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2519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抛光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五金件是指用金、银、铜、铁、锡等金属通过加工或者铸造得到的工具,用来固定用、装饰用等,如果位置安装在产品外部,那么还承担外观件的作用,为此要求对该部分五金件进行抛光处理。

目前规模较大的企业,一般会针对某一产量大的五金件来针对性的设计抛光设备用于对该五金件的抛光,而该针对性的设计一般为,采用特设形状的抛光磨盘对某一五金件进行抛光,该抛光磨盘并不适用于其它五金件。

而对于单一产量小的大多数五金件企业来说,出于成本的考虑,需要的则是通用化程度比较高的抛光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抛光设备,其适用于多种五金件的抛光用,具有通用性好、效率高、结构简单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抛光设备,包括:

抛光件安装台,其上安装有工装,所述工装用于安装被抛光件;

左抛光磨盘组件,安装于所述抛光件安装台的左侧,所述左抛光磨盘组件具有第一抛光磨盘,所述第一抛光磨盘从左侧靠近所述工装;

左移动座,用于安装并带动所述左抛光磨盘组件移动,用以改变所述第一抛光磨盘与所述工装的相对位置;

右抛光磨盘组件,安装于所述抛光件安装台的右侧,所述右抛光磨盘组件具有第二抛光磨盘,所述第二抛光磨盘从右侧靠近所述工装;以及

右移动座,用于安装并带动所述右抛光磨盘组件移动,用以改变所述第二抛光磨盘与所述工装的相对位置;

其中,所述抛光件安装台具有一可上下移动的支座,所述支座通过一上下驱动装置带动而不断上下移动,所述工装可自由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支座上,所述支座带动所述工装上的抛光件不断离开和接触所述第一抛光磨盘和所述第二抛光磨盘。

可选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抛光磨盘组件包括左安装座,所述左安装座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抛光磨盘以及驱动所述第一抛光磨盘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所述右抛光磨盘组件包括右安装座,所述右安装座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抛光磨盘以及驱动所述第二抛光磨盘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所述左移动座和所述右移动座均包括可上下滑动的上下滑动座和可左右滑动的左右滑动座,所述上下滑动座和所述左右滑动座的滑动通过手轮驱动和/或电机驱动。

可选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移动座和所述右移动座均包括一旋转座;

所述左移动座和所述左抛光磨盘组件之间,以及所述右移动座和所述右抛光磨盘组件之间,均通过所述旋转座固定连接。

可选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座包括:

圆形转盘,固定于所述左抛光磨盘组件或所述右抛光磨盘组件,并且所述圆形转盘的中心枢接于所述左移动座或所述右移动座;

竖直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左移动座或所述右移动座;以及

夹持件,可拆卸的将所述圆形转盘夹持固定于所述竖直固定板。

可选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件包括:

夹持螺栓;以及

垫板,其厚度和所述圆形转盘一致;

其中,所述竖直固定板在位于所述圆形转盘外沿处具有螺纹通孔,所述夹持螺栓固定于所述螺纹通孔后,将所述圆形转盘夹持于所述夹持螺栓的螺栓头和所述竖直固定板之间,所述竖直固定板和所述夹持螺栓的螺栓头之间的悬空处则垫置有垫板;

所述旋转座借助一伸缩杆调节其转动角度,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圆形转盘或者安装于与所述圆形转盘固定的所述左抛光磨盘组件或所述右抛光磨盘组件,所述伸缩杆的下端则顶置于地面。

可选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抛光件安装台还包括:

工作台,用于以可自由上下滑动的方式安装有所述支座;以及

转动座,以可自由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支座的顶部,所述工装则安装于所述转动座的顶部;

其中,所述上下驱动装置包括:

凸轮,被所述支座的下端面压置,所述凸轮转动时带动所述支座上下移动;以及

凸轮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凸轮转动。

可选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作台包括固定工作台,以及以可前后滑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固定工作台上的滑动工作台;其中,所述支座以可自由上下滑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滑动工作台;

