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猴头菇的栽培基及其栽培方法_3

文档序号:8243266阅读:来源:国知局
入冷却室,越快越好,且要求趁热出锅(连续生产必需的)避免菌袋与污染源接触,增加冷却室湿度(与喷雾消毒结合)。
[0061]灭菌后的栽培袋经冷却后接种,接种消毒方法按常规。将已选好的原种用酒精棉球擦拭外壁,用火焰灼烧封口纸,用接种耙将上部弃去不用。栽培种接种时,可单人操作或双人操作。单人操作时,用左手执菌瓶,右手拨去封口纸,用酒精灯火焰封锁瓶口,然后用右手执接种工具,经灼烧后,在原种瓶内取原种接种。由于猴头菌的原基分化时间较早,为使菌丝尽快发育,最好在接种前用无菌玻璃棒在培养基中央插入具有一定深度的接种穴,深度应控制在距离培养袋底部1/5处最好。处理好接种穴后将蚕豆粒大的菌种一块固定在接种穴底部后,再取一块放在接种穴上面,也可表面撒少量菌种碎屑。每瓶原种(二级菌种)可接50-?60袋栽培种。
[0062]双人操作,则一人负责执原种瓶,夹取菌种接种;另一人负责将栽培袋的封口纸打开至45度,接种后用火焰烧灼瓶口、封口纸。
[0063]菌丝管理:接种后菌袋移入发菌室避光培养。发菌室湿度控制在70?75%;室内温度控制在20?25 V。每日通风换气2?3次,每次20?30min。每隔1d翻动一次培养袋,散热,以防“烧菌”。菌丝培养I周以后,要适当增加通风量,每天通风2次,每次2h左右。培养30d左右菌丝可长满培养袋。
[0064]幼蕾期管理:菌丝长满袋后,就可出现菌蕾,可移入菇房进行出菇管理。此时菇房温度保持在6-22°C,空气相对湿度要达到90%。
[0065]生长期管理:菇蕾长至乒乓球大小后,菇体发育加快,菇房温度控制在16-20°C,湿度85-90%,增加3001x左右的均匀的微弱散射光,如光强超过ΙΟΟΟΙχ,会使子实体整批发红,影响品质。每天通风2?3次,每次Ih左右,以满足猴头菌生长所需氧气的供给,否则会出现“光头菇”,不形成菌刺。通风时一定要防止风直接吹到子实体上。生长期湿度不能超过90%,否则会导致生长迟缓,易发生病虫害,或者子实体颜色变红,形成菌刺粗短的畸形菇。
[0066]出菇期的菇棚温度一定要控制在16?20°C,昼夜温差不小于5°C,才能获得优质菇。当低于14°C时,菇体发红,温度越低,颜色越深,若低于子实体分化所需的最低温度时,则不分化,形成“光头菇”。高于26°C,子实体也会发红。
[0067]出菇期间,一般不移动菌袋。因为菌刺有明显的向地性,频繁移动易形成畸形菇。正常管理下,子实体培养7?9d即成熟。
[0068]采收:当姑体菌刺长度在0.5cm左右,培养袋上面有一层薄薄的白色孢子粉,此时子实体达到到八九成成熟,菇体鲜重达到重大,风味最好,没有苦味。即可采摘。采收时直接将子实体连根拔出,去掉培养料表面一层的老菌丝。停止补水2?3d,之后每日喷雾保湿,温度控制在80%,以利于菌丝恢复。大约1d后,第二潮菇蕾又会形成。一般可收3潮菇,管理好的可采收3?5潮,但产量主要集中于前2潮。
【主权项】
1.一种猴头菇的栽培基,其特征在于:该栽培基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大米草颗粒45?55份,棉籽壳28?32份,木屑8?12份,米糠7?9份,糖0.8?1.2份,石膏粉0.8?L 2份,水210?3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米草颗粒是选取生长旺盛期抽穗之前的大米草干燥后切割成0.5?Icm的颗粒得到的。
3.一种猴头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O制备栽培基:将大米草颗粒45?55份,棉籽壳28?32份,木屑8?12份,米糠7?9份,糖0.8?1.2份,石膏粉0.8?1.2份,水210?330份,将各组分搅拌均匀,制成含水率为70?75%的栽培基;以上份数为质量份数; 2)灭菌处理:将制作好的栽培基装入栽培瓶中,用纸封口,再将栽培瓶在压力为0.984?1.12kg/cm2、温度120?122°C中灭菌2?2.5小时;或在常压下,温度98-102°C灭菌9.5-10.5小时,冷却备用; 3)接种、培养:揭开封口纸,用接种工具将猴头菇母种进行扩大繁殖培养的菌种植入栽培瓶的栽培基中;再将接种后的栽培瓶移入发菌室避光培养,发菌室湿度控制在60?70%,温度为23?25°C,培养25?35d,至菌丝长满栽培瓶,在培养过程中要进行少量换气; 4)栽培种培养:当菌丝满瓶后7?10d,进行栽培种扩大培养; 5)菌丝管理:将栽培种扩大培养接种后的菌袋移入发菌室避光培养,湿度控制在70?75% ;室内温度控制在20?25°C。