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带侧孔套筒的模具组合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8352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带侧孔套筒的模具组合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铸造造型的模具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带侧孔套筒的模具组合件。
背景技术
铸造是金属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尤其适合于制造形状复杂的零件毛坯。铸造时,将液态金属浇注入铸型的空腔中,待冷却凝固后即可获得固态的铸件。铸型对铸件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尤其是采用分模造型时,铸型中带有分型面,易产生错箱缺陷,如果铸件还带有孔结构,由于需要用到型芯,更易产生形状和尺寸偏差,影响铸型的形状精度,从而影响到铸件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合模精度高的铸造用模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带侧孔套筒的模具组合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一种用于带侧孔套筒的模具组合件,包括定模芯和动模芯,定模芯的内表面开有定模腔,动模芯的内表面开有动模腔,定模芯和动模芯以各自的内表面互相对齐贴合,定模腔和动模腔拼合成一型腔,其特征是:还包括定模框、动模框、模脚螺钉、导柱螺钉、顶板螺钉、模脚、顶板导柱、顶板导套、下顶出板、上顶出板、分流锥、料筒、顶针和定位销,定模腔的数量为偶数个,定模腔对称地设于定模芯一条中心轴线的两侧,每个定模腔的上方和下方各设一个定冒口,定冒口的一端和定模腔贯通连接,定冒口的另一端和定模芯的外表面贯通,定烧铸槽由一个总管和两个分支管组成,定烧铸槽的总管设于定模芯的一条中心轴线上,定浇铸槽的两个分支管分别连接定浇铸槽的总管和一个定模腔;动模腔的数量和定模腔的数量相等,动模腔对称地设于动模芯一条中心轴线的两侧,每个动模腔的上方和下方各设一个动冒口,动冒口的一端和动模腔贯通连接,动冒口的另一端和动模芯的外表面贯通,动浇铸槽由一个总管和两个分支管组成,动浇铸槽的总管设于动模芯的一条中心轴线上,动浇铸槽的两个分支管分别连接动浇铸槽的总管和一个动模腔;定模框箍在定模芯外,动模框箍在动模芯外;定模框贴合在动模框的顶部,动模框底部的两侧用模脚螺钉各固定一个模脚,动模框底部两个模脚之间固定两个顶板导柱,顶板导套套在顶板导柱外,导柱螺钉固定在顶板导柱的底部;两个模脚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有下顶出板和上顶出板,上顶出板和下顶出板之间用顶板螺钉连接,且上顶出板和下顶出板都套在两个顶板导柱外;分流锥嵌在定模框内且位于定模芯的一侧,分流锥的入口设于定模框的上表面,分流锥的出口和定模芯的型腔贯通;料筒嵌在定模框内且箍在分流锥外;顶针的顶部穿过动模芯后抵住定模芯的底部,顶针的底部抵住动模芯的底部;定模框的两侧和动模框的两侧都各开一个定位斜孔,定模芯和动模芯以各自的内表面互相对齐贴合后,定模腔分别和动模腔对齐贴合,定冒口分别和动冒口对齐贴合,定浇铸槽分别和动浇注槽对齐贴合;定模框的两侧的定位斜孔和和动模框两侧的定位斜孔分别对齐,且定模框定位斜孔的中心轴线和动模框定位斜孔的中心轴线重合,两个定位销分别穿过定模框的两侧的定位斜孔和动模框两侧的定位斜孔连接定模框和动模框。所述的用于带侧孔套筒的模具组合件,其特征是:定模腔的数量为两个。