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茸固态发酵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6298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白桦茸固态发酵盘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酵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白桦茸固态发酵产物的固态发酵盘装置。



背景技术:

白桦茸(Inonotus obliquus)属于真菌界、担子菌门、层菌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褐卧(纤孔菌属),中文别名还有白桦蕈、桦树菇、桦褐孔菌、西伯利亚灵芝、桦孔茸和树蘑菇,是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及东欧地区的一种民间药用真菌。研究显示白桦茸具有预防乳腺癌、肝癌、子宫癌、胃癌、糖尿病及高血压的效果,近年来,其营养和药用价值逐渐引起人民的关注,成为医药工业和保健品工业的热门开发领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白桦茸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类多醣体,其中的葡聚糖、异多醣体、果胶等物质,还可以作为细胞膜成分之一,特别是多醣类的BRM(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s)物质中葡聚糖的含量较高,可以提升免疫细胞的活力,具有抑制癌细胞扩散、防止癌症复发、避免胃肠吸收到致癌物质等效果。

固态发酵特点是在低水含量的条件下操作,提供了菌丝生长一个选择性的环境。真菌类(尤其是食药用菇类)较适合固态酦酵的培养,因为真菌类在天然环境下并非存在液体环境,因此利用液态深层发酵产生的菌丝体代谢途径与天然菇类成长途径差异很大,其药效自然不同;然而固态发酵生长环境与天然环境较为接近,因此产生的产物及营养成分也较接近天然的白桦茸。

而因传统白桦茸的人工培养或发酵方式较不易成功、菌株也较为昂贵,发酵初期也非常容易受杂菌或病虫害感染,若为防止污染使用密闭性很强的容器进行培养,发酵后期则常由于容器内温度较高、气体流动性差、氧气不足、代谢物质浓度较高,因而导致白桦茸无法发酵、生长缓慢、因竞争力较差而更容易被杂菌所感染或产物营养成分不足等问题。再者,传统白桦茸的固态发酵方式较为繁杂,必须耗费大量管理监控的人力成本,进行装置及菌液灭菌、翻动发酵基质、人工排水及散热、调整透气性、环境温湿度观察及调控等程序,一旦培育环境的条件控制不当,可能影响白桦茸菌丝体的生产状态及产物品质,造成生产良率不高。

一种现有技术中的浅盘式固态发酵培养方式,因基质厚度为薄层故不需翻动,湿度控制以覆盖塑胶袋或纱布防止水分散失,培养后期则以人工翻动方式来排水。而灭菌方式则是基质先灭菌,之后在无菌操作台以人工方式将基质平铺在浅盘上,由于薄层发酵热较易散失,其接种方式需以摇动均匀方式来接种真菌。但此发酵方式在灭菌、接种、排水等程序中非常耗费人力,若发酵盘属开放式或半开放式,会有水分容易散失及杂菌污染的问题,导致发酵出产物的成功率及产量也因此受限。若发酵盘属封闭式,盘内的发酵热将及后期水份的累积也将影响发酵产物的生长。

在传统浅盘式白桦茸固态发酵的程序中,除了存在上述问题之外,还必须将浅盘与含菌液的基质分开灭菌,而后再以人工方式将基质预拌并平铺于浅盘中,并将菌液植于发酵基质上;且置于温湿度维持恒定的室内空间,维持发酵所需的环境条件。然而,对于发酵条件较严格的白桦茸来说,所需耗费的人工操作更多,除前述的装置灭菌与种菌外,尚需频繁观察发酵情况,并由覆盖塑胶袋防止水分蒸散、进行人工补水或排水、若装置过热时掀盖使的散热等操作。所以,基质及装置内水分与温度的控制、基质均匀度及厚度,都是影响白桦茸是否成功发酵及产物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关键。

因此,本实用新型若能提供一种固态发酵盘装置易于控制培育环境的条件,来维持白桦茸固态发酵的生产状态及产物品质,将是有助于产业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层结构壳体的固态发酵盘装置,以收容一含有白桦茸固态发酵基质,而易于控制白桦茸菌种发酵所需环境条件,来维持白桦茸固态发酵的生产状态及产物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层结构壳体的固态发酵盘装置,该多层结构壳体包括一抗菌防水透气膜的盖体与一收集基质散发出多余水分的水盘,而提供良好调控水分与温度的发酵环境,来维持白桦茸固态发酵的生产状态及产物品质。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固态发酵盘装置,包括:

一盖体,形成具有一边缘的一圆盘,所述圆盘具有一透气膜;

一发酵盘,形成一空间与所述空间的一底部,其中所述底部为一滤网;以及

一水盘,用于蓄水,

其中,所述空间用于放置一白桦茸固态发酵基质,而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发酵盘的上缘且所述水盘结合于所述发酵盘的下缘形成一多层结构壳体。