所述工作台还包括:

气缸,用于推动所述滑动工作台滑动;以及

支撑板,用于支撑随所述滑动工作台移动的所述支座。

可选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作台还包括:

丝杆,安装于固定工作台;

螺纹块,具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块通过所述螺纹孔安装于所述丝杆从而组成丝杆传动机构;以及

丝杆驱动机构,用于带动丝杆转动;

其中,所述气缸的缸体固定于所述螺纹块,所述气缸的推杆则连接于所述滑动工作台。

可选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作台还包括底部工作台;所述支座包括:

上支柱,以可自由上下滑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滑动工作台,并随所述滑动工作台移动;以及

下滑块,以可自由上下滑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底部工作台,所述下滑块的下端面压置于所述凸轮;

其中,所述下滑块和所述上支柱之间相互分离,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下滑块的顶部,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随所述滑动工作台移动的所述上支柱。

可选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座的顶部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转动座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轴承座;

所述轴承座借助一倾角可调的摆板安装于所述支座的顶部,借助于调整所述摆板的倾角来改变所述工装与水平面的夹角。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适用于圆形被抛光件的抛光,实现抛光的原理为:先在工装上安装被抛光件,依靠左移动座和右移动座来分别调整第一抛光磨盘和第二抛光磨盘与被抛光件的接触程度,当调整的接触程度不同时,第一抛光磨盘和第二抛光磨盘与被抛光件的摩擦力大小将不同,被抛光件即会发生转动,通过该转动即可使被抛光件的其它位置也能够完成抛光。而被抛光件要实现抛光,那么其与第一抛光磨盘和第二抛光磨盘之间必须具有速度差,而该速度差则由被抛光件不断离开和接触所述第一抛光磨盘和第二抛光磨盘而实现。

同时,采用左右布置的第一抛光磨盘和第二抛光磨盘,能够均衡被抛光件的受力情况,防止单侧受力过大使被抛光件发生松动,导致抛光失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施例左抛光磨盘组件和左移动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转动座被固定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抛光件安装台的立体结构图;

图7是本实施例抛光件安装台的正视图;

图8是本实施例工装在上支柱上安装后的结构图;

图9是图8的结构分解图;

图10是图8的纵向剖面图;

图11是本实施例抛光件安装台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12是本实施例抛光件安装台部分结构仰视的立体结构图。

标号说明

抛光件安装台10,工作台1,固定工作台11,前固定板111,后固定板112,导杆113,滑动工作台12,气缸13,缸体131,推杆132,支撑板14,丝杆15,螺纹块16,螺纹孔161,丝杆驱动机构17,底部工作台18;支座2,轴承座21,摆板22,让位孔23,上支柱24,第一滚轮241,下滑块25,第二滚轮251,转动座4,工装5,标准接头51;

左抛光磨盘组件20,第一抛光磨盘201,左安装座202,第一驱动装置203;

左移动座30,上下滑动座301,左右滑动座302,旋转座303,圆形转盘6,竖直固定板7,螺纹通孔71,夹持件8,夹持螺栓81,垫板82;

右抛光磨盘组件40,第二抛光磨盘401,右安装座402,第二驱动装置403;

右移动座50;

上下驱动装置60,凸轮3,凸轮驱动机构31;

伸缩杆7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3所示,是本发明揭示的抛光设备,主要包括抛光件安装台10、左抛光磨盘组件20、左移动座30、右抛光磨盘组件40和右移动座50。

如图6所示,其中抛光件安装台10具有一可上下移动的支座2,支座2通过一上下驱动装置60带动而不断上下移动,支座2上安装有可自由转动的工装5,工装5用于安装被抛光件,比如五金件。

