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桶身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03154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桶身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桶身成型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对花兰桶的生产通常包括两道工序:胀锥、和胀筋两道工序,并且这两道工序是在两组机台部件上完成的,这样就需要两组动力装置来起提供动力系统,这样就会使制作成本增加,并且耗费了电机的使用率,这样机会增加制作成本,并且增加了维修的难度。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桶身成型机,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种桶身成型机,包括外部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上连接有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上连接有胀锥部件,所述胀锥部件通过万向联轴器连接有胀筋部件,所述胀锥部件和所述胀筋部件工作于机台部件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胀锥部件和所述胀筋部件与所述万向联轴器之间为软刚性连接。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的胀锥部件和胀筋部件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桶身成型的效果,并且在胀锥部件和胀筋部件之间通过万向联轴器连接,进而使得胀锥部件和胀筋部件可以在同一个机台部件上工作,并且通过一个控制系统就可以实现桶身成型,这样整个系统在同一个工序下完成,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减少了制作成本的特点,更降低了控制系统的电机的使用率,并且同时减少了维修的工序。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桶身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
[0012]1、动力部件;2、胀锥部件;3、万向联轴器;4、胀筋部件;5、机台部件;6、主动轴;7、咬合件一 ;8、咬合件二 ;9、从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4]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桶身成型机,包括外部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上连接有动力部件1,所述动力部件I上连接有胀锥部件2,所述胀锥部件2通过万向联轴器3连接有胀筋部件4,所述胀锥部件2和所述胀筋部件4工作于机台部件5上。
[0015]进一步的,所述胀锥部件2和所述胀筋部件4与所述万向联轴器3之间为软刚性连接。
[0016]其中,外部控制系统的电机和动力部件I连接,动力部件I通过主动轴6连接有胀锥部件2,主动轴6的另一端设置有和万向联轴器3相配合的咬合件一 7,胀筋部件4的一端设置有和万向联轴器3相配合的咬合件二 8,咬合件二 8上还设置有带动胀筋部件4的从动轴9,这样就实现了通过一个控制系统来达到对整个设备的控制。
[0017]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胀锥部件和胀筋部件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桶身成型的效果,并且在胀锥部件和胀筋部件之间通过万向联轴器连接,进而使得胀锥部件和胀筋部件可以在同一个机台部件上工作,并且通过一个控制系统就可以实现桶身成型,这样整个系统在同一个工序下完成,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减少了制作成本的特点,更降低了控制系统的电机的使用率,并且同时减少了维修的工序。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桶身成型机,包括外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上连接有动力部件(I),所述动力部件(I)上连接有胀锥部件(2 ),所述胀锥部件(2 )通过万向联轴器(3 )连接有胀筋部件(4),所述胀锥部件(2)和所述胀筋部件(4)工作于机台部件(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身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胀锥部件(2)和所述胀筋部件(4)与所述万向联轴器(3)之间为软刚性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桶身成型机,包括外部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上连接有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上连接有胀锥部件,所述胀锥部件通过万向联轴器连接有胀筋部件,所述胀锥部件和所述胀筋部件工作于机台部件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的胀锥部件和胀筋部件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桶身成型的效果,并且在胀锥部件和胀筋部件之间通过万向联轴器连接,进而使得胀锥部件和胀筋部件可以在同一个机台部件上工作,并且通过一个控制系统就可以实现桶身成型,这样整个系统在同一个工序下完成,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减少了制作成本的特点,更降低了控制系统的电机的使用率,并且同时减少了维修的工序。
【IPC分类】B21D51/18
【公开号】CN204912560
【申请号】CN201520275958
【发明人】李映泉
【申请人】九江市永信制罐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4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