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单元拆装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9976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加热单元拆装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单元拆装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适于带材连续 退火线的加热单元的拆装工装。
背景技术
铜合金带材生产过程中,有气垫炉这一连续退火生产线设备,其加热用的是由辐 射管组成的电加热单元,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其加热炉区加热器发生烧坏的故障越来越 频繁,加热单元损坏也较为严重,尤其是组成加热单元的加热辐射管由于长期的加热退火 而发生了变形弯曲,所以一旦发生此故障时,因加热辐射管的变形,从中抽出烧断的加热单 元已很困难,同样新的加热单元也很难装入,即使装入,因其要顺着变形的加热辐射管装 入,也影响加热单元的使用寿命,故必须对炉区加热单元作整体更换的彻底性检修。但因炉 区加热单元整体伸入炉内的部分总长有1645_,而端部面板外加热元件长仅150mm,其总 重量约450kg,且重量主要集中在伸入炉内的部分,所以要想直接吊住加热单元端部将其整 体拆出或装入炉区是不可能的,为此,必须要制作一种特殊的工装,以满足此项检修时所需 拆、装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 于加热单元检修时拆装的加热单元拆装工装。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加热单元拆装工装,所述的加热单元拆装工装包括框状结构的 工装本体,所述的工装本体的两端分别为工装前端和工装后端,所述的工装前端和工装后 端上分别设置吊耳I和吊耳II,所述的吊耳I通过钢丝绳与行车吊绳连接,所述的吊耳II 通过吊绳和葫芦连接,葫芦与行车吊绳连接,所述的工装前端设置为能够与加热单元连接 的结构。所述的加热单元上设置吊耳III,所述的工装本体上设置能够将工装本体与加热 单元连接在一起的吊钩。所述的工装本体设置为由四根连接柱分别与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焊接而成的框 状结构,所述的前支撑板为工装前端,后支撑板为工装后端。所述的工装前端上的吊耳I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前支撑板两边沿的位置;所述 的工装后端的吊耳II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与后支撑板的两个连接柱的靠近后支撑板的 位置上。所述的加热单元上的吊耳III在加热单元露出加热炉部位的两边沿位置各设置 一个,所述的工装本体上的吊钩设置为与吊耳III的数量对应的结构,所述的吊钩设置为 加热单元与工装本体贴合时,吊钩能够穿入吊耳III内的结构。所述的工装本体设置为与加热单元重量相等的结构,所述的后支撑板上设置配重块。所述的后支撑板上设置水平布置的配重块板,配重块板上设置杆状的配重块柱, 配重块设置为通过中心的孔套装在配重块柱上的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影响加热单元的拆装主要与其重量分布有关,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装能够有效 地将加热单元的重量分解勻衡,从而能够顺利地将加热单元整体装入或拆出加热炉;本实 用新型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工装拆装比原来拆单个加热元件更方便省时,且检修 彻底,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单元拆装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拆装工装与加热单元配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工装本体;2、加热单元;3、工装前端;4、工装后端;5、吊耳I ;6、吊耳 II ;7、吊绳;8、葫芦;9、行车吊绳;10、吊耳III ;11、吊钩;12、配重块;13、钢丝绳;14、前支 撑板;15、后支撑板;16、支撑脚;17、配重块板;18、配重块柱;19、连接柱;20、葫芦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所涉及的 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 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所述的加热单元拆装工装包括框状结构 的工装本体1,所述的工装本体1的两端分别为工装前端3和工装后端4,所述的工装前端 3和工装后端4上分别设置吊耳I 5和吊耳II 6,所述的吊耳I 5通过钢丝绳13与行车吊 绳9连接,所述的吊耳II 6通过吊绳7和葫芦8连接,葫芦8与行车吊绳9连接,所述的工 装前端3设置为能够与加热单元2连接的结构。