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厚板冷却系统头尾快速遮蔽装置、遮蔽系统及屏蔽方法_2

文档序号:9514105阅读:来源:国知局
具体含义。
[0057]本发明提供的中厚板冷却系统头尾快速遮蔽装置如图1?图4所示,其结构主要包括:水斗1、平行设置的两根滑动轴2以及气缸8。
[0058]水斗1的两端通过孔与轴承结构配到平行的滑动轴2上,两根滑动轴2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动轴连接螺栓6固定在支座3上;支座3通过支座连接螺栓4固定在冷却集管下方的盖板上。限位挡块5通过限位挡块连接螺栓11固定在支座3的下方。气缸8的一端固定在到水斗1上,另一端通过气缸连接螺栓连接到气缸支座9上,气缸支座9同样固定在冷却集管的盖板上。
[0059]这样,气缸8可以带动水斗1在滑动轴2上来回滑动,从而使水斗1实现对冷却集管的遮蔽,使其能够有选择的快速的控制冷却水的喷淋,避免对钢板局部的过度冷却。
[0060]图5和图6分别为水斗1的不同角度的轴侧视图,图7为水斗1的横截面剖视图。
[0061]水斗1的两端分别设置一组铜基镶嵌自润滑轴承15,以实现在滑动轴2上的滑动。
[0062]水斗1内还安装有向下倾斜布置的挡水板,且在水斗1的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溢水Ρ 14ο
[0063]挡水板能够防止喷淋的冷却水飞溅,降低冷却水的流速,并对其起到引流的作用。
[0064]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挡水板包括第一挡水板12和第二挡水板13。
[0065]第一挡水板12和第二挡水板13的外边缘分别固定在水斗1的两个侧壁上,且均向水斗1的内部倾斜;第一挡水板12和第二挡水板13交错布置,中间留有空隙,供冷却水通过。
[0066]与第二挡水板13相比,第一挡水板12的宽度较大,倾斜角度较小;第一挡水板12和第二挡水板13的内边缘位于同一竖直面上,且第一挡水板12的内边缘位于第二挡水板13的内边缘下方。
[0067]一般来说,在水斗1的横截面方向上(以俯视的角度观察),第一挡水板12的宽度能占到2/3?3/4,剩下的部分为第二挡水板13。
[0068]从倾斜角度上看,第一挡水板12的倾斜角一般在20°?35°之间,第二挡水板13的倾斜角一般在30°?50°之间。
[0069]另外,与第二挡水板13相比,第一挡水板12的长度较小,更有助于防止冷却水飞溅。
[0070]通过对两个挡水板结构、尺寸及位置的优化设计,使其能更好的起到防溅射和引流的作用,使冷却水能够完全、平稳的从水斗底部的溢水口排出。
[0071]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挡水板12的内边缘和外边缘分别设置若干缺口,第二挡水板13的外边缘设置若干缺口。在冷却水流量较大的时候,可以从这几处缺口位置流下,防止冷却水从水斗1中溢出。
[0072]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在第二挡水板13与溢水口 14之间还设置从水斗内壁向水斗中心延伸的U形挡水板16。
[0073]U形挡水板16可以降低溢水口 14处冷却水的流速,使其平稳溢出。
[0074]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水斗1为焊接件,主要由10块不同形状的钢板焊接组成。工作时,冷却集管喷射的水会被水斗1接住,并顺着第一挡水板12和第二挡水板13流入水斗1内,经过两边的溢水口 14流到冷却集管的两侧。生产工艺上采取必要的焊接工装避免工件变形,去除应力,后镀锌,再进行机加工。
[0075]中厚板冷却系统头尾快速遮蔽装置的工作原理主要是由PLC控制元件控制气缸8推动水斗1在滑动轴2上进行伸缩运动完成对冷却集管的遮蔽和不遮蔽两种状态。气缸8为高速气缸,伸缩速度为2m/s?5m/s。由于气缸8的伸缩动作迅速,大约0.2秒内可伸出和缩回,能够有效迅速的阻止钢板头部和尾部的水流。
[0076]在中厚板冷却系统中头尾快速遮蔽装置可以在在每组集管的后面都设置一组遮蔽装置,但根据工艺要求,用PLC控制元件分别控制每组头尾遮蔽装置遮蔽和收回的动作方式。工作时可由一组,两组或多组遮蔽装置参加遮蔽工作。
[0077]本发明设计两组头尾遮蔽装置对称布置的方式如图8所示。因为工作时遮蔽装置要由气缸8推动水斗1在滑动轴2上进行伸缩运动,进而完成接水遮蔽和不遮蔽的两种状态,所以两个气缸8安装设计时候,上下要错开,不能在同一水平线上,以免影响气缸的收缩行程,节省空间。
[0078]图9?图12分别为使用所述中厚板冷却系统头尾快速遮蔽装置对钢板头部和尾部进行遮蔽以及不进行遮蔽的状态工艺图。
[0079]钢板20沿输送辊19输送,当钢板的头部运动到冷却集管17的下方时,快速遮蔽装置18在气缸8的驱动下,对钢板20头部上方的冷却集管17进行遮蔽,避免过度冷却的问题,如图9所示。
[0080]如果需要对钢板20头部进行冷却时,则不遮蔽相应的冷却集管17,如图10所示。
[0081]同理,对钢板20尾部的遮蔽与不遮蔽也按照同样的方式操作,具体见图11和图
12ο
[0082]本发明可以补偿钢板在冷却过程中,由于钢板头尾温降较快出现的钢板头、尾的过度冷却问题,从而提高中厚板冷却的均匀性。相较于现行的通过流量控制或集管开闭的控制方式,本发明的响应时间迅速,可在0.2秒内完成对冷却水的完全截留,操作简单,控制准确方便,从而可以对中厚钢板制定更好的冷却方案,能够明显的提高钢材质量。
