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纳米粉体设备用高压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8785发布日期:2018-07-10 22:49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电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纳米粉体设备用高压电极。



背景技术:

纳米材料是指颗粒尺寸为1~100nm的粒子组成的新型材料,由于他们的粒子小,比表面积大以及量子尺寸效应,使之具有常规的粗晶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能,在光吸收、敏感、催化以及其他功能特性等方面展现出引人注目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纳米粉体及其制做技术发展迅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纳米粉制备方法,最为普遍的就是气体冷凝法、电弧法、爆炸丝法以及化学还原等方法。

目前采用爆炸丝法制备金属纳米粉体一般是在介质或真空中,对丝导体施加高电压瞬间产生强大的脉冲电流,使得丝导体瞬间产生融化、气化、膨胀进而发生爆炸,其爆炸产物在爆炸冲击波的作用下高速向四周溅射,在冷却气体的冷却下形成纳米粉末,而冷却气体受热后经过冷却器的冷却循环利用。

金属纳米粉体制备设备中的高压电极所处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高气压、高电压、大电流、高导电粉尘、短绝缘距离,极易引起高压电极的铜管高压端与腔体壁的低压端之间闪络放电,造成高压端与低压端之间的工作电压不足,导致电爆炸法生产的产品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金属纳米粉体设备用高压电极,所述高压电极能够有效杜绝闪络放电现象导致的工作电压下降的问题,保证电爆炸金属粉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金属纳米粉体设备用高压电极,包括金属桶及铜柱,所述金属桶的一端抵止固定在环氧板的一端上,所述环氧板朝向所述金属桶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铜柱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环氧板的另一端的中部,与所述铜柱的固定端一体成型的圆柱型延伸体穿过所述环氧板的中部并延伸进入到金属桶围成的空间内部,所述圆柱型延伸体伸入金属桶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极板固定器,所述电极板固定器上固定有高压电极板。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桶与所述环氧板的第一接触端缠绕有第一绝缘胶带。

进一步地,所述铜柱的延伸体为中空柱体,所述电极板固定器插接固定在所述圆柱型延伸体的一端,所述高压电极板插接固定在所述电极板固定器上面。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型延伸体靠近环氧板的一端套接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均压环。

进一步地,所述均压环包括锥台状的底座,所述底座的内侧面由外向内依次形成多个直径不同的环形突起,所述均压环通过锥台状的底座套接在所述圆柱型延伸体上面。

进一步地,所述均压环一侧的圆柱型延伸体上还套接有电木绝缘柱,所述电木绝缘柱的一端与所述均压环最内侧的环形突起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型延伸体上还套接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从所述电木绝缘柱的另一端将所述电木绝缘柱以及均压环锁紧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电木绝缘柱与所述均压环的第二接触端缠绕有第二绝缘胶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金属纳米粉体设备用高压电极,采用厚度超过60mm的环氧树脂板作为主要的绝缘密封件,能够承受0.1Pa的真空及1.5MPa的高气压,可以解决高电压、高气压环境下的绝缘密封问题,同时所述环氧树脂板朝向金属桶的内表面开设有多个凹槽,导致其内表面凹凸不平,能够增加绝缘体表面粉尘闪络放电的路径,防止铜柱高压端与金属桶壁低压端闪络放电导通,造成二者之间工作电压不足,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金属纳米粉体设备用高压电极,所述圆柱型延伸体靠近环氧板的一端套接有绝缘材料制成的均压环,所述均压环可以由陶瓷或钢化玻璃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均压环上一体设置多个环形突起,用于增加绝缘闪络放电的路径,防止单独的环氧板因闪络放电路径短,导致铜柱与金属桶壁之间由于绝缘体闪络导通而造成工作电压不足,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

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金属纳米粉体设备用高压电极,所述均压环一侧的延伸体上还套接有电木绝缘柱,所述电木绝缘柱与所述均压环相接触的部位缠绕有第二绝缘胶带,所述电木绝缘柱以及第二绝缘胶带用于进一步增加绝缘路径,防止由靠近铜柱延伸体导电端的绝缘体处开始产生的闪络放电现象轻易传导到金属桶壁,进而降低铜柱与金属桶壁之间的电势差,避免产品质量不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金属纳米粉体设备用高压电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金属纳米粉体设备用高压电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的金属纳米粉体设备用高压电极的示意图;