其中,所述盖体的边缘设有一接菌孔以及一档板开关,所述档板开关用于关闭所述接菌孔。

其中,所述接菌孔位于所述固态发酵盘装置的一侧面。

其中,所述档板开关以转动方式开启与关闭所述接菌孔。

其中,所述透气膜为聚四氟乙烯或延展性聚四氟乙烯或其他抗菌防水透气的膜性材质。

其中,所述水盘的侧壁设有一刻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固态发酵盘装置,可解决先前许多因白桦茸菌种发酵所需环境条件,并节省所需的人力成本,人员易于操作多层结构壳体,以调控热气或湿气散失与交换,且接菌孔设置位置不易有杂菌或杂质掉落污染或影响白桦茸发酵,而发酵初期接菌孔的关闭,可确保装置内的湿度利于白桦茸初期发酵,水盘的设置不必耗费人力进行积水排除外,也可提供适量的水分维持盘内空气的湿度维持在定值,也不需额外人工补充水分,因此维持白桦茸固态发酵的生产状态及产物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白桦茸固态发酵盘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白桦茸固态发酵盘装置的组合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白桦茸固态发酵盘装置的盖体的立体图,其中档板开关开启一接菌孔。

附图标记说明:

10 盖体

11 透气膜

12 档板开关

13 接菌孔

20 发酵盘

21 滤网

22 白桦茸固态发酵基质

30 水盘

31 水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考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白桦茸固态发酵盘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白桦茸固态发酵盘装置包括一盖体10、一发酵盘20与一水盘30,其中由该盖体10、发酵盘20与水盘30组成三层结构壳体,如图2所示。其中,该盖体10形成具有一边缘的一圆盘,该圆盘的上表面设置一抗菌防水的透气膜11,而该透气膜11可为聚四氟乙烯(PTFE)或延展性聚四氟乙烯(ePTFE)或其他可抗菌防水透气的膜性材质,具有防止菌体掉落、帮助散热、帮助气体交换的功效。盖体10的边缘形成于圆盘的圆周,且边缘设有一个以上的接菌孔13以及一对应该接菌孔13的档板开关12,如图3所示。该档板开关12以转动方式用于开启与关闭该接菌孔13,可在非接菌时关闭接菌孔13,避免杂菌意外落入造成感染。该接菌孔13设于盖体10的边缘而位于装置的侧面而非在顶部,因此本实用新型白桦茸固态发酵盘装置较不易有杂菌或杂质掉落污染或影响白桦茸发酵。

请参考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固态发酵盘装置的组合立体图,并同时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白桦茸固态发酵盘装置的发酵盘20为一圆盘形,由侧壁环绕形成一空间,而侧壁下缘形成一底部21,该盖体10的边缘适于盖合在该发酵盘20的侧壁上缘。该空间用以容置一白桦茸固态发酵基质22,该底部21为该空间的底面。该底部21为一滤网组成,该滤网可供该白桦茸固态基质22支撑,且在发酵过程将产生的多余水分31排出至下方的水盘30。该水盘30可结合于该发酵盘20的下缘,且适于收集在发酵过程该白桦茸固态基质22所散发出的多余水分31。而该水盘30与该发酵盘20的结合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利用结构卡合或螺纹所合的方式,使该水盘30不致易于从该发酵盘20脱落。

本实用新型白桦茸固态发酵盘装置提供白桦茸菌种发酵所需环境条件,并节省所需的人力成本。本实用新型装置可直接与固态基质22一同进行灭菌,待灭菌结束后,再利用摇动方式将基质22以较均匀的型态铺平于发酵盘20的滤网上,而后利用掀盖或接菌孔13植入灭菌后的菌液,并等待发酵。摇动以铺平基质的动作,也可以相应的机器协助进行,以减少人力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另外,在发酵过程若发现热气或湿气散失太慢,可能影响发酵结果时,也可将盖体10边缘的接菌孔13打开,帮助气体散失与交换。初期发酵若欲防止水分散失,可于抗菌防水的透气膜11外覆盖干净塑胶袋,并保持接菌孔13关闭,可确保装置内的湿度利于白桦茸初期发酵,发酵至一段时间后再将塑胶袋拿起,可帮助水气蒸散排出,使装置及白桦茸菌体维持在适宜生长的温湿度状态。本实用新型装置的透气膜11将可保持起始的湿度,不至于让水气蒸散太多而不利于菌体发酵,也为可节省观察发酵状态及铺设塑胶袋的动作与人力。

此外,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多层结构壳体包括发酵盘20的滤网与水盘30,可将基质发酵所产生的多余水分31与固态基质22分开,除了不必耗费人力进行积水排除外,也可提供适量的水分31维持盘内空气的湿度维持在定值,不需另外以人工补充水分。万一盘内水分流失较多时,更可将水盘30的剩余水量视为观察指标,进行关闭透气孔或人工补水的动作,以保持盘内的湿度。因此,如图1与图2所示,水盘30的侧壁设置刻度,将有利于剩余水量的观察。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固态发酵盘装置,以浅盘式固态培养使用的浅盘装置进行改良,针对白桦茸易受污染、发酵产热较高等生物特性进行多层结构壳体设计,可达到提高产物发酵成功率、节省人力、提高产量等功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