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速万向节保持架的加工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73673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等速万向节保持架的加工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等速万向节保持架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等速万向节是把两个轴线不重合的轴连接起来,并使两轴以相同的角速度传递运动的机构,是轿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从变速器传递到汽车的驱动轮,满足轿车传动轴外端转角的要求,将发动机的动力平稳、可靠的传递给车轮,补偿轿车内端悬架的跳动,驱动轿车高速行驶。等速万向节应用广泛、结构复杂、工艺精密、技术含量高,且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传动扭矩大、传递平稳、噪音低等优异性能。等速万向节的出现,大大推动了前轮驱动汽车和全轮驱动汽车的发展。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轿车的动力传动均采用等速万向节,而保持架产品是轿车等速万向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零件。
[0003]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加工方法为采用数控车床对保持架进行加工,在该种方式下,需要采用数控车床用数控刀片进行磨削加工,由于外形为球形,中间加工余量小,两端加工余量大,导致刀具磨损快,刀片消耗高,每把刀片仅加工80件,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等速万向节保持架的加工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等速万向节保持架的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包括:送料机构、辗扩机构和成型机构;
[0006]其中,
[0007]所述辗扩机构包括芯棒(I)、芯棒前定位座(2)、第一轴承(3)、开口螺母(4)、工件支撑定位块(5)、右支座¢)、第一右定位圈(7)、工件支撑杆(8)、挤轮(9)、第二右定位圈
(10)、右轴(11)、第二轴承(12)、芯棒后定位座(13)、左轴(14)、第三左定位圈(15)、第一支撑轮(16)、第二左定位圈(17)、第二支撑轮(18)、第一左定位圈(19)和左支座(20);
[0008]所述芯棒(I)的一端通过开口螺母(4)固定在芯棒前定位座(2)上,另一端固定在芯棒后定位座(13)上,所述芯棒(I)的一端在第一轴承(3)的带动下旋转,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12)的辅助旋转,用于带动产品件(29)旋转;所述挤轮(9)固定在设备的右轴
(11)上,所述第一右定位圈(7)、第二右定位圈(10)用于固定挤轮(9)的相对位置,右支座(6)通过螺钉固定在右轴(11)上,所述第一支撑轮(16)和第二支撑轮(18)固定在左轴(14)上,所述第一左定位圈(19)、第二左定位圈(17)和第三左定位圈(15)用于固定第一支撑轮(16)、第二支撑轮(18)的相对位置;所述左支座(20)通过螺钉固定在左轴(14)上;所述工件支撑定位块(5)用于固定工件支撑杆(8),所述工件支撑杆(8)用于支撑产品件(29)旋转;
[0009]所述成型机构包括第一拉杆(21)、第一连接块(22)、第一垫圈(23)、第一内六角螺钉(24)、第一推出块(25)、第一成型轮(26)、第二内六角螺钉(27)、第一法兰盘(28)、第二法兰盘(30)、第三内六角螺钉(31)、第二连接块(32)、第二垫圈(33)、第二推出块(34)、第二拉杆(35)、第四内六角螺钉(36)、第二成型轮(37);
[0010]所述第一推出块(25)和第二推出块(34)分别通过第一内六角螺钉(24)、第四内六角螺钉(36)固定在第一拉杆(21)和第二拉杆(35)上,且所述第一推出块(25)和第二推出块(34)分别放置在第一成型轮(26)和第二成型轮(37)的内腔内,用于将成型的产品件(29)推出;所述第一成型轮(26)和第二成型轮(37)分别放置在第一法兰盘(28)和第二法兰盘(30)内腔内,并通过第二内六角螺钉(27)将第一成型轮(26)固定在第一连接块(22)、第一法兰盘(28)中,通过第三内六角螺钉(31)将第二成型轮(37)固定在第二连接块(32)、第二法兰盘(30)中;所述第一垫圈(23)固定在第一连接块(22)上,所述第二垫圈(33)固定在第二连接块(32)上,所述第一垫圈(23)和第二垫圈(33)用于限制第一推出块(25)和第二推出块(34)的行程;
[0011]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上料手(39)、第五内六角螺钉(40)、上固定板(41)、上料块
(42)、第六内六角螺钉(43)、料道(44)、第七内六角螺钉(45)、侧板(46)、连接板(47)、第八内六角螺钉(48)、前上料块(49);
