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轴立式倒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4075阅读:6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轴立式倒角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倒角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轴立式倒角机。



背景技术:

倒角机是一种专业用于模具制造、五金机械、机床制造、液压零件、阀类制造、纺织机械的倒角及去铣、刨等加工方式产品的毛刺的小型精密机床。采用快速机器倒角是机械工业发展的趋势。克服了现有机械和电动工具的加工缺点,具有方便、快捷、准确的优点,是目前金属物件倒角切削的最佳选择。按照倒角所需分为直角倒角和曲线倒角。但是现在大多数倒角机移动效果不好,并且在加工时候产生的废屑不能进行收集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双轴立式倒角机,用来解决现有现在大多数倒角机移动效果不好,并且在加工时候产生的废屑不能进行收集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轴立式倒角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端设有支撑平台,所述机架下方设有四个支撑脚,所述四个支撑脚包括支撑柱和脚垫,所述支撑柱和脚垫一体成型,所述支撑柱内设有空心孔,所述空心孔贯穿脚垫,所述空心孔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下端设有万向轮,所述支撑柱设有槽孔,所述槽孔的侧壁设有卡锁口,所述弹簧连接有卡锁件,所述卡锁件穿过槽孔,所述机架内部设有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曲面倒角刀和直角倒角刀,所述直角倒角刀包括粗倒角刀和精倒角刀,所述曲面倒角刀外围设有曲面倒角台,所述曲面倒角台外侧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曲面倒角台的下侧设有曲面倒角台升降微调装置,所述曲面倒角台升降微调装置上设有升降旋转螺母,所述曲面倒角台的下侧设有第一废屑收集盒,所述第一废屑收集盒连接有若干管道,所述管道的自由端连接有第一多通管接头,所述第一多通管接头连接有吸风机,所述吸风机安装在机架内部,所述直角倒角刀连接有直角倒角台,所述直角倒角台的两端设有角度调整圆盘,所述角度调整圆盘上设有弧形通孔,所述弧形通孔内设有锁紧螺杆,所述直角倒角台连接有直角倒角台升降微调装置,所述直角倒角台升降微调装置连接有直角升降调节螺母和锁紧手柄,所述直角倒角台升降微调装置通过锁紧手柄锁紧固定,所述直角倒角台的下侧设有第二废屑收集盒,所述第二废屑收集盒连接有若干管道,所述管道的自由端连接有第二多通管接头,所述第二多通管接头与吸风机连接,所述机架上设有伺服电机开关和吸风机开关,所述伺服电机开关与伺服电机电连接,所述吸风机开关与吸风机电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发明,要移动倒角机的时候,将卡锁件从支撑柱上侧卡锁口取出,通过槽孔将卡锁件固定在支撑柱下侧的卡锁口中,从而使万向轮穿过空心孔,与地面接触,这时候就可以移动倒角机;将倒角机移动到指定位置的时候,将将卡锁件从支撑柱下侧的卡锁口取出,通过槽孔将卡锁件固定在支撑柱上侧的卡锁口中,从而将万向轮收到空心孔内,而脚垫可以使倒角机稳定的固定在地面上;而在加工金属件的过程中,第一废屑收集盒和第二废屑收集盒与吸风机的作用,可以使废屑收集在第一废屑收集盒和第二废屑收集盒中,可以对收集的废屑再次利用;而粗倒角刀和精倒角刀的设置,可以在直角倒角的过程中,直角倒角的精度更高。

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上设有从粗倒角刀到精倒角刀的指示箭头,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在直角倒角的时候更加方便。

进一步限定,所述机架的侧壁设有线储存槽,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倒角机的电源线存储在线储存槽中,更加方便移动倒角机。

进一步限定,所述线储存槽外铰接有盖板,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倒角机的电源线在线储存槽中不会轻易掉出。

进一步限定,所述管道的吸风口连接有吸风盘,所述吸风盘的开口向下设置,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防止废屑堵住管道。

进一步限定,所述锁紧螺杆为内六角孔螺杆,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更加方便操作锁紧螺杆。

进一步限定,所述锁紧手柄外设有凹凸不平的橡胶垫,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在操作锁紧手柄的时候更加舒适。

进一步限定,所述曲面倒角台为圆形结构,所述通孔在曲面倒角台外侧边缘均匀设置,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曲面倒角台的使用效果更好。

进一步限定,所述曲面倒角台外设有圆环形挡板,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防止曲面倒角台上的废屑散落在支撑平台上,污染支撑平台。