每日通风换气2?3次,每次20?30min,每隔9?1d翻动一次培养袋,菌丝培养I周以后,适当增加通风量,每天通风I?3次,每次1.5?2.5h,避光培养28?32天至菌丝长满培养袋; 6)幼蕾期管理:菌丝长满袋后,就出现菌蕾,移入菇房进行出菇管理,菇房温度保持在6?22°C,空气相对湿度要达到90% ; 7)出菇管理:温度控制在16?20°C、空气湿度控制在85?90%,增加280_3101x的均勻的微弱散射光,每天通风2-3次,每次0.5?1.5h左右,培养7?9d,至燕体成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猴头菇母种的扩大繁殖培养的具体方法为: 母种扩繁采用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试管斜面培养法,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的配方:马铃薯190?210g,蛋白胨18?22g,葡萄糖18?22g,琼脂18?22g,水100ml定容;将新鲜马铃薯洗净、去皮、切成0.8?1.2cm的小块,放在锅内煮沸9_11分钟至薯片软而不烂,然后过滤后,取滤液,在滤液中加入琼脂,继续煮沸至琼脂完全溶化,再加蛋白胨、葡萄糖,补水至培养液1000ml,然后趁热分装于试管中,每个分装的培养液体的容量为试管长度的1/5?1/4,然后在试管口塞上棉塞封口,再将装有培养液体的试管在压力为0.984?1.12kg/cm2、温度为120?122°C的灭菌锅中灭菌29?31min,灭菌后,斜放试管,使培养基前端蔓延至试管长度1/4?3/4,盖上纱布或灭菌的报纸,待培养基凝固冷却后,移入接种箱内,取3?5支试管置于29?31°C的培养箱中培养2.5?3.5天,若无杂菌出现,即可供接种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接种是将母种斜面横切6?8段,将先端一段除去,其余每段连同培养基一起接入栽培瓶的栽培基中,每个栽培瓶接种I?2段。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栽培种培养的具体过程为: 1)栽培种培养基的制备:大米草的颗粒55?65份,木屑20?22份,麸皮14?18份,白糖0.8?1.2份,石膏粉0.8?1.2份,过磷酸钙0.8?1.2份,水适量;以上份数为质量份数,将大米草的颗粒与麸皮、石膏粉搅拌均匀,再加入溶好的糖水和水,得到含水量为68?72%的培养基; 2)采用袋式培养:将培养基的pH调至5?6,装入培养袋中,用纸封口,再经压力为0.984?1.12kg/cm2、温度125?127°C中进行高压蒸汽灭菌2?2.5小时;或在常压下,温度98?102°C灭菌17?19小时; 3)接种:灭菌后的栽培袋经冷却后接种,先用无菌长锥形的小木棒在培养基中央插入一小洞为接种穴,锥形棒不一直插到培养基的底部,应距离培养袋底部1/4?1/5处停止;取装在栽培瓶中的菌种一块植入栽培袋的接种穴底部,再取一块放在接种穴上面,然后,将接种好的栽培袋移入发菌室避光培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蒸汽灭菌是要求单层放置,125?127°C维持时间2?2.5h ;常压的灭菌为:起温后4?5h内,要求达98?102°C,当温度稳定达到98?102°C时,保温17?19h后,马上揭锅,适当冷却后出锅。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米草颗粒是选取生长旺盛期抽穗之前的大米草干燥后切割成0.5?Icm的颗粒。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猴头菇的栽培基,其特征在于:该栽培基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大米草颗粒45~55份,棉籽壳28~32份,木屑8~12份,米糠7~9份,糖0.8~1.2份,石膏粉0.8~1.2份,水210~330份。猴头菇的栽培方法为:将栽培料装入栽培瓶中,再封口、灭菌;然后,打开封口纸,用接种工具将菌种植入栽培瓶的栽培料中;再进行栽培种培养、菌丝管理、幼蕾期管理、出菇管理,最后进行采收。本发明以大米草作为猴头菇栽培基的主要原料,不仅来源广泛而且价格低廉,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工艺简单、易操作,同时栽培周期短、产率高,采用本发明的栽培方法栽培出来的猴头菇个大、味美、成本低,值得大量推广。
【IPC分类】C05G3-00, A01G1-04
【公开号】CN104557244
【申请号】CN201310511270
【发明人】马玉心, 崔大练, 邓一兵, 石堃, 赵文斌
【申请人】浙江海洋学院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24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