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圆柱件、管件等物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倒角机。
背景技术:
目前,对管件、圆柱件等物料的端部进行倒角加工时,人工将物料夹在机床上,采用机床上刀盘的切刀对物料进行倒角。采用这种加工设备,由于结构的限制,一般需要待物料一端完成倒角后,再重新对该物料进行夹装,以完成该物料另一端倒角,而且采用人工上下料,自动化程度低,耗费时间长,倒角的效率低下,不利于物料的批量加工,缺陷十分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自动对圆柱件、管件等物料进行上料、下料、夹持和倒角、便于批量加工物料的倒角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倒角机,包括上料装置、设置于上料装置出料口的推出装置、设置于推出装置一侧的下料装置及用于对物料进行倒角的倒角装置;所述倒角装置设置有倒角机构、用于夹取物料的夹具机构及用于驱动夹具机构移动的夹具移动驱动机构,当夹具机构取料或卸料时,该夹具机构位于推出装置和下料装置之间。
其中,所述上料机构包括逐个上料机构,该逐个上料机构包括进料斜槽和出料斜槽及用于将进料斜槽中的物料推至出料斜槽中的顶料机构,所述顶料机构包括顶料驱动机构及与该顶料气缸或者油缸连接的顶料板。
其中,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输送翻料机构,输送翻料机构包括物料输送机构、设置于物料输送机构一侧的上料翻转机构、以及用于将物料从物料输送机构推至上料翻转机构的上料推送机构,所述上料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支架、可转动地设置于翻转支架的翻转座及用于驱动翻转座翻转的上料翻转驱动机构,所述翻转座设有滚料槽;所述上料推送机构包括上料推送驱动机构及与该上料推送驱动机构连接的上料推送块。
其中,所述推出装置包括物料定位机构和推出机构,所述物料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座、用于驱动该定位座移动的定位座驱动机构,所述定位座设置有定位槽,所述推出机构包括设置于定位座的推出驱动机构及与该推出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的推出杆。
其中,所述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接料座及用于驱动下料接料座移动的接料座驱动机构,所述下料接料座设有接料槽、设置于接料槽出料口的活动接料板、用于驱动该接料板倾斜放料的接料板驱动机构及设置于接料槽出料口的挡料块。
其中,所述倒角机构包括设置于夹具机构侧面的倒角移动座、用于驱动倒角移动座移动的倒角位移驱动机构、设置于倒角移动座的刀盘、用于驱动刀盘的倒角电机,所述刀盘设有若干切刀。
其中,所述夹具机构包括定夹模座、相对定夹模座设置的动夹模座、分别设置于定夹模座和动夹模座的定夹模和动夹模及用于驱动动夹模座开合模的开合模驱动机构,所述定夹模和动夹模均设有夹料缺口。
其中,所述夹具移动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定夹模座驱动连接的夹模位移气缸或油缸及与定夹模座固定连接的导杆;所述开合模驱动机构与导杆固定连接,所述动夹模座滑动设置于导杆。
其中,所述倒角装置还包括夹具锁紧机构包括锁紧支架、用于锁紧定夹模座和动夹模座的锁紧座及用于驱动锁紧座移动的锁紧驱动机构,所述锁紧座活动设置于锁紧支架。
其中,所述锁紧座包括锁紧升降板、设置于锁紧升降板的锁紧压块,所述锁紧压块设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定夹模座设有与第一斜面对应的定模斜面,所述动夹模座设有与第二斜面对应的动膜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实际使用时,上料装置对圆柱件、管件等物料进行输送,上料装置将物料送至推出装置。夹具移动驱动机构驱动夹具机构移动至推出装置处,推出装置将物料推入夹具机构中。夹具机构夹取物料后,夹具移动驱动机构驱动夹具机构移动至倒角机构处,该倒角机构对物料端面进行倒角。倒角完成后,夹具移动驱动机构再次驱动夹具机构移动至推出装置处,该推出装置将夹具机构中的物料推至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对加工完成的物料进行下料。夹具机构卸料完成后,上料装置再将物料送至推出装置,推出装置再次动作将物料推入夹具机构中,夹具移动驱动机构再次驱动夹具机构移动至倒角机构进行倒角,以此循环工作。