左抛光磨盘组件20则安装于抛光件安装台10的左侧,左抛光磨盘组件20具有第一抛光磨盘201,第一抛光磨盘201从左侧靠近工装5。

左移动座30则用于安装并带动左抛光磨盘组件20移动,用以改变所述第一抛光磨盘201与所述工装5的相对位置。

右抛光磨盘组件40则安装于所述抛光件安装台10的右侧,右抛光磨盘组件40具有第二抛光磨盘401,第二抛光磨盘401从右侧靠近工装5。

右移动座50则用于安装并带动右抛光磨盘组件40移动,用以改变第二抛光磨盘401与工装5的相对位置。

第一抛光磨盘201和第二抛光磨盘401一般由软质的麻布或其它布料制成,在行业内较为常见。其中依靠左移动座30和右移动座50来分别调整第一抛光磨盘201和第二抛光磨盘401与被抛光件的接触程度,当调整的接触程度不同时,第一抛光磨盘201和第二抛光磨盘401与被抛光件的摩擦力大小将不同,被抛光件即会发生转动,通过该转动即可使被抛光件的其它位置也能够完成抛光。同时,采用左右布置的第一抛光磨盘201和第二抛光磨盘401,能够均衡被抛光件的受力情况,防止单侧受力过大使被抛光件发生松动,导致抛光失败。

而被抛光件要实现抛光,那么其与第一抛光磨盘201和第二抛光磨盘401之间必须具有速度差,而该速度差则由不断上下移动的支座2带动工装5上的被抛光件不断离开和接触第一抛光磨盘201和第二抛光磨盘401而实现,具体的为离开时被抛光件转速降低甚至停止转动,接触时被抛光件转速升高,从而使被抛光件与第一抛光磨盘201和第二抛光磨盘401接触时始终存在速度差,从而产生摩擦而实现抛光。

可选的进一步改进为,如图3所示,左抛光磨盘组件20包括左安装座202,左安装座202用于安装第一抛光磨盘201和第一驱动装置203,第一驱动装置203用于驱动第一抛光磨盘201转动的。

右抛光磨盘组件40包括右安装座402,右安装座402用于安装第二抛光磨盘401和第二驱动装置403,第二驱动装置403用于驱动第二抛光磨盘401转动的。其中第一驱动装置203和第二驱动装置403作为转动驱动用,其结构较多且常见,比如本实施例采用的电机加皮带传动的方式来使第一抛光磨盘201和第二抛光磨盘401转动。

左移动座30和右移动座50均包括可上下滑动的上下滑动座301和可左右滑动的左右滑动座302,本实施例的上下滑动座301和左右滑动座302的滑动通过手轮驱动和电机驱动的双重驱动方式,手轮驱动用于微调,电机驱动则用于快速调节。其中滑动座以及其驱动装置在纯机械化、半自动化或全自动化设备中较为常见,比如常见的多轴加工设备。

选择上述改进后,使得第一抛光磨盘201和第二抛光磨盘401能够上下、左右调节,以便于调整与被抛光件的相对位置。

还可选的进一步改进,如图2所示,左移动座30和右移动座50均包括一旋转座303。左移动座30和左抛光磨盘组件20之间,以及右移动座50和右抛光磨盘组件40之间,均通过该旋转座303固定连接。

选择上述改进后,使得第一抛光磨盘201和第二抛光磨盘401的倾角也能够进行调节。因,有些五金件的表面呈一个弧形,而不动五金件的弧形角度不尽相同,因此仅上下和左右移动不能够使第一抛光磨盘201和第二抛光磨盘401完美贴合不同的弧形面,而角度可调则解决了该问题。并且出于加工效率的考虑,当一个五金件体积过大时,单一抛光磨盘可能无法贴附并抛光到所有表面,而角度可调则可将第一抛光磨盘201和第二抛光磨盘401的贴附高度错开,从而提高抛光效率。

能实现上述转动功能的旋转座303有很多,本实施例基于成本以及针对本设备使转动功能并不常用的特点来综合考虑后,进行如下改进设计。结合图4-5所示,旋转座303包括圆形转盘6、竖直固定板7和夹持件8。