[0012]所述上料手(39)通过第五内六角螺钉(40)与上固定板(41)连接,上料块(42)通过第六内六角螺钉(43)与上固定板(41)连接,料道(44)与侧板(46)通过第七内六角螺钉(45)固定在一起,连接板(47)与料道(44)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前上料块(49)与连接板(47)通过第八内六角螺钉(48)固定在一起。
[00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4]通过将毛坯料辗压成型的方式加工保持架,以使该装置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等速万向节保持架加工装置的辗扩机构的结构俯视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等速万向节保持架加工装置的辗扩机构中芯棒实施例的装配结构左视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等速万向节保持架加工装置的成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等速万向节保持架加工装置的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等速万向节保持架加工装置的送料机构的局部细节结构示意图。
[0021]在以上各图中,标号的意义如下:
[0022]I芯棒、2芯棒前定位座、3第一轴承、4开口螺母、5工件支撑定位块、6右支座、7第一右定位圈、8工件支撑杆、9挤轮、10第二右定位圈、11右轴、12第二轴承、13芯棒后定位座、14左轴、15第三左定位圈、16第一支撑轮、17第二左定位圈、18第二支撑轮、19第一左定位圈和20左支座、21第一拉杆、22第一连接块、23第一垫圈、24第一内六角螺钉、25第一推出块、26第一成型轮、27第二内六角螺钉、28第一法兰盘、29产品件、30第二法兰盘、31第三内六角螺钉、32第二连接块、33第二垫圈、34第二推出块、35第二拉杆、36第四内六角螺钉、37第二成型轮、38产品毛坯件、39上料手、40第五内六角螺钉、41上固定板、42上料块、43第六内六角螺钉、44料道、45第七内六角螺钉、46侧板、47连接板、48第八内六角螺钉、49前上料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等速万向节保持架的加工装置,该加工装置包括:
[0025]送料机构、辗扩机构和成型机构;
[0026]其中,
[0027]如图I和2所示,所述辗扩机构包括芯棒(I)、芯棒前定位座(2)、第一轴承(3)、开口螺母(4)、工件支撑定位块(5)、右支座¢)、第一右定位圈(7)、工件支撑杆(8)、挤轮
(9)、第二右定位圈(10)、右轴(11)、第二轴承(12)、芯棒后定位座(13)、左轴(14)、第三左定位圈(15)、第一支撑轮(16)、第二左定位圈(17)、第二支撑轮(18)、第一左定位圈(19)和左支座(20);
[0028]所述芯棒(I)呈水平放置,其一端通过开口螺母(4)固定在芯棒前定位座(2)上,另一端固定在芯棒后定位座(13)上,所述芯棒(I)的一端在第一轴承(3)的带动下旋转,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12)的辅助旋转,用于带动产品件(29)旋转;
[0029]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芯棒⑴的中间部位与产品的内球面弧形一致,芯棒⑴一端设有内螺纹,用于调整芯棒前后位置。开口螺母(4)可以为M10X15开口螺母,第一轴承
(3)可以为轴承NAX25302,第二轴承(12)可以为轴承MB2530DU。
[0030]右支座(6)用于固定右轴(11),挤轮(9)通过第一右定位圈(7)和第二右定位圈
(10)固定在右轴(11)上。
[0031]左支座(20)用于固定左轴(14),第一支撑轮(16)和第二支撑轮(18)通过第一左定位圈(19)、第二左定位圈(17)和第三左定位圈(15)固定在左轴(14)上。
[0032]所述挤轮(9)固定在设备的右轴(11)上,所述第一右定位圈(7)、第二右定位圈
(10)用于固定挤轮(9)的相对位置,右支座(6)通过螺钉固定在右轴(11)上,所述第一支撑轮(16)和第二支撑轮(18)固定在左轴(14)上,所述第一左定位圈(19)、第二左定位圈
(17)和第三左定位圈(15)用于固定第一支撑轮(16)、第二支撑轮(18)的相对位置;所述左支座(20)通过螺钉固定在左轴(14)上。
[0033]所述工件支撑定位块(5)用于固定工件支撑杆(8),所述工件支撑杆(8)用于支撑产品件(29)旋转。
[0034]如图3所示,所述成型机构包括第一拉杆(21)、第一连接块(22)、第一垫圈(23)、第一内六角螺钉(24)、第一推出块(25)、第一成型轮(26)、第二内六角螺钉(27)、第一法兰盘(28)、第二法兰盘(30)、第三内六角螺钉(31)、第二连接块(32)、第二垫圈(33)、第二推出块(34)、第二拉杆(35)、第四内六角螺钉(36)、第二成型轮(37);
[0035]所述第一推出块(25)和第二推出块(34)分别通过第一内六角螺钉(24)、第四内六角螺钉(36)固定在第一拉杆(21)和第二拉杆(35)上,且所述第一推出块(2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