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淀粉微球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77068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人造衍生物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薯淀粉微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淀粉微球是天然淀粉的一种人造衍生物之一,不但具有天然淀粉的性质,还具有微孔结构,易吸附药物:在生物体内具有一定的可变形性,能够根据血管丛的微环境来改变自己的形状;经酶降解时,微球的骨架分解前其载药能力可保持相当长时间,因而能够有效延长所载药物的释放时间,提高药物的疗效,有望成为理想的靶向给药系统(tdds)药物载体。一系列关于其应用性能的研究亦证明作为药物载体,淀粉微球具有良好的药物保护和缓释性能,尤其在癌症的化疗及慢

性疾病如动脉栓塞的治疗中已经显示出良好的前景。

目前,淀粉微球的制备方法复杂,在制备时,淀粉微球的交联度小,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木薯淀粉微球的制备方法。

木薯淀粉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油相的制备:称取大豆油,加入乳化剂,在60℃下搅拌30-50min,然后在50℃下保温2h;

(2)水相的制备:按照料液比3:10,将木薯粉加入水中,搅拌,用2mol/l的naoh溶液调节体系的ph至10-12,在70℃下搅拌2-3h,然后冷却至35℃,静置30min;

(3)在600r/min的搅拌状态下,将步骤(2)的水相逐滴加入步骤(1)的油相中,然后搅拌30min,加入引发剂和交联剂,搅拌6h,离心分离除去上层的油相,下层得到淀粉微球,将淀粉微球依次用乙酸乙酯、丙酮、无水乙醇洗涤,离心分离,将沉淀物真空干燥。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乳化剂为span60。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大豆油与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0:1。

优选地,步骤(2)中木薯粉的制备方法为:将木薯切块,在105℃下烘干6h,然后粉碎,过200目筛。

优选地,步骤(3)中步骤(2)的水相与步骤(1)的油相的质量比为2:3。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钾。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的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真空干燥的条件为在50℃下干燥4-6h。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木薯淀粉微球,方法简单,成本低,得到的木薯微球交联度高,溶胀度能达到500%以上,微球的粒径在30-80微米之间,微球表面粗糙多孔,适合做药物载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木薯粉的制备:

将木薯切块,在105℃下烘干6h,然后粉碎,过200目筛。

实施例1

木薯淀粉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油相的制备:称取大豆油,加入乳化剂span60,在60℃下搅拌30min,然后在50℃下保温2h,其中,大豆油与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0:1;

(2)水相的制备:按照料液比3:10,将木薯粉加入水中,搅拌,用2mol/l的naoh溶液调节体系的ph至10,在70℃下搅拌2h,然后冷却至35℃,静置30min;

(3)在600r/min的搅拌状态下,将步骤(2)的水相逐滴加入步骤(1)的油相中,其中,步骤(2)的水相与步骤(1)的油相的质量比为2:3,然后搅拌30min,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钾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搅拌6h,离心分离除去上层的油相,下层得到淀粉微球,将淀粉微球依次用乙酸乙酯、丙酮、无水乙醇洗涤,离心分离,将沉淀物真空干燥,其中,真空干燥的条件为在50℃下干燥4h。

实施例2

木薯淀粉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油相的制备:称取大豆油,加入乳化剂span60,在60℃下搅拌50min,然后在50℃下保温2h,其中,大豆油与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0:1;

(2)水相的制备:按照料液比3:10,将木薯粉加入水中,搅拌,用2mol/l的naoh溶液调节体系的ph至10,在70℃下搅拌3h,然后冷却至35℃,静置30min;

(3)在600r/min的搅拌状态下,将步骤(2)的水相逐滴加入步骤(1)的油相中,其中,步骤(2)的水相与步骤(1)的油相的质量比为2:3,然后搅拌30min,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钾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搅拌6h,离心分离除去上层的油相,下层得到淀粉微球,将淀粉微球依次用乙酸乙酯、丙酮、无水乙醇洗涤,离心分离,将沉淀物真空干燥,其中,真空干燥的条件为在50℃下干燥6h。

实施例3

木薯淀粉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油相的制备:称取大豆油,加入乳化剂span60,在60℃下搅拌40min,然后在50℃下保温2h,其中,大豆油与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0:1;

(2)水相的制备:按照料液比3:10,将木薯粉加入水中,搅拌,用2mol/l的naoh溶液调节体系的ph至11,在70℃下搅拌2.5h,然后冷却至35℃,静置30min;

(3)在600r/min的搅拌状态下,将步骤(2)的水相逐滴加入步骤(1)的油相中,其中,步骤(2)的水相与步骤(1)的油相的质量比为2:3,然后搅拌30min,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钾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搅拌6h,离心分离除去上层的油相,下层得到淀粉微球,将淀粉微球依次用乙酸乙酯、丙酮、无水乙醇洗涤,离心分离,将沉淀物真空干燥,其中,真空干燥的条件为在50℃下干燥5h。

实施例4

木薯淀粉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油相的制备:称取大豆油,加入乳化剂span60,在60℃下搅拌46min,然后在50℃下保温2h,其中,大豆油与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0:1;

(2)水相的制备:按照料液比3:10,将木薯粉加入水中,搅拌,用2mol/l的naoh溶液调节体系的ph至12,在70℃下搅拌2.6h,然后冷却至35℃,静置30min;

(3)在600r/min的搅拌状态下,将步骤(2)的水相逐滴加入步骤(1)的油相中,其中,步骤(2)的水相与步骤(1)的油相的质量比为2:3,然后搅拌30min,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钾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搅拌6h,离心分离除去上层的油相,下层得到淀粉微球,将淀粉微球依次用乙酸乙酯、丙酮、无水乙醇洗涤,离心分离,将沉淀物真空干燥,其中,真空干燥的条件为在50℃下干燥5.2h。

将上述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木薯淀粉微球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粗糙,有凹陷,黏连较多,形状规则,粒径在30-80微米之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木薯淀粉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油相的制备:称取大豆油,加入乳化剂,搅拌,然后在50℃下保温2h;(2)水相的制备:将木薯粉加入水中,搅拌,调节体系的pH至10‑12,搅拌,然后冷却至35℃,静置;(3)在搅拌状态下,将步骤(2)的水相逐滴加入步骤(1)的油相中,搅拌,加入引发剂和交联剂,搅拌,离心分离除去上层的油相,下层得到淀粉微球,将淀粉微球依次用乙酸乙酯、丙酮、无水乙醇洗涤,离心分离,将沉淀物真空干燥。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简单,成本低,得到的木薯微球交联度高,溶胀度能达到500%以上,微球的粒径在30‑80微米之间,微球表面粗糙多孔,适合做药物载体。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聚洁瀚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25
技术公布日:2018.03.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