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铸锭石英陶瓷坩埚底部布局引晶材料的方法

文档序号:8509447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铸锭石英陶瓷坩埚底部布局引晶材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晶硅铸锭提高品质的方法,其具体涉及一种在铸锭石英陶瓷坩祸底部布局引晶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太阳能电力是深受民众普遍欢迎的一种洁净新能源。在太阳能电池品种中有单晶娃和多晶娃电池两个品种,目前市场上用量最大的是多晶娃电池。所以,多晶娃电池片发电效率以及其品质如何,备受关注。
[0003]多晶硅片作为制备电池的基础材料,其硅片生产过程需经过(坩祸)装料、加热、熔化、长晶、退火和冷却等六个主要工艺步骤;当完成铸锭后,经多线切割机切割加工,才能制备出多晶硅片。
[0004]多晶硅片质量与其电阻率、位错、少子寿命以及晶相结构有关。高效多晶硅片因为其硅片晶粒均匀、位错密度低、少数载流子寿命长等特点,以其制备的电池转换效率高,因而受到市场欢迎。
[0005]目前制备高效多晶硅片,相关企业各显神通,方法多样,但其共同点是借鉴单晶硅棒拉制技术,设置不同的“引晶”材料,实现不同的布局。由于铸锭过程起“引晶”作用的材料融化情况,难以用仪器观测,所以保证起“引晶”作用的“仔晶”安全(即不能被全部熔解),最重要的就是“仔晶”的处理、布局与精确控温。
[0006]众所周知,目前的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大多数是由改良西门子法制备而成,其纯度较高,在99.9999%即6N的纯度范围。作为其容器的石英陶瓷坩祸以及引晶材料,其基本要求是不能对多晶硅原料造成污染。所以,制造坩祸与选择“引晶”的材料,都选择高纯的硅基材料。
[0007]铸锭过程中,硅锭是以高纯多晶硅为原料,加上极少量的母合金制备而成。生产高效硅锭技术,除了精密的温度控制外,大家都把研宄的重点放在坩祸的处理上。目前,选做“仔晶”的原料大都是二氧化硅物质,但其形态与性能不同、在坩祸底部布局也不同。有的厂家选择娃粉、娃粒、碎娃片;也有选择高纯石英砂、特种玻璃;还有选择氮化娃,等。
[0008]这些“仔晶”材料布局在坩祸底部后,会在某些位置形成凸点,而没有布局“仔晶”材料的位置就似凹点,凹凸不平的层面,看起来就是一个“粗糙面”,成为晶体生长的“成核中心

【发明内容】

[0009]为了引导晶体按期望的晶粒大小和晶向可控的方式生长,我们从生产高效多晶硅片需要出发,在坩祸底部按设计要求布局“仔晶”点,形成有规则的“粗糙面”与“成核中心”,引导晶体竖直生长。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首先对坩祸表面进行净化与加温处理,使其整体体温保持在正常室温,让其内表面保持清洁干爽状态;
2.选择“硅烷流化床还原法”生产制造的硅圆粒料,放在球磨罐中球磨后,颗粒度减小,再经过250-300目筛分,使其直径大小能满足要求;
3.将硅溶胶用纯净水稀释后,均匀的与氮化硅粉调成溶液;将该溶液喷涂在筛分后的硅圆粒料上,使高熔点的氮化硅粉均匀的将(相对低熔点的)圆硅粒包裹,形成对硅粒的保护涂层;
4.在坩祸底部放置有规则洞孔的塑料模板,硅溶胶粘附剂喷涂在孔洞中,然后将(有包裹层的)圆硅粒布置在有粘结剂的孔洞中,撤去模板则完成第一层引晶材料的布局;
5.将无水氢氧化钡用纯净水溶解,均匀喷涂在樹祸底部,然后加温至200-300°C,再让其慢慢冷却至室温;
之所以,坩祸的底部第二层选择该钡层的理由是:
使用饱和状的氢氧化钡水溶液,这层氢氧化钡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形成碳酸钡。而当石英坩祸在窑炉内被加热时,碳酸钡会分解形成氧化钡,随着氧化钡与石英坩祸反应形成硅酸钡。由于硅酸钡的存在,使得石英坩祸壁上形成一层致密微小的方石英结晶。这种微小的方石英结晶很难被溶液渗入而剥落,即使剥落也很快被溶液溶解掉,因此可以大幅度的改善石英坩祸的使用性能及长晶良率。另外在石英坩祸壁上形成一层方石英结晶的好处,是它可以增加石英坩祸的强度,减少高温软化现象。
[0011]由于钡在硅中的平衡偏析系数非常小,使得它在硅晶棒中的浓度小于2.5X10C-9)/cm3,因而不会影响到晶棒的品质。
[0012]本发明布局该钡层目的:使其在坩祸底部形成一个完整的方石英结晶层,保护第一层的引晶材料;在布有圆硅粒之处就会出现一个微小的凸点,整个底面形成一个凹凸有致、高低不平的“粗糙面”即“引晶中心”,硅锭晶体会随着“引晶中心”指引生长出合格的晶体。
[0013]6.在坩祸底部的第三层,采用免烧结技术配料:先将粘结剂与纯净水在一定温度下溶解,将合格并过筛的氮化硅粉体与之混合后,用喷涂机均匀喷在内底与内壁四周,低温烘烤干燥后待用。
[0014]石英陶瓷坩祸经过以上三层处理,对于制备高效多晶硅片能起关键作用。其中底层起“引晶”材料作用;第二层起保护第一层引晶材料作用;第三层起阻隔坩祸杂质向硅液渗透作用,由于氮化硅材料熔点比较高,其同时也起保护“引晶”材料与钡层作用,使“引晶”材料不会全部被熔去。
[0015]该多种手段的应用目的,就是使硅锭的晶粒沿着“引晶”材料指示的形核中心竖直且均匀地生长,得到高品质的多晶硅锭。
[0016]在坩祸底部完成上述布局后,需同时控制好铸锭工艺参数与流程。在工艺控制环节上,要特别注意硅原料在融化和后续晶体生长过程。另外,其固液界面尽可能与水平面保持平行,此种(平面固液界面)定向凝固制备出的多晶硅锭,其晶粒均匀、晶体缺陷少,后续制备出的电池转换效率就高。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优点在于,
目前在坩祸底部布局引晶材料,相关企业基本上对仔晶材料布置的各点距离与点的大小、点的形状属随机性,不可控;本发明中各点距离,通过模板解决(模板是规则性的,大小孔洞是固定,可控的);点的大小,通过筛孔大小决定;点的形状,选择圆形;
在石英坩祸上使用饱和状的氢氧化钡水溶液、形成该钡层,是单晶硅棒拉制工艺常用的方法。本发明借用该方法,将其移至多晶硅铸锭坩祸领域,是首次;使其在坩祸底部形成一个完整的方石英结晶层,既保护坩祸又保护第一层的引晶材料。
[0018]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