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酵用糖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0147发布日期:2018-06-22 23:21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枣醋发酵设备技术领域,涉及微生物发酵用糖化机。



背景技术:

枣醋是用红枣或红枣汁为原料,在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经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两次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醋,具有抗衰老,抑制和降低人体衰老过程中过氧化物的形成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对肝脏尤其好。女性经常饮用红枣醋还具有减肥的功效,女性长期饮用有助于调节,养颜,减肥的功效。枣醋制作时需要经过清洗、提取枣汁、糖化、发酵、调配、灭菌、存储、灌装等多项工序,但目前的糖化机结构简单,温控速度慢,影响糖化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微生物发酵用糖化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糖化机结构简单,温控速度慢,影响糖化效果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微生物发酵用糖化机,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下部设置有搅拌装置,

所述罐体外设置有加热套,所述罐体内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为螺旋形冷却管,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支撑块,所述冷却管设置在所述支撑块上,

所述支撑块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与所述加热套连通,

所述冷却管上设置有光纤传感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管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凸棱,所述凸棱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一端设置有搅拌叶,另一端穿过所述罐体与设置在所述罐体外的电机连接,

所述搅拌叶包括依次铰接的板一、板二和板三,所述板一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所述板二和所述板三底部设置有滚珠。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叶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两侧,

所述冷却管底部设置有纵向支管,所述纵向支管设置在两个所述搅拌叶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各纵向支管通过横向支管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块下方设置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糖化机仅通过罐体外夹套调整罐内温度的固有模式,在罐体外设置了加热套,在罐内加设了螺旋形的冷却管,并在罐体侧壁上加设了与加热套连通的支撑块,实现了糖化机罐内温度的快速精确调节,保证了糖化效果良好。使用时,光纤传感器对罐内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当罐内温度过低时,控制器控制加热套工作对罐体进行加热作业,待罐内温度过高时,控制器控制冷却管内冷却剂与外界冷却剂进行循环,使得罐内温度在较短的时间内降至规范范围内。冷却管的设置保证了罐内温度的快速下降,缩短了设备降温所需时长;支撑块的设置既保证了冷却管与罐体的稳定连接,又缩短了罐体加热的时长;光纤传感器的设置实现了罐内温度的实时精确监控,且光纤传感器耐腐蚀性良好,适于在糖化机内使用。

冷却管底部设置有凹槽,支撑块上设置有凸棱,凸棱设置在凹槽内。凸棱和凹槽的设置确保了冷却管与支撑块连接关系的稳定性,降低了使用过程中冷却管由支撑块上滑落的现象发生。其中,凸棱可设置为波浪形或折线形,进一步增加冷却管与支撑块的摩擦力,降低了冷却管由支撑块上滑落的风险。

2、本实用新型中板一、板二和板三依次铰接,有效增加了搅拌叶形状的灵活调整,便于生产者根据罐体底板的形状灵活调整搅拌叶的形状,这一设置有效提高了搅拌叶较高的适用范围,便于罐体和搅拌装置的分别批量生产,进一步降低了设备的生产成本。滚珠的设置既降低了原料在罐体底板上附着的几率,又降低了板二、板三和罐体底板发生磨损的风险,保证了设备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低的维修频率。

纵向支管的设置便于搅拌装置附近液体的快速降温,这一设置有效保证了罐体内不同区域的均匀快速降温,保证了罐体各区域糖化效果的一致性。横向支管的设置实现了不同纵向支管内冷却剂与冷却管内冷却剂的顺畅交流,保证了纵向支管的降温效果良好,保证了罐体底部的快速降温,设置科学合理。

加强筋的设置有效增加了支撑块的支撑强度,降低了使用过程中支撑块被压弯的风险,保证了设备内各部件连接关系的稳定性,确保了设备工作性能的稳定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搅拌装置,21-搅拌轴,22-搅拌叶,221-板一,222-板二,223-板三,23-电机,3-加热套,4-冷却管,5-支撑块,6-凹槽,7-凸棱,8-滚珠,9-纵向支管,10-横向支管,11-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微生物发酵用糖化机,包括罐体1,罐体1下部设置有搅拌装置2,

罐体1外设置有加热套3,罐体1内设置有冷却管4,冷却管4为螺旋形冷却管,罐体1内设置有支撑块5,冷却管4设置在支撑块5上,

支撑块5内设置有空腔,空腔与加热套3连通,

冷却管4上设置有光纤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糖化机仅通过罐体1外夹套调整罐内温度的固有模式,在罐体1外设置了加热套3,在罐内加设了螺旋形的冷却管4,并在罐体1侧壁上加设了与加热套3连通的支撑块5,实现了糖化机罐内温度的快速精确调节,保证了糖化效果良好。使用时,光纤传感器对罐内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当罐内温度过低时,控制器控制加热套3工作对罐体1进行加热作业,待罐内温度过高时,控制器控制冷却管4内冷却剂与外界冷却剂进行循环,使得罐内温度在较短的时间内降至规范范围内。冷却管4的设置保证了罐内温度的快速下降,缩短了设备降温所需时长;支撑块5的设置既保证了冷却管4与罐体1的稳定连接,又缩短了罐体1加热的时长;光纤传感器的设置实现了罐内温度的实时精确监控,且光纤传感器耐腐蚀性良好,适于在糖化机内使用。

进一步,冷却管4底部设置有凹槽6,支撑块5上设置有凸棱7,凸棱7设置在凹槽6内。

凸棱7和凹槽6的设置确保了冷却管4与支撑块5连接关系的稳定性,降低了使用过程中冷却管4由支撑块5上滑落的现象发生。其中,凸棱7可设置为波浪形或折线形,进一步增加冷却管4与支撑块5的摩擦力,降低了冷却管4由支撑块5上滑落的风险。

进一步,搅拌装置2包括搅拌轴21,搅拌轴21一端设置有搅拌叶22,另一端穿过罐体1与设置在罐体1外的电机23连接,

搅拌叶22包括依次铰接的板一221、板二222和板三223,板一221设置在搅拌轴21上,板二222和板三223底部设置有滚珠8。

板一221、板二222和板三223依次铰接,有效增加了搅拌叶22形状的灵活调整,便于生产者根据罐体1底板的形状灵活调整搅拌叶22的形状,这一设置有效提高了搅拌叶22较高的适用范围,便于罐体1和搅拌装置2的分别批量生产,进一步降低了设备的生产成本。

滚珠8的设置既降低了原料在罐体1底板上附着的几率,又降低了板二222、板三223和罐体1底板发生磨损的风险,保证了设备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低的维修频率。

进一步,搅拌叶22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搅拌轴21两侧,

冷却管4底部设置有纵向支管9,纵向支管9设置在两个搅拌叶22之间。

纵向支管9的设置便于搅拌装置2附近液体的快速降温,这一设置有效保证了罐体1内不同区域的均匀快速降温,保证了罐体1各区域糖化效果的一致性。

进一步,各纵向支管9通过横向支管10连接。

横向支管10的设置实现了不同纵向支管9内冷却剂与冷却管4内冷却剂的顺畅交流,保证了纵向支管9的降温效果良好,保证了罐体1底部的快速降温,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支撑块5下方设置有加强筋11。

加强筋11的设置有效增加了支撑块5的支撑强度,降低了使用过程中支撑块5被压弯的风险,保证了设备内各部件连接关系的稳定性,确保了设备工作性能的稳定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