其中,圆形转盘6固定于左抛光磨盘组件20或右抛光磨盘组件40,同时圆形转盘6的中心枢接于左移动座30或右移动座50,竖直固定板7则固定于左移动座30或右移动座50。具体到本实施例,圆形转盘6的具体枢接位置,以及竖直固定板7的具体固定位置,均为在左右滑动座302上。

夹持件8则可拆卸的将圆形转盘6夹持固定于竖直固定板7,调节角度时松开夹持件8,转动圆形转盘6即可。

可选的进一步改进,夹持件8包括夹持螺栓81和垫板82,垫板82的厚度和圆形转盘6一致。其中,竖直固定板7在位于圆形转盘6外沿处具有螺纹通孔71,夹持螺栓81固定于螺纹通孔71后,将圆形转盘6夹持于夹持螺栓81的螺栓头和竖直固定板7之间,通过夹紧力完成圆形转盘6的固定。竖直固定板7和夹持螺栓81的螺栓头之间的悬空处则垫置有垫板82,通过垫板82改善受力。

由于右抛光磨盘组件40和左抛光磨盘组件20的重量较大,因此需采用调节机构来调节角度,由于角度调节并不常用,为此本实施例的转动座仅借助一伸缩杆70来调节其转动角度,如图1-2所示,伸缩杆70的上端可拆卸的安装于圆形转盘6或者安装于与圆形转盘6固定的左抛光磨盘组件20或右抛光磨盘组件40,所述伸缩杆70的下端则顶置于地面。调节时,通过改变伸缩杆70的长度即可使圆形转盘6转动,不调节时,拆掉伸缩杆70即可。

可选的进一步改进,如图6-7所示,抛光件安装台10还包括工作台1和转动座4,工作台1用于以可自由上下滑动的方式安装有上述支座2,转动座4则以可自由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支座2的顶部,上述工装5则安装于转动座4的顶部。

结合图8-10所示,最好的,工装5和转动座4之间可通过统一的标准接头51连接,保证不同大小的工装5可被安装于同一个转动座4上,以增加通用性。具体的标准接头51可以为,工装5形成统一的锥形接头,转动座4则形成锥形孔,统一的锥形接头下端形成统一的防转凸块,锥形孔底部形成容纳防转凸块的缺口。

其中上下驱动装置60则包括凸轮3和凸轮驱动机构31,凸轮3被支座2的下端面压置,凸轮3转动时,带动支座2上下移动。凸轮驱动机构31则用于带动凸轮3转动。其中凸轮驱动机构31一般可由电机和减速器组成。

还可以选择的进一步改进为,支座2的顶部安装有轴承座21,转动座4通过轴承安装于轴承座21,保证转动座4能够灵活转动。

还可以选择的进一步改进为,轴承座21借助一倾角可调的摆板22安装于支座2的顶部,调整所述摆板22的倾角以改变工装5与水平面的夹角。

选择上述改进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改变工装5与水平面的夹角,即可改变五金件的倾角,从而改变五金件和上述第一抛光磨盘201和第二抛光磨盘401的接触位置,即,使第一抛光磨盘201和第二抛光磨盘401在五金件上的接触高度有所不同,即达到上述角度调节的类似效果,可配合上述角度调节使用。同时还可以通过该摆板22来改变五金件和抛光磨盘之间的接触力道。

再如图6-7所示,还可以选择的进一步改进为,工作台1包括固定工作台11,以及,以可前后滑动的方式安装于固定工作台11上的滑动工作台12。其中,支座2以可自由上下滑动的方式安装于滑动工作台12。

滑动工作台12通过一气缸13推动而滑动,随滑动工作台12移动的支座2则通过一支撑板14来支撑,以防止支座2脱落。更具体的,对于本实施例来说支座2随滑动工作台12移动的部分为下述支座2中的支柱24,因此本实施例的支撑板14用于支撑支柱24用,以免支柱24脱落。

