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柄自动装配焊接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26800阅读:来源:国知局
嘴设于第一装配板前侧的下方并与气源连接。所述第五气缸设于第三基座的顶部并与第一装配体的顶部驱动连接,所述第六气缸设于第一装配板后侧并与第一装配板驱动连接。第二导杆的后端连接有第二装配板,第一装配板的后侧与第二装配板的前侧分别设置有能对第一吸嘴的移动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钉。底盖运输机构包括振动盘、输送轨道及直震器,输送轨道上具有与底盖形状相匹配的导槽,所述直震器设于输送轨道的底部。
[0030]第三基座的前侧设置有能对底盖的进料速度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该限位组件包括支座、托板、滑板、限位块、盖板及第七气缸,支座设于第三基座的前侧,托板横向设于支座的顶部,该托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横向布置的第五滑轨,对应的,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与能与该第五滑轨导向配合的第五滑块,滑板的一侧设置有一连接板,第七气缸设于托板的底部并活塞杆与连接板驱动连接,第七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或收缩可带动滑板在托板上来回移动;限位块设于滑板上,且该限位块上靠近底盖运输机构的一侧开有供底盖进入的第一缺口槽,盖板盖置在限位块的顶部,且盖板上开有与第一缺口槽相对应的第二缺口槽。采用这样的结构,当第一缺口槽中没有底盖时,第七气缸驱动滑板在托板上移动并使第一缺口槽与导槽的出口端对齐,此时,底盖可进入第一缺口槽中,一个第一缺口槽中只能容纳一个底盖,然后第七气缸驱动滑板在托板上移动使第一缺口槽与导槽的出口端相错位,此时,第一吸嘴可通过第二缺口槽将第一缺口槽中的底盖吸取并转移到第一模座上方的手柄上,通过上述过程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底盖的进料速度。
[0031]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焊接机构包括梳柄移取机构及超声焊接机构,所述梳柄移取机构用于将梳柄自第一模座上移动至第二模座上,对应于所述焊接机构的转盘下方设置有能将穿过第二模座的梳柄向上托起的托板,该托板通过立柱支撑于装配平台上。采用上述托板结构,可以使待焊接梳柄处于同一高度,确保焊接强度一致。
[0032]本发明的梳柄移取机构与底盖移取机构的结构类似,但不包含其限位组件部分,并且,第一吸嘴用第一夹头替换,同时在第三基座上设置能驱动第一夹头的两夹片分开或并拢的第八气缸。
[0033]成品输出机构与底盖移取机构的结构类似,但不包含其限位组件部分,并且,在第一吸嘴下方设置自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的滑道,以便于使成品梳柄输出。
[0034]所述梳柄自动装配焊接机还包括能对底盖是否安装到位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该检测机构靠近转盘边缘布置并位于底盖移取机构和梳柄移取机构之间。检测机构包括第四基座、第九气缸、探测杆及第二接近开关,第四基座设于装配平台上,第四基座的前侧壁上具有纵向布置的第四滑轨,该第四滑轨上设置有与该第四滑轨导向配合从而上下移动的第四滑块,第九气缸设于第四基座顶部并与第四滑块的顶部驱动连接;第四滑块上具有朝模座方向延伸的水平延长部,该水平延长部上开有供探测杆穿过的通孔,探测杆顶部设有能防止探测杆脱离第四滑块的第一限位块,探测杆上设置有能使探测杆始终保持向下运动趋势的第一弹簧,探测杆下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块,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水平延长部的下端面相抵,第一弹簧的下端与第二限位块相抵。
[00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梳柄自动装配焊接机包括装配平台、转盘、第一驱动机构、手柄移取机构、底盖移取机构、手柄定位机构、焊接机构及成品输出机构,使用时,手柄移取机构将手柄输送至装配平台的模座上,由于手柄的外周壁上具有相对布置的两个通孔,而这两个通孔可能会与底盖上的管状体两端存在位移偏差,因此,在手柄放置完毕后,需要经过手柄定位机构对手柄位置进行转动使其通孔与底盖上的管状体处于预先对齐状态,这样,底盖移取机构移取的底盖即可准确无误的将底盖盖置在手柄的上端口上,手柄与底盖组装完毕后,第一驱动机构继续驱动转盘转动,转动至焊接机构处进行焊接,最后在成品输出机构的配合下将成品梳柄输出,而取走梳柄的模座可以继续承接新的待组装手柄,往复的进行上述组装过程。与现有技术中的人工组装过程相比,本发明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梳柄的组装效率,且由于全程由总控制程序自动操控运行,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手柄与底盖对齐准确,焊接牢固,使同批次生产的梳柄具有较高的品质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梳柄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利润。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3为图2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0039]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转盘下方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40]图5为图4中支撑臂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7为图2中手柄移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8为图7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44]图9为图8的分解图;