本实用新型采用上料装置对物料进行输送,便于设备与物料的切断设备等对接,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将上料装置、推出装置和下料装置设置于倒角机构的同一侧,并采用夹具机构的移动来取料或卸料,其结构紧凑,夹具机构取料或卸料方便,当夹具机构取料或卸料时,该夹具机构位于推出装置和下料装置之间,采用同一个推出装置推送物料,减少采用其他机构从夹具机构卸料,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夹具机构卸料后,随后可以取料,大大减少取料或卸料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倒角机构和输送翻料机构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倒角装置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料装置和推出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送翻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推出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隐藏输送翻料机构后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夹具机构和夹具锁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夹具锁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倒角机,包括上料装置1、设置于上料装置1出料口的推出装置2、设置于推出装置2一侧的下料装置3及用于对物料进行倒角的倒角装置4;所述倒角装置4设置有倒角机构41、用于夹取物料的夹具机构42及用于驱动夹具机构42移动的夹具移动驱动机构43,当夹具机构42取料或卸料时,该夹具机构42位于推出装置2和下料装置3之间。具体的,倒角机构41设置于夹具机构42的侧面,该倒角机构41可以设置于一个或两个,用于对物料的一端或两端进行倒角。
实际使用时,上料装置1对圆柱件、管件等物料01进行输送,上料装置1将物料01送至推出装置2。夹具移动驱动机构43驱动夹具机构42移动至推出装置2处,推出装置2将物料01推入夹具机构42中,如图2所示。夹具机构42夹取物料01后,夹具移动驱动机构43驱动夹具机构42移动至倒角机构41处,该倒角机构41对物料01端面进行倒角。
倒角完成后,夹具移动驱动机构43再次驱动夹具机构42移动至推出装置2处,该推出装置2将夹具机构42中的物料01推至下料装置3,下料装置3对加工完成的物料进行下料。
夹具机构42卸料完成后,上料装置1再将物料01送至推出装置2,推出装置2再次动作将物料01推入夹具机构42中,夹具移动驱动机构43再次驱动夹具机构42移动至倒角机构41进行倒角,以此循环工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料装置1对物料进行输送,便于设备与物料的切断设备等对接,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将上料装置1、推出装置2和下料装置3设置于倒角机构41的同一侧,并采用夹具机构42的移动来取料或卸料,其结构紧凑,夹具机构42取料或卸料方便,当夹具机构42取料或卸料时,该夹具机构42位于推出装置2和下料装置3之间,采用同一个推出装置2推送物料,减少采用其他机构从夹具机构42卸料,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夹具机构42卸料后,随后可以取料,大大减少取料或卸料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1包括逐个上料机构11,该逐个上料机构11包括进料斜槽111和出料斜槽112及用于将进料斜槽111中的物料推至出料斜槽112中的顶料机构113,所述顶料机构113包括顶料驱动机构114及与该顶料气缸或者油缸114连接的顶料板115。所述顶料驱动机构114可以采用气缸、油缸等。
工作时,物料01从进料斜槽111滚至顶料机构113处,该顶料机构113的顶料气缸或者油缸114驱动顶料板115将物料01从进料斜槽111顶至出料斜槽112中,物料01从出料斜槽112滚至推出装置2,从而实现对物料01进行逐个送料。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机构1还包括输送翻料机构12,翻料机构12包括物料输送机构121、设置于物料输送机构121一侧的上料翻转机构122、以及用于将物料从物料输送机构121推至上料翻转机构122的上料推送机构123,所述上料翻转机构122包括翻转支架124、可转动地设置于翻转支架124的翻转座125及用于驱动翻转座125翻转的上料翻转驱动机构126,所述翻转座125设有滚料槽127;所述上料推送机构123包括上料推送驱动机构128及与该上料推送驱动机构128连接的上料推送块129。
所述所述物料输送机构121采用现有的链条输送机构或同步带输送机构121即可实现,所述上料翻转驱动机构126和上料推送驱动机构128均可以采用气缸或者油缸等来实现,故不再赘述。
工作时,物料01立着放置于物料输送机构121上进行输送,物料01被送至上料推送机构123处,上料翻转驱动机构126驱动翻转座125翻转,使滚料槽127对着物料01,上料推送驱动机构128驱动上料推送块129推动物料01移动,将物料01推入滚料槽127中,物料01从滚料槽127中滚至进料斜槽111中。
本输送翻料机构12将立着放置物料01进行输送,然后对其翻转,使物料01横着从滚料槽127滚至进料斜槽111中,便于物料进一步输送和加工。
