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20117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轧钢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轧机。
【背景技术】
[0002]钢材轧制工艺中,乳机作为生产线上的主要设备,将毛坯件进行轧制成型。
[0003]现阶段,用于圆钢等长材类型钢进行轧制的轧机有较多种类,按照轧辊的数量区分,主要包括两辊轧机和三辊轧机等。
[0004]较典型的三辊轧机中,常采用三个轧辊呈Y形圆周布置,任意两个轧辊之间互成120度,轧辊通过轧机框架的外围传动系统进行驱动,或三个轧辊轴上均设置锥齿轮相互啮合驱动。该类型轧机由于三辊轧制时宽展变形小、乳制公差精度高、辊环磨损小等优点,被优选用于棒材的最终精轧成形。
[0005]但由于其本身的传动系统是包裹在Y形轧辊组的外侧的一整套传动结构,传动装置固定设置在外围,限制了轧辊的伸展空间,限制了轧制的尺寸。而且由于整体结构过于复杂,制造成本高,并造成轧机尺寸庞大,设备重量大,安装维护困难,维护使用费用高,使得其主要局限用于优特钢的轧制,且这些缺点也导致了这种三棍轧机,难于满足当前钢铁生产线轧制高质量钢材的技术升级改造需求。
[0006]因此,如何简化轧机的传动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轧机,该轧机的结构简单、整体重量轻、维护简单。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轧机,包括:
[0010]传动装置,包括三个传动轴,分别为一个主动轴和两个从动轴,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均内置于机架中,两个所述从动轴分别与所述主动轴通过锥齿轮啮合,两个所述从动轴之间为分离状态,构成小“C”形的传动结构;
[0011]与所述传动装置并排放置的轧辊组件,所述轧辊组件包括三个轧辊轴,所述轧辊轴与所述传动轴——对应通过齿轮啮合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轧辊轴在轴向上为分段结构,在所述轧辊轴的两段之间设置有辊环,所述轧辊轴上设置有锁紧拉杆,用于将所述辊环两侧的所述轧辊轴拉紧。
[0013]优选地,所述轧辊轴为轴向空心结构,所述锁紧拉杆设置在所述轧辊轴内部,通过螺纹与所述轧辊轴的两段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轧辊轴通过端面键与所述辊环连接。
[0015]优选地,两段相邻的所述轧辊轴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辊环定位台阶,所述辊环设置在所述辊环定位台阶上。
[0016]优选地,所述辊环两侧的所述轧辊轴的偏心结构的调节套上均设置有调节套锥齿轮,相邻所述轧辊轴上的所述调节套通过所述调节套锥齿轮啮合连接。
[0017]优选地,所述主动轴和/或所述从动轴上设置有圆柱滚子轴承和球面调心滚子轴承,用于支撑所述主动轴和/或所述从动轴。
[0018]优选地,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轧辊轴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啮合传动的从动齿轮。
[00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轧机,将布置在机架外侧或者机架上的传动装置改变成放置在机架内部,与轧辊组件平行放置,且使轧辊组件与传动轴,如主动轴或从动轴,一一对应啮合连接,传动装置形成一个小“C”形的传动结构,即将原有的庞大的外框架式的传动装置,改变为能够放置在轧辊组件一侧的传动装置。该小“C”形传动装置在结构上更为紧凑,使得机身尺寸明显变小,整体重量也大大的减轻;传动装置与轧辊组件并行放置,可以缩短传动链的长度,提高传动效率;由于传动装置与机架本身脱离,并且结构较小,可以使得制造和更换更加方便,且制造费用和维修费用也明显降低。并且,两个从动轴并不相互啮合在一起,利于安装调节锥齿轮啮合侧隙,提高啮合的平稳性,并降低制造安装难度。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轧机具体实施例的外部结构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轧机具体实施例的内部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轧机具体实施例中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轧机具体实施例中单个轧辊组件的正视图;
[0025]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轧机具体实施例中单个轧辊组件的纵向剖视图;
[0026]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轧机具体实施例中轧辊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轧机具体实施例中单个轧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I为机架,2为传动装置,3为轧辊组件,201为主动轴,202为从动轴,203为圆柱滚子轴承,204为锥齿轮,205为齿轮,206为球面调心滚子轴承,301为调节套,302为轧辊轴,303为辊环,304为锁紧拉杆,305为从动齿轮,306为调节套锥齿轮,307为端面键。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0]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轧机。
[0031]请参考图1至图7,图1至图7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轧机具体实施例的外部结构图、内部示意图、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单个轧辊组件的正视图、单个轧辊组件的纵向剖视图、轧辊组件结构示意图和单个轧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I为机架,2为传动装置,3为轧辊组件,201为主动轴,202为从动轴,203为圆柱滚子轴承,204为锥齿轮,205为齿轮,206为球面调心滚子轴承,301为调节套,302为轧辊轴,303为辊环,304为锁紧拉杆,305为从动齿轮,306为调节套锥齿轮,307为端面键。
[0033]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轧机,主要包括机架1、传动装置2和轧辊组件3。
[0034]传动装置2主要包括主动轴201和两个从动轴202,主动轴201和从动轴202均内置于机架I中,两个从动轴202分别直接与主动轴201啮合连接。
[0035]与传动装置2并排放置的轧辊组件3主要包括三个轧辊轴302,一个轧辊轴302与主动轴201啮合传动连接,另外两个轧辊轴302分别对应地与两个从动轴202啮合连接。
[0036]具体如图3所示,主动轮201和从动轮202统称为传动轴,三根传动轴按照“C”形布置在机架I内部,通过轴承与机架I形成连接,其中,主动轮201用于输入外部动力,与两根从动轮202分别通过锥齿轮204啮合传递动力。
[0037]本实施例提供的轧机,将布置在机架I外侧或者机架I上的传动装置2改变成放置在机架I内部,并与轧辊组件3平行放置,且使轧辊组件3与传动轴,如主动轴201或从动轴202,一一对应啮合连接,即将原有的庞大的外框架式的传动装置,改变为能够放置在轧辊组件一侧的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2更为紧凑,使得机身尺寸明显变小,整体重量也大大的减轻;传动装置2与轧辊组件3并行放置,可以缩短传动链的长度,提高传动效率;由于传动装置2与机架I本身脱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