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定模芯和动模芯以各自的内表面互相对齐贴合的方式拼合成一整体,并用螺钉和销等连结,液态金属经分流锥、料筒逐渐注入型腔,一次可浇铸多个铸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合模精度高,铸件质量高,生产效率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定模芯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动模芯的主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用于带侧孔套筒的模具组合件,包括定模芯11、动模芯12、定模框21、动模框22、模脚螺钉31、导柱螺钉32、顶板螺钉33、模脚4、顶板导柱51、顶板导套52、下顶出板61、上顶出板62、分流锥71、料筒72、顶针8和定位销9,如图1 图4所示,具体结构是:定模芯11的内表面开有定模腔111,动模芯12的内表面开有动模腔121,定模芯11和动模芯12以各自的内表面互相对齐贴合,定模腔111和动模腔121拼合成一型腔;定模腔111的数量为偶数个,本实施例取2个,定模腔111对称地设于定模芯11 一条中心轴线的两侧,每个定模腔111的上方和下方各设一个定冒口 112,定冒口 112的一端和定模腔111贯通连接,定冒口 112的另一端和定模芯11的外表面贯通,定浇铸槽113由一个总管和两个分支管组成,定浇铸槽113的总管设于定模芯11的一条中心轴线上,定浇铸槽113的两个分支管分别连接定烧铸槽113的总管和一个定模腔111。动模腔121的数量和定模腔111的数量相等,动模腔121对称地设于动模芯12 —条中心轴线的两侧,每个动模腔121的上方和下方各设一个动冒口 122,动冒口 122的一端和动模腔121贯通连接,动冒口 122的另一端和动模芯12的外表面贯通,动浇铸槽123由一个总管和两个分支管组成,动浇铸槽123的总管设于动模芯12的一条中心轴线上,动浇铸槽123的两个分支管分别连接动浇铸槽123的总管和一个动模腔121。定模框21箍在定模芯11外,动模框22箍在动模芯12外;定模框21贴合在动模框22的顶部,动模框22底部的两侧用模脚螺钉31各固定一个模脚4,动模框22底部两个模脚4之间固定两个顶板导柱51,顶板导套52套在顶板导柱51外,导柱螺钉32固定在顶板导柱51的底部。两个模脚4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有下顶出板61和上顶出板62,上顶出板62和下顶出板61之间用顶板螺钉33连接,且上顶出板62和下顶出板61都套在两个顶板导柱51外。[0019]分流锥71嵌在定模框21内且位于定模芯11的一侧,分流锥71的入口设于定模框21的上表面,分流锥71的出口和定模芯11的型腔贯通。料筒72嵌在定模框21内且箍在分流锥71外。顶针8的顶部穿过动模芯12后抵住定模芯11的底部,顶针8的底部抵住动模芯12的底部。定模框21的两侧和动模框22的两侧都各开一个定位斜孔,定模芯11和动模芯12以各自的内表面互相对齐贴合后,定模腔111分别和动模腔121对齐贴合,定冒口 112分别和动冒口 122对齐贴合,定浇铸槽113分别和动浇注槽123对齐贴合;定模框21的两侧的定位斜孔和和动模框22两侧的定位斜孔分别对齐,且定模框21定位斜孔的中心轴线和动模框22定位斜孔的中心轴线重合,两个定位销9分别穿过定模框21的两侧的定位斜孔和动模框22两侧的定位斜孔连接定模框21和动模框22。本实施例使用时,将定模芯11和动模芯12以各自的内表面互相对齐贴合的方式拼合成一整体,并用螺钉和销等连结,液态金属经分流锥71、料筒72逐渐注入型腔,一次可浇铸多个铸件。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带侧孔套筒的模具组合件,包括定模芯(11)和动模芯(12),定模芯(11)的内表面开有定模腔(111),动模芯(12)的内表面开有动模腔(121),定模芯(11)和动模芯(12)以各自的内表面互相对齐贴合,定模腔(111)和动模腔(121)拼合成一型腔, 其特征是:还包括定模框(21)、动模框(22)、模脚螺钉(31)、导柱螺钉(32)、顶板螺钉(33)、模脚(4)、顶板导柱(51)、顶板导套(52)、下顶出板(61)、上顶出板(62)、分流锥(71)、料筒(72)、顶针(8)和定位销(9), 