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化铝衬底制备及扩径生长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06631发布日期:2018-06-15 23:33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氮化铝衬底制备及扩径生长方法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氮化铝衬底制备及扩径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元晶制备:制备氮化铝柱状晶体或者片层晶体,并对其进行加工,制备成等距的六方片或柱形元晶结构,其中氮化铝元晶端面为{0001}晶面族,侧面为{10-10}晶面族;

2)元晶粘结:在洁净的籽晶托上用氮化铝专用粘结剂有序、定向粘结元晶,形成元晶晶面(0001)或(000-1)在同水平面的元晶组;

3)元晶组固化:采用紧固环对元晶组稳固;再将稳固好的元晶组及籽晶托放置在籽晶烧制工装中,将籽晶烧制工装置于高温炉中;

4)衬底epi-ready级加工:对元晶组表面进行洁净处理及再定向,确定元晶晶向偏差在0~1°的合理范围内;若晶向偏差过大则强行矫正或重复步骤1)-步骤3)的工艺过程;同时元晶组生长面加工出epi-ready级别界面;

5)衬底高温预处理:将氮化铝衬底模板与氮化铝生长料源一同置于坩埚中进行高温生长,在生长前先对氮化铝衬底进行高温表面处理;

6)模板生长:以高温处理过的氮化铝元晶组作为氮化铝生长用衬底进行模板生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铝衬底制备及扩径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整个过程在恒温条件下进行,温度为25~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铝衬底制备及扩径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籽晶烧制工装置于高温炉中以后,在籽晶烧制工装上压制2~200kg的规则重物,炉腔压力10-1~106Pa,以氮气或氩气作为保护气体,温度200~1500℃,恒温时间0.5~50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铝衬底制备及扩径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在生长前先对氮化铝衬底进行高温表面处理的处理温度为2000~2600℃,时间为5~30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铝衬底制备及扩径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氮化铝元晶组的生长条件为1800~2260℃、炉压20~100KPa、氮气10~1000sc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铝衬底制备及扩径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制备氮化铝柱状晶体或者片层晶体的方法包括但不仅限于:物理气相沉积生长、分子束外延生长、化学气相沉积方法、氢化物气相外延生长以及金属有机气象沉积生长。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