选择上述改进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气缸13推动滑动工作台12移动,从而带动支座2及其上的工装5离开工作位置,以便操作人员更换五金件,或便于检修。

还可以选择的进一步改进为,其中滑动的实现,较为常见的为,固定工作台11包括前固定板111和后固定板112,以及连接前固定板111和后固定板112的至少两根导杆113,滑动工作台12滑动安装在两所述导杆113上并沿导杆113滑动,通过两导杆113的导向作用,保证滑动工作台12稳定准确的沿导杆113方向滑动。

如图11-12所示,还可以选择的进一步改进为,本实施例工作台11还包括丝杆15、螺纹块16和丝杆驱动机构17,丝杆15安装于固定工作台11,螺纹块16具有螺纹孔161,螺纹块16通过螺纹孔161安装于丝杆15从而组成丝杆传动机构,丝杆驱动机构17则用于带动丝杆15转动,比如丝杆驱动机构17可采用手轮驱动机构。其中,气缸13的缸体131固定于螺纹块16,气缸13的推杆132则连接于滑动工作台12。

选择上述改进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由于滑动工作台12移动的距离由气缸13行程决定,而气缸13行程是固定不可调的,因此气缸13动作后工装5的位置也是固定,但出于某些原因,比如长时间使用后,气缸13将滑动工作台12拉回至工作位置时,发现工装5与设定的工作位置有偏差,因此需要调节滑动工作台12的位置。而本实施例通过调节气缸13缸体131的位置,也即整体平移了气缸13行程的位置,从而达到调节工装5位置的目的。

当然最佳的,气缸13与丝杆15同向布置,且气缸13位于螺纹孔161的正上方,支座2开设丝杆15的让位孔23,对于本实施例让位孔23开设于下述的支柱24上。

选择上述改进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由上述可知螺纹块16和气缸13组成一整体,其固定则通过螺纹孔161安装于丝杆15,以及推杆132连接滑动工作台12这两个位置来固定,而本实施例将气缸13设置为位于螺纹孔161正上方时,那么相当于将这两个位置处于同一竖直面上,因此其受力情况较好。同时为了该设置后丝杆15与支座2不会发生干涉,因此通过在支座2上开设让位孔23来避免与丝杆15发生干涉。

还可以选择的进一步改进为,如图6-7所示,工作台1还包括底部工作台18,支座2包括上支柱24和下滑块25,上支柱24以可自由上下滑动的方式安装于滑动工作台12,并随所述滑动工作台12移动,下滑块25则以可自由上下滑动的方式安装于底部工作台18,支座2借助下滑块25的下端面压置于凸轮3。

其中下滑块25和上支柱24之间相互分离,上述支撑板14则固定于下滑块25的顶部,支撑板14用于支撑随滑动工作台12移动的上支柱24。

选择上述改进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支座2下部要求与凸轮3形成稳定传动配合,而其上部又要求能与滑动工作台12一起移动,如果上部和下部是一个整体,那么对于支撑板14位置的要求非常高,同时要求支座2在回位至工作位置时,其下端面能够准确的压置于凸轮3上,难度较大,故障率也大大提高。而本实施例将支座2一份为二,下滑块25始终与凸轮3接触,保证传动配合的稳定性,而上支柱24则可随工作台1移动,并且通过将支撑板14安装在下滑块25上,使得下滑块25的上下移动能够实时的通过支撑板14传递给上支柱24,使上支柱24也同时作上下移动。

当然为了减少摩擦而产生磨损,上支柱24的底部安装第一滚轮241,上支柱24借助第一滚轮241和支撑板14接触。下滑块25的底部安装第二滚轮251,下滑块25借助第二滚轮251压置于凸轮3。

本文中的第一和第二之类的描述并非指顺序之意,而在于区别两类似结构。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凡依本案的设计思路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