[0045]图10为图9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46]图11为图2中手柄定位机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12为图11的分解图;
[0048]图13为图2中底盖移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14为图13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OOM]图15为图14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51 ]图16为图15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52]图17为图16的分解图;
[0053]图18为图2中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54]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焊接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55]图20为图19中梳柄移取机构的结构不意图;
[0056]图21为图2中成品输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7]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58]如图2?21所示,本实施例的梳柄自动装配焊接机包括装配平台1、转盘2、第一驱动机构10、手柄移取机构3、手柄定位机构4、底盖移取机构5、检测机构6、焊接机构7及成品输出机构8。装配平台I用于为梳柄的组装提供操作平台,本实施例中梳柄的自动组装过程即在该装配平台I上完成。
[0059]装配平台I通过一安装架11支撑于地面上,转盘2呈圆盘状并能转动的设于装配平台I上。转盘2底部通过四个间隔布置的支撑臂100支撑于装配平台I上,支撑臂100的顶部具有向下开设的夹槽101,该夹槽101内设置有能相对于转盘2转动的转轮102,当转盘2转动时,可以减小支撑臂100对转盘2的摩擦,使转盘2转动顺畅。
[0060]第一驱动机构10设于装配平台I上并与转盘2驱动连接,用于驱动转盘2转动。具体的,第一驱动机构10包括电机16、传动带12、传动轴13及第一转轴14,电机16及传动轴13均横向布置,传动带12分别与电机16的输出轴及传动轴13的一端传动连接,第一转轴14纵向布置于转盘2下方,且第一转轴14的上端与转盘2底部相连接,第一转轴14的下端及传动轴13的另一端分别具有相互啮合传动的锥形齿。电机16转动带动传动轴13转动,传动轴13进一步通过第一转轴14带动转盘2转动。传动轴13及第一转轴14均设于一分割器15内,该分割器15设置于装配平台I的上端面上。采用上述结构,实现转盘2有规律的转动及运行,工作稳定,故障率低。
[0061]转盘2边缘具有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操作工位21,各操作工位21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定位手柄a的模座9。模座9包括第一模座91及第二模座92,第一模座91上具有向上布置的能自手柄a下端口插入的限位柱911,该限位柱911上部成型为圆柱形,手柄a下端口的形状大致为一长形孔状,限位柱911下部的外周面成型为与手柄a下端口的形状相匹配的限位部912,设置长形孔和限位部912归根结底是为了在放置手柄a时,使手柄a上的通孔al处于特定的位置,便于在底盖b过来时使手柄a上的通孔al与底盖b上的管状体b2对齐。第二模座92上下贯通并具有向上布置的套管921,且套管921的内径大于手柄a的外径。第一模座91用于初步组装手柄a与底盖b,第二模座92在焊接手柄a与底盖b时使用,第一模座91及第二模座92间隔布置于转盘2的边缘,且第二模座92位于第一模座91的前侧。
[0062]在本实施例中,手柄移取机构3靠近转盘2边缘设置,用于将手柄a移取至转盘2边缘的第一模座91上。手柄移取机构3包括手柄输送机构35、第一基座32、第一推块33及第一承接块34,第一基座32靠近转盘2布置,该第一基座32上具有两块竖直并间隔布置的竖板321,两竖板321的顶部通过一横板322连接。第一推块33能上下移动的设于第一基座32上,且该第一推块33的前侧开有上下贯通的供手柄a竖直穿过的第一通孔331,第一承接块34能前后移动的设于第一推块33上,且第一承接块34上设有纵向布置的供手柄a竖直穿过的第二通孔341,该第二通孔341上端与手柄输送机构35的输出端相对应,手柄输送机构35包括振动盘351及与该振动盘351的输出口连接的输送软管352。具体的,第一基座32两竖板321的内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滑轨323,对应的,第一推块33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滑轨323导向配合的第一滑块332,第一推块33下方设置有能驱动第一推块33上下移动的第二气缸36。第一推块33的上表面后侧设置有垂直于第一滑轨323方向布置的第二滑轨333,对应的,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