所述的加热单元2上设置吊耳11110(图上未显示,是能够挂进吊钩11内的结构, 因此,在工装本体1与加热单元2贴合时,两者位置对应),所述的工装本体1上设置能够将 工装本体1与加热单元2连接在一起的吊钩11。所述的工装本体1设置为由四根连接柱19分别与前支撑板14和后支撑板15焊 接而成的框状结构,所述的前支撑板14为工装前端3,后支撑板15为工装后端4。所述的工装前端3上的吊耳I 5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前支撑板14两边沿的位 置;所述的工装后端4的吊耳II 6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与后支撑板15的两个连接柱19 的靠近后支撑板15的位置上。所述的加热单元2上的吊耳IIIlO在加热单元2露出加热炉部位的两边沿位置各 设置一个,所述的工装本体1上的吊钩11设置为与吊耳IIIlO的数量对应的结构,所述的 吊钩11设置为加热单元2与工装本体1贴合时,吊钩11能够穿入吊耳IIIlO内的结构。所述的工装本体1设置为与加热单元2重量相等的结构,所述的后支撑板15上设 置配重块12。[0025]所述的后支撑板15上设置水平布置的配重块板17,配重块板17上设置杆状的配 重块柱18,配重块12设置为通过中心的孔套装在配重块柱18上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中,制作的工装与加热单元的长度及重量基本相同,且工装的重量 大部分集中在工装后端4位置,工装后端4的后支撑板15上再设置配重块12,以进行起吊 后对工装本体1的水平位置的调节(调节方法为焊接在后支撑板15上的配置块板17上 设有配重块柱18,,配重柱18上可套上中间有圆孔的配重块12,配重块12的数量,可以根 据工装本体1与加热单元2联成整体起吊后的水平度度进行添加或减少。若加热单元2端 太重,造成起吊后工装与加热单元2联成整体后的工装后端上翘,则在配重柱18上添加配 重块12的个数,直至使其整体恢复水平位置如果工装端太重,造成起吊后向加热安单元2 一端上翘,则可减少配重块的个数)。在需更换的加热单元2上,设置与拆装工装本体1上的吊钩11相配对的吊耳 IIIlO ;工装使用时,由行车吊绳9挂吊一根钢丝绳13 (能够承载不小于工装和加热单元整 体总共重量)及附带吊绳7的葫芦8,将钢丝绳13用卸扣与工装前部3的两个吊耳I 5相 连,葫芦8上的吊绳7的的两头用卸扣与工装后端4上的两个吊耳116相连,手拉葫芦8的 葫芦链20调节葫芦上的吊绳7的长度,从而起吊工装本体1,使起吊后的工装本体1保持 水平状态;将起吊的工装吊至需更换加热单元2处,通过行车吊绳9升降工装前端3的吊耳 I,将工装本体1上的的吊钩11对插入加热单元2上焊好的吊耳IIIlO中;手拉葫芦链20, 松掉连接在工装后端4部的两个吊耳II上的吊绳7,用连接在工装前端3的两个吊耳I的 钢丝绳I3单独吊起工装本体1,通过钢丝绳13适当起吊一点工装,并注意配好工装后端4 上的配重块,使起吊的加热单元2与工装本体1保持平衡;配合用撬棍、千斤顶将加热单元 2从加热炉中抽拔出来。将从炉体中抽拔出来的加热单元2吊至安全位置,慢慢放至落地并使吊绳略松不 受力后,拉动连接在工装后端4的两吊耳116上的葫芦链,使连接在工装后端4的两吊耳 116上的吊绳7与其工装前端4的两吊耳I 5上的钢丝绳13同时受力,通过行车吊绳9的 配合,将工装本体1上的吊钩11与加热单元2上的吊耳III相脱开,再将工装吊走,这样, 即完成一次加热单元整体的拆卸。加热单元安装时按相反步骤操作即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单元拆装工装在不改变原有设备使用性能的基础上,可用 废旧的钢材制作,其与加热单元2的长度及重量基本相同,且工装的重量大部分集中在工 装后部的后支撑板及配重块12上,用工装前端3下端的两个支撑脚及上端的吊钩11与加 热单元2的端面连接。用吊车9吊住工装将其与加热单元2对接好后,松掉工装后端4的吊绳7,工装与 加热单元2联成整体后的重量都落在连接工装前端3的两个吊耳I 5的钢丝绳13上,也即 相当于将加热单元2与工装本体1联成整体的中部位置,连接处,工装前支撑板14是板状 的,起连接作用,前支撑板14上端焊接了两吊钩11,及起吊用的吊耳I 5,下端焊接了两支 撑脚16,四根连接柱19与前支撑板14和后支撑板15形成整体,前支撑板14上端的两吊 钩11受加热单元2给的向下压力及向工装及加热单元2两边的拉力,而下部的两个支撑脚 16(可以是圆柱钢管,也可以为方钢管,其具有一定强度即可,就象桌子的腿一样)则受工 装及加热单元两边的压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得到了平衡,因而创造了重心平衡的条件,配重块12确保了将起吊后整个加热单元2与工装本体1保持在水平位置,其充分利用了重 心平衡的原理,保证了检修时加热单元拆装更换的需要,同时工装与加热单元对接与分离 的操作较简便,由于其能较好地将加热单元整体控制保持在水平位置,因而拆装起来非常 方便,省时又省力,已成了加热单元整体拆装更换检修时必用的工装,体现了其具有独特的 实用使用价值。影响加热单元的拆装主要与其重量分布有关,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装能够有效 地将加热单元的重量分解勻衡,从而能够顺利地将加热单元整体装入或拆出加热炉;本实 用新型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工装拆装比原来拆单个加热元件更方便省时,且检修 彻底,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高。