其中,1-固定端;2-延伸体;3-环氧板;4-凹槽;5-底座;6-环形突起;7-电木绝缘柱;8-锁紧螺母;9-电极板固定器;10-高压电极板;11-金属桶;12-第一接触端;13-第二接触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金属纳米粉体设备用高压电极,包括金属桶11及铜柱,所述金属桶11的一端抵止固定在环氧板3的一端上,所述铜柱的固定端1固定在所述环氧板3的另一端的中部,且所述铜柱的固定端1一体成型有圆柱型延伸体2,所述圆柱型延伸体2穿过所述环氧板3的中部并延伸进入到金属桶11围成的空间内部,所述圆柱型延伸体2伸入金属桶1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极板固定器9,所述电极板固定器9上固定有高压电极板10。所述金属桶11由金属桶壁构成,所述金属桶11构成的空间作为金属纳米粉体设备的反应腔体,在该反应腔体内部,送丝机将金属丝从所述金属桶11的另一端送至金属桶的端面与所述高压电极板10之间的区域或接触高压电极板10,这时在高压电极板10的高电势与金属桶壁低电势之间巨大的电势差产生极高的脉冲电流,所述金属丝在所述脉冲电流作用下,短时间内熔化、气化、膨胀并产生爆炸,其爆炸产物在爆炸冲击波的作用下高速向四周溅射,经过冷却气体冷却过后形成大量的金属纳米粉末。

由上述可知,金属纳米粉体设备中的高压电极所处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高气压、高电压、大电流、高导电粉尘、短绝缘距离,大量的粉末散落在绝缘体的表面,极易引起铜柱高压端与金属桶壁低压端闪络放电,造成二者之间工作电压不足,引起产品质量不稳定。

本实施例的环氧板3一方面起到将所述金属桶11的桶壁与所述铜柱相绝缘隔离的作用,另一方面,所述环氧板3还起到增大由铜柱到金属桶壁的绝缘路径的作用,增加绝缘环氧板3的表面产生闪络放电的路径,防止铜柱高压端与金属桶壁低压端闪络放电导通,造成工作电压不足,产品质量不稳定。

具体实施时,所述环氧板3朝向所述金属桶11的一端的端面上挖有多个凹槽4,所述凹槽4使得所述绝缘环氧板3的端面更加凹凸不平,上述凹凸不平的端面有利于增加绝缘路径,避免铜柱与金属桶壁之间直接闪络放电导通。

具体实施时,所述金属桶11与所述环氧板3的第一接触端12缠绕有第一绝缘胶带,所述第一绝缘胶带进一步起到阻隔闪络放电的作用,避免铜柱与金属桶壁之间直接闪络放电相连。

具体实施时,所述铜柱的延伸体2为中空柱体,所述电极板固定器9插接固定在所述圆柱型延伸体2的一端,所述高压电极板10插接固定在所述电极板固定器9上面。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2中所述圆柱型延伸体2靠近环氧板3的一端套接有绝缘材料制成的均压环。

具体实施时,所述均压环包括锥台状的底座5,所述底座5的内侧面由外向内依次形成多个直径不同的环形突起6,所述均压环通过锥台状的底座5套接在所述圆柱型延伸体2上面,所述均压环的另一端的延伸体2上套设有锁紧螺母8,所述均压环通过所述锁紧螺母8锁紧并抵止在所述环氧板3上,所述圆柱型延伸体2的最内侧的环形突起6与所述锁紧螺母8相抵接。

所述均压环可以由陶瓷或钢化玻璃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均压环上一体设置多个环形突起6,用于增加绝缘闪络放电的路径,防止单独的环氧板3因为闪络放电路径短,导致铜柱与金属桶壁之间闪络导通,造成二者之间工作电压不足,引起产品质量不稳定。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均压环一侧的延伸体2上还套接有电木绝缘柱7,所述电木绝缘柱7的一端与所述均压环最内侧的环形突起6相抵接。

所述锁紧螺母8从所述电木绝缘柱7的另一端将所述电木绝缘柱7以及均压环锁紧在一起。

所述电木绝缘柱7与所述均压环相接触的第二接触端13缠绕有第二绝缘胶带。

所述电木绝缘柱7以及第二绝缘胶带用于进一步增加绝缘路径,防止由靠近铜柱延伸体2导电端的绝缘体处开始产生的闪络放电现象,轻易传导到金属桶壁,进而降低铜柱与金属桶壁之间的电势差,引起产品质量不稳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