[008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中厚板冷却系统头尾快速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在冷却集管的下方,包括:水斗、平行设置的两根滑动轴以及气缸; 所述水斗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套接在所述两根滑动轴上;所述气缸的推杆与连接件连接,带动水斗在滑动轴上滑动; 水斗的底部至少一端设置溢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厚板冷却系统头尾快速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斗内还安装有向下倾斜布置的挡水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厚板冷却系统头尾快速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包括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 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的外边缘分别固定在水斗的两个侧壁上,均向水斗的内部倾斜;且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交错布置,中间留有空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厚板冷却系统头尾快速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与第二挡水板相比,所述第一挡水板的宽度较大,倾斜角度较小;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的内边缘位于同一竖直面上,且第一挡水板的内边缘位于第二挡水板的内边缘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厚板冷却系统头尾快速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与第二挡水板相比,所述第一挡水板的长度较小。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厚板冷却系统头尾快速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水板的内边缘和外边缘分别设置若干缺口 ;所述第二挡水板的外边缘设置若干缺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厚板冷却系统头尾快速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为高速气缸,伸缩速度为2m/s?5m/s。8.一种中厚板冷却系统头尾快速遮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组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中厚板冷却系统头尾快速遮蔽装置;至少两组的中厚板冷却系统头尾快速遮蔽装置并列安装在冷却集管的下方,且各组中厚板冷却系统头尾快速遮蔽装置的气缸在高度上交错设置,避免相互干涉。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中厚板冷却系统头尾快速遮蔽装置的遮蔽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冷却集管的下方设置至少一组中厚板冷却系统头尾快速遮蔽装置,且各中厚板冷却系统头尾快速遮蔽装置的气缸由PLC控制器控制,在钢板从冷却集管下方通过时,对钢板头部和/或尾部的冷却集管进行遮蔽或不遮蔽的动作。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遮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厚板冷却系统头尾快速遮蔽装置在遮蔽状态与不遮蔽状态之间的切换时间不超过0.2秒。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钢板热轧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厚板冷却系统头尾快速遮蔽装置、遮蔽系统及屏蔽方法。该遮蔽装置安装在冷却集管的下方,包括:水斗、平行设置的两根滑动轴以及气缸;水斗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套接在两根滑动轴上;气缸的推杆与连接件连接,带动水斗在滑动轴上滑动;水斗的底部至少一端设置溢水口;所述遮蔽装置的气缸由PLC控制器控制,在钢板从冷却集管下方通过时,对钢板头部和/或尾部的冷却集管进行遮蔽或不遮蔽的动作。本发明可以补偿钢板在冷却过程中,由于钢板头尾温降较快出现的钢板头、尾的过度冷却问题,从而提高中厚板冷却的均匀性;相应时间迅速,可在0.2秒内完成对冷却水的完全截留,能够明显的提高钢材质量。
【IPC分类】B21B45/02
【公开号】CN105268750
【申请号】CN201510822852
【发明人】王丙兴, 田勇, 贾维维, 张志福, 韩毅, 王昭东, 王国栋
【申请人】东北大学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