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 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 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加热单元拆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单元拆装工装包括框状结构的工 装本体(1),所述的工装本体(1)的两端分别为工装前端(3)和工装后端(4),所述的工装 前端(3)和工装后端(4)上分别设置吊耳I (5)和吊耳II (6),所述的吊耳I (5)通过钢丝绳 (13)与行车吊绳(9)连接,所述的吊耳11(6)通过吊绳(7)和葫芦⑶连接,葫芦⑶与行 车吊绳(9)连接,工装前端(3)设置为能够与加热单元(2)连接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单元拆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单元(2)上设 置吊耳III (10),所述的工装本体(1)上设置能够将工装本体(1)与加热单元(2)连接在一 起的吊钩(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单元拆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装本体(1)设 置为由四根连接柱(19)分别与前支撑板(14)和后支撑板(15)焊接而成的框状结构,所述 的前支撑板(14)为工装前端(3),后支撑板(15)为工装后端(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单元拆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装前端(3)上的 吊耳I (5)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前支撑板(14)两边沿的位置;所述的工装后端(4)的吊耳 11(6)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与后支撑板(15)的两个连接柱(19)的靠近后支撑板(15)的 位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单元拆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单元(2)上的 吊耳III(IO)在加热单元(2)露出加热炉部位的两边沿位置各设置一个,所述的工装本体 (1)上的吊钩(11)设置为与吊耳III(10)的数量对应的结构,所述的吊钩(11)设置为加热 单元(2)与工装本体⑴贴合时,吊钩(11)能够穿入吊耳III (10)内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单元拆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装本体(1)设置 为与加热单元(2)重量相等的结构,所述的后支撑板(15)上设置配重块(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单元拆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支撑板(15)上设 置水平布置的配重块板(17),配重块板(17)上设置杆状的配重块柱(18),配重块(12)设 置为通过中心的孔套装在配重块柱(18)上的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加热单元拆装技术领域的加热单元拆装工装,所述的所述的加热单元拆装工装包括框状结构的工装本体(1),工装本体(1)的两端分别为工装前端(3)和工装后端(4),工装前端(3)和工装后端(4)上分别设置吊耳I(5)和吊耳II(6),吊耳I(5)通过钢丝绳(13)与行车吊绳(9)连接,吊耳II(6)通过吊绳(7)和葫芦(8)连接,葫芦(8)与行车吊绳(9)连接,工装前端(3)设置为能够与加热单元(2)连接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工装,能够有效地将加热单元的重量分解匀衡,从而能够顺利地将加热单元整体装入或拆出加热炉;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比原来拆单个加热元件更方便省时,且检修彻底,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文档编号C21D9/56GK201924052SQ20102068096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7日
发明者杨祥明, 潘成双, 袁炯 申请人: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