如图3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推出装置2包括物料定位机构21和推出机构22,所述物料定位机构21包括定位座23、用于驱动该定位座23移动的定位座驱动机构24,所述定位座23设置有定位槽231,所述推出机构22包括设置于定位座23的推出驱动机构25及与该推出驱动机构25驱动连接的推出杆26。
所述定位座驱动机构24和推出驱动机构25均可以采用气缸或油缸等来实现。工作时,物料01从出料斜槽112滚至定位座23的定位槽231中,该定位槽231可以设置成可以调节槽大小的结构,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物料。定位座驱动机构24可以推动定位座23移动,便于定位槽231接料和推出机构22将物料01推出。
当夹具机构42取料时,推出驱动机构25驱动推出杆26将物料01从定位槽231推入夹具机构42中。当夹具机构42卸料时,推出驱动机构25驱动推出杆26将物料01从夹具机构42推至下料装置3。
如图3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料装置3包括下料接料座31及用于驱动下料接料座31移动的接料座驱动机构32,所述下料接料座31设有接料槽33、设置于接料槽33出料口的活动接料板34、用于驱动该接料板34倾斜放料的接料板驱动机构35及设置于接料槽33出料口的挡料块36。
所述接料座驱动机构32和接料板驱动机构35均可以采用气缸或者油缸等来实现。工作时,当夹具机构42卸料时,推出驱动机构25驱动推出杆26将物料01从夹具机构42推至接料槽33中,物料01从接料槽33滚下,挡料块36对物料01进行阻挡,使物料01滚至活动接料板34上,接料板驱动机构35驱动活动接料板34倾斜,使物料从活动接料板34滚下,然后被收集起来。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倒角机构41包括设置于夹具机构42侧面的倒角移动座411、用于驱动倒角移动座411移动的倒角位移驱动机构412、设置于倒角移动座411的刀盘413、用于驱动刀盘413的倒角电机414,所述刀盘413设有若干切刀415。具体的,优选所述倒角机构41设有两个,该倒角机构41设置于夹具机构42的两侧,便于对物料01的两端进行倒角。所述倒角位移驱动机构412用于驱动倒角移动座411移动,使切刀415进行进给。该倒角位移驱动机构412可以采用气缸、电机配合丝杆和螺母机构等来实现。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夹具机构42包括定夹模座421、相对定夹模座421设置的动夹模座422、分别设置于定夹模座421和动夹模座422的定夹模423和动夹模424及用于驱动动夹模座422开合模的开合模驱动机构425,所述定夹模423和动夹模424均设有夹料缺口420。
所述开合模驱动机构425采用气缸或者油缸等均可以实现,夹具机构42取料时,推出机构22将物料01推至动夹模424和定夹模423的夹料缺口420中,开合模驱动机构425驱动动夹模座12合模夹紧物料01;夹具机构42卸料时,开合模驱动机构425驱动动夹模座12开模,推出机构22将物料01从动夹模424和定夹模423的夹料缺口420中推出至下料装置3。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夹具移动驱动机构43包括与所述定夹模座421驱动连接的夹模位移气缸或油缸431及与定夹模座421固定连接的导杆432;所述开合模驱动机构425与导杆432固定连接,所述动夹模座422滑动设置于导杆432。
工作时,夹模位移气缸或油缸431驱动定夹模座421移动,该定夹模座421带动导杆432移动,该导杆432带动开合模驱动机构425移动,该开合模驱动机构425带动动夹模座422移动,从而使夹具机构42整体移动。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倒角装置4还包括夹具锁紧机构44包括锁紧支架441、用于锁紧定夹模座421和动夹模座422的锁紧座442及用于驱动锁紧座442移动的锁紧驱动机构443,所述锁紧座442活动设置于锁紧支架441。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座442包括锁紧升降板444、设置于锁紧升降板444的锁紧压块445,所述锁紧压块445设置有第一斜面4451和第二斜面4452;所述定夹模座421设有与第一斜面4451对应的定模斜面4211,所述动夹模座422设有与第二斜面4452对应的动膜斜面4221。
实际应用时,锁紧驱动机构443采用气缸或者油缸等均可以实现,该锁紧驱动机构443驱动锁紧座442下移,使锁紧座442对定夹模座421和动夹模座422进行锁紧,从而对物料01进一步夹紧,使物料加工时保持平稳,特别对于较重的实心圆柱体物料01的夹紧,便于倒角机构41进倒角,从而保证产品的加工精度。具体的,锁紧驱动机构443驱动锁紧升降板444下移,锁紧升降板444带动锁紧压块445下移,从而使锁紧压块445的第一斜面4451和第二斜面4452分别挤压定模斜面4211和动膜斜面4221,使定夹模座421和动夹模座422进一步合膜,对物料进一步锁紧,其锁紧可靠,定夹模座421和动夹模座422不会反弹,保证物料被加工的平稳性。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