定模腔(111)的数量为偶数个,定模腔(111)对称地设于定模芯(11) 一条中心轴线的两侧,每个定模腔(111)的上方和下方各设一个定冒口(112),定冒口(112)的一端和定模腔(111)贯通连接,定冒口(112)的另一端和定模芯(11)的外表面贯通,定浇铸槽(113)由一个总管和两个分支管组成,定浇铸槽(113)的总管设于定模芯(11)的一条中心轴线上,定浇铸槽(113)的两个分支管分别连接定浇铸槽(113)的总管和一个定模腔(111); 动模腔(121)的数量和定模腔(111)的数量相等,动模腔(121)对称地设于动模芯(12) —条中心轴线的两侧,每个动模腔(121)的上方和下方各设一个动冒口(122),动冒口(122)的一端和动模腔(121)贯通连接,动冒口(122)的另一端和动模芯(12)的外表面贯通,动浇铸槽(123)由一个总管和两个分支管组成,动浇铸槽(123)的总管设于动模芯(12)的一条中心轴线上,动浇铸槽(123)的两个分支管分别连接动浇铸槽(123)的总管和一个动模腔(121); 定模框(21)箍在定模芯(11)外,动模框(22)箍在动模芯(12)外; 定模框(21)贴合在动模框(22)的顶部,动模框(22)底部的两侧用模脚螺钉(31)各固定一个模脚(4),动模框(22)底部两个模脚(4)之间固定两个顶板导柱(51),顶板导套(52)套在顶板导柱(51)外,导柱螺钉(32)固定在顶板导柱(51)的底部; 两个模脚(4)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有下顶出板(61)和上顶出板(62),上顶出板(62)和下顶出板(61)之间用顶板螺钉(33)连接,且上顶出板(62)和下顶出板(61)都套在两个顶板导柱(51)外; 分流锥(71)嵌在定模框(21)内且位于定模芯(11)的一侧,分流锥(71)的入口设于定模框(21)的上表面,分流锥(71)的出口和定模芯(11)的型腔贯通; 料筒(72)嵌在定模框(21)内且箍在分流锥(71)外; 顶针(8)的顶部穿过动模芯(12)后抵住定模芯(11)的底部,顶针(8)的底部抵住动模芯(12)的底部; 定模框(21)的两侧和动模框(22)的两侧都各开一个定位斜孔,定模芯(11)和动模芯(12)以各自的内表面互相对齐贴合后,定模腔(111)分别和动模腔(121)对齐贴合,定冒口(112)分别和动冒口(122)对齐贴合,定浇铸槽(113)分别和动浇注槽(123)对齐贴合;定模框(21)的两侧的定位斜孔和和动模框(22)两侧的定位斜孔分别对齐,且定模框(21)定位斜孔的中心轴线和动模框(22)定位斜孔的中心轴线重合,两个定位销(9)分别穿过定模框(21)的两侧的定位斜孔和动模框(22)两侧的定位斜孔连接定模框(21)和动模框(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带侧孔套筒的模具组合件,其特征是:定模腔(111)的数量为两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铸造造型的模具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带侧孔套筒的模具组合件。一种用于带侧孔套筒的模具组合件,包括定模芯(11)和动模芯(12),其特征是还包括定模框(21)、动模框(22)、模脚螺钉(31)、导柱螺钉(32)、顶板螺钉(33)、模脚(4)、顶板导柱(51)、顶板导套(52)、下顶出板(61)、上顶出板(62)、分流锥(71)、料筒(72)、顶针(8)和定位销(9);动模腔(121)的数量和定模腔(111)的数量相等;定模框(21)箍在定模芯(11)外,动模框(22)箍在动模芯(12)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模精度高,铸件质量高,生产效率高。
文档编号B22C9/20GK203003076SQ201220723250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5日
发明者沈林根 申请人:上海亚德林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