进一步限定,所述圆环形挡板的高度尺寸为15mm~30mm,这样的结构设计,使用效果极佳。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双轴立式倒角机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一种双轴立式倒角机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一种双轴立式倒角机实施例中支撑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双轴立式倒角机实施例中管道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机架1、支撑平台11、保护板12、线储存槽13、支撑脚2、支撑柱21、脚垫22、弹簧23、万向轮24、槽孔25、卡锁口26、卡锁件27、曲面倒角刀3、粗倒角刀31、精倒角刀32、曲面倒角台4、通孔41、圆环形挡板42、曲面倒角台升降微调装置43、升降旋转螺母44、管道5、吸风盘51、直角倒角台6、圆盘61、弧形通孔62、锁紧螺杆63、直角倒角台升降微调装置64、直角升降调节螺母65、锁紧手柄66、伺服电机开关71、吸风机开关7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双轴立式倒角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端设有支撑平台11,机架1下方设有四个支撑脚2,四个支撑脚2包括支撑柱21和脚垫22,支撑柱21和脚垫22一体成型,支撑柱21内设有空心孔,空心孔贯穿脚垫22,空心孔内设有弹簧23,弹簧23下端设有万向轮24,支撑柱21设有槽孔25,槽孔25的侧壁设有卡锁口26,弹簧23连接有卡锁件27,卡锁件27穿过槽孔25,机架1内部设有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曲面倒角刀3和直角倒角刀,直角倒角刀包括粗倒角刀31和精倒角刀32,曲面倒角刀3外围设有曲面倒角台4,曲面倒角台4外侧设有若干通孔41,曲面倒角台4的下侧设有曲面倒角台升降微调装置43,曲面倒角台升降微调装置43上设有升降旋转螺母44,曲面倒角台4的下侧设有第一废屑收集盒,第一废屑收集盒连接有若干管道5,管道5的自由端连接有第一多通管接头,第一多通管接头连接有吸风机,吸风机安装在机架1内部,直角倒角刀连接有直角倒角台6,直角倒角台6的两端设有角度调整圆盘61,角度调整圆盘61上设有弧形通孔62,弧形通孔62内设有锁紧螺杆63,直角倒角台6连接有直角倒角台升降微调装置64,直角倒角台升降微调装置64连接有直角升降调节螺母65和锁紧手柄66,直角倒角台升降微调装置64通过锁紧手柄66锁紧固定,直角倒角台6的下侧设有第二废屑收集盒,第二废屑收集盒连接有若干管道5,管道5的自由端连接有第二多通管接头,第二多通管接头与吸风机连接,机架1上设有伺服电机开关71和吸风机开关72,伺服电机开关71与伺服电机电连接,吸风机开关72与吸风机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要移动倒角机的时候,将卡锁件27从支撑柱21上侧卡锁口26取出,通过槽孔25将卡锁件27固定在支撑柱21下侧的卡锁口26中,从而使万向轮24穿过空心孔,与地面接触,这时候就可以移动倒角机;将倒角机移动到指定位置的时候,将将卡锁件27从支撑柱21下侧的卡锁口26取出,通过槽孔25将卡锁件27固定在支撑柱21上侧的卡锁口26中,从而将万向轮24收到空心孔内,而脚垫22可以使倒角机稳定的固定在地面上;而在加工金属件的过程中,第一废屑收集盒和第二废屑收集盒与吸风机的作用,可以使废屑收集在第一废屑收集盒和第二废屑收集盒中,可以对收集的废屑再次利用;而粗倒角刀31和精倒角刀32的设置,可以在直角倒角的过程中,直角倒角的精度更高。

优选支撑平台11上设有保护板12,保护板12上设有从粗倒角刀31到精倒角刀32的指示箭头,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在直角倒角的时候更加方便。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可以在直角倒角的时候更加方便的结构。

优选机架1的侧壁设有线储存槽13,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倒角机的电源线存储在线储存槽13中,更加方便移动倒角机。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存储电源线的结构。

优选线储存槽13外铰接有盖板,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倒角机的电源线在线储存槽13中不会轻易掉出。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电源线在线储存槽13中不会轻易掉出的结构。

优选管道5的吸风口连接有吸风盘51,吸风盘51的开口向下设置,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防止废屑堵住管道5。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可以防止废屑堵住管道5的结构。

优选锁紧螺杆63为内六角孔螺杆,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更加方便操作锁紧螺杆63。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锁紧螺杆63的结构。

优选锁紧手柄66外设有凹凸不平的橡胶垫,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在操作锁紧手柄66的时候更加舒适。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锁紧手柄66的结构。

优选曲面倒角台4为圆形结构,通孔41在曲面倒角台4外侧边缘均匀设置,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曲面倒角台4的使用效果更好。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曲面倒角台4的结构以及通孔41在曲面倒角台4上的分布方式。

优选曲面倒角台4外设有圆环形挡板42,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防止曲面倒角台4上的废屑散落在支撑平台11上,污染支撑平台11。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可以防止曲面倒角台4上的废屑散落在支撑平台11上的结构。

优选圆环形挡板42的高度尺寸为15mm~30mm,这样的结构设计,使用效果极佳。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圆环形挡板42的高度尺寸。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