着于层叠体W的端面Wa的切肩。
[0167] 图17是用于对吸引装置204的作用进行说明的图。图17是将第一加工装置202 与层叠体W-起示出的主视图。
[0168] 如图17所示,罩203包围切削部件20的侧方,因此因切削部件20对层叠体W的 端面Wa的切削而产生的切肩,通过借助吸引装置204来吸引罩203的内侧部分203s而被 吸引。
[0169]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开口部203h的4边的飞散防止刷205包围层叠体 W的端面Wa的侧方,因此因切削部件20对层叠体W的端面Wa的切削而飞散的切肩附着于 飞散防止刷205。
[0170] 图18是用于对移动装置4(参照图1)以及飞散防止刷205的作用进行说明的图。 图18是将第一加工装置202与层叠体W-起示出的俯视图。在图18中,为了方便,省略移 动装置4的图示。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